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基督教影响力、凝聚力和组织度都远远高于儒教、佛教?

阿姨说基督教是正组织度很强的宗教,基督教现在在全世界拥有二十亿信徒,是全世界第一大宗教,在东亚这些儒教佛教的大本营都拥有众多信徒,相反,佛教儒教在西方世界影响力几乎为零。
基督教凝聚力组织度也很强,中世纪时基督教会可以说是社会的凝聚核心,在帮助整合形成社会秩序上起了很大作用。教会后来还能和王权抗衡,把国王开除教籍逼得国王不得不找教皇求饶,这在东方,佛教儒教都不可能做到。
即使在东欧苏联共产党当局的严厉打压下,基督教会依然顽强存在,并且在苏东剧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反抗共产党暴政的领导力量之一。而在中国,儒教早已因为毛时代的打压销声匿迹,在现代中国已经看不到一点儒家的影子。佛教活了下来,但是对政治的影响力还是远远不能和基督教相比的。
和基督教很相似的伊斯兰教也具有这些特点,穆斯林组织能力很强,如果一个穆斯林遭遇困难或受到欺凌,其他穆斯林都会帮忙,武德充沛,费拉汉人没有这样的组织能力。
对儒家、佛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内容基本没有了解,葱友们,为什么基督教伊斯兰教组织度比儒家佛教高呢?
这种问题一时半会说不清吧。

如果非要归结为一个原因的话,主要还是在于古犹太教(基督众教派,伊斯兰教和现在的犹太教都是古犹太教的分支)的一神论。唯一神的存在,世界之最高理性或至善,被集中在唯一的一个超人类价值的存在上,所有的文化传承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故更容易在信徒中达成较高的集体认同感。外加基督教在罗马帝国时期被君士坦丁堡奉为国教之后,与古罗马的集权政治体制高度融合,因而形成了一种极为稳固的统治术和等级制度,进而加强了宗教信仰团体的组织形式。

众所周知人类最早的宗教形式基本都是萨满教,即泛神教,简单来说可以说是万物皆有灵的概念。印度诸教(及其后来分支的佛教),道教,希腊诸神和北欧诸神事实上都属于这个范畴。泛神论的信仰更在于类似于日本神道教中的“物哀”,人应对万事万物充满敬佩与崇敬,同时旨在通过这种信仰去排解人性中的矛盾,因而诸多泛神教发展至今更多注重的是信仰者个体的修行,而并不会形成什么稳固的组织。

另外,儒教不能被称为宗教,它不是信仰,因为信仰能够让人类探究与解决终极问题的(生与死的价值意义等等)。而儒学只是一种世俗伦理道德系统。
这就是典型的静止眼光、本体论的价值观去看待历史。一个宗教不是亘古不变的,虽然名字都叫“儒”或“佛”或“基督”,不同的地区的佛教、不同的时期的儒教它们的性质可以完全不同。单纯以教义的不同来解释宗教的兴衰的原因是很容易失真的。

宗教的发展,其基石是为底层人口提供社会保障功能。无论是费拉民族如古埃及的阿蒙神教,或是中国的儒教、佛教,还是基督、伊斯兰,只要没人干预,他们就会自动承担庇护穷人的功能,去壮大自身的力量。王权与教权合作才是最自然合理的人类发展形态。既然教会已经包办了赈济的义务,国王就不需要承担额外的责任,不需要像东方的皇帝那样,为了免于民变而亲自赈济,疲于奔命。从结果来看,整个中世纪天主教完全控制下的欧洲没有发生过大规模饥荒,比起东方每次改朝换代动不动死上2/3正常多了。

然而中国、埃及这些地区,宗教组织每过几百年就要被全部洗劫一次,一切从头开始,那最后这些地区的本土文化必然没法和外来输入秩序相比。

以地理决定论来解释,就是这些地方平原太大,王权统治的阻碍太小了。王权拿到了高级的政治管理技术,比如科举制,很容易联合平民清除贵族,形成集权体制。但尽管如此,每次上帝之鞭过后这些地区又不可避免地再次进入封建状态,因为那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形态。
主要不是內生屬性的差別(這種內生屬性是可以演化更替的),而是因為外在於宗教機構的世俗權力的起落。世俗權力強的時候是樂於制度化宗教(並把它拉到自己的圈子裡)的,不過衰弱之後無法維持,就越來越碎片化,神權獲得越來越多的自主性(也是加強制度化的產物)。
像德意志的基督教化就是法蘭克人和教宗合計的結果,所以德意志有大量教會領地。德意志人的東向殖民波羅的海沿岸亦然。波蘭的皮亞斯特王朝皈依天主教也相當程度來自地緣政治的驅動。不過世俗權力有時稍微衰一下就不能單方面壓制神權了,雙方就展開各種讓步的合作。當然,不管怎麼樣,神權勢力都是各地的大地主,這是形成強健組織的最基本前提(你儒教不是這麼玩的,而佛教地產不知被抄多少次了),法國在舊制度年代,天主教會就是第一大地主,神職索性第一階層(中世紀社會殘留的三個階層,who pray,who fight,who labor),本土化賊溜(路德宗起事那會法國怎麼不學北德諸侯搞改革?因為法王早跟教皇簽合同拿到獨家神職敘任權了),幾次革命之後才完蛋。羅馬教皇應該說是夾縫求生,而不是真有長久的、實質的、壓制世俗權力的神威,看15世紀開始教皇的吃相有多難看就知道了,1527年神羅皇帝來洗劫羅馬只有吃癟認命。而在地中海東部希臘語世界(指中古羅馬)就沒有西邊權力碎裂得厲害,牧首的權威是收攏到皇帝那裡的。
ssssRoww 观察
西方本来就是基督系统的大本营 佛教干嘛去插手呢?
而且佛教本来也很少有强迫性的传教 也不通过战争手段增加教徒
历史上 传统的佛教地区还经常被穆斯林攻占而导致信仰改变
比如新疆 阿富汗 克什米尔
其实西方的佛教徒挺多的 也经常有西方人去到佛教地区修行参禅
只不过以日本 南传 藏传居多 汉传因为政治因素 在西方没什么影响力
佛教教义主要是改变内在 而非外在 所以有时候很难从外表看出这人其实信佛
上面也说了 佛教拒绝强迫性传教 所以佛教徒也不会有事儿没事儿把信仰挂嘴边
像宗萨钦哲仁波切就说过
“佛教不会要求一个西方人皈依了 就不能过圣诞节了”
“更不建议 学习藏传佛教后 把自己的生活搞得像西藏人一样”
然后 佛教的教义 理论 哲学性研究是存在于西方大学里的
这方便研究一直很热门 但研究的人也不一定都是佛教徒
像我看的许多书 都是老外写的 非常不错
他们对佛学的阐述 跟高僧大德的著述不会完全一样 多看多一种角度 对自己修行也有很大帮助
在印度每年也有佛教与科学交流大会 会有一些西方知名科学教前去交流
这些年 高僧大德去西方大学做演讲的 也越来越多
最后呢 楼主说的这所谓凝聚力的东西吧 确实在佛教徒身上比较难体现
毕竟佛教还是倡导非暴力
但这个凝聚力 也不一定是用暴力手段来体现吧
看海外的藏人 一分钟的示威游行也没停止过
藏人行政中央的司政也经常去西方议会演讲
像我看过一个视频
一边是藏人举着雪山狮子旗游行 一边是中国留学生举着国旗游行
藏人就用藏语和英语唱歌 嘲讽小粉红
中国留学生就唱国歌
一会儿就有中国学生跑到藏人那边展示国旗
然后几个藏人也举着旗子跑到中国人那边唱歌
双方也没有言语行为上的冲突 看着还挺逗的
最后想说的是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作为一神教体现的是对于神的信仰
大家目标一致 自然也会行动一致
佛教本质是无神论的 最终的目的是通过修行来证悟空性 摆脱轮回的束缚
自己成功后不算完 还要把这方面的经验传授给他人
而且这里还有个很重要的东西
你把经验传授给他人的时候 要使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 所以不一定还是用佛法
这里就能看到 佛教佛法对佛教徒来说只是一种手段或方法
本质和基督 伊斯兰不同 那呈现出来的样子 也是不同的
Jewel 5 demands not 1 less stand w/ HK
有些蔥友認為儒教不是宗教 我也贊同 我認為 能夠成為宗教的一個因素是要有神 孔子是個人

所以我就談一下基督教和佛教吧

先聲明 不是打擊以上兩個宗教的意思 以上兩個宗教 我都很喜歡 但是不是教徒 只是交流一下為什麼我認為基督教的範圍會更廣(不是在人口基數上算的 而是地域上算的)

第一 佛教的音樂真的不好聽 對這個有興趣的 自己去對比一下 我以前聽過王菲的現代版的 但我還是接受無能 所以不好意思了

第二 佛教對於某些東西很模糊也很複雜

基督教的成為100%的教徒有3部曲 嗯 就算我想信佛教 我都不知道我該怎麼樣才能算是正式的(真正的)佛教徒啊 

然後 基督教的教義 正統的就一本書 新約核舊約 佛教的經典太多 不知道該從哪裡看起 而去真的一本本的去讀完 對於普通人 非宗教學者來說不實際

最後 教義其實都很難懂 但是 佛教 不會像基督教那樣定期對教義進行講解 就算是定期講解 我也確實沒聽過像基督教那樣頻繁的 譬如 每週在禮拜的時候都講解 這種對於傳教和保留和發展信徒確實有幫助的 具體我可以解釋 但是現在不想打字

第三 基督教有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當地的文化發展 譬如 在美國的很多私立大學 以前都是教會先建立起來的 在大陸 被復旦吞併的以前的那些資質不錯的大學 不少的前身都是基督教徒建立起來了 所以可看出 至少是近代和現代 基督教在這方面對很多人有幫助 哪怕是對非角度 我也不否認 我確實因為這個一直對基督教有好感 除了在教育方面 還有在別的方面 試問 佛教和佛教徒為了當地的社區做了什麼 沒有 至少我在大陸的時候沒聽過 也有可能是因為大陸被共黨控制得比較厲害 但是 對於宗教管制少的 港澳台和新馬泰的可以過來對這點反駁一下

第四 佛教的寺廟少 在比較偏基督教的國外 雖然不至於10步一教堂 但是 教堂的密集度是遠高於寺廟在佛教徒比較集中的地區的 

第五 佛教的節日?有嗎?好像是有的 我記得前段時間有看到過 不過 聖誕節 即便不是基督徒或者是以基督徒為主的國家 很多人都知道聖誕節 佛教對這個實在做得差了⋯⋯ 沒有活動 沒有慶典 農曆新年這個不算 因為跟佛教其實沒什麼直接聯繫

總結 不爭氣啊 ⋯
meta_chaos Why there is some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
以演化的角度看问题,初始教义都不是事,只要有需求,教法家什么解释都能给你整出来,东亚也不是没有获取外来宗教基因的机会。
这还是整个大环境决定的。

凡杀不死你的,能使你更强,但是遇上能杀死你的,那你就真的死了。

1.东亚是文明支流,交流不畅,原材料不多,丰富度不够,稳定性、恢复力本来就不佳,不能要求太高。
2.大一统政府要不断格式化民众汲取资源,宗教如果走底层路线,那么就要承担一部分福利责任,而承担了责任,权力也随之而来,于是就和秦政天然冲突。

所以,大一统强力政府筛过几遍,东亚又没有突变出能硬抗大一统政府的奇行种,那么这里就只能成宗教死地了,只能长出无害品种(无生老母警告)
马教才是影响力、凝聚力,组织度和排他性都最高的。
cansinlej 香港獨立 粵國獨立
佛教也不差。東南亞和日本的佛教徒打仗都很狠。中國的禪宗儒道釋三教合流的玩意兒才垃圾。東南亞泰國緬甸越南的佛教徒能把穆斯林幹趴下。

我覺得根源還是中國文化的事君、君君臣臣、三綱五常、鑽研字義讀死書的問題。

以前南方以宗族為基礎的社會的戰鬥力似乎還行。宗族這種東西也算是儒家影響吧。所以問題可能在於北方政權為防民變禁止習武、擁有兵器,搞得社會一盤散沙,戰鬥力就很差了。遇上游牧民族裹挾費拉,被屠。遇上黃巢張獻忠,被屠。
little_boy 议会斗争是获得政权的唯一合法方式
一神教相當於一個人和人交流的終極密碼本
從形式上看,大家都信同一個神,讀同一部『聖經』,相當與有同一套密碼本,能夠大幅度減少溝通的成本,不用在去解釋,某個概念什麼意思。
從邏輯上看,一個神是完全邏輯自洽的,神創造了『天』『地』『人』,在一神教中,人和天地萬物是合一的,是天然『天人合一』的。宇宙的運行法則是來自於『神』,人和人之間的交往法則『公義、憐憫、謙卑』是來自於『神』。
『一切權柄來自於神』解釋了,人類社會的權力問題。
從安全感上看,『耶和華是我的牧者』可以滿足人的物質需求,『神是滿有憐憫和慈愛的』可以滿足人的精神需求。耶穌說『我所賜的平安,是世人不能給予的』

『認識你獨一的真 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 』承諾永生。

『 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教導人要誠實。

對於基督教來說,反對暴力,充滿人文精神,『你們豈不是比鳥更貴重嗎』,『安息日乃是神為人所設立的』充滿了對人的尊重,提倡『愛人如己』,『神就是愛』,以『愛』作為人和人之間的交往法則,以誠實和愛讓人團結。

從個人需求的物質需求,精神需求,人和人之間的相處法則,生前、死後都安排的妥妥的,非常完備。
就世界任何一個單一的學說,哪個能比的過『基督教』?
winnie得肺炎 XXXX, XXXX!
大概儒家思想,佛教思想本身具有一種自我閹割的傾向,會某種程度上在精神上奴化亞洲人。伊斯蘭和基督教相反有一種內在自我認可的力量,所以出恐怖份子比較多,他們發自內心覺得自己做的是正確的事情,不管殺多少人。反之亞洲人,,,三省吾身,,吃苦是修行,,,政府傻逼,權貴傻逼,父母傻逼,老師傻逼,然而錯全部推到小孩子身上,亞洲人永遠覺得是自己的錯,有一種自我閹割的精神,,都TM閹割了,還凝聚個P,還鬥爭個P。
说实话东南亚的南传佛教,日本的大乘佛教组织度也是很强的,汉地佛教因为皇权打压的缘故就拉了垮了
末代皇帝习禁评 黑名单 品葱药丸。
你错了,伊斯兰教才是影响力、凝聚力,组织度和排他性都最高的。
你們小蔥蔥 王的薩格爾
儒教這套其實已經嵌入到東亞血脈之中了
我覺得他就是混合了很多糟粕和劣根性
因為跟西方價值觀相當對衝
西方人當然不會當回事
不過東亞三國真的誰都逃不出儒教手掌
也不需要他們有什麼凝聚力
好管理就夠了
Alicia 人人都戴著一頂面具,誰知心中想什麼?
首先儒家不是宗教,他是学说,儒教应该是民间信仰简而言之,崇天祭祖的原始宗教,儒教(民间信仰?)自商开始现在都一直深刻影响着民间哪怕他受到文革の重击,由儒教形成一套汉文化的世俗运行体系,所以宗教是宗教,学说是学说,儒教不是儒家,儒家不是儒教
佛教在西方的高端人群影响很大的。第一,因为它的科学性,被一些科学家接受。第二,因为新时代创始人那帮人受西藏佛教影响很大,所以西方灵修圈子,对佛教还是很尊重的。第三,还是因为雅立安种族起源的一些阴谋论,德国对西藏宗教很欢迎。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D%E4%BF%A1%E8%80%85

看看这个条目就很清楚了

因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认为异教徒都是有问题的

“在真主看来,最劣等的动物确是不信道的人,他们是不信道的。”—— 《古兰经》第8章55节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要讨伐邻近你们的不信道者,使他们感觉到你们的严厉。你们知道,真主是和敬畏者在一起的。

—— 《古兰经》第9章123节

先知啊!你当对不信道者和伪信者战斗并严厉地对待他们,他们的归宿是火狱,那归宿真恶劣!

—— 《古兰经》第9章73节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 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 神,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

—— 希伯来书11章6节
“信子(耶稣)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 约翰福音3章36节



所以亚伯拉罕教都认为异教徒是有罪恶的,自然团结。
 因为基督教诞生在文明的核心区。所以他的秩序和组织能力都是与文明核心区相匹配的。罗马帝国末期,基督教面临的竞争差不多是诸夏的几百倍。基督教是在打败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诺斯替教之类的一系列宗教以后才赢得这种地位的,变成了罗马帝国的普世信仰。
相比之下,诸夏就是一片宗教真空,本土也就只有地方的巫术祖先崇拜,最多能诞生出道教。所以佛教即使在印度衰落了,到中国来还是可以一举收获许多拥趸,使得唐朝皇帝不得不三次下令灭佛。

竞争诞生强者,非常简单的道理。
因為統一,所有東西都統一
神只有一個上帝
邏輯只有原罪論 神愛世人 三位一體......
經典只有新舊約聖經
嚴格遵守的東西都大同小異

教派之間只是對經典的細節上有不同見解

不同教派出來的差異比道教/佛教不同派系要小


拿道教為例,人可以自由選擇可以拜媽祖可以拜關公可以拜老子,求的事遵守的事也不盡相同,很快就變成很鬆散的利益需求型民間風俗
l老哥搞笑吗。伊斯兰教凝聚力明显比基督教强多了,没进行宗教改革的伊斯兰教大把圣战份子敢自杀式奉献,基督教现在敢这么野吗?
因为中国的宗教势力隔三差五就被封建皇权屠杀亲妈,三武一宗灭佛,而儒家依附的皇权又被干烂

不过别担心,中共自己都不信马列了,已经重新去封建糟粕的垃圾堆捡这些出来了
漢族信祖宗,這種宗教怎麼推廣啊(惱。朝鮮李朝學習的也不是儒教更多是文化。
就像現在西北不光有東突厥斯坦獨立人士,還有認同伊斯蘭教的鐵桿粉紅一樣(逃
quickfive 墙国难民
胡说,我们的共产邪教才是最强的,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共产主义,我们还与梵蒂冈签协议,中国的教宗都是我们钦定的,什么伊斯兰都是我兄弟,佛家我就不说啦,南普陀你识不识得?我们还到处蓝金黄,非洲早就是我们后花园啦,现在非洲都信中国不信基督啦,喂!我怎么还没收到李洪志的狗头,再给你两个月的时间,见不到他人头我就把你们全毙了喂狗!
宗教和宗教之间不是等价的关系。基督教是超主权社会团体,孕育了西方封建保守主义,保护了亿万民众免遭绝对主义君主的屠戮。
佛教的核心其实是智力比拼,日本佛教、藏传佛教、支那佛教不是一个东西。藏传佛教和日本佛教在封建体系内,有自己的地位。支那社会在封建瓦解后成为原子社会,佛教不可能单独挑起再封建化,对抗东方绝对主义君主的重任。
儒教本来就是封建性丧失,士人退化为文人的一个产物,更不可能负担起社会的再封建化。
cloudy 新注册用户 (待解除) come for learning, breathing and discussion
个人体验:其实佛教在西方的信徒还是很多的,而且信得往往比中国人还虔诚。
新津孙笑川 反共、反日、反俄、反伊斯兰、中间右派至右派,进步保守主义者
说实话,对任何宗教都没有好感。
儒教是中共帮凶
基督教在中世纪迫害科学家
伊斯兰教现在ISIS
唉...
能让基督教来组织秩序是因为没有别的人能组织秩序了。因为西罗马灭亡后,西欧的各蛮族王国根本不知道怎么治理国家,就不得不依赖保有罗马官僚制度的教会来帮他们治理,所以教皇实际上是西欧共主,权势大到能越过国王们发动十字军。在东罗马帝国和学习东罗马的俄罗斯,基督教会是完全被皇帝控制的。而在西欧,中世纪后期世俗政府建立起来后教会就不行了,法国国王能直接把教皇抓去法国关起来。把国王搞得跪地求饶在东方当然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在近代西方也是不可能的事。德国:新教改革脱离天主教,后来俾斯麦还搞文化斗争力图去除天主教影响。法国:自己是天主教还在三十年战争中帮着新教徒打天主教,后来出台政教分离原则,导致巴黎圣母院起火政府都不能出钱修。英国:直接脱离天主教自己搞了套英国国教,国王自己当教会老大。意大利:加里波第直接攻入罗马把教皇关在圣彼得教堂里。美国:肯尼迪是美国第一个天主教总统,他还得在竞选时声明自己的信仰不会干扰政治。
首先我不讨论儒教,因为它不是教。这个其他答主也说过,所以不再重复。

接下来我讨论一下佛教。

佛教这一个词其实挺害人的,它给人一个误解就是说所有信奉各种佛陀菩萨的宗教是一个教。其实根本就不是。

作为一个有漫长开源传统的宗教类别,佛教它就是一个筐,里面的各种教派的差距之大几乎可以涵盖世界上目前所有的主流宗教思想类型。佛教各个教派,随着各地的社会经济形态演进而陆续出现。以下举几个例子:

1. 原始佛教: 消极权贵的教, 主张自我的提升,修行与避世。维持社会的现状与安稳。在那个年代,只有贵族才有时间,物质基础和思想去追求自我的提升。而且信徒还必须有极强的自律。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信仰门槛都很高。

2. 密宗: 积极权贵的教,主张运用昂贵奢华的法事来给权贵们各种现世以及来世的愿望加持。消解权贵的恐惧,满足权贵的野心。物质信仰门槛很高,精神信仰门槛不高。

3. 禅宗: 文化人和匠人的教。通过重复性的劳动体验或者思想上的觉悟来完成自我涅槃的教。重视信徒对于自己的思维方式的挑战和工艺技艺的升华。仪式和工具一切从简,化信仰到生活中。物质信仰门槛不高,精神信仰门槛很高。

4. 藏传佛教格鲁派: 多民族政权的教。通过加持转轮圣王和法王这些宗教概念来给予大面积多民族政权的领袖以世俗统治的合法性。这个教面向的信众不仅是一个社会阶级,而是跨阶级跨民族的全社会信仰。信仰门槛因人而异。有钱掏钱,没钱出力。

5. 净土宗(含净土真宗): 普罗大众的教,恶人的教。净土宗主张的是通过阿弥陀佛的他力来普渡众生。具有明显的一神教特征。信众不需要自身努力,只需要虔诚彻底地笃信。强调众生平等,每个人都能得到阿弥陀佛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机会。净土真宗更是强调恶人更容易被阿弥陀佛接引(恶人正机),因为罪恶深重的人更需要他力的拯救。而善良的人可以自渡到极乐世界。信仰门槛基本上没有。

从以上的五个例子可以看出,这些教已经不是教派的差别而是互相不可融合的不同信仰了。它们唯一的共性是共用一套从原始佛教那里借鉴的话语体系。各教之间的本质信仰其实有很大的冲突与侧重。

由于佛教诸教的极大差别,和开源的传统,它们当然不会有所谓万法归宗式的凝聚力和组织力。它们的组织力得各个宗派分别来看。比如净土真宗在日本的凝聚力和组织力就首屈一指,到现在也是日本最大的教派。而且由于教主世袭制,导致内部组织结构很严密和庞大。不过由于没有一个佛教教派能够一统佛教界,导致和基督教的凝聚力和组织力相比低得多。


下面来说说基督教。

基督教从早期开始,由于被尊崇为罗马帝国的国教而得以拥有从罗马帝国政权复刻而来的庞大官方组织体系。在东方正教会(东正教)和西方公教会(天主教)由于政治原因彻底分裂以前,是一个完整的严密集权组织。

在东欧,由于东罗马帝国延续时间很长,而且皇帝集权越来越强,导致正教会被吸纳成了世俗政权的一部分。演化到后来就成了俄罗斯沙皇政权既是君权神授的世俗君主也是传达上帝意志的东正教教主。既然是政权的一部分,那么它的组织体系同样也是复刻庞大的世俗政权。

在西欧,由于西罗马崩溃以后就无法建立有效和稳定的集权体制,导致教会权力渐渐凌驾于碎裂的各个世俗政权之上,形成了西欧唯一的覆盖全地区的社会组织。很快罗马公教会(天主教)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极权组织。

由于自古以来的中心化组织特点,基督教的凝聚力和组织力长期以来独步天下。

最晚出现的新教不同于传统的这两大基督教派,属于去中心化的组织。每个人可以自己去读圣经,自己和上帝建立信仰联系,推崇信仰自由,反对信仰解释权的垄断。所以新教的教派特别多,互相之间也是有很多的矛盾与龌龊。

新教的凝聚力和组织力就谈不上很强大了,但是影响力确实大。这是因为新教国家从18世纪以来成为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火车头所造成的附带影响。属于新教国家文化输出的一部分,不能单独切开来看。

以上。
看来我在基督教高中上的必修宗教课没白上。。。基督教比起犹太教重要的改革之一就是基督耶稣(或者说是其中一个apostle)提出了“只要相信基督就是教徒”的观点。在这之前犹太教和犹太人完全是划等号的。但是基督教就不局限于一个种族或者一个文化,实际上他们的最终目标之一就是让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成为教徒。这也就是为什么基督教拥有很多的传教士,加上基督教国家在航海的发达,把基督教传到了世界各地。

在这点上伊斯兰教,佛教都与基督教有不同程度的相似,但是儒家(美国人叫孔子教)就仅仅局限于汉族人(?)。不过佛教教义和参政比较冲突,而伊斯兰教一开始就和政治有分不开的关系(先知穆罕默德也是伊斯兰人的政治领袖)。基督教参政应该还是要归功于信教的罗马皇帝。

还有楼主说佛教对西方文化没有影响是错误的。18-19世纪的西方上流社会对新潮的东方(特别是日本)文化有很大兴趣。很多有名的艺术家都借鉴了“东方文化”(比如梵高)。佛教也影响了以叔本华,尼采为首的哲学家。他们可以说是“文化活着的灵魂”。就算是近/现代佛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嬉皮士文化,所以说没影响是不对的。
逃出魔幻紀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
『儒教』非宗教,而是一套由人發明的社會治理體系,只觸及道德倫理層面,不牽涉靈魂範疇,政權因統治需要可隨意增減之;佛教注重自我修煉領悟,據說可通羅馬的條條修煉大道(法門)有八萬條之多,很多道路已被貪利者改成求財求福的工具。

基督宗教由天主耶穌基督親自開創,以天主聖言為準繩規範人心,信徒以靈魂皈依,遵守誡命,一心恭敬天主,盼望此生之後的天國永生,所以世間利益較難左右其意志,奇信、望、愛的力量非佛儒所能比擬
国贼习近平 真正的人类自由是至善的前提
建议搜索organized religion,它相对于普通religion的优越性的研究已经汗牛充栋了。
我感觉这是出于基督教的一个神学依据:神曾经变成人,人也会回归神。东正教以为人可以跟神结合。因为赋予了人神的特性,所以爱人就是爱神,而天主教更以为教徒都是神的肢体。这样容易塑造一个比较团结、爱人如己的社会。

伊斯兰教的观点是人都是神的仆人,虽然是否认了种族差异跟种族歧视,但是也很容易让人因为敬畏神的律法,而不是出于发自内心的爱而善待教友。出于敬畏而产生的行为,跟出于爱而产生的行为,当然有质的不同。所以伊斯兰的先知为了平衡这一点,才要强调“ummah”这一概念,强化宗教团体的意识。

本人不是任何宗教信徒,所以都是凭个人的观察作出的判断,不是传教帖。
已隐藏
脱脂牛奶 黑名单 黄雨伞们真的垃圾,不成事不成器
现在也不行了,教会衰落非常明显,无论在欧美还是别处。
葛亦民 黑名单
已隐藏
儒教在中国又复活啦,比如最近很火的致良知四合院,又被称作洗脑班,感受一下成年人是如何当场穿越成小学生
范松忠 黑名单 吾爱人类公敌!宁做伊朗犬,不做中国人!中国、中共、中文,都别想奴役我!习来曼尼和王培尔,来找我啊!有种加我实名制微信抖音啊!我死后,能求得一面美国国旗披上烧掉,或把我烧掉撒入大海,死无葬身之地,也不进中共方舱。誓死反送中,绝不落叶归中!
当时那些列强太强,强奸全球。

现在列强们成了列弱,伊斯兰教又吊打基督教/天主教,占尽了欧洲。
不討論其他
就說基督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
基督教在全球範圍內的成功和基督教本身教義有關
社區的凝聚力 教友的影響力和樂於傳教等等都有很大關係
但主要想說的是 作爲一個不信教的人爲何對基督教有好感
1. 神蹟很出名
像是童貞懷孕
五餅二魚
十災 十戒
被打左臉把右臉也遞過去給他打
一類的故事 或多或少也從影視作品上看到過
就算是身處中國(大陸地區)這些故事估計也比佛教的神蹟著名很多(西遊記不算。。。)
這些故事是很多人(包括我)認識基督教的第一步

2. 基督教是真的可以make you feel better
宗教對於我這種非教徒來說
可能覺得唯一的作用就是讓你感覺好一些
特別是面對挫折的時候
祈禱 和神「交流」是可以起到安慰自己的作用
祈禱這個儀式感特別重的活動其實特別簡單
就是在心裏面想一下自己的問題
然後希望「神」能幫助自己
不需要下跪
甚至也不惜要呼喚神的名字
但奇妙的事就是 只是這樣
你就會真正覺得自己feel better
心理學來講應該是說你在祈禱的過程中 正視了自己所面對的問題
並且希望得到幫助(就算是一個可能不存在的「神」)
就這樣已經可以讓你得到慰籍
這比較類似民間求祖先保佑吧
但又覺得不同
儀式感和神聖感都比較重一些
個人在感到傷心/受挫的時候有時也會這樣做
並非求「神」 只是希望feel better

3. 世俗化 vs 非世俗化
和佛教等相比
基督教的世俗化是更加明顯
特別是雖然傳統是反對「同性戀」等所謂「進步主義」(個人很不喜歡這個名詞)
但事實上很多教區對於同性戀等頗爲包容
我也認識幾位同性戀的教徒
讓我感覺的基督教的包容
比起某XXX教強很多
這也能吸引不少年輕人
特別是新一代(西方世界/亞洲大部分地區 不計中國大陸)對於這些的包容程度都很高
如果明顯排斥這些思想
無異於自殺行爲

4. 教徒肯生孩子
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教徒(不管什麼宗教,估計除了佛教)
生育率都比非信徒多
雖說教徒生下來的孩子未必會信教
但至少也有一半啦(華人社會)
西方社會比率只會更多
關文虎 台灣關文虎,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佛教影響力也很高呀,中國朋友不知道不代表沒有,台灣的 慈濟功德會,就是聯合國觀察員身分具有席次。

證嚴法師被視為是現代台灣佛教發展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她是人道主義機構「慈濟基金會」的創辦人,外界稱其為「亞洲德蕾莎修女」。

不知道不代表沒有,更不代表低,只是中國朋友不知道而已,為什麼,因為被共產網路圍牆封,NGO組織在中國是一個被封印的禁區!!!!!!!!!!

就像你不會看到中國天主教勢力一樣,這是一種倖存者反偏差。
我本身是慈濟授證慈誠(委員),另外有一種叫做委員主要是女眾居多,關懷照顧、濟貧救苦,我們慈濟就是 上人參考 天主教修女介紹的,天主教模式所開創的佛教慈善團體。

事實上美國萬佛城,台灣的中台山、法鼓山、還有佛光山也都是國際型的大型佛教組織,台灣力量不夠大但也能夠支持這麼多的佛教團體,為什麼? 因為宗教自由的樂土。

所以只要中國走向民主、自由、人權,以中國的人口體量,絕對能發展不亞於今天:天主教、伊斯蘭、印度教的大型本土宗教,當然,
前提是不能走偏,因為宗教自由,邪教也就多了起來,總之要真正為了眾生,不是為了政治牟利,你有一天一定會看到中國宗教的發展,在共匪徹底死亡倒台之後....。
quark13 新注册用户
儒教强调秩序。
佛道视现实为虚无,从个人主观认知角度摆脱痛苦。不需要组织或造反。
基督教,虽然有政教分离的主张,但人应服从于上帝(或者说是个人良知)而非人间统治者,上帝创造每个人都有其目的,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make difference。有组织活动或当死磕律师,有其必然性。

穆斯林原本就是政教合一。
瘋魚 信仰只是自己與上帝之間的事.跟其他人沒半毛線關係.
儒家跟佛教的重點.主要是心性的修養.靈性的提升.佛教尤甚.
儒家說要做君子..佛家講要成佛.
走對路的精神文明學習者.他重點不會是追求外在的組織力.影響力...
各有不同的價值觀與對世界的認知.
您用世俗人的觀點來看他.自然看不懂.

舉個例子...蛆喜歡吃屎.蛆無法理解人為什麼要吃麵包蔬菜.
               人喜歡吃飯.人也無法理解蛆為什麼喜歡吃屎.
            
            雞喜歡追蟲子.覺得那是大餐.他們互相討論.
            "為什麼人類對尋找蟲子與捕捉的能力那麼差"
              人類表示:我他媽對蟲子完全沒興趣.      

 不同境界的生命.都在追求自己認知中的絕對真理.
 但是自己認知的標準套用在其他生命上.別人就未必買單了.
儒家不是宗教,而且根本沒人信,和法家陰陽家苟合後,一般人所謂儒家早就不是先秦時代的個人哲學和政治主張的學說了,而是拿來考試升官發財的東西,你有聽過有人會為了數學英語化學充滿凝聚力和組織嗎?

另外佛教影響力不好說,印度自古以來宗教戰爭佛教從未缺席,凝聚力和組織度不輸任何宗教。
annoymouse 黑名单
因为天主教是另一种形式的共产党啊。只不过无神论变成有神论,因特纳熊耐尔变成哈里路亚。
加速之路 品蔥新人。盡量輸出有價值的觀點。
基督教成功的秘訣就是政教合一,而政教合一我們今天也很熟悉,中東、曾經的西藏、共產黨控制的國家,他們本質上都是政教合一,都是極端邪惡的。

隨著資產階級革命、民族主義的發展和宗教改革的出現,原先主張政教合一的基督教就喪失了政教合一的根基,變成較爲單一的宗教,但是今天仍然存在梵蒂岡教廷這種組織模式,被稱爲天主教。天主教各地信徒的組織仍然由梵蒂岡教廷直接領導,但跟過去政教合一相比,已經不算什麽了,最多算個國際組織或者協會。

宗教改革后出現的基督新教,反而是比較純粹的宗教,組織化力度確實也更低點,各地自由結社,但是更自由、更純粹。

所謂基督教教義更具備感化精神和普世價值,這種説法根本站不住脚。不信你去問法輪功信徒,他們都會覺得法輪功比基督教更自由、博愛、平等,但是你只會覺得他們被洗腦了。任何有人相信的宗教,都具備基本的普世價值,不存在哪個比哪個更吸引人這種説法。

伊斯蘭教當年征服中東,正是靠著政教合一,直到今天。
已隐藏
Ganondorf 塞尔达传说玩家
儒教是现代学者提出的概念,可能也是他们在政府授意下搞的儒家宗教化尝试。但儒家学说本身就不存在宗教的凝聚力。儒生除了在宗教叛乱如黄巾,太平,这样的镇压运动中能团结起来外。多数时候是一盘散沙。

儒家的共同体还是建立在血亲基础上的家族。两个儒生如果他们的家族之间有了矛盾,他们还是要打到你死我活,不念任何情意。而基督徒之间是严格禁止相互残杀的。以血亲共同体为基础建立的高级组织非常不稳定。猛安谋克,八旗,土改一再证明了这一点。

佛教在南北朝和初唐时还是很厉害的。以寺庙为中心,通过高利贷+僧兵的模式控制住城市的各个行业。全国人口一半都要藏匿在寺院里。完全是一个个独立王国,只是史书以正统王朝为宗,对这些真正起作用的团体没法太大着墨。

和南北朝僧兵有可比性的战国时期日本僧兵多被描述出恶霸形象,像本愿寺显如,就被视作是一个整合了各地一向宗大的名。今天缅甸的僧人能够驱离组织度极强的穆斯林,这远强于某些费拉。

佛教最大问题在于其没有肃清偶像崇拜。这使得其核心利益是掌握在石匠铁匠金匠熏香匠手里的,通过贩卖神像熏香赚取金钱。而这些匠人为了赚取利益会依据社会阶级生产产品。有形的器物总是会引起阶级在宗教上的同构。有钱有势人信的佛教团体(比如今天在中国流行的藏密)和穷人信的佛教团体往往是两码事。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