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钢铁雄心来分析一下俄乌战争和即将到来的乌克兰大反攻
以往本人都会第一时间嘲笑敢用P社的游戏来评论当前时事的“睿智”玩家。但一件事情忽然给了我一点警醒,瓦格纳请了一个号称世界第一钢铁雄心4玩家的小伙来当顾问。瓦格纳虽然表现也不算良好,但他们对军事的认识并非你我普通人可比,他们都如此看重钢4,想必必有可取之处。这里就用钢4的一些机制来分析一下过往的乌克兰战争和预测一下即将到来的大反攻。不过这个游戏本人也只是小白,平时简单难度随便过瘾,因此欢迎有游戏高手前来指正。
1:有意义的游戏机制
第一个有意义的机制就是钢4的战线机制,这个游戏最基本的一个原则就是战线对峙时的每个地块一定至少要有一个部队(游戏里是一个师)填线,不然就是AI都知道从你的这个缺口突破进去去切断你的补给线。而玩家微操挑选进攻方向时也要找对面防线薄弱的地方发起进攻,而且切忌战线拉的过长不能填补,那样会被人反包饺子。这点上全面战争,帝国时代或星际2的玩家就可以退出讨论了。
第二个有意义的机制是部队编制,刚开始看其他主播的部队编制教程,他们一定会教你编制两种陆军师:填线师和高达师(主力师)。高达师是主力,主要负责进攻凿开对面的防线并向敌人侧后发展并消灭敌人;而填线师则基本只能进行防守,保证自己的防线不被第一时间击穿就可以。这种编制现在看来基本上就是乌克兰战场的真实写照,只要把二战的师变成现在的旅就行。
第三个有意义的机制是补给机制,前线所有的补给都要通过补给中心分发,如果补给被切断部队的战斗力会迅速下降。
2:乌克兰的上一次反攻
前面的战役就不分析了,这里分析对于这回反攻参考意义最大的,2022年9-11月的上次乌克兰反攻。
这次反击开始的地方是赫尔松,在海马斯到场后,乌军把制导火箭当导弹用(钢4的战略轰炸?),打击了俄国人的后勤,削弱了俄国人的进攻动能后,夺回了战场主动权。
按照钢4的机制分析,俄国人彼时的主要问题是部队基本都是高达师,没人填线,以往作为填线师的卢顿伪军现在已经没有能力填线了,他们在前面的北顿双子城以肉身当炮弹把自己的人力资源几乎耗尽了。这里说个现实和游戏不一样的地方,通常为了打出好看的战绩,玩家是很少让填线部队参与主攻的,但俄国人不是,在俄国人心目中人肉也是炮弹,卢顿伪军的命尤其不值钱。双子城一站卢顿伪军就被榨干了,到今天都没恢复。这样的恶果自然是俄国人没有填线部队,只有把主力一字排开和乌军对峙,因此也丧失的进攻能力。
而乌克兰由于动员组建了大量新部队,虽然这些部队大部分是填线师,但把他们放到战壕和工事里他们还是可以填住线的。这样乌军就可以把主力师抽调出来形成进攻集团,在游戏里其实机制也是一样的。
因此在之后的赫尔松乌军就有了局部优势,连番发起进攻,游戏里的效果就是交战那个小气泡的值不停的涨,俄国人此刻就不得不投入他们的战略预备队进入赫尔松,这个预备队就是VDV。这里又是钢4这个游戏做的好的地方,游戏里当你微操战局的时候,也推荐留有预备队,不然当你前线受阻或被人反推被打出缺口的时候,战线就崩溃了。由于预备队是要在紧要关头发挥紧要作用的,因此填线师是不能当预备队的,必须是主力师。这里俄国人做的并不错,vdv是非常适合当预备队的精锐步兵,也在适当的时候投入了赫尔松。
但问题是乌军此刻仍然有余力的,乌军就是等你的预备队投入之后,快速投入兵力,选择了所有防线最薄弱的伊久姆方向集结绝对优势兵力进行了突破作战。 如果按照钢4的机制来分析,当时俄军在那条防线上甚至都没有做到每个地块都有部队,乌军当时的进攻的轻装部队没比填线师的水平好太多,但只是去快速踩地块因此无所谓,而且就轻轻松松的一直踩到了库皮扬斯克,一举切断了伊久姆俄军的补给。
在这个时间点上,俄军已经再也不能找出一支预备队投入防线缺口了。于是乌军干脆向南合围,此刻在伊久姆的是近坦一集的那两个大宝贝,近坦4和塔曼,他们也没有任何选项,只有丢弃一切装备夺路而逃,在游戏里的样子就是绿条(组织度)基本没了,黄条(装备人员)只剩一小半。
这里有一点现实比和钢4进化了的地方,现在已经没有移动速度为4的步兵了,所有部队的移动速度都比游戏里摩步师的速度快,不论是主力还是填线。这个特点成就了乌克兰这次流畅的进攻方向转换,当然也帮助了俄军在口袋合拢之前逃出生天和填线。之后俄军迅速在各个地方七拼八凑拼了一些零碎部队勉强拉了一条战线,结果这些部队连填线师都不够格,防线再次被轻易捅穿,俄军在红利曼再次陷入被包围之势,又再度遭遇重创。
到红利曼之时俄军终于意识到必须要再投入一支真正预备队才行,不论这个过程有多令他们自己恶心。这支预备队就是瓦格纳,瓦格纳虽然未必有vdv精锐,但他们敢于把炮灰当炮弹用,也起到了主力师的作用。前两天大厨亲自做视频说自己的部队浴血奋战填了100多公里的战线才挡住乌军就是说的这个时候。直到此刻北线的俄军总算填满了战线并稳住,乌军的主动进攻告一段落,进攻方向重新转回赫尔松方向加强进攻。
红利曼结束后,俄军已经在所有战线上陷入全面被动,赫尔松方向上几万部队背水作战后勤告急岌岌可危,而预备队则一支都派不出来了。面对绝境,丁丁无奈开始“部分动员”,同时换上了苏罗维金大将救火。大将此刻表现的就犹如一名钢4玩家,完全是按照游戏里的逻辑解决这个问题的:首先动员兵绝对不能组织成进攻军团发起第二次基辅战役,因为它们只是填线师,它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被填到现有前线的战壕里。其次是在赫尔松上演阵前大转身,成功将几万部队,包括能作为预备队的vdv撤了出来,缩短了战线。这样俄国就可以重新把主力部队抽调出来组织进攻力量了。
事实上苏大将的举措帮助俄军重新夺回了战场主动权。问题重新回到了乌军这边,乌军能够作为高达师的部队太少,特别是在装备上,这意味着乌军不具备在俄军战线已经填满,还有预备队,甚至还有进攻军团的情况下突破防线。因此美国和欧洲开始援助乌克兰坦克和步兵战车,目标就是帮助乌军组建“高达旅”,从这次泄密的情况来看,现在组建起来的高达旅有十几个之多。但这个组建过程首先就引发了问题:乌军主力被抽走重新换装训练的这个窗口期,乌军在前线重新陷入被动,具体的说就是巴赫穆特的近况。
3:对本次进攻的展望:
还是按照钢4的逻辑进行分析,首先是俄军。俄军现在的状况和9月时大不一样了,至少每个地块都有填线师驻守,也有久未露面的近坦一集那两个宝贝和vdv作为预备队。但整个军队状态都不佳,具体的说就是黄条不满装备大不如前,而瓦格纳这回是作为进攻集团作为这次进攻的主力师在巴赫穆特折损10w已经彻底不能再战了。俄国人也表演了一回如何用炮灰当主力人肉炮弹进攻的战法,代价是白白损失了一支可作为预备队的力量。
乌军也要面临新的情况,首先9月那种随便踩地块的机会应该是再也没有了,但同理乌军也不用轻装部队发起进攻了,他们这回组建了十几个旅四五万的“高达旅”,装备水平甚至比对面的高达师全盛的时候还好,可以组成一个强有力的进攻集群了。
因此根据9月作战的经验,大概率依然是乌军首先挑选一个进攻方向,我个人认为巴赫穆特这里就不错,因为对面敌人的黄条绿条此刻都空了,在这个进攻方向首先制造足够的压力,把俄军的预备队和其他能支援的部队尽量吸引过来,之后再挑选一个此刻俄国防守最薄弱的防线,也许是扎波罗热方向,但我认为最可能还是北线,发起决定性的进攻一举突破俄军防线,重演去年9-10月的胜利。
但我个人认为这回的进攻是有很大可能性失败,或者至少不是很成功的,首先俄国人事实上还是把战壕填满了的,虽然都是臭鱼烂虾,但这也会迟滞进攻速度导致俄军拥有修补漏洞的时间。其次乌军这次组织的高达旅的战斗力究竟如何还是存疑的。但不论如何至少可以确定战场主动权再次易手了,而且似乎不再会有其他因素导致主动权的交换了。即便是这次进攻失败,可以总结经验,去向西方要相应的武器援助来补足短板,再次发起进攻。
这里还要反驳某些人的观点,乌克兰的援助从来不以他们的胜利为源头,而是以他们的需求为源头,如果乌克兰进攻失利,反而可能会促使援助进一步升级。
1:有意义的游戏机制
第一个有意义的机制就是钢4的战线机制,这个游戏最基本的一个原则就是战线对峙时的每个地块一定至少要有一个部队(游戏里是一个师)填线,不然就是AI都知道从你的这个缺口突破进去去切断你的补给线。而玩家微操挑选进攻方向时也要找对面防线薄弱的地方发起进攻,而且切忌战线拉的过长不能填补,那样会被人反包饺子。这点上全面战争,帝国时代或星际2的玩家就可以退出讨论了。
第二个有意义的机制是部队编制,刚开始看其他主播的部队编制教程,他们一定会教你编制两种陆军师:填线师和高达师(主力师)。高达师是主力,主要负责进攻凿开对面的防线并向敌人侧后发展并消灭敌人;而填线师则基本只能进行防守,保证自己的防线不被第一时间击穿就可以。这种编制现在看来基本上就是乌克兰战场的真实写照,只要把二战的师变成现在的旅就行。
第三个有意义的机制是补给机制,前线所有的补给都要通过补给中心分发,如果补给被切断部队的战斗力会迅速下降。
2:乌克兰的上一次反攻
前面的战役就不分析了,这里分析对于这回反攻参考意义最大的,2022年9-11月的上次乌克兰反攻。
这次反击开始的地方是赫尔松,在海马斯到场后,乌军把制导火箭当导弹用(钢4的战略轰炸?),打击了俄国人的后勤,削弱了俄国人的进攻动能后,夺回了战场主动权。
按照钢4的机制分析,俄国人彼时的主要问题是部队基本都是高达师,没人填线,以往作为填线师的卢顿伪军现在已经没有能力填线了,他们在前面的北顿双子城以肉身当炮弹把自己的人力资源几乎耗尽了。这里说个现实和游戏不一样的地方,通常为了打出好看的战绩,玩家是很少让填线部队参与主攻的,但俄国人不是,在俄国人心目中人肉也是炮弹,卢顿伪军的命尤其不值钱。双子城一站卢顿伪军就被榨干了,到今天都没恢复。这样的恶果自然是俄国人没有填线部队,只有把主力一字排开和乌军对峙,因此也丧失的进攻能力。
而乌克兰由于动员组建了大量新部队,虽然这些部队大部分是填线师,但把他们放到战壕和工事里他们还是可以填住线的。这样乌军就可以把主力师抽调出来形成进攻集团,在游戏里其实机制也是一样的。
因此在之后的赫尔松乌军就有了局部优势,连番发起进攻,游戏里的效果就是交战那个小气泡的值不停的涨,俄国人此刻就不得不投入他们的战略预备队进入赫尔松,这个预备队就是VDV。这里又是钢4这个游戏做的好的地方,游戏里当你微操战局的时候,也推荐留有预备队,不然当你前线受阻或被人反推被打出缺口的时候,战线就崩溃了。由于预备队是要在紧要关头发挥紧要作用的,因此填线师是不能当预备队的,必须是主力师。这里俄国人做的并不错,vdv是非常适合当预备队的精锐步兵,也在适当的时候投入了赫尔松。
但问题是乌军此刻仍然有余力的,乌军就是等你的预备队投入之后,快速投入兵力,选择了所有防线最薄弱的伊久姆方向集结绝对优势兵力进行了突破作战。 如果按照钢4的机制来分析,当时俄军在那条防线上甚至都没有做到每个地块都有部队,乌军当时的进攻的轻装部队没比填线师的水平好太多,但只是去快速踩地块因此无所谓,而且就轻轻松松的一直踩到了库皮扬斯克,一举切断了伊久姆俄军的补给。
在这个时间点上,俄军已经再也不能找出一支预备队投入防线缺口了。于是乌军干脆向南合围,此刻在伊久姆的是近坦一集的那两个大宝贝,近坦4和塔曼,他们也没有任何选项,只有丢弃一切装备夺路而逃,在游戏里的样子就是绿条(组织度)基本没了,黄条(装备人员)只剩一小半。
这里有一点现实比和钢4进化了的地方,现在已经没有移动速度为4的步兵了,所有部队的移动速度都比游戏里摩步师的速度快,不论是主力还是填线。这个特点成就了乌克兰这次流畅的进攻方向转换,当然也帮助了俄军在口袋合拢之前逃出生天和填线。之后俄军迅速在各个地方七拼八凑拼了一些零碎部队勉强拉了一条战线,结果这些部队连填线师都不够格,防线再次被轻易捅穿,俄军在红利曼再次陷入被包围之势,又再度遭遇重创。
到红利曼之时俄军终于意识到必须要再投入一支真正预备队才行,不论这个过程有多令他们自己恶心。这支预备队就是瓦格纳,瓦格纳虽然未必有vdv精锐,但他们敢于把炮灰当炮弹用,也起到了主力师的作用。前两天大厨亲自做视频说自己的部队浴血奋战填了100多公里的战线才挡住乌军就是说的这个时候。直到此刻北线的俄军总算填满了战线并稳住,乌军的主动进攻告一段落,进攻方向重新转回赫尔松方向加强进攻。
红利曼结束后,俄军已经在所有战线上陷入全面被动,赫尔松方向上几万部队背水作战后勤告急岌岌可危,而预备队则一支都派不出来了。面对绝境,丁丁无奈开始“部分动员”,同时换上了苏罗维金大将救火。大将此刻表现的就犹如一名钢4玩家,完全是按照游戏里的逻辑解决这个问题的:首先动员兵绝对不能组织成进攻军团发起第二次基辅战役,因为它们只是填线师,它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被填到现有前线的战壕里。其次是在赫尔松上演阵前大转身,成功将几万部队,包括能作为预备队的vdv撤了出来,缩短了战线。这样俄国就可以重新把主力部队抽调出来组织进攻力量了。
事实上苏大将的举措帮助俄军重新夺回了战场主动权。问题重新回到了乌军这边,乌军能够作为高达师的部队太少,特别是在装备上,这意味着乌军不具备在俄军战线已经填满,还有预备队,甚至还有进攻军团的情况下突破防线。因此美国和欧洲开始援助乌克兰坦克和步兵战车,目标就是帮助乌军组建“高达旅”,从这次泄密的情况来看,现在组建起来的高达旅有十几个之多。但这个组建过程首先就引发了问题:乌军主力被抽走重新换装训练的这个窗口期,乌军在前线重新陷入被动,具体的说就是巴赫穆特的近况。
3:对本次进攻的展望:
还是按照钢4的逻辑进行分析,首先是俄军。俄军现在的状况和9月时大不一样了,至少每个地块都有填线师驻守,也有久未露面的近坦一集那两个宝贝和vdv作为预备队。但整个军队状态都不佳,具体的说就是黄条不满装备大不如前,而瓦格纳这回是作为进攻集团作为这次进攻的主力师在巴赫穆特折损10w已经彻底不能再战了。俄国人也表演了一回如何用炮灰当主力人肉炮弹进攻的战法,代价是白白损失了一支可作为预备队的力量。
乌军也要面临新的情况,首先9月那种随便踩地块的机会应该是再也没有了,但同理乌军也不用轻装部队发起进攻了,他们这回组建了十几个旅四五万的“高达旅”,装备水平甚至比对面的高达师全盛的时候还好,可以组成一个强有力的进攻集群了。
因此根据9月作战的经验,大概率依然是乌军首先挑选一个进攻方向,我个人认为巴赫穆特这里就不错,因为对面敌人的黄条绿条此刻都空了,在这个进攻方向首先制造足够的压力,把俄军的预备队和其他能支援的部队尽量吸引过来,之后再挑选一个此刻俄国防守最薄弱的防线,也许是扎波罗热方向,但我认为最可能还是北线,发起决定性的进攻一举突破俄军防线,重演去年9-10月的胜利。
但我个人认为这回的进攻是有很大可能性失败,或者至少不是很成功的,首先俄国人事实上还是把战壕填满了的,虽然都是臭鱼烂虾,但这也会迟滞进攻速度导致俄军拥有修补漏洞的时间。其次乌军这次组织的高达旅的战斗力究竟如何还是存疑的。但不论如何至少可以确定战场主动权再次易手了,而且似乎不再会有其他因素导致主动权的交换了。即便是这次进攻失败,可以总结经验,去向西方要相应的武器援助来补足短板,再次发起进攻。
这里还要反驳某些人的观点,乌克兰的援助从来不以他们的胜利为源头,而是以他们的需求为源头,如果乌克兰进攻失利,反而可能会促使援助进一步升级。
34 个评论
建议补充用TNO模组对世界线的分析, 包括俄罗斯和中国被大卸八块后的魔怔剧本

你说得对,可是钢铁雄心的微操小马和伞兵抢胜利点直接获胜真的太魔幻了。
俄乌战争看起来完全是世界统治阶级的一场现实版即时战略游戏,我觉得人类的邪恶莫过于此了
偏偏普京这种人渣为了一己之私,完全不在乎俄国人和全世界其余受害人民的命,自己继承的苏联武装早就在美国的不断迭代面前成为破烂了,拉上习猪这边除了阴险、算计、贪婪、胆怯的同伙,以为可以一把梭哈拿下乌克兰继而手握筹码有胜算
实际上现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人会为了普京这种人渣冒险拼命赌上自己的政权,如果说有人担心普京还算是亲欧派,普京要完蛋那么俄罗斯可能会出来一条更疯的真的会扔核武器的狗,那我更好的建议就是普京趁着战争还在打,把俄罗斯主动肢解阉割掉,免得俄罗斯联邦这只大蟑螂分尸后留下一堆家家都有核弹可以玩的小小蟑螂
消耗瓦格纳这件事从结果上来看,对普京后的全世界算是件好事。
偏偏普京这种人渣为了一己之私,完全不在乎俄国人和全世界其余受害人民的命,自己继承的苏联武装早就在美国的不断迭代面前成为破烂了,拉上习猪这边除了阴险、算计、贪婪、胆怯的同伙,以为可以一把梭哈拿下乌克兰继而手握筹码有胜算
实际上现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人会为了普京这种人渣冒险拼命赌上自己的政权,如果说有人担心普京还算是亲欧派,普京要完蛋那么俄罗斯可能会出来一条更疯的真的会扔核武器的狗,那我更好的建议就是普京趁着战争还在打,把俄罗斯主动肢解阉割掉,免得俄罗斯联邦这只大蟑螂分尸后留下一堆家家都有核弹可以玩的小小蟑螂
消耗瓦格纳这件事从结果上来看,对普京后的全世界算是件好事。

别扯钢铁雄心啊 要扯 最近的也是毛蒋争霸啊... 游戏始终只是个游戏他没法统管 概括全局的 所以历史没法假设啊

但是呢 具体说来 普京 习近平 下地狱..孙贼 战争挑起者 你们就该下地狱

不太明白。俄乌战线非常长,俄军仅仅靠部分动员就找到足够的人把这个漫长的战线给填住?我非常怀疑。
我觉得乌军和俄军现在有一点不同的就是他们得到了补给,而俄军明显在装备和弹药方面遇到很大困难。
那下一个主攻方向就是继续攻击俄军的后勤中枢。一旦被拿下 那个地区的俄军就崩溃了。
而且填线师在装甲集群的攻击下等于没有,甚至连迟滞对方都做不到。能威胁到乌军的装甲进攻 只有飞机。
时刻要记住的 这是一场奇葩战争,不能用普通战争逻辑来理解的。就像在巴赫姆特这场仗,根本没任何意义。死人都死的毫无意义。但俄乌偏偏就在这里打成一团。如果去让电脑ai打 他能在这里反复争夺?不可能吧。
我觉得乌军和俄军现在有一点不同的就是他们得到了补给,而俄军明显在装备和弹药方面遇到很大困难。
那下一个主攻方向就是继续攻击俄军的后勤中枢。一旦被拿下 那个地区的俄军就崩溃了。
而且填线师在装甲集群的攻击下等于没有,甚至连迟滞对方都做不到。能威胁到乌军的装甲进攻 只有飞机。
时刻要记住的 这是一场奇葩战争,不能用普通战争逻辑来理解的。就像在巴赫姆特这场仗,根本没任何意义。死人都死的毫无意义。但俄乌偏偏就在这里打成一团。如果去让电脑ai打 他能在这里反复争夺?不可能吧。
最后一点存疑。
战争不是过家家,是要实打实地不断投入人命和资源的。如果这次反攻乌军遭受较大挫败,我看就是停战的时机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对去年的俄军是如此,对今年的乌军也是如此。
战争不是过家家,是要实打实地不断投入人命和资源的。如果这次反攻乌军遭受较大挫败,我看就是停战的时机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对去年的俄军是如此,对今年的乌军也是如此。
同意最後一段,對美國而言、能傷害俄弟就符合他的利益。
所以進入長期戰、讓烏克蘭成為第二個帝國墳場給俄弟放血符合美國利益;反之斯拉瓦烏軍把俄弟打個花開富貴則更加符合美國利益。
最初美國因為擔心普特勒癡呆到真的扔核彈所以綁手綁腳,但隨著俄弟的紅線不斷後退、美英也放心地把烏軍武裝到牙齒。
所以美國軍不軍援烏克蘭看的不是戰果、而是戰意。只要烏克蘭人依然要戰普特勒娘親,美國就會力挺到底。不過可以的話當然還是希望他們打勝仗,這樣普特勒的蠢臉會變得更好笑。
所以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英國外交大臣柯維立於本周二發表共同聲明、宣布無論反攻結果如何都將繼續致力於援助烏克蘭。
這反過來也能理解成「我們不會催你拿出戰果啦,你等軍援運到再動手好不好?」
所以進入長期戰、讓烏克蘭成為第二個帝國墳場給俄弟放血符合美國利益;反之斯拉瓦烏軍把俄弟打個花開富貴則更加符合美國利益。
最初美國因為擔心普特勒癡呆到真的扔核彈所以綁手綁腳,但隨著俄弟的紅線不斷後退、美英也放心地把烏軍武裝到牙齒。
所以美國軍不軍援烏克蘭看的不是戰果、而是戰意。只要烏克蘭人依然要戰普特勒娘親,美國就會力挺到底。不過可以的話當然還是希望他們打勝仗,這樣普特勒的蠢臉會變得更好笑。
所以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英國外交大臣柯維立於本周二發表共同聲明、宣布無論反攻結果如何都將繼續致力於援助烏克蘭。
這反過來也能理解成「我們不會催你拿出戰果啦,你等軍援運到再動手好不好?」
有幾個需要更正的地方:
HOI4的填線師沒戰鬥力是因為玩家(戰犯)根本不訓練,拉壯丁就直接上前線了,而烏克蘭的填線師有最低限度的基本訓練,或者以二戰標準來說是完全訓練。
一輛坦克給填線師上金盾現在看起來倒是很合理了,把一輛坦克想像成一個裝甲營就差不多,巴赫姆特戰役烏軍一直有裝甲力量在防守,確實是金盾。
HOI4的填線師沒戰鬥力是因為玩家(戰犯)根本不訓練,拉壯丁就直接上前線了,而烏克蘭的填線師有最低限度的基本訓練,或者以二戰標準來說是完全訓練。
一輛坦克給填線師上金盾現在看起來倒是很合理了,把一輛坦克想像成一個裝甲營就差不多,巴赫姆特戰役烏軍一直有裝甲力量在防守,確實是金盾。

已隐藏
>>有幾個需要更正的地方:HOI4的填線師沒戰鬥力是因為玩家(戰犯)根本不訓練,拉壯丁就直接上前線了,而...
巴赫穆特的防守强度其实主要来源于地块上2的堡垒。好吧,钢4的那么多系统,真正能映照现实的不多,比方各路大神玩家的各种奇葩武器设计,还有那个SB到极点的金盾加成,所以我也只是挑了几个和现实比较符合的。
另外就是训练的问题,我一般填线师也要训练到初成的,不然填线都不合格啊,可能这就是小白和大神玩家的理解差距。
>>最后一点存疑。战争不是过家家,是要实打实地不断投入人命和资源的。如果这次反攻乌军遭受较大挫败,我看就...
完全可以反过来说,既然已经投入这么多沉没成本了,那就更没有理由退出了,必须打出个大小王来。而历史上这种情况反而出现的更多。
>>不太明白。俄乌战线非常长,俄军仅仅靠部分动员就找到足够的人把这个漫长的战线给填住?我非常怀疑。我觉得...
我的理解是现在部队机动力强,控制范围大,以前一个师能守住的战线,现在一个旅或一个团就行。那些移动速度只有4km/h的部队,恐怕最落后的非洲现在都没有了,人家好歹也弄点皮卡拉着走。
至于战斗力的问题,事实上战争最初期乌克兰就等同于利用刚组建的填线师反复和俄国的主力师缠斗来迟滞俄军前进的,不过这点乌军能做到俄军未必,这也是战局的变数之一。
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这场战争并没有什么特别奇葩的地方,仔细分析双方的博弈还是可以理解的,许多时候是观察者自己非要把海湾战争的美军带入产生的错觉。
乌克兰:打开控制台输Fow,关闭战争迷雾
>>没有补给丢盔弃甲的部队还就是4-6km/h非洲开皮卡的属于精锐部队,穷人的装甲兵
哈哈哈,也别这么说,看最穷的埃塞俄比亚内战和苏丹内战,也是坦克装甲车火箭炮,还是PLA的产品。一般民兵抢点民用车辆用很轻松,民用车辆的来源也是欧美报废车,很便宜的。
>>别扯钢铁雄心啊 要扯 最近的也是毛蒋争霸啊... 游戏始终只是个游戏他没法统管 概括全局的 所以历...
用钢铁雄心来分析海湾战争,感觉必然十分SB,因为机制根本对不上。但俄乌战争这次真的能对上,说白了这场战争的水平就是二战前后的样子。
>>完全可以反过来说,既然已经投入这么多沉没成本了,那就更没有理由退出了,必须打出个大小王来。而历史上这...
没打出所以然来的战争也有很多。韩战、越战、埃以战争、两伊战争,打出啥结果来了。
乌军酝酿了这么久的大反攻如果遭遇大失败,那就说明目前这种乌克兰出人流血、西方有限军援的模式已经到头了,要打破平衡就得升级。
>>你举的几个例子,都是因为沉没成本高谁都不肯退让导致双方打到力竭为止的例子。
我意思就是如果今年打不垮俄国,那这场战争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从人道出发,我希望乌克兰不要等到把自己打到力竭才明白这一点。
>>我意思就是如果今年打不垮俄国,那这场战争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从人道出发,我希望乌克兰不要等到把自己打...
如果是这个剧本的话,那么就参考1918的剧本,比谁先力竭,当时北洋政府甚至都看得出,同盟国会先倒,想必这个局面也并不难猜.至于希望这个东西,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从非洲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冲突战争来看,你说这种情形还真没出现过,民用车辆通常耗油量不大.
还有路烂适合开摩托不适合开汽车的
>>如果是这个剧本的话,那么就参考1918的剧本,比谁先力竭,当时北洋政府甚至都看得出,同盟国会先倒,想...
美国别说参战了,连军援都是挤牙膏,凭什么复制1918?
乌克兰从去年到现在,就是靠着一口气,这口气如果断了,想再续上没那么容易的。
反攻的机会只有一次,这是乌军自己都了解的事实。
至于希望这个东西,大家都希望在海牙审判普京,但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这次反攻可能达不成目的,主要是1,兵力不够。2,装备不够。3,俄军在攒实力。
俄军的打法很明显,就是不停的用炮灰瓦格纳去消耗乌克兰的人员与弹药,自己则在后方攒弹药,装备与人员训练。普里戈金抱怨弹药不够其实就是这个原因,这次阅兵只有一辆T34,明显是想麻痹西方,引诱乌军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去攻击可能已经准备好的俄军。
记住,只要乌克兰不具备强大的空中打击能力。就凭乌克兰现在有限的西方装备武装起来的十几个旅,是达不成自己的目的的。
眼下只是乌克兰有限的反攻,大规模冒进是不智的。
俄军的打法很明显,就是不停的用炮灰瓦格纳去消耗乌克兰的人员与弹药,自己则在后方攒弹药,装备与人员训练。普里戈金抱怨弹药不够其实就是这个原因,这次阅兵只有一辆T34,明显是想麻痹西方,引诱乌军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去攻击可能已经准备好的俄军。
记住,只要乌克兰不具备强大的空中打击能力。就凭乌克兰现在有限的西方装备武装起来的十几个旅,是达不成自己的目的的。
眼下只是乌克兰有限的反攻,大规模冒进是不智的。
>>美国别说参战了,连军援都是挤牙膏,凭什么复制1918?乌克兰从去年到现在,就是靠着一口气,这口气如果...
这句话又可以反过来说,正因为投入很少但效果显著,所以想把美国耗干那可早着呢,去年国会给拜登批的400亿可是到现在还没花完呢,美国追加到一年800亿也一点都不心疼.可俄国那边可是从T14一路升级到了T34.如果真的想耗出个1918,那可是非常容易耗出来的.
>>这次反攻可能达不成目的,主要是1,兵力不够。2,装备不够。3,俄军在攒实力。俄军的打法很明显,就是不...
你的这三点,恐怕会获得一个比错误还糟糕的评价:"这个观点甚至不能算错".
兵力不够,物资不够,敌人太强.任何一场战争交战各方基本都会这么觉得,而且越是负责的人越会这样评估,这就是他们作为统帅面临的挑战.现在泽圣肯定这么觉得,对面的丁丁的感觉也一样.
可去年9月该打的反击还是打了,赫尔松该啃还是啃了.因为这个强弱是相对的,绝对的说乌克兰就是个二流下段的国家,对抗的是曾经的世界两极之一.但现实的战场状况是对面同样是这三样,而且更烂.昨天的全线试探性反击已经可以看出来了,不论哪条防线俄国的填线部队都是一捅就穿.
>>建议补充用TNO模组对世界线的分析, 包括俄罗斯和中国被大卸八块后的魔怔剧本
雖然個人認為一旦俄羅斯中國雙雙解體的話都會對世界政治造成很大的波動,從而造成惡果,不過解體論我不會持完全反對的立場,因為整個俄羅斯就是一個沒有經過教訓的戰後德國。
>>如果乌军反攻大失败,美国还想赢的话需要的是升级,而不是继续添油,靠消耗是赢不了的。
那就升级,英国表示美国不升他都要升了,俄国也可以升级,背后的金主找大大,只不过这样会害大大的台海战略流产。
这里我又要跳回hoi4了,你把全球紧张度拉高,别人可就有政策国策可以选了,到时候后果可不好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