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治下中国各地区的概况之一:北京
中共治下中国各地域的概况
中共治下中国的单一制国家结构,与元明清类似,都是以省(或类似规模和性质的行政区划)为单位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一级行政区。虽然中央在一些重要领域和重大问题上,可以直接管到县级,但大多数事务都是通过省级机构进行管理与处置。而中国的地域及地域差异,也以省为单位划分和比较。不过,在山川地理形势、文化与价值观、历史变迁等因素影响下,往往也会出现一些并不以省级行政区划为界限的区域,如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加内蒙东部)、江南地区(一般特指江苏省和浙江省,一般不包括上海、安徽、江西)、岭南/两广地区(广东省和广西省)、西南地区(云贵川,一般不包括西藏)、西北地区(陕甘宁,一般不包括新疆),这些区域也会形成现实的利益共同体,中央也会按照区域来索取和分配利益。
北京
建国至今,首都北京是现行体制和国家结构的最大受益者,得到了独尊的地位和极为丰厚的利益。由于北京是中共中国的首都,是决定全国命运的权力中枢所在,又集中了中共统治集团的各种权贵精英和基本盘,所以获得了最大程度的政策倾斜、资源供给、发展优先权。毛时代的北京,既是政治风暴的中心和政治风向标的所在,更是一切大政方针的策源地。而拥有北京户口的市民,则在那个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拥有令全国其他任何地区都艳羡的食品和消费品配给,以及免费和相对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而这些供给,很多都来源于对其他省份的“抽血”,例如前述的在饥荒年代从农业大省强夺粮食供应北京。北京市民不仅在民生上相对优越,也更易参与和渗透国家政治,起码比其他任何地区都能得到更多更好的政策和资源。
而改革开放之后,北京的政治文化地位仍然在全国首屈一指。虽然经济相对南移,但北京仍然通过行政手段从全国各地获取巨量的资源和利益,全国各地仍然被迫任北京予取予求。无论是南方的税收,还是中原的人才,以及周边河北省的所有有价值资源,都被北京大量吸收。居住在北京的各种既得利益者也在不断增多壮大,并以“北京户口”作为身份认同和利益连结的纽带。拥有北京户口的市民,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及各种公共服务方面,拥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和特权。例如北京户籍居民高考得到清华北大等全国性名校录取的比例,平均是其他省份的二十多倍。而北京的医疗资源也是全国最顶尖,上海、广州、成都、南京等城市医疗资源相合也不及北京。当然,不同身份的北京户籍居民,其福利待遇也千差万别,如高级干部和普通市民的医疗保障就差距极大,但整体上所有北京户籍居民都是国家的特权者。而国家的内政外交军事民事人事等诸多方面,凡是涉及到北京和其他地区利益冲突时,都优先考虑北京及北京户籍居民的利益。
而这一切,都是北京利用政治地位、通过行政强制力获得和维护的,而非北京及北京户籍居民的贡献所应得。相对于西安、洛阳、南京、杭州、开封等位于汉文明精华区的历代都城,北京偏居北方一隅,经济文化本来都不发达,仅仅是依靠重北轻南、带有强烈军国色彩的政权和割据势力强制开发的城市。它缺乏自立式经济造血能力,文化底蕴也不深厚,政治上更是顽固保守。而行政手段虽然让北京发展壮大,但是以供给资源的其他区域的损失为代价的。还有,北京虽然从全国得到了丰厚的资源,以及受到中央政策的优先照顾,但北京户籍居民内部也被分成三六九等甚至更多等,按照或明或暗的等级秩序领取所得,少数权贵得到了最优质和大多数的资源,越往下所得越少。而没有北京户籍的外来“北漂”,则更是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的“人肉电池”(当然他们也能蹭得一些北京相对于其他地域的特权利益,但非常有限)。“北京折叠”不止是科幻小说才有的景象,更是现实北京的文学映射,且现实比科幻小说的描述更复杂更残忍。
另外,北京虽然得到了如此优越的条件,但却并未有效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反,周边地区被北京吸走各种资源,在各领域及政策上也首先要考虑和服从北京利益。河北省是北京虹吸效应的最大受害者,河北管辖的北京市外周边地区被戏称为“环北京贫困带”。与北京相连的另一个直辖市天津,既是北京虹吸的受害者,但同时也在吸取河北的资源。
北京和天津不仅在经济上没有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在文化、思想、教育等非物质领域,也没有给周边乃至中国带来正面的、文明的、进步的影响。
北京是北方保守主义文化的中心和封建皇权专制主义的顽固据点。历史上,凡是定都北京的政权,都相对专制保守,政策残忍冷酷。相对于文明浸淫日久的中原和关中,以及经济发达社会开化的江南,北京的文化、社会风气、人的价值取向,都相对缺乏人道和公正,而有着明显的等级色彩和非人权倾向,且社会潜规则盛行,官本位严重,崇尚权力而蔑视契约,还在现实中表现出种种冷酷与暴力。虽然近现代以来尤其改开以后,北京的思想文化及北京人的价值观念相对变得多元,但整体上、与其他区域尤其南方相比,以上这些特征仍然相对突出。而且,北京那些思想开明进步的人,更多是自我享受而非传道受业,也并不是北京文化的主流,并不能给他人他地乃至北京自身带来人文关怀和社会更新。相反,北京各种保守落后的糟粕,却在中央集权和“首崇北京”的政策下,会通过制度、政策、潜规则及人际往来等各种方式影响全国,包括影响国家的治国理念和大政方针。这对于中国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而邻近北京的另一个直辖市天津市,相对没什么需要详细讲的。天津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以及中共出于发展北方、拱卫北京等经济政治目的,在天津设立了直辖市。天津的地位和获得的利益远远不如北京,但也远超环其四周的河北省,并同样从河北“吸血”。我个人认为,天津并无设置直辖市的必要,未来民主中国也应该废除这一直辖市,将其并入河北(可作为河北省会,也可作为类似于厦门在福建的地位那样的河北城市)。
中共治下中国的单一制国家结构,与元明清类似,都是以省(或类似规模和性质的行政区划)为单位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一级行政区。虽然中央在一些重要领域和重大问题上,可以直接管到县级,但大多数事务都是通过省级机构进行管理与处置。而中国的地域及地域差异,也以省为单位划分和比较。不过,在山川地理形势、文化与价值观、历史变迁等因素影响下,往往也会出现一些并不以省级行政区划为界限的区域,如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加内蒙东部)、江南地区(一般特指江苏省和浙江省,一般不包括上海、安徽、江西)、岭南/两广地区(广东省和广西省)、西南地区(云贵川,一般不包括西藏)、西北地区(陕甘宁,一般不包括新疆),这些区域也会形成现实的利益共同体,中央也会按照区域来索取和分配利益。
北京
建国至今,首都北京是现行体制和国家结构的最大受益者,得到了独尊的地位和极为丰厚的利益。由于北京是中共中国的首都,是决定全国命运的权力中枢所在,又集中了中共统治集团的各种权贵精英和基本盘,所以获得了最大程度的政策倾斜、资源供给、发展优先权。毛时代的北京,既是政治风暴的中心和政治风向标的所在,更是一切大政方针的策源地。而拥有北京户口的市民,则在那个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拥有令全国其他任何地区都艳羡的食品和消费品配给,以及免费和相对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而这些供给,很多都来源于对其他省份的“抽血”,例如前述的在饥荒年代从农业大省强夺粮食供应北京。北京市民不仅在民生上相对优越,也更易参与和渗透国家政治,起码比其他任何地区都能得到更多更好的政策和资源。
而改革开放之后,北京的政治文化地位仍然在全国首屈一指。虽然经济相对南移,但北京仍然通过行政手段从全国各地获取巨量的资源和利益,全国各地仍然被迫任北京予取予求。无论是南方的税收,还是中原的人才,以及周边河北省的所有有价值资源,都被北京大量吸收。居住在北京的各种既得利益者也在不断增多壮大,并以“北京户口”作为身份认同和利益连结的纽带。拥有北京户口的市民,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及各种公共服务方面,拥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和特权。例如北京户籍居民高考得到清华北大等全国性名校录取的比例,平均是其他省份的二十多倍。而北京的医疗资源也是全国最顶尖,上海、广州、成都、南京等城市医疗资源相合也不及北京。当然,不同身份的北京户籍居民,其福利待遇也千差万别,如高级干部和普通市民的医疗保障就差距极大,但整体上所有北京户籍居民都是国家的特权者。而国家的内政外交军事民事人事等诸多方面,凡是涉及到北京和其他地区利益冲突时,都优先考虑北京及北京户籍居民的利益。
而这一切,都是北京利用政治地位、通过行政强制力获得和维护的,而非北京及北京户籍居民的贡献所应得。相对于西安、洛阳、南京、杭州、开封等位于汉文明精华区的历代都城,北京偏居北方一隅,经济文化本来都不发达,仅仅是依靠重北轻南、带有强烈军国色彩的政权和割据势力强制开发的城市。它缺乏自立式经济造血能力,文化底蕴也不深厚,政治上更是顽固保守。而行政手段虽然让北京发展壮大,但是以供给资源的其他区域的损失为代价的。还有,北京虽然从全国得到了丰厚的资源,以及受到中央政策的优先照顾,但北京户籍居民内部也被分成三六九等甚至更多等,按照或明或暗的等级秩序领取所得,少数权贵得到了最优质和大多数的资源,越往下所得越少。而没有北京户籍的外来“北漂”,则更是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的“人肉电池”(当然他们也能蹭得一些北京相对于其他地域的特权利益,但非常有限)。“北京折叠”不止是科幻小说才有的景象,更是现实北京的文学映射,且现实比科幻小说的描述更复杂更残忍。
另外,北京虽然得到了如此优越的条件,但却并未有效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反,周边地区被北京吸走各种资源,在各领域及政策上也首先要考虑和服从北京利益。河北省是北京虹吸效应的最大受害者,河北管辖的北京市外周边地区被戏称为“环北京贫困带”。与北京相连的另一个直辖市天津,既是北京虹吸的受害者,但同时也在吸取河北的资源。
北京和天津不仅在经济上没有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在文化、思想、教育等非物质领域,也没有给周边乃至中国带来正面的、文明的、进步的影响。
北京是北方保守主义文化的中心和封建皇权专制主义的顽固据点。历史上,凡是定都北京的政权,都相对专制保守,政策残忍冷酷。相对于文明浸淫日久的中原和关中,以及经济发达社会开化的江南,北京的文化、社会风气、人的价值取向,都相对缺乏人道和公正,而有着明显的等级色彩和非人权倾向,且社会潜规则盛行,官本位严重,崇尚权力而蔑视契约,还在现实中表现出种种冷酷与暴力。虽然近现代以来尤其改开以后,北京的思想文化及北京人的价值观念相对变得多元,但整体上、与其他区域尤其南方相比,以上这些特征仍然相对突出。而且,北京那些思想开明进步的人,更多是自我享受而非传道受业,也并不是北京文化的主流,并不能给他人他地乃至北京自身带来人文关怀和社会更新。相反,北京各种保守落后的糟粕,却在中央集权和“首崇北京”的政策下,会通过制度、政策、潜规则及人际往来等各种方式影响全国,包括影响国家的治国理念和大政方针。这对于中国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而邻近北京的另一个直辖市天津市,相对没什么需要详细讲的。天津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以及中共出于发展北方、拱卫北京等经济政治目的,在天津设立了直辖市。天津的地位和获得的利益远远不如北京,但也远超环其四周的河北省,并同样从河北“吸血”。我个人认为,天津并无设置直辖市的必要,未来民主中国也应该废除这一直辖市,将其并入河北(可作为河北省会,也可作为类似于厦门在福建的地位那样的河北城市)。
14 个评论
写得好,我作为北京共匪篡权后生长者,感同身受,尤其是共匪篡政后生活于北京者,基本都是共匪强行抽吸中国其它地区经济发展血脂膏肤而人为注射北京的恶劣政策的受益者(包括我自己及家庭这样的低中等民众)。共匪强养北京的另一后果,是培植了北京大量猖狂放肆自以为是的五毛走狗太监恶奴超级民族自大自恋狂:本来一无所能的蠢货比如习近平王岐山王毅这些猪,仅仅因为生长在北京被过度豢养滋润便自大狂妄得不得了,以王公贵胄自居,俾倪蔑视外省人,自以为生于北京便高人一等,动辄要指点江山参政揽权,口气动作放肆癫狂,祸国殃民不一而足。另外北京地处偏北地贫少水气候恶劣,文化粗鄙,人伦劣质,算不上中华文明优秀成分的重要发源汇聚地,倒是为当今血腥野蛮的土匪共产党统治增添大笔残暴疯狂成分。一般中国北方逊于江南鱼米乡间文人唱和君子谦和,在北京傻逼们的动作言谈日常举止甚至容貌长相中流露殆尽。
经历了疫情,只觉得身在北京很幸运。疫情之前还羡慕旅居的生活,想去风景优美小城市住一段时间,现在完全不敢了。外地发生的那些事,在北京人听来都很魔幻。
对楼主的部分观点持保留意见,北京这座城市既不富裕,也不保守。很多小地方人一说北京觉得很牛叉,其实这地性价比很低也没啥奔头,除了对学区房执迷不悟的人。
首先是不富裕,它是政治的教育的中心,但经济绝对不行。首先是机会,驻京办撑起了这座城市,无法提供太多工作机会,除此之外,外地来京打工的人除了保安、快递和上地软件园那些总部不是很多。其次的是消费,消费力低迷,物价却非常高,一个美食博主拍了通州的物价,甚至比兰州还高,街上的豪车和皮卡却没有包邮区多。最后是规划,不像我老家山东省会济南,这座城市给我感觉是停滞的,街区很大生活不便,似乎没有新陈代谢,拜蔡秃驴和陈校长所赐,大量市中心土地荒废,很久没有建设,商品集散地很多都拆了。
再说开放,其实这也是上一条的结果,菜秃驴的折腾让市民生活水平下降,人口又在大量流失,有时不光出租车司机,街边的苍蝇馆你都能听到老市民的厌恶,菜秃驴这个词就是我从此知道的。
天津我是真喜欢,海鲜便宜,城建也好,消费档次比北京高,人家是见过世面的。ytb上有个立党的喜欢夸天津批北京。
首先是不富裕,它是政治的教育的中心,但经济绝对不行。首先是机会,驻京办撑起了这座城市,无法提供太多工作机会,除此之外,外地来京打工的人除了保安、快递和上地软件园那些总部不是很多。其次的是消费,消费力低迷,物价却非常高,一个美食博主拍了通州的物价,甚至比兰州还高,街上的豪车和皮卡却没有包邮区多。最后是规划,不像我老家山东省会济南,这座城市给我感觉是停滞的,街区很大生活不便,似乎没有新陈代谢,拜蔡秃驴和陈校长所赐,大量市中心土地荒废,很久没有建设,商品集散地很多都拆了。
再说开放,其实这也是上一条的结果,菜秃驴的折腾让市民生活水平下降,人口又在大量流失,有时不光出租车司机,街边的苍蝇馆你都能听到老市民的厌恶,菜秃驴这个词就是我从此知道的。
天津我是真喜欢,海鲜便宜,城建也好,消费档次比北京高,人家是见过世面的。ytb上有个立党的喜欢夸天津批北京。
>>对楼主的部分观点持保留意见,北京这座城市既不富裕,也不保守。很多小地方人一说北京觉得很牛叉,其实这地...
你说的这些不正是我所批判的吗?老百姓尤其北漂地区非常苦啊。你说的这些人其实就是“低端人口”,被侮辱欺凌驱逐的对象。但是北京户籍居民尤其中产阶级及以上的,那很滋润啊
很多北京土著,其实是受清零影响最大的人群之一,但在清零这件事情上,支持清零,特有一种奴才当久了,当出主子的感觉,往往上来就告诉你,国家做什么都是对的
成也萧何败萧何,实际上北京最大的优点就在于他是极权国家的权力中心,因为是权力中心各种政策灾难最终辐射不到或者很轻在此地出现,就像大饥荒时期和这次疫情管制,完全是不同待遇的处理,通过弹窗宝能把一个城市变成境外,只因要保护官老爷们。
北京人的生活都是依附在权力大树上的寄生状态,没有什么企业,权力交易的集合体。
>>对楼主的部分观点持保留意见,北京这座城市既不富裕,也不保守。很多小地方人一说北京觉得很牛叉,其实这地...
正相反,北京的物价比很多小城市都低,特别是你的老家济南,我在济南生活过半年,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日常生活用品和老百姓常下的寻常小馆子,济南比北京贵。
天津我就更熟了,你对天津的吹捧,恐怕天津土著都不会同意,每天有数以万计的人从天津坐高铁倒地铁来北京上班,因为买不起北京的房子他们下班后又会坐地铁转高铁回去天津睡觉,而几乎没有北京人这么做。天津别的不说,市政建设和北京有着数量级的差距,甚至比“北上广深”中忝陪末座的广州还要差很多,我简直怀疑你生活的是另一个位面的中国。
另外你用皮卡来衡量有没有钱这个标准挺迷的,你不知道很多大城市是禁止皮卡进入市区的吗?不是大城市人买不起。
你唯一说对的是北京人其实并不富裕,很多人以为土著有个单价十几万的房子就是大富翁了,实际上很多老房子都只有二三十平米,五十平米都能做出两居,面积很小,单价再高总额也没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