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紫阳为平反64向党中央写的信。

十五大主席团并转交全体代表同志们:

这次召开的十五大,是我们党在二十世纪最后的一次代表大会。再过两年多
时间,就将进入二十一世纪。值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刻,我衷心祝愿
大会取得圆 满成功。请允许我向大会提出一个对“六四”事件重新评价的问题,
请予以审议。令举世震惊的“六四”事件已经过去了八个年头,现在回过头来看,
有两个问题应 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给予回答。
第一,那次学潮不管存在什么偏激、错误和可指责之处,但把它定性为“反
革命暴乱”是没有根据的。既然不是反革命暴乱,就不应该釆取武装镇压的手段
去解决。当时的武装镇压虽然迅速地平息了事态,但不能不说人民也好,军队也
好,党和政府也好,我们的国家也好,都为当时的那种决策和行动付出了不小的
代价。其消极影响直到今天依然在党群关系、台海两岸关系以及我国的对外关系
中继续存在。由于这一事件的影响,还使十三大开始的政治改革中途夭折,政治
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以至在我国经济上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出现种种
社会弊端迅速滋长蔓延,社会矛盾加剧,党内外腐败惩而不止、愈演愈烈的严重
情况。
第二,对那次学潮当时是否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既可以避免流血又可
以平息事态呢?我当时提出“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解决问题”,就是为了争取
这样的结局。我现在仍然认为釆取这种方式是可以不流血地平息事态的,至少可
以避免严重的流血冲突。大家知道,当时学生中的多数是要求惩治腐败和促进政
治改革的,并不是要推翻共产党,颠覆共和国。如果我们不把学生的行动视为“反
党反社会主义”,而接受他们的合理要求,釆取耐心的协商、对话、疏导,事态
是可以平息下去的。这样就不仅能够避免流血冲突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而且
能够在执政党、政府和人民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沟通和互动模式,促进政治体
制的改革,使我们的国家不但在经济改革上取得丰硕成果,在政治体制改革上,
也将会出现一种新的局面。
对于“六四”事件的重新评价问题,迟早是要解决的。即使时间拖得再久,
人们也不会淡忘掉的。早解决比晚解决好,主动解决比被动解决好,在形势稳定
时解决比出现某种麻烦时解决好。现在全国形势尚属稳定,思稳怕乱成为多数人
的共识,人们当年那种激动情绪也逐渐趋于平静。我们党如果能在这种情况下主
动提出重新评价“六四”事件问题,并主持进行这一工作,是可以排除来自不同
方面极端情绪的干扰,而把解决这一历史难题的进程引向理性、宽容、和解以及
严格遵照解次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着重总结经验教训,不着重追究个人责
任”的正确轨道上来。这样就既可以使历史难题得到化解,保持国内局势的稳定,
同时也可以为我国的 改革开放争取一个更好的国际环境。
希望我们党审时度势,早作抉择。以上建议,供大会审议。

赵紫阳

1997 年 9 月 12 日
10
分享 2019-10-06

5 个评论

已隐藏
flash 新注册用户
历史最终会给你公正的评价。
不知何时才能等到六四平反
很同情赵紫阳
历史一定会给您正确评价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