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强迫——弹窗广告的洗脑奇效

享乐主义与利己主义至上的广大国人在成为粉红以前是不会主动浏览政治信息的。同时学校里的那套枯燥而抽象的政治学习也不能真正把人转化成粉红。

因此党国需要一个能够潜移默化灌输政治理念的“导入仪”。

一款好的导入仪是怎样的呢?

1.软性强迫——没有人会主动浏览,因此需要强迫灌输,但是又不能让灌输对象产生被胁迫感。这是洗脑第一步的关键。

2.醒目简单——没有人会愿意花时间与精力浏览党国的政治宣传,除非它既醒目又简单,没有任何负担感。

3.情绪化——马克思主义原理是不会把人变成粉红的,只有强烈的情绪如国家厉害了美帝坏透了之类的才行。


现在我们来看看被植入政治宣传的弹窗广告(也包括许多浏览器的首页):

1.弹窗广告是最完美的软性强迫洗脑载体,首先它时不时的跳出来无法回避,而要叉掉它则需要用户花一秒钟以上时间去定位它并操控鼠标把它关闭。而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有许多文字信息被眼睛捕捉并传输给大脑。
用户对弹窗广告的最大反感心理只有“好烦啊”,而几乎没有被强制灌输了思想的被胁迫感。因此他的至多反感弹窗广告本身,而不会反感其内容。

2.弹窗广告的另一大特点是它会在几秒内被用户关闭,因此必须以最醒目高效且无负担的形式向用户传达信息。因此中共的洗脑文也吸收了UC震惊部的精髓,以极为夸张刺激的标题来吸引眼球。
其实多数用户根本不会浏览弹窗广告的正文,因此其标题才是洗脑的核心。
我们以一个典型的弹窗广告洗脑标题为例:“中国此举大破美国阴谋,特朗普后悔了”。这个标题极为精妙的契合了国人的两大特点:政治冷感与政治小白。因为国人根本不会去看这个标题的正文到底写了啥,而是笼统的感觉到美国人又在害我们,而中国领导又一次英明的大破美帝阴谋。而具体发生了什么,他们不知道,也不关心。

3.弹窗广告普遍采用高度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其标题与正文往往在极度亢奋与愤怒间游走。让用户在几秒钟内颅内高潮。

多次重复弹窗广告的三步洗脑,就能让政治冷感的国人在保持政治冷感的同时对各类政治信息产生本能的情绪反应——这就是小粉红。
40
分享 2020-05-04

31 个评论

楼主说的属于九层妖塔的第四层。
https://i.imgur.com/592odTh.png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