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下一阶段的核心争端:产业补贴
最近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的一篇《State Support Helped Fuel Huawei's Global Rise》(政府支持铺就华为全球崛起之路)引起了大陆诸多官媒的反击,当中的核心争议就是产业补贴,因此本文将回顾产业补贴的原理和作用,重新把视角放在中国政府对于产业布局的战略上。
一.补贴的作用
传统的经济学认为,补贴有利于消费者,因为可以降低产品的价格,提高消费者但同时补贴会损害整个国家,因为它会扭曲市场价格,同时加剧财政负担,算起来整体福利还是吃亏的。然而在国际贸易领域,这一说法其实早就不适用了。
相反,出口补贴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帮助国内公司与外国公司竞争,从而提高国民福利。这个结论和之前的许多国际贸易模型相反,大多数模型中,政府不干预进出口是最优的。它就是著名的Brander-Spencer模型。
诺贝尔经济学家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 在他的著作《兜售繁荣》中提到了这个模型,我们用博弈论的角度可以简单描述一下。
假设现在有两家公司,一家外国公司,一家国内公司,他们考虑进入第三国或整个世界的新出口市场。如果只有一家公司进入,这家公司将获利;如果同时进入,则可能同时亏损。下面的表格分析了这种博弈的具体案例。
(国内公司的选项用黄色表示,外国公司的选项用绿色表示, 每个单元格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国内公司的收益,第二个数字表示外国公司的收益。)
图1显示了,假如无政府补贴时该博弈模型的发展。 如果两家公司都进入市场,它们各自将遭受1000万美元的损失,如果他们都退出市场,则两家公司都不会盈利或亏损。但是,如果只有一家公司进入,那家公司将实现5,000万美元的利润,而另一家公司则什么也没有。 (用橙色标记表示纳什均衡点),此时纳什均衡是只有一个公司进入的情况,不确定是国内公司还是国外公司。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国公司相对于本国公司而言具有优势(也许是因为它较早开始产品开发或者技术水平稍微领先),则本国公司将退出,而外国公司将进入市场。
但是,如果政府承诺对进入市场的国内公司进行补贴,游戏就变了,如图2所示。假设政府承诺提供2000万美元的补贴,而不论外国公司是否也进入。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国公司进入,国内公司将损失1000万,但将得到政府补贴的补偿,最终获得的净收益为1000万。 如果外国公司不进入,那么国内公司进入将大大有利可图。 结果,无论外国公司采取什么行动,国内公司的动机都是进入市场。 考虑到这一点,外国公司将会一直将自己排除在市场之外。
理论上来说,从本国的角度来看,此类补贴改善了社会福利。2000万美元的补贴是从政府到企业的转移,因此对国民福利没有影响。此时,国内公司获得了5000万美元的收益,否则本应归效率更高外国公司所有。
二.现实中的补贴模型 (待补充)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中国和自由贸易世界的关系则是另一回事,党国为了加强社会控制,建立了庞大的官僚机构,配合以冗余的国有企业,高昂的国内税收,极低的社会福利,其实相当于造成了极大全球的市场资源配置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补贴系统显然是一种“Beggar Thy Neighbor”的策略,因为它将会导致图3的情况。此时,纳什均衡点是双方都对产业进行补贴,表面上看是(10,10),其实产能会极度过剩,且最终双方的整体国民福利都是下降的,因为核算上补贴的成本20后,则是(-10,-10),这说明建立补贴系统显然是一种增加交易成本的操作,最终是双输。
根据美国对中国反补贴调查案例的研究,以及WTO履约报告。
中国政府在补贴方面的不透明行为主要有:
1.政府赠款(如固定资产投资补贴、技改资金、上市补贴、世界名牌补贴等)
2.税收补贴(如税收减免、税收返还、差别出口退税率等)
3.优惠贷款(国有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贷款偏离市场定价等)
4.上游补贴(虽然部分被诉企业非国企,但使用了上游国企的低成本中间品,如钢铁、铝、电力等)
5.工业用地补贴,各地方政府通过开发区等实行政策优惠力度更大的政策
三.华为的补贴
现在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政府支持铺就华为全球崛起之路》这一篇中华为补贴有哪些吧。(筛选了一些重要信息)
1. 《华尔街日报》通过检阅发现,援助中的最大一部分 (约 460 亿美元) 来自贷款、信贷额度及国有银行的其他援助。由于政府为推动科技行业发展采取了激励措施,该公司在 2008 年至 2018 年间节省税费高达 250 亿美元。其他援助方面,该公司还获得了 16 亿美元的补助和 20 亿美元的土地折价。
2. 政府对华为的扶持有时很难量化。根据中国及其他官员的描述,中国中央政府曾在 1999 年采取不同寻常的干预举措,帮助该公司摆脱税务欺诈指控。
3. 根据年度报告披露的信息,自 2008 年以来,华为获得的官方补助总计达到 16 亿美元。在截至 2018 年的五年里,华为得到的国家补贴金额是同期芬兰诺基亚公司 (Nokia Co.) 所获类似补贴金额的 17 倍。同期,瑞典爱立信 (Telefon AB) 未获得任何来自国家层面的补助。诺基亚和爱立信分别是全球第二和第三大通信设备制造商。
4. 官方记录显示,在 2014 年到 2018 年期间,华为在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对手的竞标会上买下了南方城市东莞的十几幅地块,用于建设研究中心。根据中国地产价值数据库的资料,华为为这些土地支付的价格相当于东莞类似地块均价的 10%–50%。据《华尔街日报》评估,土地折扣帮助华为省下了大约 20 亿美元的资金。华为对于这个评估数字不予置评。
5. 其他节省来自中国促进国内科技行业的政策。据《华尔街日报》估计,至少过去十年里,税收减免帮助华为节省了高达 250 亿美元所得税、增值税和其他税项支出。华为一名发言人对此回应称,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合规纳税。
6. 财政扶持帮助华为以低价与对手展开竞争。《华尔街日报》看到的一份机密报告显示,2010 年,欧盟委员会发现,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调制解调器出口商受益于补贴。在引发调查的投诉人与华为达成一份「合作协议」后,欧盟委员会结束了调查。华为当时否认获得此类补贴。
7. 《华尔街日报》发现,除补贴外,自 1998 年以来,华为还从中资银行获得了估计达 160 亿美元的贷款、出口信贷和其他形式的融资,用于该公司自身或其客户。
8. 过去 20 年,国家开发银行 (China Development Bank) 和中国进出口银行 (Export-Import Bank Of China) 这两家大型贷款机构为华为的客户提供了超过 300 亿美元信贷额度。世界银行 (World Bank) 和官方数据显示,至少在华为海外拓展的前十年里,这些银行向华为在发展中经济体的客户提供的贷款利率为 3% 左右,仅为中国 2004 年以来 5 年期基准利率的约一半。
-------------------
9. 华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长任正非今年早些时候说,华为不依赖政府援助。华为发言人后来表示,任正非的意思是华为没有接受特殊的政府援助。
参考材料:
政府支持铺就华为全球崛起之路 wsj原版
政府支持铺就华为全球崛起之路 neist免费中文版
战略贸易理论
2018 Report to Congress On China’s WTO Compliance
以邻为壑的政策
Brander-Spencer model
一.补贴的作用
传统的经济学认为,补贴有利于消费者,因为可以降低产品的价格,提高消费者但同时补贴会损害整个国家,因为它会扭曲市场价格,同时加剧财政负担,算起来整体福利还是吃亏的。然而在国际贸易领域,这一说法其实早就不适用了。
相反,出口补贴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帮助国内公司与外国公司竞争,从而提高国民福利。这个结论和之前的许多国际贸易模型相反,大多数模型中,政府不干预进出口是最优的。它就是著名的Brander-Spencer模型。
诺贝尔经济学家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 在他的著作《兜售繁荣》中提到了这个模型,我们用博弈论的角度可以简单描述一下。
假设现在有两家公司,一家外国公司,一家国内公司,他们考虑进入第三国或整个世界的新出口市场。如果只有一家公司进入,这家公司将获利;如果同时进入,则可能同时亏损。下面的表格分析了这种博弈的具体案例。
(国内公司的选项用黄色表示,外国公司的选项用绿色表示, 每个单元格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国内公司的收益,第二个数字表示外国公司的收益。)
图1显示了,假如无政府补贴时该博弈模型的发展。 如果两家公司都进入市场,它们各自将遭受1000万美元的损失,如果他们都退出市场,则两家公司都不会盈利或亏损。但是,如果只有一家公司进入,那家公司将实现5,000万美元的利润,而另一家公司则什么也没有。 (用橙色标记表示纳什均衡点),此时纳什均衡是只有一个公司进入的情况,不确定是国内公司还是国外公司。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国公司相对于本国公司而言具有优势(也许是因为它较早开始产品开发或者技术水平稍微领先),则本国公司将退出,而外国公司将进入市场。
但是,如果政府承诺对进入市场的国内公司进行补贴,游戏就变了,如图2所示。假设政府承诺提供2000万美元的补贴,而不论外国公司是否也进入。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国公司进入,国内公司将损失1000万,但将得到政府补贴的补偿,最终获得的净收益为1000万。 如果外国公司不进入,那么国内公司进入将大大有利可图。 结果,无论外国公司采取什么行动,国内公司的动机都是进入市场。 考虑到这一点,外国公司将会一直将自己排除在市场之外。
理论上来说,从本国的角度来看,此类补贴改善了社会福利。2000万美元的补贴是从政府到企业的转移,因此对国民福利没有影响。此时,国内公司获得了5000万美元的收益,否则本应归效率更高外国公司所有。
二.现实中的补贴模型 (待补充)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中国和自由贸易世界的关系则是另一回事,党国为了加强社会控制,建立了庞大的官僚机构,配合以冗余的国有企业,高昂的国内税收,极低的社会福利,其实相当于造成了极大全球的市场资源配置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补贴系统显然是一种“Beggar Thy Neighbor”的策略,因为它将会导致图3的情况。此时,纳什均衡点是双方都对产业进行补贴,表面上看是(10,10),其实产能会极度过剩,且最终双方的整体国民福利都是下降的,因为核算上补贴的成本20后,则是(-10,-10),这说明建立补贴系统显然是一种增加交易成本的操作,最终是双输。
根据美国对中国反补贴调查案例的研究,以及WTO履约报告。
中国政府在补贴方面的不透明行为主要有:
1.政府赠款(如固定资产投资补贴、技改资金、上市补贴、世界名牌补贴等)
2.税收补贴(如税收减免、税收返还、差别出口退税率等)
3.优惠贷款(国有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贷款偏离市场定价等)
4.上游补贴(虽然部分被诉企业非国企,但使用了上游国企的低成本中间品,如钢铁、铝、电力等)
5.工业用地补贴,各地方政府通过开发区等实行政策优惠力度更大的政策
三.华为的补贴
现在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政府支持铺就华为全球崛起之路》这一篇中华为补贴有哪些吧。(筛选了一些重要信息)
1. 《华尔街日报》通过检阅发现,援助中的最大一部分 (约 460 亿美元) 来自贷款、信贷额度及国有银行的其他援助。由于政府为推动科技行业发展采取了激励措施,该公司在 2008 年至 2018 年间节省税费高达 250 亿美元。其他援助方面,该公司还获得了 16 亿美元的补助和 20 亿美元的土地折价。
2. 政府对华为的扶持有时很难量化。根据中国及其他官员的描述,中国中央政府曾在 1999 年采取不同寻常的干预举措,帮助该公司摆脱税务欺诈指控。
3. 根据年度报告披露的信息,自 2008 年以来,华为获得的官方补助总计达到 16 亿美元。在截至 2018 年的五年里,华为得到的国家补贴金额是同期芬兰诺基亚公司 (Nokia Co.) 所获类似补贴金额的 17 倍。同期,瑞典爱立信 (Telefon AB) 未获得任何来自国家层面的补助。诺基亚和爱立信分别是全球第二和第三大通信设备制造商。
4. 官方记录显示,在 2014 年到 2018 年期间,华为在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对手的竞标会上买下了南方城市东莞的十几幅地块,用于建设研究中心。根据中国地产价值数据库的资料,华为为这些土地支付的价格相当于东莞类似地块均价的 10%–50%。据《华尔街日报》评估,土地折扣帮助华为省下了大约 20 亿美元的资金。华为对于这个评估数字不予置评。
5. 其他节省来自中国促进国内科技行业的政策。据《华尔街日报》估计,至少过去十年里,税收减免帮助华为节省了高达 250 亿美元所得税、增值税和其他税项支出。华为一名发言人对此回应称,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合规纳税。
6. 财政扶持帮助华为以低价与对手展开竞争。《华尔街日报》看到的一份机密报告显示,2010 年,欧盟委员会发现,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调制解调器出口商受益于补贴。在引发调查的投诉人与华为达成一份「合作协议」后,欧盟委员会结束了调查。华为当时否认获得此类补贴。
7. 《华尔街日报》发现,除补贴外,自 1998 年以来,华为还从中资银行获得了估计达 160 亿美元的贷款、出口信贷和其他形式的融资,用于该公司自身或其客户。
8. 过去 20 年,国家开发银行 (China Development Bank) 和中国进出口银行 (Export-Import Bank Of China) 这两家大型贷款机构为华为的客户提供了超过 300 亿美元信贷额度。世界银行 (World Bank) 和官方数据显示,至少在华为海外拓展的前十年里,这些银行向华为在发展中经济体的客户提供的贷款利率为 3% 左右,仅为中国 2004 年以来 5 年期基准利率的约一半。
-------------------
9. 华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长任正非今年早些时候说,华为不依赖政府援助。华为发言人后来表示,任正非的意思是华为没有接受特殊的政府援助。
参考材料:
政府支持铺就华为全球崛起之路 wsj原版
政府支持铺就华为全球崛起之路 neist免费中文版
战略贸易理论
2018 Report to Congress On China’s WTO Compliance
以邻为壑的政策
Brander-Spencer model
44 个评论
关键的问题:共匪为何具有这么强大的补贴能力?
共匪以贱卖14亿劳动力为筹码,利用国际贸易的漏洞任意抢占自由市场,破坏贸易规则。
共匪的优势:
1.绑架14亿劳动力,劳动力成本极低,国内资源直接强取豪夺。
2.抄袭西方成熟技术路线,节省研发费用,加速研发所用时间。
3.有组织的盗窃西方知识产权,瞬间内获取西方多年研发成果。
4.利用国内市场,强制西方转让部分技术,强迫西方技术转让。
5.利用低值劳力,将部分底端产品的利润率压低,不正当竞争。
共匪的劣势:
1.维稳成本逐年攀升。
2.研发能力严重偏科。
3.尖端技术无法强抢。
4.基础仪器依赖输入。
5.底端产品惧怕关税。
6.高端装备惧怕封锁。
7.石油粮食依赖进口。
8.国际影响全靠出口。
共匪以贱卖14亿劳动力为筹码,利用国际贸易的漏洞任意抢占自由市场,破坏贸易规则。
共匪的优势:
1.绑架14亿劳动力,劳动力成本极低,国内资源直接强取豪夺。
2.抄袭西方成熟技术路线,节省研发费用,加速研发所用时间。
3.有组织的盗窃西方知识产权,瞬间内获取西方多年研发成果。
4.利用国内市场,强制西方转让部分技术,强迫西方技术转让。
5.利用低值劳力,将部分底端产品的利润率压低,不正当竞争。
共匪的劣势:
1.维稳成本逐年攀升。
2.研发能力严重偏科。
3.尖端技术无法强抢。
4.基础仪器依赖输入。
5.底端产品惧怕关税。
6.高端装备惧怕封锁。
7.石油粮食依赖进口。
8.国际影响全靠出口。
在补贴这个问题上,我一向认为欧美国家的反制措施其实不是很高明。中国式补贴不过是牺牲一部分成全另一部分,顺便像华为这样的无下限压榨,反正也没有工会,自然会产生竞争优势。我甚至一度认为,其他外企在与华为竞争时,你拉不下脸来和华为一样无耻,却又想要中国的廉价劳力,这就是既要做婊子又想立牌坊了。如果他们带着工会来中国,其实反而更有竞争力。比如其他企业员工一看,还有这种操作,有可能有样学样;第二,当工作条件改善后,员工的充电机会也多,如果员工表现好,还可以帮助适当移民,比如外国房子便宜,其他各种福利待遇和社会成本低,那就更有吸引力,而且对于外企来说反而会降低用工成本,员工的房贷至少会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反而是华为这样的企业不利,因为员工抱怨会很强,毕竟这回见到猪跑了,而华为的管理在这种场景下,反而不是优势却成了劣势。也就是说,外企抛弃了工会,反而是搬石砸脚。而补贴是牺牲一部分人成全另一部分,在工人看过猪跑以后,其他行业反抗意愿也强,想补贴成本也高。
外企来华抛弃了工会,当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外企来华抛弃了工会,当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关键的问题:共匪为何具有这么强大的补贴能力?共匪以贱卖14亿劳动力为筹码,利用国际贸易的漏洞任意抢占...
所有国家都有强大的补贴能力,会形成文中图3的双输局面(楼主这个“待补充”我记住了哦)。为了摆脱这种囚徒困境,才有了各类贸易组织、协定,互相保证采取合作策略(“不补贴”)。
党国加入WTO后,其它国家遵守了组织规则,采取合作策略,而党国则违反承诺,采取作弊策略(“大力补贴”)。本来WTO希望达成图1的结果,党国故意背叛,造成了图2的结果。
换句话说,党国的补贴能力不见得比其它国家强多少,只是不要脸,说话不算话而已。
就「」這點作延伸討論這個模型最大的問題是它解釋的是「最終達到納什均衡時」會是怎樣的但沒有討論「達到均...
中国的产业补贴除了通讯半导体还有许多,可以看看2018 Report to Congress
On China’s WTO Compliance(我加到链接里去了)
严重扭曲市场的案例其实是光伏,同时正如我说的不透明度是个大问题。(参见USCBC 2018 Member Survey)
下一篇争取就这个问题展开一下,顺便谈谈内卷化和补贴关系。任务好繁重。
好文。不过没什么用,大陆肯定也会给出大陆这边的理由进行反驳或者简单的否认。后发国家只可能用这种政府扶...
透明度也是一个问题。下一篇我会尝试猜测一下关税战的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同时联动一下996等热点,个人预测美国可能会用进口配额这样的大招。
現在美國的經濟不是桂枝能夠比擬的存在,另外,在美國非一線城市裡消費水平相對當地工資是非常便宜,當然醫...
美国当然比中国强大太多,然而只要是战争(包括贸易战),就会有损失,而且都会面对国内反对的压力。
美国固然损失小,但是对国内压力的抗压能力也相对弱一些,毕竟要照顾选票。中国则相反。
我仅仅就是在分析这个问题。你说的其他东西我没有讨论,这个帖子和你国人民要不要反抗无关。
美国的牌还多的很,但中国的优势在于人民比较能吃苦,发达国家人民普遍有“由奢入简难”的问题。所以贸易战...
中共由奢入俭更难,发达国家每隔几年就会有金融危机,中共可没有大的金融危机,当年节粮度荒,大下岗哪次不是命悬一线,现在之所以维持的下去是因为大部分人有口饭吃,要是没有了会怎样,发达国家没了中共顶多就是衣服鞋袜涨价10%,29.99美元的牛仔裤现在卖34.99美元,哈哈哈
好文。
不过没什么用,大陆肯定也会给出大陆这边的理由进行反驳或者简单的否认。
后发国家只可能用这种政府扶持的方法进行赶超,只有领先者才可能彻底交给市场,因为它是领先者,先天对资金、技术、人才有吸引力。
当年日本的崛起也靠的是产业扶持政策,前几天有一篇美国人写的中国吹文章,给美国下的处方也是:资金政策向高科技领域倾斜,继续保持对中国的领先
不过没什么用,大陆肯定也会给出大陆这边的理由进行反驳或者简单的否认。
后发国家只可能用这种政府扶持的方法进行赶超,只有领先者才可能彻底交给市场,因为它是领先者,先天对资金、技术、人才有吸引力。
当年日本的崛起也靠的是产业扶持政策,前几天有一篇美国人写的中国吹文章,给美国下的处方也是:资金政策向高科技领域倾斜,继续保持对中国的领先
这篇文章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从政治角度看问题。
对特定企业的补贴或者广义的产业政策(Industrial Policy)本质都是官商勾结与潜在的严重的腐败行为,已有研究表明美国两党都有通过所谓“产业政策”回报各自工业利益集团的行为。而中共对华为的单向补贴更是严重的利益输送与不公平行为。
我本人坚决反对任何所谓的“产业政策”,对于其他国家利用产业政策与补贴进行不公平贸易的,应当收取超高关税阻止进入本国市场。
此外,即便从经济角度,补贴都是坏的。不论是挑选冠军企业还是对特定产业的“产业政策”,实质都是最强的在位者(incumbent)获利最大,本质是政府而非市场主导资源配置,不利于新入场者和小企业,严重扭曲了创新动力。
对特定企业的补贴或者广义的产业政策(Industrial Policy)本质都是官商勾结与潜在的严重的腐败行为,已有研究表明美国两党都有通过所谓“产业政策”回报各自工业利益集团的行为。而中共对华为的单向补贴更是严重的利益输送与不公平行为。
我本人坚决反对任何所谓的“产业政策”,对于其他国家利用产业政策与补贴进行不公平贸易的,应当收取超高关税阻止进入本国市场。
此外,即便从经济角度,补贴都是坏的。不论是挑选冠军企业还是对特定产业的“产业政策”,实质都是最强的在位者(incumbent)获利最大,本质是政府而非市场主导资源配置,不利于新入场者和小企业,严重扭曲了创新动力。
補貼最大的問題是會把所有國家拖入補貼競賽
一但一個國家透過巨額補貼佔領市場
其它國家要不選擇❝被贏家通吃❞要不就是跟著補
正常國家需要投入巨額研發成本和編織社會安全網等民生保障福利
這邊花費多一些 那邊就少一些
如果不跟著中共補貼競賽呢?
很有可能市場會被補貼的贏家通吃
如果跟著他們一樣補呢?
最後勢必變的跟共匪沒兩樣 削減其它社會福利支出 還得降低工薪階層收入
那還要不要投入研發成本?是要去補貼還是要研發?會不會還沒開發出新技術新產品,整個產業就被國外業者透過補貼策略性的擠出市場?開發出來又被用極低成本偷盜技術怎麼辦?
如果各大經濟體的資源都被拖入同質化產品之間的補貼競賽裡 沒有新技術和新產品誕生 對人類來說恐怕不亞於一場災難
我們必須要承認中共這套補貼加上偷盜技術發展戰略對中國階段性的發展卻實是有效的
但是從美國人逐步轉變的態度 立場越來越強硬都能看的出來 中共不可能再繼續這樣下去了
習近平曾說歡迎各國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 很像是對美國指控的一種回應
然而這幾十年到如今所謂中國發展的快車的火車頭可是美國人駕駛的
中國的發展現況遠遠還沒到達可以和美國並駕齊驅的程度
想自己拉出一條火車單開 怕還是苦了多數中國人而已
一但一個國家透過巨額補貼佔領市場
其它國家要不選擇❝被贏家通吃❞要不就是跟著補
正常國家需要投入巨額研發成本和編織社會安全網等民生保障福利
這邊花費多一些 那邊就少一些
如果不跟著中共補貼競賽呢?
很有可能市場會被補貼的贏家通吃
如果跟著他們一樣補呢?
最後勢必變的跟共匪沒兩樣 削減其它社會福利支出 還得降低工薪階層收入
那還要不要投入研發成本?是要去補貼還是要研發?會不會還沒開發出新技術新產品,整個產業就被國外業者透過補貼策略性的擠出市場?開發出來又被用極低成本偷盜技術怎麼辦?
如果各大經濟體的資源都被拖入同質化產品之間的補貼競賽裡 沒有新技術和新產品誕生 對人類來說恐怕不亞於一場災難
我們必須要承認中共這套補貼加上偷盜技術發展戰略對中國階段性的發展卻實是有效的
但是從美國人逐步轉變的態度 立場越來越強硬都能看的出來 中共不可能再繼續這樣下去了
習近平曾說歡迎各國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 很像是對美國指控的一種回應
然而這幾十年到如今所謂中國發展的快車的火車頭可是美國人駕駛的
中國的發展現況遠遠還沒到達可以和美國並駕齊驅的程度
想自己拉出一條火車單開 怕還是苦了多數中國人而已
透明度也是一个问题。下一篇我会尝试猜测一下关税战的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同时联动一下996等热点,个人...
美国的牌还多的很,但中国的优势在于人民比较能吃苦,发达国家人民普遍有“由奢入简难”的问题。
所以贸易战确实是博弈,也考验政策的稳定性,习的终身制相当于一杯增加功力的毒酒,看看饮鸩止渴的后果吧,可惜的是,无论如何后果都是人民来承担
美国的牌还多的很,但中国的优势在于人民比较能吃苦,发达国家人民普遍有“由奢入简难”的问题。所以贸易战...
呵呵,我並不認為沒有挨過苦的90後能夠長期接受與70,80後的利益落差。
有个疑惑,国外华为被封锁,国内也陷入舆论的漩涡,今年的营收却达到了8500亿,比上年增加百分之十八,...
华为的核心业务不是手机。
土共去年拼命通过行政手段凭空创造需求让华为盈利,比如强行上5G。
pfs1031
新注册用户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
虽然华人有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
1、为什么在不涉及意识形态的企业竞争、科技竞争、中国的产业链优势、国际声誉等各个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方面,很多人仍然采取一致冷嘲热讽或者说只是一味想看中国笑话的心态呢?不明白为何在经济领域仍希望中国失败,这样对于我们华人又有什么好处呢?
2、其实任何华人无论你是第几代移民,你作为华裔在国外被人从远处看到就是中国人的刻板印象,那么自毁中国形象不如让中国能够变得更强大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为何反华的华人那么多?能否有人讲讲核心逻辑是什么?
3、对于中国的体制问题,为何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对历史的指责以及对当下的敌对,为何没有人提出一些有建设意见的可行性方案呢?
虽然华人有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
1、为什么在不涉及意识形态的企业竞争、科技竞争、中国的产业链优势、国际声誉等各个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方面,很多人仍然采取一致冷嘲热讽或者说只是一味想看中国笑话的心态呢?不明白为何在经济领域仍希望中国失败,这样对于我们华人又有什么好处呢?
2、其实任何华人无论你是第几代移民,你作为华裔在国外被人从远处看到就是中国人的刻板印象,那么自毁中国形象不如让中国能够变得更强大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为何反华的华人那么多?能否有人讲讲核心逻辑是什么?
3、对于中国的体制问题,为何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对历史的指责以及对当下的敌对,为何没有人提出一些有建设意见的可行性方案呢?
这就是秦晖说的"低人权优势",靠压榨自己劳工的低成本产品抢占市场,补贴等于是压榨全国人民,全国人民交上税,没福利,养出来一头现金奶牛。中国的宣传就是说中国的企业总是肉烂在锅里,最终还是中国人会因此受益的。确实如此,华为比起中国其他血汗工厂,待遇还不错。
但是也会压低全世界的福利,尤其是等于把天花板降低了。
过去高中低分明,高科技公司得到高额利润,员工福利好,公司也愿意分享,成为全社会的标杆。人人都想,混到甲骨文,谷歌,那样就是业界旗手。
如果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了,那么给大家带来的是什么人类命运共同体呢?996,35岁滚,龙岗派出所,顶尖企业文化就这样,底下更多的二三流企业还谈什么人权,罢工,劳工权利。现在双休都要名存实亡了,各种假期,大概只有国企,公务员才能真正享受。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中国控制的人太多了,俗话说得好,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当年谭嗣同也说,假如大清的军队跟德法一样强,白人,黑人,黄人,统统要被压榨死了,永世不得翻身。
但是也会压低全世界的福利,尤其是等于把天花板降低了。
过去高中低分明,高科技公司得到高额利润,员工福利好,公司也愿意分享,成为全社会的标杆。人人都想,混到甲骨文,谷歌,那样就是业界旗手。
如果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了,那么给大家带来的是什么人类命运共同体呢?996,35岁滚,龙岗派出所,顶尖企业文化就这样,底下更多的二三流企业还谈什么人权,罢工,劳工权利。现在双休都要名存实亡了,各种假期,大概只有国企,公务员才能真正享受。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中国控制的人太多了,俗话说得好,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当年谭嗣同也说,假如大清的军队跟德法一样强,白人,黑人,黄人,统统要被压榨死了,永世不得翻身。
就「二.现实中的补贴模型 」這點作延伸討論
這個模型最大的問題是它解釋的是「最終達到納什均衡時」會是怎樣的
但沒有討論「達到均衡模型前的過程」
別忘了凱恩斯的名言「長期來看,我們都死了」
補貼引起反制,對方也補貼,關稅或非關壁壘一層一層上,長期來說是雙輸
但是短期來講對先下手的一方是有優勢的
OCED最近出臺了一份報告
Measuring distortion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the semiconductor value chain
第一名紫光,第二名三星,第三名英特爾
通訊和半導體是國家級產業,真實情況是大家都搞補貼,只要別太超過是默許的
這個模型最大的問題是它解釋的是「最終達到納什均衡時」會是怎樣的
但沒有討論「達到均衡模型前的過程」
別忘了凱恩斯的名言「長期來看,我們都死了」
補貼引起反制,對方也補貼,關稅或非關壁壘一層一層上,長期來說是雙輸
但是短期來講對先下手的一方是有優勢的
OCED最近出臺了一份報告
Measuring distortion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the semiconductor value chain
第一名紫光,第二名三星,第三名英特爾
通訊和半導體是國家級產業,真實情況是大家都搞補貼,只要別太超過是默許的
有个疑惑,国外华为被封锁,国内也陷入舆论的漩涡,今年的营收却达到了8500亿,比上年增加百分之十八,真的很奇怪呀,国人这么喜欢华为手机吗?
不只華為,中芯這爛公司一直受中共補貼,從來沒有停下來。
如果只涨10%那人民币贬值10%,美国加的税不是就无效了?
包子的愚蠢行为促成了贸易战恶化,和经济恶化,当初贸易战开始就应该走绥靖路线,结果包子当时已经完全被民粹绑架了,或者他就是民粹,结果完全听不进去,现在还想耍小聪明,太愚蠢了。
已经没有贸易战了兄弟,全面脱钩了已经,不要再考虑14亿韭菜对全球经济的打击了,接下来2年,共产党会发现人口不再是资源,而是负担了,虽然不能明着大清洗毒气室消灭种群,但是只要继续加大对国民的压榨,人口数量持续走低是必然,现在种种鼓励生育都是幻觉和政策惯性,很快红二代就会发现中国人不再拥有赚美刀的能力,反而需要他们吐美刀来养活。我之前说过人数就是力量,人越多力量越大,现在的实际情况已经不再配套了,就好比国际石油,会沦为负资产懂不懂。
大胆推测一下,按国内现阶段的农业生产力和科技技术,加上多年工业化报废的土地和资源,以及农业人口暂缺和互害社会模型,各地粮食亏空,猪瘟及肺炎影响,我大胆推测未来中国人口走势,首先人口跳水到8亿左右,然后缓慢涨回10亿,然后继续下跌到6亿,如果肺炎如同我之前设想的一样会在漫长潜伏期后产生一次爆发性死亡,那么人口可能会从6亿继续崩溃至3到4亿,然后再慢慢恢复并维持在6亿左右。
大胆推测一下,按国内现阶段的农业生产力和科技技术,加上多年工业化报废的土地和资源,以及农业人口暂缺和互害社会模型,各地粮食亏空,猪瘟及肺炎影响,我大胆推测未来中国人口走势,首先人口跳水到8亿左右,然后缓慢涨回10亿,然后继续下跌到6亿,如果肺炎如同我之前设想的一样会在漫长潜伏期后产生一次爆发性死亡,那么人口可能会从6亿继续崩溃至3到4亿,然后再慢慢恢复并维持在6亿左右。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虽然华人有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1、为什么在不涉及意识形态的企业竞争...
1.華為的成就是站在共匪的巨額補貼和對底層員工殘酷的剝削之上的。和99.9%的中國人沒任何關係。劉翔跑得快能代表中國人身體都很健康嗎?
2.造成這個問題很大的原因是很多華人堅持的文化与美國社會格格不入。如果一個華人去做警察,每個星期天去教會做禮拜,平常積極做義工,把自己一半的收入捐獻給有需要的人,你想不被白人尊重都難。
3.建設性意見和可行的方法:消滅馬列邪党和儒家文化
4.如果你不是五毛臥底,就是被大中華思想毒害太深的腦殘。
中国的产业补贴除了通讯半导体还有许多,可以看看2018 Report to CongressOn C...
還有面板,台灣的太陽能和面板產業完全就是被中國的無限補貼大戰打垮的…
所以短期補貼是很有效果的,直接用補貼把競爭對手擠出市場,再讓對手的工程師不得不幫你工作。
補貼通訊和半導體我覺得無可厚非,因為的確有國安問題。
補貼面板、DRAM、太陽能這種低技術含量又同質化的循環性商品,完全是流氓行為。
呵呵,我並不認為沒有挨過苦的90後能夠長期接受與70,80後的利益落差。
对的,90后00后吃苦肯定赶不上60后70后。
我说的是相比美国,我估计比美国的90后00后还更耐操一点。人家发达了一百年了,生活水准的下限是你国的不知道多少倍。
对的,90后00后吃苦肯定赶不上60后70后。我说的是相比美国,我估计比美国的90后00后还更耐操一...
現在美國的經濟不是桂枝能夠比擬的存在,另外,在美國非一線城市裡消費水平相對當地工資是非常便宜,當然醫療是一個大問題,但整體以生病機會少的年輕人來說,大家用樣賺1000元人家美滋滋桂枝青年就買豬肉去吧。
我無意去說什麼美國就是好等等的話,只是想帶出一點,共狗沒有像閣下一樣低估民眾的忍耐力,牠們是防民之口,漸於防川。大陸人以為忍就能過歲靜日子? 只要一天不反抗,大陸人也不比砧板上的肉有多少分別。
美国打贸易战的目的大概率是改变美国企业在中国国内的不公平竞争环境。
产业补贴是一个其中一个方面,是不是核心不好说,因为知识产权等一些更加本质问题还未解决。
产业补贴是一个其中一个方面,是不是核心不好说,因为知识产权等一些更加本质问题还未解决。
这篇文章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从政治角度看问题。对特定企业的补贴或者广义的产业政策(Industrial...
其实我下一篇打算就谈谈美国应对的方法,我认为有针对性地反倾销关税是一招,还有一种方法是进口配额制,这两招并用可以使得效果最大化。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对自己的产业都有补贴,无可厚非。
中共由奢入俭更难,发达国家每隔几年就会有金融危机,中共可没有大的金融危机,当年节粮度荒,大下岗哪次不...
如果只涨10%那人民币贬值10%,美国加的税不是就无效了?
主要要解决共产党对国有企业的补贴问题。
如果只涨10%那人民币贬值10%,美国加的税不是就无效了?
那就涨20%,50%,100%,200%就看你共敢不敢跟,不敢跟就是输,跟了也是输,匪的那些东西都是买房市场的,都能找到替代,靠贬值这种小聪明救不了自己的
包子的愚蠢行为促成了贸易战恶化,和经济恶化,当初贸易战开始就应该走绥靖路线,结果包子当时已经完全被民...
江湖就装怂了,说不定还能抱民主党大腿几年,结果现在想抱也没得抱了,其实战狼才是真·加速主义。
用博弈论来分析这个问题,确实很好,要支持一下
反正现在我在亚马逊买到的东西坏掉联系不上客服的只有中国买家的,虽然价格便宜很多,但是我现在能不买中国厂的就不买了
呵呵,我並不認為沒有挨過苦的90後能夠長期接受與70,80後的利益落差。
坐标某9线城市,因为工作关系和农民工打交道较多,85后忽略不计,不超过10%。基本60后、70后和85前。问过他们,因为部分已经是50多岁的60后,他们的儿女呢,说吃不了这个苦,关键是脏和累。年轻人要么啃老,要么去做相对没那么累的快递、外卖等
題外話:印度要提供十七個台北市大小的土地給外資,利益分配早就決定好了。
那些上次貿易戰不信邪的企業再不去搶位子就完蛋了
那些上次貿易戰不信邪的企業再不去搶位子就完蛋了
中共由奢入俭更难,发达国家每隔几年就会有金融危机,中共可没有大的金融危机,当年节粮度荒,大下岗哪次不...
walmart的牛仔褲才$9.99甚至更低
walmart的牛仔褲才$9.99甚至更低
你会买吗,反正我从来没在超市买过衣服
你会买吗,反正我从来没在超市买过衣服
實話實說,我買了兩條牛仔褲,每條$5。另外還有T恤,每件$3
犹太人克鲁格曼早就信用破产了。
所谓经济学家是挑选某个现象进行论证为自己所在的利益集团服务,这位是犹太投机金融家集团的,坑了宿主招人恨哩
所谓经济学家是挑选某个现象进行论证为自己所在的利益集团服务,这位是犹太投机金融家集团的,坑了宿主招人恨哩
>>就「」這點作延伸討論這個模型最大的問題是它解釋的是「最終達到納什均衡時」會是怎樣的但沒有討論「達到均...
英特尔这种堕落到要拿政府补贴的企业早就不能代表美国半导体产业了。英伟达超微高通哪个拿过政府补贴?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虽然华人有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1、为什么在不涉及意识形态的企业竞争...
经济和政治可以说是关联性极强的,不谈政治的经济和不谈经济的政治,其实很多都是空中楼阁。
1.如果中国是真正意义上提高生产力的同时能增加劳动者收入,提高社会福利来使人民生活的更好的话,这其实是没问题的。但是实际上中国一直是以一种损害人民权益的方式来提高经济领域的地位。这种方式长期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全球抵制中国,这其实只会使中国人地位更不利。另一种是全球有样学样,导致大部分劳动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这两种结果没一个好的,所以肯定是反对的。
2.华人地位又不完全依赖于中国形象,真正要提高华人地位,与其期待中国经济,不如期待全世界再多出两个黄仁勋这样的人。
3.体制问题的建设性方案翻来覆去也没多少深奥的东西,能说的早就说完了,实际问题是就算提了现在的政府会改吗?都是要动根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