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雜感-由台灣藝人方芳炫耀取得中國身分證事件,看目前台灣外省省族群的"台灣意識"衝突

這篇新聞與後續的幾個台灣各界人士回應非常有趣www



起因是台灣資深藝人,
外省第二代方芳(父安徽)
秀自己拿到中國身分證


方芳秀「中國身分證」嗨翻!眼尖網友揪破綻:拿居住證爽用健保

郭怜妤 + 追蹤 2021-12-26 13:07

台灣資深女演員方芳(原名周正芳)日前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自己領到「中國公民身分證」的影片,卻被網友發現她手上的證件其實是中國大陸2018年後發的居住證。對此,有網友諷刺方芳自稱辦了中國公民身分證是在騙人,她並未放棄台灣國籍,仍可享用台灣健保。


被譽為「台灣綜藝一姐」、「女丑之王」的方芳祖籍在中國安徽全椒縣,1954年出生在中壢眷村。在演藝圈工作半世紀,最初在電視劇《包青天》飾演丁月華一角,後來在偶像劇、綜藝節目主持、舞台劇、電影、相聲等領域都涉獵,演藝事業更發展到中國。方芳曾以電視劇《雲的故鄉》獲得第21屆金鐘獎女演員獎,2010年更因演出偶像劇《海派甜心》而入圍金鐘獎女配角。
ptt上有網友認為,方芳所持的應該是「台灣居民居住證」(居住證)。該證由2018年9月1日起提供港澳台居民申請,由於上面的號碼為18碼,跟中國居民身分證相同,這也是方芳在抖音影片上自稱「我也是有中國公民身分證『字號』的人」。目前依台灣陸委會規定,台灣民眾領用「居住證」,倘未在中國大陸設籍或領用陸方護照,尚無違反現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9條之1的規定,沒有立即被註銷戶籍的問題。



後續我看到有三個人發文或發言否定或嘲諷她

一個是作家管仁建(外省第二代,父山東人)



管仁健觀點》方芳的落葉歸根為何只能歸一半?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12-27/687898
新頭殼newtalk 文/管仁健
發布 2021.12.27 | 22:26

王力宏這位「龍的傳人」,在中國政府財源不足,因而要對演藝圈實施「共同富裕」後,在中國立刻就變「成龍的傳人」。

還好王力宏這一型的中國渣男,都跟「亞洲空幹王」一樣,知道忠黨愛國全是假的,腳底抹油才是真的,事發後立即逃到台灣,不必在中國看守所裡與吳亦凡合作主持2022年的「受刑人春晚」,果然是腳比嘴誠實的華國藝人。

當然,嘴裡高喊著愛中國,腳卻隨時在準備抹油的華國藝人,也不是男性專利,因為就算華國女藝人不嫖娼,也不約砲,隨時依舊可能要被「共同富裕」,所以歐陽娜娜與劉樂妍都不會真的去當中國韭菜的,如今的愛國祖師娘方芳又做了完美示範。

2021年12月26日《新頭殼》報導〈方芳曬假「中國身分證」?網抓包跟黃安同一張、還能用健保!〉:

「『台灣綜藝一姐』、『女丑之王』方芳(周正芳)近年將工作、生活重心移往中國, 24 日在抖音喜曬『中國身分證』,高調宣布自己有中國公民身分證字號。

不過被網友抓包,方芳手握的其實是『台灣居民居住證』,且還能使用台灣健保。方芳還稱移居到中國『住得安心,且孩子也相當放心』,因此體會到『落葉要歸根』,甚至在影片特別標註『祖國統一』。……

方芳表示,11 月底提交資料申請,時隔一個月終於在聖誕夜當天拿到身分證,興奮說:『我現在跟大家一樣,也是有中國公民身分證的人了』,向粉絲感謝支持。

但台灣網友眼尖比對後,從證件底色發現方芳手中的『中國居民身分證』疑似為『台灣居民居住證』,與黃安領的證件相同,且依然能使用台灣健保。」

方芳為何不學盧麗安?
根據鄉民在網上所PO出的中國公民身分證與台胞證,比對後明顯可見中國公民身分證是白底,台胞證則是藍綠色底。

但是根據抖音上的影片看來,方芳的證件背景卻是藍綠色的。因此有鄉民斷定,方芳其實並沒有放棄台灣國籍,依然與黃安或劉樂妍一樣,生病時可回台灣「合法享用」健保的。

台灣是民主國家,在西門町拿五星旗打人的流氓無罪,上央視鼓吹國軍投降的名嘴無罪,去北京聽習大大訓話的將軍無罪,連王炳忠與侯漢廷迄今也都還無罪……對方芳、黃安或劉樂妍等華國藝人的行為,自然也無法可管。

但多鄉民或許會不解,方芳這一類的華國藝人,既然這麼舔中厭台,看台灣處處不順眼,一心只想落葉歸根,為何不能像上海復旦大學盧麗安教授那樣,直接入籍中華人民共和國,讓台灣註銷戶籍,從此不再用健保呢?

大家請看2018年2月15日,央視春晚播出的對台統戰小品《回家》。男主角張晨光飾演一個滿口仁義道德的中國渣男,帶著方芳飾演的台灣妻子,回山東探望老情人的故事。

方芳為何要講「台灣國語」?
男歡女愛或愛恨情仇,都不是這齣戲的主軸。方芳在戲裡一登場,就用一口誇張到低俗的台灣國語腔調,扮演一個無知好妒的台灣婦人,和丈夫張晨光一起到山東省泰安縣尋親。結果張晨光遇到了青梅竹馬的玩伴妞妞,打翻了方芳的醋醰。

好啦!反正就是個戲,像方芳這樣的華國藝人,要在舞台上怎麼糟蹋像我媽媽這種說台灣國語的台灣婦人,這是你們中國的「國內事務」,不容外人說三道四,本魯也就不談了。

但這齣戲到了結尾,卻出現完全讓人看不懂的「神轉彎」。當男女主角回到主題,提到「統一」大業時,男女主角的「神對話」,荒謬到了別說台灣人難以接受,只怕大腦正常一點的中國人,也搞不懂方芳的台詞到底想要表達什麼吧?

張晨光:「那不只代表我童年的回憶,更是深藏在我內心的一份鄉愁,不說,那是因為說起就會想起,想起我又回不去,你知道回不去的那種苦嗎?」

方芳:「老王啊!那你真是把你這個老婆看小了,我的媽媽雖然是安徽人,但我的爸爸也是安徽人,在台灣生下了我這個『好像是台灣的台灣人』,但是我的父親他從小就告訴我,你永遠不能忘記,你是安徽省全椒縣人,……他這一生是多麼想回家,我現在就是替他回家。

對於政治,本魯無興趣討論,因為再怎麼討論也是雞同鴨講。要改變一個人的政治信仰,絕非本魯辦得到的。然而就算是搞政治宣傳,可以完全不理會倫理,但基本常識總該要有吧?

既然如戲中方芳所說,父母都是安徽人,在劇中就直接用普通話(華語)即可,為什麼一定要噁心作賤像我媽媽這些說台灣國語的女性?方芳這樣的舔中藝人,既然這麼看不起台灣,那就從此就留在中國吧?

《回家》裡方芳說要「替」父親回家,但為什麼不回他父親的老家安徽全椒,卻要跑去山東泰安?台灣去山東也沒比台灣去安徽近啊?方芳的爸爸在台灣會想安徽的家,難道在山東就不想安徽的家?這種「統一神劇」究竟是智商多低的編劇才掰得出來?

習近平賀電的3種不同待遇
方芳這樣的華國藝人,在台灣這60多年來,永遠看不起台灣人,甚至看不起娶了台灣女性的外省人。鄉民們看中國共產黨對馬英九、朱立倫與江啓臣,這3位中國國民黨主席當選時,就是3種完全不同差別待遇。

對於馬英九這種父母都是外省人,血統既純又正的中國國民黨主席,2013年7月20日上午公布當選,中國共產黨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是在當天晚上即發來賀電。

至於朱立倫這種父親外省人,母親本省人,血統不純的中國國民黨主席,2021年9月25日公布當選,中國共產黨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則是拖到第2天才發來賀電。

但是像江啓臣這種父母都是本省人,血統完全不合格的中國國民黨主席,2020年3月7日公布當選,中國共產黨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到今天也不曾發過任何賀電。

從中國共產黨對馬英九、朱立倫與江啓臣,這3位中國國民黨主席當選時的賀電,就能看出中國在對待高級外省人、普通外省人與其他台灣人的3種差別待遇。

在《回家》的統戰劇中,張晨光跟馬英九一樣,是父母都在中國出生的外省人,所以可以「看小了」父親與母親都是安徽人,卻在台灣出生,「好像是台灣的台灣人」的妻子方芳。

但方芳也要大聲反駁,「我的媽媽雖然是安徽人」,在台灣生下了我這個「好像是台灣的台灣人」,但是比起朱立倫這種爸爸外省人,媽媽本省人的假外省人,甚至江啓臣這種父母都是本省人的非中國人,位階還是高一些,因此要她丈夫張晨光不要「把你這個老婆看小了」。

方芳為何要定居中國?因為像她這樣的華國藝人,無法接受解嚴後台灣的人人平等,讓她這個「我的媽媽雖然是安徽人,但我的爸爸也是安徽人,在台灣生下了我這個『好像是台灣的台灣人』」,如今會變成了真的台灣人。

方芳堅持只想當「好像是台灣的台灣人」,抵死不願當真的台灣人,這樣的人選擇定居中國,也是理所當然。

但方芳又怕真的成了中國韭菜,可割可棄時就無法像王力宏或羅志祥那樣逃回台灣,所以落葉歸根當然也就只能歸一半了吧?


這吐槽真的有趣wwwwww





一個是前記者,作家馮光遠(外省第二代,父上海人)

方芳喜曬中國身分證 馮光遠:要恭賀她
新頭殼newtalk | 黃順祥 綜合報導
發布 2021.12.27 | 10:38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12-27/687466
對此,馮光遠表示,藝人方芳領到中國身份證,落葉歸根的心情我們理解,她認同中國共產黨治下的中國,回去,大家要恭賀她。

馮光遠大酸,在此,祝禱那些有同樣想法的政客、藝人、媒體人,也都能回到你們孺慕的祖國,在馬克思列寧毛澤東的精神領導下,成為一個新中國人、習近平的好小兵。


一個是前新聞局長,
現駐德代表謝志偉(外省第二代,父廣東汕頭人)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12-27/687422
方芳曬中國身分證 謝志偉:她落葉歸根,我們落得清靜
https://www.facebook.com/OfficialFansPageShieh/posts/4794726640595070
葉落,歸根,究底


方芳生在台灣、長在台灣、
吃穿在台灣、發展在台灣。
外省眷村第二代的她,
到中國多年後,終於確認,
她的祖國不在我們及吾人子女未來
安身立命的「台灣」,

而在她父母當年
逃難所來的「大陸」。
如今,為了快活或過活,
她選擇後者 作為她的祖國。

她不但作了選擇,
還選擇高調公開她的選擇。
是告別台灣?頂多疑似。
我感覺,比較像是
告別自由的儀式

最後一次,她充分使用了
唯有自由民主國家的國民
才有的選擇的自由。
至於選不選擇自由,
那是她的自由。

但是,於此同時,我知道,
方芳應該也知道,
有非常多的中國人
作出了和她相反的選擇。

他們都趁還能選擇
和祖國分手的時候 ,-
或是在祖國選擇無論如何
要和他們廝守一輩子之前 -,
選擇離開了他們的祖國 。

離開前,他們都選擇盡可能地低調。
否則,前腳剛離家門,
國門不會開,
開的肯定是牢房的大門。

兩相對照之下,可知,
有些人以血緣作準,
有些人以價值作準,
祖國的選擇標準,實在説不準,
準的是,有些祖國會説:不准!

不過,不知方芳是不是基督徒,-
管他聖誕不聖誕,到時候,
反正,就是不過這個節,
這樣,就不會和習有過節。



或許我這麼說
現在台灣與中國意識的自我認同
似乎已不再是台灣原住民與舊移民福佬或客家族群
糾結且掙扎的意識戰場了


現在喜孜孜選擇成為共慘黨治下中國人
或對此感到憤怒的
似乎都是外省族群為主

滿有趣的

不過謝大使文中這幾段話我滿喜歡的


"最後一次,她充分使用了
唯有自由民主國家的國民才有的,
選擇的自由。

至於選不選擇自由,
那是她的自由。"

"有非常多的中國人
作出了和她相反的選擇。
離開前,他們都選擇盡可能地低調。

否則,前腳剛離家門,
國門不會開,
開的肯定是牢房的大門。"

"兩相對照之下,可知,
有些人以血緣作準,
有些人以價值作準,
祖國的選擇標準,實在説不準,
準的是,有些祖國會説:不准!"


====
對我這老移民族群福佬人來說
"不想當台灣人去拿中國身分證,
很好啊~
請國民黨學學方芳,
別老在台灣喊自己中國人
(然後在那裏整天要拖著全台灣陪牠們舔共匪,噁)

願意認同這片土地當台灣人的都留著,
不願意的想當什麼人就去哪囉~"
20
分享 2021-12-28

33 个评论

跟黃安一樣啊,心向中國又不肯放棄台灣健保,標準的螂性
還以為台灣終於又可以踢掉一個垃圾了,結果又是這種心口不一的
>> 跟黃安一樣啊,心向中國又不肯放棄台灣健保,標準的螂性還以為台灣終於又可以踢掉一個垃圾了,結果又...


真的很好奇是什麼樣的臉皮
能讓他們生病時飛回台灣用健保~

反正我們台灣人不會在他們回台時打他們

不過可能有些醫生會拒診:P

https://tw.nextmgz.com/realtimenews/news/33163077


台灣北社副社長、醫師陳明源,今日稍早在個人臉書上貼出一張照片,看起來像是醫院的便箋,上頭寫著:「檢傷分類,黃宏銘(黃安),中國新竹竹北,主訴:不抽煙、後胸痛與胸悶。BP:120∕80、PR:76、BT36.5℃。」但陳明源在醫囑上寫著:「告知他,本院為台獨醫院,轉給蘇清泉。」

如今,醫界看不慣黃安的醫生陳明源自娛娛人,擬造了一分轉診看診單,直指不幫黃安看病、連轉診的醫師都幫黃安找好了,指名國民黨籍立委蘇清泉。
你们对待这种人的心情和我们对待生活在国外却忽悠中国老百姓爱国的华人是一样的,厌恶到了极点却又无可奈何。

民进党应该征询民意,尝试冲破国民党的阻碍,修法解决台湾人在入籍中国后是否还享有原住在国劳保福利的问题,争取将这些吃里扒外的家伙彻底“送中”。

https://pbs.twimg.com/media/FFuQBqXXwAMR8xH?format=png&name=orig
也不要特別標籤化外省人QQ,雖然我承認這族群舔共的人比例真的比較高,但還是有很多正常人...

我媽外省第二代,我就是外省第三代,祖籍湖南長沙的,現在還是很討厭中共。

如果是當年來台的人有認同混亂問題,這完全可以理解,因為我外祖父就是到死都懷念中國那片土地,還回去尋根過(但他還是討厭中共),但如果說二代三代還有認同問題,幾乎都是演的。

最好他們會對出生後到青年時期從沒踏上過的土地有情懷,真要有情懷,早就放棄中華民國國籍了,而且最好他們不知道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差異,根本是人民幣太香了,他們深知放棄台灣身分他們連統戰的資格都沒有,他們能賺到人民幣是因為台灣人這個身分,極其諷刺又丟臉。

希望中國政府可以強迫他們,如果要在中國賺錢,放棄中華民國國籍,入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這樣台灣人應該對中國的好感度會增加xdd
>> 也不要特別標籤化外省人QQ,雖然我承認這族群舔共的人比例真的比較高,但還是有很多正常人...我...

別想太多
本文的意思是
在台灣
台灣認同與中國認同的戰場

已經從過去的族群間如福佬對外省

變成外省族群內部論戰為主了

別說本文的管仁建、謝志偉與馮光遠

過去我的偶像傅正前輩與廖中山前輩可是外省第一代

另施文彬、段宜康等也是我很欣賞的外省二代

對了,鄭南榕也是外省二代

套用謝大使文句

“有些人以血緣作準,
有些人以價值作準,”


私以為
評斷或認同他人不該是血緣出身
而是“價值觀”

“志同而道合”這句話中可沒有血緣的位置
管仁健管大的吐槽真的很有趣。題外話,管先生在央廣主持的廣播節目《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歌》很不錯,通過歌曲和歌手介紹台灣的歷史,我在美國經常聽。又是題外話,說到國語(普通話)的口音,我聽台灣的中文廣播節目或Podcast很容易聽懂主持人在說什麼,但聽中國的類似節目有時反而要一段時間才能反應過來在說啥(我出身於中國北方)。電視劇和電視新聞節目也是如此,台灣節目的國語部分我不需要看字幕就能懂,但中國的電視節目如果沒有字幕我真的很難完全明白(聲音對應不到文字)。
理论上说大陆当局和台湾当局都是“一个中国”,也就是大陆人也是中华民国国民,台湾人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但是事实上,不管是大陆和台湾,都认居住权,也就是residency。只有有居住权才是真国民,否则只是“大陆同胞”,“台湾同胞”,拿的是往来许可证,等于是签证,而非居住权。

所以合理的办法是,一旦取得对岸居住权,便吊销本岸居住权,名义上还是国民,实际上已经是外国人了...
>> 管仁健管大的吐槽真的很有趣。題外話,管先生在央廣主持的廣播節目《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歌》很不錯,...

真有趣

原因可能是什麼呢?@@
據我所知台灣的普通話口音
由於最大族群福佬人的台語沒有
故不會使用捲舌音
第二大族群客家人的客語
據我所知有部分區域的也是沒有捲舌音

所以台灣普通話的特色是沒有捲舌
(或我們自以為有捲舌,但他人聽不出來😂)
但您出身於中國北方的話,
中國節目主流是北京腔吧?
那聽力上的障礙可能來自於哪裡?
好奇求問^^
>> 真有趣原因可能是什麼呢?@@據我所知台灣的普通話口音由於最大族群福佬人的台語沒有故不會使用捲舌...


我一直也有這個疑惑😂,我在中國的時候一度以為我的普通話聽力有問題。我想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廣播從業人員的素質問題,可能中國不太注重這方面吧,有些從業人員咬字不清的問題很嚴重,還有對容易造成誤解的同音字的使用也不注意。二可能是收音設備的問題。我對普通話的各種口音並不是很介意,只要咬字清晰,聽一段時間就可以適應了。

我本人較偏愛的普通話口音是1990年代台灣中廣廣播劇中各位配音老師的口音,似乎大多數人是外省第一代,記得我在10多年前聽到錄音檔時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覺得這才是我熟悉的「中國話」😂,和中國媒體廣播中推崇的普通話口音有不小的差別,總覺得中國人說話(尤其是在電視和電台)的腔調在中共的統治下也變了。

當然現在台灣年輕人的口音我聽起來也蠻舒服的,可能和這麽多年聽了不少台灣的廣播和Podcast有關
不是很懂台湾的法律
能不能公投取消黄智贤这类人的国籍啊
或者取消健保
或者海关别放他们进来
>> 不是很懂台湾的法律能不能公投取消黄智贤这类人的国籍啊或者取消健保或者海关别放他们进来

就我的粗淺認知

目前還沒辦法,
畢竟現在還是“中華民國憲法”
他們去領這種“台灣居民居住證”時
因為在這操蛋的中華民國憲法中

中國屬於“中華民國大陸地區”
這種在“中華民國領土”上的“居住證”
目前的法條沒辦法說他們違法
當然可以強硬修法

但民進黨那群聖母婊,
在“限縮公民權利”這塊是很小心而緩慢的= =


目前只有他們真的領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身份證會有註銷台灣戶籍懲罰
来大陆定居了吗?
在大陆买房子了吗?
请朝阳群众监视有没有不道德行为,
对了,别忘了让税务局查查有没有逃税。
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这种货色煽动小粉红去灭了就好😏
是唱《新不了情》的那位万芳吗?我经常唱这歌,哎呀,尴尬了
>> 是唱《新不了情》的那位万芳吗?我经常唱这歌,哎呀,尴尬了


不是不是

萬芳是歌手
這是演員方芳😂😂😂
李安安 非活跃用户
已隐藏
你们对这样的人不下手,以后越来越多。到时候拿什么来保卫你们的民主自由?这就是文明毁灭的方式
外省二代(平均年齡超過60)才不是省籍認同呵呵
他們懷念的是特權
我第三代,雖然是一半一半,但成長背景就非常kmt
長大之後再反思成長過程,基本上就是早期特權的累積優勢
現在去中國說祖國統一那些垃圾,就是想當人上人
割韭菜不爽嗎?做什麼事情都因為有統戰價值、佔盡所有利益多爽啊
>> 也不要特別標籤化外省人QQ,雖然我承認這族群舔共的人比例真的比較高,但還是有很多正常人...我...


我爺爺奶奶也是到死前都在懷念中國(江西、湖南)
但真的有回到故鄉探親的舅爺爺反而是美好回憶全部破滅
打富豪分田地、文革之後什麼都沒有了
老家被砸、祖墳被鏟,還活著的都是面目可憎只要錢
說親戚都稱不上,倒楣有血緣關係而已

這之後我就知道我叔叔伯伯的熱愛中國都是演的,熱愛特權啦
>> 你们对这样的人不下手,以后越来越多。到时候拿什么来保卫你们的民主自由?这就是文明毁灭的方式


沒辦法,要依法行政
雖然已經修了不少軍方、公務員相關的法律,但還沒有處理到拿台灣居民證又死不放棄台灣身分證的平民那邊
如果2022 dpp可以地方選舉大勝,dpp才更有修法的民意授權
>> 不是不是萬芳是歌手這是演員方芳😂😂😂


噢噢,看走眼了,不好意思,见笑了
>> 別想太多本文的意思是在台灣台灣認同與中國認同的戰場已經從過去的族群間如福佬對外省變成外省族群內...

我最欣賞的一個外省二代是王定宇,祖籍是海南人,他的父系家族本身是支持國民黨的,到了他那兒就加入了民進黨
海外的海南裔除了王定宇之外,還欣賞黃明志
>> 我爺爺奶奶也是到死前都在懷念中國(江西、湖南)但真的有回到故鄉探親的舅爺爺反而是美好回憶全部破...


哈哈
C大你說的
就是管仁建一向以來文章的主旋律

"高級外省人享受特權熱愛特權,
然後以全體外省人為盾講幹話
招來的台灣人仇恨還得讓低等外省人一起承擔"

管批判龍應台的文章真的經典
他看來是真的很不爽才一個主題發三篇


當然因為管仁建自己是外省族群
不然他這些觀點的文章我是不會寫的
雖然我的理念是志同而道合,看理念看價值觀不看血緣出身
但別人信我嗎? 別人看我是不是"福佬族群"呢?

所以藉C兄提起特權心態
我來分享下管仁建的文章
既然您看不慣那些人
那管的文章想法應不至於冒犯:P



先把代表享受特權又說幹話的
龍應台言論放上來,好方便後面閱讀

=====
2007年4月14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龍應台的〈在仰德大道上〉上這樣寫著:

「於是YP和我都考上了不錯的大學,都申請到美國留學,雖然她和我都來自艱困的難民家庭,雖然她和我都是女孩。

本省的女孩……中學的同學們,很容易就被送到工廠去作女工了,賺到的錢,可以補貼家用,也可以買來黃金鐲子一圈一圈套在手臂上,累積將來的體面嫁妝。……

而一無所有的我們,因為被拋離了土地,拋離了附著於土地的傳統網絡,我們遂和男孩子們一樣讀書,一樣考試,一樣留學,甚至和男孩子一樣被期待去贏得美國的碩士或博士學位。……」
=======

這種文章我多看一眼都想吐,批判是真的懶
不過管兄就連發三篇





管仁健觀點》龍應台為何「羨慕」女工手上的金手鐲?
新頭殼newtalk 文/管仁健
發布 2020.10.20 | 10:41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10-20/481756


因為疫情的關係,一位過去長期待在中國,原本是台商、後來變台幹、現在是台流的老同學,今年起既不能回中國,留在台灣也鬱悶,就約了本魯一人來聊聊。

他在學生時代就是個口才好、功課棒、有領導能力,對人也超熱情、常被老師選為班長的眷村子弟。本來在他每年農曆年回台時,都約老同學們聚在一起,但今年他留在台灣的時間長了,就改成一個一個約了聊。終究是多年同學,我們見面沒多久就聊開了,他帶著些微抱怨的語氣說:

「以前不覺得民進黨的去中國化很可怕,但最近我發現台灣人都變了。以前我從大陸回來,說現在大陸很進步,早就超過台灣,很快又會超過美國了,大家都沒意見。但現在還說沒兩句,立刻有人打斷我的話,連我說『我們中國人』怎樣怎樣,都有人當場頂撞說『我是台灣人』,可是我也是台灣人啊!『我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我這樣說了一輩子都沒問題,為什麼今年有這麼多老同學,當場就給我難堪,台灣人怎麼都變了?」

本魯也是笑笑的回他:「綠皮藍骨的民進黨沒這麼厲害,否則政黨輪替2次了,蔡英文也都連任了,怎麼會現在才開始變?不是他們台灣人變了,是全世界都變了。現在到美國、加拿大、澳洲、日本,你講『我們中國人』或『中國好棒棒』,人家對你的態度,可能比那些老同學更激烈。」

「但他們從前不會這樣啊?」

「唉!我們四、五年級生的本省人同學,大多來自農工商家庭,戒嚴時代父母長輩給他們的教導,就是『民不與官鬥』,他們從小就不會當面跟我們這些說『官話』的外省人『亂說話』,但不代表他們就認同我們所說的。我們到了這年紀,早該看清楚了才是啊!」

聊著聊著又聊到了龍應台的「反戰論」,他就很不解,《野火集》時,龍應台說「我們一千八百萬中國人為何不生氣?」也沒有看到什麼台灣人因為被稱為「中國人」而生氣。《大江大海》時,龍應台說「台灣這幾年的藍綠對立,其實跟看不見彼此的傷口有關。」這一點難道管大也認為她錯了嗎?本魯還是心平氣和的回他:

「從戒嚴時代迄今,外省人擁有政治及語言上的強勢,始終掌握著話語權,我們的聲音絕對是媒體上的主流聲音,台灣人不會不了解我們上一代離鄉背井與國破家亡的悲憤。因此外省人要說自己的眷村生活有多苦,童年遭遇有多辛酸,都不會有本省人反駁。可是龍應台大可不必把她完全不懂的本省籍女工同學拿來做對比,那就踩到了台灣人的集體傷痛。踩到一隻貓的尾巴,都可能被抓被咬,何況現在是一次踩一群貓的尾巴?」

兩起「以死明志」的自殺案
2007年4月14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龍應台的〈在仰德大道上〉上這樣寫著:

「於是YP和我都考上了不錯的大學,都申請到美國留學,雖然她和我都來自艱困的難民家庭,雖然她和我都是女孩。

本省的女孩……中學的同學們,很容易就被送到工廠去作女工了,賺到的錢,可以補貼家用,也可以買來黃金鐲子一圈一圈套在手臂上,累積將來的體面嫁妝。……

而一無所有的我們,因為被拋離了土地,拋離了附著於土地的傳統網絡,我們遂和男孩子們一樣讀書,一樣考試,一樣留學,甚至和男孩子一樣被期待去贏得美國的碩士或博士學位。……」

龍應台的這段話,赤裸裸的展現高級外省人以統治階級發言的傲慢。還好這句「本省的女孩」是出自龍應台原文,否則那些黨國餘孽與兩蔣鷹犬,為了鞏固既得利益,合理化自己世襲而來的特權,一定會痛罵早就認清真相又吃了誠實豆沙包的管大,總是在「製造仇恨與分裂族群」吧?

1975年8月,我在東園街的印刷廠當暑期摺紙童工,現在青年公園那裡的淡水河邊,浮起了一具國中女生的遺體,大家都騎腳踏車或跑步去現場。原來是住在中和鄉的洪X葉,前一天下午從中正橋跳水自殺,守橋的憲兵攔阻不及,隨後大批警消撈了一個晚上也無果,直到次日遺體才在台北市這一邊浮出。

洪X葉家境貧困,但她功課很好,老師替她交了報名費參加北聯(聯考),報上說她考上了北一女,但父母還是反對她升學,要送她去工廠當女工。洪X葉與老師向家長多次懇求,父母還是拒絕,於是洪X葉上午跳淡水河自殺,被岸邊的釣客跳入水中救起,送到派出所通知父母領回。但父母要送洪X葉去當女工的心意已決,洪X葉也死意甚堅,於是下午又到中正橋中央跳下,大批軍警消動員仍無法搶救。

不只是女工想升學,甚至以死明志,1964年9月發生在高雄市華國旅社的嘉義中學郭X良服毒案,讓人看了更鼻酸。嘉義市魚販郭X順夫婦,因婚後多年仍膝下無子,就收養了鄰居的男孩取名郭X良。之後郭X順的妻子雖然順利懷孕,但一連三胎都是弄瓦,因此郭X順夫婦仍將這養子視如己出。

郭X良從小就乖巧用功,但或許受限於資質,上了嘉義中學後,學業就跟不上同學,以致被留級,之後又休學一年,再重回高二就讀時已20歲了。她的大妹考上嘉義女中,重男輕女的父母,竟然不讓親生女兒註冊入學,堅持送她去洋裁店當學徒。

郭X良看到比他會讀書的妹妹,因為自己的魯鈍,被親生父母逼得失學,羞慚下竟跑去高雄市華國旅社,先服安眠藥自殺,不料劑量不夠,睡了一天一夜後又醒來。於是又寫了另一封遺書明志,再次喝下農藥,旅社服務生發現時,郭X良已無氣息。

飛歌電子廠的恐怖「怪病」
當年弱勢家庭裡的本省籍女工,渴望升學甚至以死明志的悲憤心情,在龍應台的筆下,卻成了「買來黃金鐲子一圈一圈套在手臂上,累積將來的體面嫁妝」,這完全是在踐踏台灣人的傷痛。


本魯在北投住了半世紀多,除了當兵那兩年以外,從未離開過這個小鎮。資深鄉民應該與我有同樣的印象,在淡水線鐵路的竹圍車站外,民族路上有家生產電視遊樂器和家用電器美商阿泰利(ATARI)集團的飛歌電子廠。

那年代公家機關與大眾交通工具都沒裝冷氣,大部分的電影院與餐廳也沒有,但飛歌的廠房裡,竟都裝設了冷氣。因此有些飛歌的女工很自豪,連放假都還穿著工廠制服,就像如今的空姐那樣。

但1972年7月起,飛歌電子廠忽然傳出「怪病」,女工一個又一個暴斃,門口就擺著一具一具的年輕女屍;因為覆蓋的白布不夠,有時甚至是兩具或三具女屍合用一塊。

當時還沒有《蘋果日報》,這種女體加屍體的聳動畫面,根本沒記者感興趣。但廠家附近的居民早已人心惶惶,平日熱鬧的廠區附近商家也都關門,瞬間變成了鬼域。

當時飛歌是台灣很重要的電子大廠,也是退出聯合國之後,美商還續留在台的重大投資,因此兩蔣鷹犬也在這裡很認真的「抓匪諜」。

後來女工暴斃的案例越來越多,連高雄那裡的日商三美與美以美也傳出同樣災情,最後政府工安部門不得不入廠追查,才發現根本就不是什麼匪諜在「下毒」,而是工廠為了節省成本所導致的悲劇。

戒嚴時代台灣什麼也沒有,就剩人命特多也特賤,因此工廠都用毒性甚高的有機溶劑三氯乙烯與四氯乙烯。但在冷氣房內工作的女工毫不知情,以致在廠房裡吸到了過量的乙烯中毒身亡。

「一圈一圈套在手臂上的黃金鐲子」在哪裡?
年輕鄉民或許不解,兩蔣既然要封鎖女工接連暴斃的新聞,為何廠方反而要這麼殘忍的曝屍?

原來那時雖已實行9年國教,但在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下,很多鄉下小女生,小學一畢業就必須上台北打工;但未滿14歲,工廠不能錄用,偏偏趕貨時又缺工,於是工廠要她們自己拿其他超過14歲在學女生的名字當人頭,用來領薪水與應付安檢。很多鄉下未成年少女為了進廠,於是冒用正在就讀高中女生的姓名個資來應徵。

資本家草菅人命,兩蔣鷹犬助陣,害得這些小女孩因工安意外暴斃,卻連微薄的勞保給付也拿不到。由於死者有些是廠方也不知真名,用假名在打工的小女生,偏偏一時間又無法通知家屬,只好曝屍以供家人指認。

消息傳開後,一方面有些家長聞訊趕來,急著連薪水也不要了,只想把確認還活著的女兒帶回家;但另一方面在廠方加薪再加薪之下,也有些貧困的少女,明知這裡已死了好多人,仍在真相未明之前趕著來應徵。




==============
之後篇幅的當年台灣女工悲苦狀況我就省略,
有興趣的就點前面新聞連結看全文吧

管仁健觀點》龍應台為何一夜之間變成「幹話王」?
新頭殼newtalk 文/管仁健
發布 2020.10.17 | 17:36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10-17/480754

在1980年代的解嚴前夕,台灣忽然竄起了許多外省籍的「開明新貴」,政壇裡自命改革派的「小馬哥」、政媒兩棲的名嘴「趙金童」,以及在文壇燒起一把野火,強調「在主流媒體中做最大的顛覆」,但永遠「將最終責任指向個人」,堅持「比體制度更根本的問題在於個人」的「異議作家」龍應台。

但解嚴後台灣逐漸民主化,大家也終於認清,在僵化的國民黨內,這些標榜著開放、改革甚至異議的新貴,其實只是當權者害怕民智大開後危及政權,「欽點」少數自己信得過的後生晚輩,來跟真正的異議者,玩起「先佔著茅坑但永不拉屎」的遊戲。

政治的變化大,政客現形的速度也快,今天要有人相信馬英九或趙少康是進步力量,大家一定先質疑你的智商。但龍應台卻持盈保泰,不僅在台灣始終站在浪頭上,到香港與中國(他們口中的「內地」),依然能呼風喚雨。

無奈今年起美中局勢遽變,中國軍機頻頻擾台。龍應台卻在10月3日下午4點5分,於個人臉書發表「不管你說什麼,我反戰」,質疑「戰爭是可以把人民當籌碼、豪賭一盤的嗎?戰爭是可以當綜藝茶餘飯後隨便聊聊的嗎?」

此話一出,龍應台的樓瞬間就塌了。當然,有些鄉民不解,龍應台說的「反戰」,不也是「進步思想」嗎?為何會在一夜之間變成「幹話王」?

我媽媽與我老婆的少女故事
我的母親80多歲了,小學6年級時,在萬華當裁縫的外公忽然去世,讀建中的大舅轉學去開南夜間部,比媽媽小的兩個阿姨被送出去當養女,外婆當然不會讓媽媽再升學,她只能含淚去車衣廠當了女工。結果我的小舅不成材,考不上任何一家初中,還是僅有小學畢業。即使過了70多年,她依然還在對我們訴說這些往事。

我的老婆來自客家農村,6個兄弟姊妹裡(1個姊姊早夭)只有她一人有讀大學。但岳父母沒錢,她即使考上日間部,依然只能乖乖去夜間部報到,而且必須選交通最方便,可以在市區打工,位於西門町的東吳。

成績好卻不能升學,或是去半工半讀的夜間部,這是戒嚴時代很多本省(或客家)女性,在青少女時期最傷痛的往事。但在龍應台的生花妙筆下,卻成了另一個「瓊瑤版」浪漫故事。2007年4月14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龍應台的〈在仰德大道上〉這麼寫著:

「中學的同學們,很容易就被送到工廠去作女工了,賺到的錢,可以補貼家用,也可以買來黃金鐲子一圈一圈套在手臂上,累積將來的體面嫁妝。……

而一無所有的我們,因為被拋離了土地,拋離了附著於土地的傳統網絡,我們遂和男孩子們一樣讀書,一樣考試,一樣留學,甚至和男孩子一樣被期待去贏得美國的碩士或博士學位……」

黃金鐲子能套在那些油麻菜籽手上嗎?
在《親愛的安德烈》裡,龍應台驕傲的告訴兒子說:「那愚昧無知的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同情的能力,……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

女工幸福?還是女大學生幸福?或許在少女懷春時的龍應台,是出自真心羨慕,而不只是在講幹話。這個就跟統獨一樣,基本教義派可以堅持跟台灣主流思想不同的信念,屬於言論自由範圍。

但擁有「悲憫同情」的能力,相信女工比女大學生幸福的龍應台,必須認清兩個事實。首先,軍公教子女就讀高中大學,有國家津貼的教育補助,相對於輟學或唸夜間部的工廠女工,客觀上絕對是既得利益者。外省女生要不要升學有選擇權,那些去當女工的本省女生是沒有選擇權的。

其次,龍應台必須理解,女工的薪水很微薄,根本買不到黃金鐲子。就算買得到,也不會是自己的嫁妝,黃金鐲子不可能套在那些油麻菜籽手上,而是要拿去給兄弟做討老婆的聘禮。農村女孩可以擁有私人財產?請問龍應台,你說的那個農村是在台灣?還是德國?

(中略)

,我懇請龍應台與真心支持龍應台的讀者能看一看,想一想,「反戰」在台灣為何會變成幹話?

反戰就跟當女工一樣,你是軍公教子女,升學可以得到國家津貼的教育補助,但你就是不想升學,認為當女工比當女大學生好,這是個人自由,大家也該尊重。可是來自農工家庭的子女,她們沒有選擇,她們被迫必須放棄升學去當女工,或是去半工半讀的夜間部,這是不同的兩件事啊!

今天要發動對台武統的是中國,戰爭的決定權是在中國,龍應台在台灣,對著沒決定權的台灣人宣傳反戰,那就跟她提出的「女工比女大學生幸福說」一樣,踩到了大多數台灣人的痛處。難怪龍應台會從文壇巨星兼青年導師,一夜之間變成了「幹話王」啊!



管仁健觀點》龍應台為何比馬英九更讓台灣人討厭?
新頭殼
更新於 2020年10月16日07:31 • 發布於 2020年10月16日07:31 • 新頭殼newtalk 文/管仁健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35z1mk

(前略)
原住民為什麼要被馬英九「當人看」?
2007年12月8日,總統大選已緊鑼密鼓,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在接受溪洲部落原住民陳情時,應該是有點不耐這些原住民長期抗拒拆遷,居然以教訓口吻說:

「你既然來到我們的城市,就是我們的人,你來到台北就是台北人,『我把你當人看』,我把你當市民看,要好好的把你教育,好好的提供機會給你,我覺得應該是這樣子做,所以我覺得原住民的心態要從那個地方調整,我來到這個地方,就要照這個地方的遊戲規則來玩。」

「上一次職棒發生問題時,有很多球員失業了,我們都把他納到養工處來,現在中央也定了法律,但是大部分縣市都沒有做到,我們拼了命把他做到,就是要讓大家知道,我們保護原住民是世界記錄全世界沒有這樣保護少數民族的,你想想看,你有1萬多人,有3%在我市政府上班,別的政府怎麼做得到,我們做到了,我們為什麼做到?我剛剛講『他的基因沒有問題』,他機會有問題,我給他機會,但是你來做,就要好好做,要做到給人家覺得,我比漢人做得更好!」

馬英九說的「我把你當人看」與「他的基因沒有問題」,原民台影音網站直播出去後,有人看了氣憤填膺,原民台知道後,雖然立刻刪除該段畫面,但玉山網路台手腳更快,第一時間就側錄下載,於是各新聞台接著跟進報導。不僅是當地居民強烈反彈,連其他原住民也不爽,新店溪洲部落原住民代表質問馬英九:

什麼叫做基因沒問題?什麼叫做機會要給我們?他竟然講這種話,他有資格再教育我們原住民嗎?」

馬英九起初在苗栗還大聲喊冤:「這是一種斷章取義的歪曲,我那天講的很清楚啊!我說我們上來台北市的話,原住民到台北市來,我們就把他當市民,而且對他不會有任何歧視。」

國民黨團書記長郭素春則替馬英九緩頰,認為他是心地善良的人,「雖然有時候講笑話有點冷,但絕對沒有惡意。」

原住民本來就是人,為什麼需要被馬英九「當人看」?當時勝券在握的馬英九,成了藏不住心裡話的真小人,偏偏說話時又被錄影,在媒體反覆播送12天之後,國民黨中央發現已影響選情,才由馬英九出面親自道歉。

龍應台的「女工比女大學生幸福說」
但龍應台的說話技巧就是比馬英九高明,加上她又不參選,反戰也有一定高度的道德性,跟馬英九威脅台灣人下跪求和,龍應台說這話是不用道歉,她也絕不會道歉的。

大家只要看2007年4月14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龍應台的〈在仰德大道上〉,就會明白岳不群為何比佐冷禪更冷血?

「於是YP和我都考上了不錯的大學,都申請到美國留學,雖然她和我都來自艱困的難民家庭,雖然她和我都是女孩。

本省的女孩──我們的小學同學們,在傳統的文化網絡裡,很容易就出嫁了,可能嫁給鄰村的有遠親關係的『表哥』。

中學的同學們,很容易就被送到工廠去作女工了,賺到的錢,可以補貼家用,也可以買來黃金鐲子一圈一圈套在手臂上,累積將來的體面嫁妝。

大學的同學們,很容易一畢業就去作村子裡的中學老師了,然後很快地結婚、生育兒女,被納入大家族成為那任勞任怨的媳婦。

而一無所有的我們,因為被拋離了土地,拋離了附著於土地的傳統網絡,我們遂和男孩子們一樣讀書,一樣考試,一樣留學,甚至和男孩子一樣被期待去贏得美國的碩士或博士學位……」

高級外省人講幹話的經典
根據駱明慶〈教育程度的省籍與性別差異〉裡,引用1992年內政部〈家庭收支調查〉,25歲以上外省籍女性大學程度佔12.4%,比本省籍女性的3.8%高出3倍,甚至比本省籍男性7.3%也高了近2倍。

是外省女生這麼聰明,所以戒嚴時代的公私立大學生名額,都被她們包辦了嗎?龍應台就是在睜眼說瞎話,那是因為外省人大多是吃兩蔣皇糧的軍公教,而吃皇糧家庭的子女,就算是退休吃皇糧家庭的子女,讀公私立高中大學,都能得到教育補助。

現在一個軍公教家庭的私立大學生,每學期補助35,800元(公立大學也補助13,600元)四年下來政府就補助286,400元,幾乎是剛出社會年輕人一年的薪水。龍應台讀大學的年代,軍公教子女的教育補助的比率只會更高。

拜託一下龍應台,你知道有多少本省籍的女生,因為家境的關係,當年考上女師專,不用交學費,每月還有公費可領,國中校長老師去她家裡拜託她的父母讓她去讀,最後仍然被送去工廠做女工。拙荊來自客家農村,當年即使考上大學日間部,依然只能去半工半讀的夜間部報到。

我真的拜託一下龍應台,請你拿出一點良心(如果你有的話),真的不要一直說屁話,得了便宜還賣乖。做女工要能買來黃金鐲子一圈一圈套在手臂上,累積將來的體面嫁妝,你怎麼不在安德烈國中畢業時送他去工廠?你自己初中畢業後怎麼不進工廠?

那些本省籍的工廠女工,當年成績不見得會輸我們這些外省人。假如所有農工家庭的女生,考上大學也都有教育補助,讓本省人與外省人公平競爭,你龍應台別說是成大外文系,搞不好連私立大學都擠不進去?

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偽君子,為何比白目藏不住心裡話的真小人,更讓台灣人討厭?龍應台的「女工比女大學生幸福說」,真的就是高級外省人講幹話的經典。
>> 沒辦法,要依法行政雖然已經修了不少軍方、公務員相關的法律,但還沒有處理到拿台灣居民證又死不放棄...

我期待的是民進黨立委過修憲門檻
然後直接修憲

然後國民黨快垮掉,如果扶持不起第二個本土政黨成為第二大黨

那國民黨真完蛋後,民進黨分裂成兩黨進行兩黨政治,也是現在我能接受的’
>> 噢噢,看走眼了,不好意思,见笑了

人有失蹄
馬有失足
吃芝麻哪有不掉燒餅的😄
台灣法律還真的是拿這種人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是"居住證",
像台灣人可以去任何一個國家滿足資格後辦理永居或在留證/居留證
任何國家(除中國)的人民也都可以來台滿足資格後申請中華民國居留證,那怕是身分證門檻也不是很高
 因為台灣認同雙重國籍(中共國除外)外國人申請也不用放棄原有國籍
外國人如果想要辦理中華民國身分證,一定要合法居留連續3年或5年,每年居住183日以上。

我身邊就不少拿台灣居留證的人,這些人沒有拿著居留證興奮宣傳說我終於是台灣人了
也有朋友在中國工作拿台灣居留證,也沒興奮的說我終於是中國人了
拍這種片的人不給他關注就對了
>> 人有失蹄馬有失足吃芝麻哪有不掉燒餅的😄

最后一句好有意思,嘿嘿嘿~
管仁建文章的這個案例也很有意思


在1960年代的台灣
重男輕女到了沒血緣關係養子的受教權高於親生女兒嗎?

我也是長見識了@@


1964年9月發生在高雄市華國旅社的嘉義中學郭X良服毒案,讓人看了更鼻酸。嘉義市魚販郭X順夫婦,因婚後多年仍膝下無子,就收養了鄰居的男孩取名郭X良。之後郭X順的妻子雖然順利懷孕,但一連三胎都是弄瓦,因此郭X順夫婦仍將這養子視如己出。

郭X良從小就乖巧用功,但或許受限於資質,上了嘉義中學後,學業就跟不上同學,以致被留級,之後又休學一年,再重回高二就讀時已20歲了。她的大妹考上嘉義女中,重男輕女的父母,竟然不讓親生女兒註冊入學,堅持送她去洋裁店當學徒。

郭X良看到比他會讀書的妹妹,因為自己的魯鈍,被親生父母逼得失學,羞慚下竟跑去高雄市華國旅社,先服安眠藥自殺,不料劑量不夠,睡了一天一夜後又醒來。於是又寫了另一封遺書明志,再次喝下農藥,旅社服務生發現時,郭X良已無氣息。
我只想说,她不是台湾人。

https://i.imgur.com/oYDkcbO.jpg

台湾综艺一姐方芳去天安门看升国旗庆元旦,哽咽:终于完成父母回家的心愿
2022-01-04 18:56:25 来源: 观察者网 
>> 我只想说,她不是台湾人。



恭喜她
祝福她

希望她就好好待在"家"裡
落葉歸根
別再流亡到從小生長住幾十年
也無法當做"家"的異鄉了

這對彼此都是種幸福^^
已隐藏
goodCNman 观察 回复 TISU
已隐藏
已隐藏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状态

  • 最新活动: 2022-01-05
  • 浏览: 8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