lgbt運動和愛的教育

把這兩個放在一起站在你們這個年紀看應該很奇怪,但是在我個人時間線來看的話,這兩個運動幾乎都是同時興起,甚至lgbt運動時間應該更長久一些。  在我的角度來看的話,愛的教育得到的推廣是遠遠少於lgbt的。    在我看的話,美國真的就在全球狂推lgbt平權。 當然我的角度完全不客觀,可能在非美國人來看的話美國狂推的是愛的教育?

當然我是在很多年後才把兩者放在一起看的,起碼二十年後吧。  因為我就是真的在起碼二十年後在一個中國網站看到一個中國人罵,為什麼中國也玩愛的教育,害了小孩子,都是美國人的錯。   當然我看到這個中國人這麼罵也有好幾年了,當時同時期有一個新聞是一個俄羅斯lgbt被殺了。

那麼我自然有一個問題,為什麼美國推愛的教育那麼成功,說實話我甚至不覺得美國有刻意的推這個,而推lgbt就那麼困難重重。 

當然我的結論是愛的教育興起跟全球生小孩都變少了有關,而反同是天生加宗教勢力
0
分享 2019-07-28

25 个评论

反同是天生的? 为什么?
你小時候應該有遇到過娘娘腔的小男生被人欺負吧? 這種現象是跨種族的,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但是這種看起來是天生的。
被欺负主要因为弱小,要是同性恋长得人高马大,就应该少见吧,另外,如果从小教育要平等看待不同价值取向,也可以避免或者减少这种情况
我也不是完全肯定,我只是單純覺得有趣。 因為就愛的教育就一下子全球接受,然後同性戀就完全困難重重。 我不是說教育不重要,事實上很重要,但是你跟我說人類完全沒有天生討厭同性戀這種傾向,我也是不相信的
我也觉得人的本性中天生就是善恶兼有,但是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关怀,榜样力量等等,绝大部分人都可以做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人,这对于我们社会就够好了
我倒是相信人性本惡,社會最終維持秩序唯一的方法就是執法。 這麼說吧,如果亂停車政府罰款,大家不付罰款而政府用愛的呼籲,我猜很多人,反正我是不會去繳交罰款的。 我年輕時試過被人罰到快上千快美金的罰款,就很坦白真的很不想付, 政府是用牢獄懲罰而不是愛的教育逼這些人交罰款的。

我覺得絕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大部分時候是害怕法律的懲罰。 我不是說教育不重要,非常重要。 但是我覺得人性是惡的,控制方法只有法律
還有我年輕時也是這麼想的。
那你大概认为所有的善行,都是在追求名誉,爱慕虚荣?不然怎么解释呢?毕竟法律也没要求普通人要去做额外的善行。

PS:那现在阿姨是看破红尘了吗?
不是,我認為人類的道德是內建的,是本能。 我的惡不代表是要出去殺人放火,是指你會很自私。 但是人類的自私也包括了幫助自己群體內部的人,人類的本能會幫助別人。 這是我讀selfish gene這本書時讀到的,因為人類就是動物,動物本能就是幫助自己群體,確保自己這個群體能夠活下來。 你說猴子有所謂道德嗎,但是它們會撫養失去母親的小猴子,猴子這種應該沒有什麼追求名譽了。 我年輕時很喜歡看動物星球,裡面一堆所謂動物善行即幫助同伴的行為,它們這麼做就是想確保自己這個群體活下來。


沒有看破紅塵,比起美麗動人的詞彙我更加喜歡事實而已,我年輕時不知道多討厭事實而極度熱愛美麗的詞彙了
我很清楚我在這裡的發言是很討人厭的
難道你不覺得人類天生討厭弱者嗎,幫助弱者跟討厭弱者並不衝突。 還有我之前也說過,這個社會因為很多原因是非常嚴重歧視男同性戀的,相對對女同性戀包容很多,你說的跟我說的沒有衝突
我恰好相反,觉得人虽然是动物进化而来的,人性中也保有动物的本性,但是文明的发展就是逐渐逐渐让人教化,这是成千上万年的演化结果,这点肯定也会让人性中不仅有动物本性,也有文明的一部分。在我看来,美好的人性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只在虚幻中的美好词汇。 动物帮助同伴或许只是在保卫整个群体,那么母亲照顾自己的孩子呢? 还有就是我认为人类是超越动物的,一个人在电视上看到毫不相干人受苦,他会同情,会捐款,但是可能这个受苦的人和他的生活完全无关联。 叔本华说人类的道德感就是建立在普通人的同情心上,只有有了同情心普通人才开始尊重别人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但是同情心哪里来的,是人性中的恶还是善,还是无关?好像西方的哲学不探讨这个。 倒是中国一直就有性善说性恶说,但也没有真正严谨的结果。
啰里八嗦了一大堆,回到起始的观点,我还是觉得人性中既有恶也有善,我喜欢看到人性的善在社会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我也不会回避人性中的恶。
我尊重你的看法,我並沒有要改變別人看法的意願。
虽然你“觉得”自己说话让人讨厌,但是也没人敢把你怎么样啊,这算不算人性的善呢?
PS: 我也没觉得你说话有多讨厌,观点不同罢了(你是不是又觉得我说这些太客气了太虚伪了?)
沒有,我年輕時其實蠻討厭我現在這種人的
没关系,也许我到您这把年纪,想法也不多吧。 毕竟大部分都会活成自己年轻时讨厌的样子
上世纪90年代,由于“同性恋社群”一词无法完整体现相关的群体,“LGBT”并应运而生。该词取女同性恋(Lesbians)、男同性恋(Gays)、双性恋(Bisexuals)以及跨性别者(Transgender)的首字母缩写而成。另外,也有对自己性别取向产生疑惑的人(Questioning),故也以LGBTQ来泛指所有的非异性恋者。

不过还是有人觉得自己没有被概括在LGBTQ的范围内,或者也有人觉得自己被草率趋于一类特定人群,觉得受到了“歧视”。对此ETFO公布了LGBTQ的“升级版”:LGGBDTTTIQQAAPP。

让我们来分解下这里面提到的15个词把。这里面包括:女同性恋者(Lesbian)、男同性恋者(Gay)、觉得男性和女性均无法定位自己的性别的人(Genderqueer)、双性恋者(Bisexual)、半性恋者(Demisexual)、跨性别者(Transgender)、变性人(Transsexual)、觉得自己同时兼备男女两种灵魂的双灵人(Twospirit)、双性人(Intersex)、酷儿(Queer),对自己性别存疑的人(Questioning)、无性恋者(Asexual)、“同志”(Allies)、泛性恋者(Pansexual)以及多元恋者(Polyamory),合体组成LGGBDTTTIQQAAPP。

都看懂了吗?不明白也没关系,因为加拿大人自己都搞不清楚其中几个词的意思。福克斯电视台主持人Tucker就在播报这则新闻时,全程疑惑脸。

他指着手中的稿子问道,什么是“双灵人”(twospirit)?而作为嘉宾的前加拿大自由党主席史蒂夫·莱德鲁(Steven LeDrew)抱着手,想了半天也没答出个所以然来。

他回答到,“双灵人听上去就像是一些不知道自己是男是女的人......我告诉你Tucker,我打赌加拿大只有5个人才能说出这15个单词的意思。”

不过莱德鲁马上就解释道,设立LGGBDTTTIQQAAPP的目的不是为了“明确区分社会群体”,而是为了加大社会的包容度。

他说道,“比如双灵人,因为他们不知道是男是女,所以很困惑。既然困惑,就去学校问老师,而小学老师们就必要参加LGGBDTTTIQQAAPP课程。”

福克斯主持人听罢更感疑惑,他指出,既然老师要想孩子们解释LGGBDTTTIQQAAPP的内容,为什么要弄得这么复杂。由此他质问,为什么要设定一个连特殊社群自己都不能明确区分的“类别划分”。

两人各执己见,随后争执了近8分钟,最后把话题扯到了“美国和加拿大谁更民主”的争论上,不了了之。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241817

看了这些,你确定真的懂LGBT?
为什么我觉得愛的教育起源于Hippie,60年代;LGBT如上说的90年代。
但是我覺得兩個整個成為潮流的是差不多時間吧?
不觉得对女同包容喔,更多的是觉得忽视。
我畢竟不是同性戀,這個就不知道了
已删除
我也不是,但是我关注平权,对这类群体有关注,我最早看到觉得受忽视的言论还是为平权发声的直女说的,然后很多蕾丝比较认同,受忽视主要受以下这两个原因影响:”女生手拉手大家不会觉得异常,男生就会了。”“女生大部分都是双性恋。”不过据我观察,95后对同性恋的接纳度是非常高的。
也是很有道理的
大多数文化中,有许多人有爱和溺爱子女的本能,有许多人有讨厌LGBT的本能,我大学时代就说不清为什么地讨厌LGBT。这美帝的这两个风潮推广的难度,当然就不一样啦。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