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0-2025年,大概率会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
从1995年到今年2020年,一直处于通货膨胀的大周期。
从2008年开始为了刺激经济,央行一直在超量发行货币。
这个状态终究是不能持续到永远的。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各有利弊,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通货膨胀会导致债务危机,而通货紧缩恰好能在债务危机时保护金融系统。
那么2020年到2025年会怎么样呢?
具有相同情形的国家发生了什么?
希望懂金融与经济的葱友贡献干货。
从2008年开始为了刺激经济,央行一直在超量发行货币。
这个状态终究是不能持续到永远的。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各有利弊,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通货膨胀会导致债务危机,而通货紧缩恰好能在债务危机时保护金融系统。
那么2020年到2025年会怎么样呢?
具有相同情形的国家发生了什么?
希望懂金融与经济的葱友贡献干货。
你说的那是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既不通胀也不紧缩,只有限购,限行,点餐n-1
数据好看才是重要的,人民生活是为前者服务的,货币只是作为党的宣传工具而存在
补充:更具体点说,假设一个面包是1块钱,你的收入是1000块。通货膨胀的结果就是面包变成两块,这样的话你就立刻感觉变穷了。然而,还有一种办法。
就是给50%的发放购买面包的资格,面包仍然是1块钱,收入还是1000块,可是实质上人们仍然开始吃不到饭了,开始饿肚子了。效果是一样的,可是数字却没有变,甚至你都意识不到自己变穷了。如果被限制的不是面包这种必须品,人们恐怕连自己的生活变差了,都意识不到。
这种方式对生产和消费两端都有效。
结果就是,当政府需要的时候,人们只会注意到莫名其妙的审查和限制越来越多了,于此同时经济数字却一片大好。这就是计划经济的神奇力量。
归根结底,如果政府能够管控一切的话,货币本来就只是摆设而已。
计划经济既不通胀也不紧缩,只有限购,限行,点餐n-1
数据好看才是重要的,人民生活是为前者服务的,货币只是作为党的宣传工具而存在
补充:更具体点说,假设一个面包是1块钱,你的收入是1000块。通货膨胀的结果就是面包变成两块,这样的话你就立刻感觉变穷了。然而,还有一种办法。
就是给50%的发放购买面包的资格,面包仍然是1块钱,收入还是1000块,可是实质上人们仍然开始吃不到饭了,开始饿肚子了。效果是一样的,可是数字却没有变,甚至你都意识不到自己变穷了。如果被限制的不是面包这种必须品,人们恐怕连自己的生活变差了,都意识不到。
这种方式对生产和消费两端都有效。
结果就是,当政府需要的时候,人们只会注意到莫名其妙的审查和限制越来越多了,于此同时经济数字却一片大好。这就是计划经济的神奇力量。
归根结底,如果政府能够管控一切的话,货币本来就只是摆设而已。
通缩
通膨有一个前提条件是资源处于均衡分配体系,超发货币平均到了每一个人手里造成通货膨胀,比如委内瑞拉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都源于高福利,中国明显不会有这么一天,你超发一万亿货币,底层有消费意愿的人拿到手里恐怕不到1块钱,拿走90%的占总人口1%不到,这点人即便手里千亿万亿又能怎么样,他们的消费又如何促生通货膨胀,中国的超发货币一定伴随等额债务,有债务压在这里通胀还没通起来就被吃成通缩,花出去还没赚回来就该还贷款了,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通膨有一个前提条件是资源处于均衡分配体系,超发货币平均到了每一个人手里造成通货膨胀,比如委内瑞拉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都源于高福利,中国明显不会有这么一天,你超发一万亿货币,底层有消费意愿的人拿到手里恐怕不到1块钱,拿走90%的占总人口1%不到,这点人即便手里千亿万亿又能怎么样,他们的消费又如何促生通货膨胀,中国的超发货币一定伴随等额债务,有债务压在这里通胀还没通起来就被吃成通缩,花出去还没赚回来就该还贷款了,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坐等专业人士。不过我觉得应该是通缩与通胀同时存在吧,整体CPI是通胀。有些商品通缩(比如生产过剩的工业品),有的通胀(比如食品)
我知道有些行业是十年都没有涨过价,涨不动。就是产品分量变小了来降低成本。
你貌似关注银行的利息,中国的利率基本都是按照shibor,基准利率或LPR之类浮动的,通胀控制不住的话,利息就上浮。
“通货膨胀会导致债务危机,而通货紧缩恰好能在债务危机时保护金融系统。” 不懂句子里面的逻辑,是指通胀的话,银行实际上赚更多,通缩的话,银行收回来的钱贬值吗?
通货膨胀和通缩都是一个经济体内各种因素综合起来的表现,我头次听说各有利弊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意思,好像大家有得选。
不过也确实很有道理。因为一般央行多会致力于控制通货膨胀。一般央行会把控制通货膨胀(2-3%)作为自己至关重要的目标,中国的央行的目标自然是不一般的央行😅
“中国央行究竟有哪些目标?周小川给出的解答是,中国央行采取的多目标制,既包括价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大体平衡等四大年度目标,也包含金融改革和开放、发展金融市场这两个动态目标。”
我知道有些行业是十年都没有涨过价,涨不动。就是产品分量变小了来降低成本。
你貌似关注银行的利息,中国的利率基本都是按照shibor,基准利率或LPR之类浮动的,通胀控制不住的话,利息就上浮。
“通货膨胀会导致债务危机,而通货紧缩恰好能在债务危机时保护金融系统。” 不懂句子里面的逻辑,是指通胀的话,银行实际上赚更多,通缩的话,银行收回来的钱贬值吗?
通货膨胀和通缩都是一个经济体内各种因素综合起来的表现,我头次听说各有利弊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意思,好像大家有得选。
不过也确实很有道理。因为一般央行多会致力于控制通货膨胀。一般央行会把控制通货膨胀(2-3%)作为自己至关重要的目标,中国的央行的目标自然是不一般的央行😅
“中国央行究竟有哪些目标?周小川给出的解答是,中国央行采取的多目标制,既包括价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大体平衡等四大年度目标,也包含金融改革和开放、发展金融市场这两个动态目标。”
"通货膨胀会导致债务危机,而通货紧缩恰好能在债务危机时保护金融系统。"
不是到你这个结论是从那个听来,或是受那个公众号影响的。
经济学上,通货紧缩的危害远远大于通货膨胀,短期通货紧缩即通俗的说钱更值钱了,可能由于产能过剩或者需求不足导致的,如果无法及时逆转,经济会进入长期的难以逆转的缓慢衰退(参考日本’逝去的二十年‘)。
怎么个道理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所有人多多少少都成为了等等党,因为东西一直在变得便宜,早买早亏,要换个车啊,等等吧天天在跌价急啥呢。买个首饰啊,等等呀天天在跌价急啥呢。这样子消费需求会一点点减少,生产也会跟着一点点减少,贷款也没人要了,经济就一点点衰衰退了,但通货紧缩又不会像恶性通货膨胀(注意是恶性)一样瞬间爆炸,所以是长期的难以逆转的缓慢衰退。
所以各国的央行的目标大多是小幅度的通胀(1~3%)。目的就是适当的刺激消费,确保不会通缩,粗讲就是有通胀,但有实际经济增长。
国内么,也有人提到了,滞涨,即经济停滞+高通胀,经济学上是没有任何货币或者宏观政策可以治疗的。因为,放宽信贷,通胀继续飙,恶性通胀;收紧信贷,经济进一步停滞,甚至倒退。那怎么办咧,很简单呐,自由经济学派也给出方法了,就是啥也不管了,睡大觉。
不是到你这个结论是从那个听来,或是受那个公众号影响的。
经济学上,通货紧缩的危害远远大于通货膨胀,短期通货紧缩即通俗的说钱更值钱了,可能由于产能过剩或者需求不足导致的,如果无法及时逆转,经济会进入长期的难以逆转的缓慢衰退(参考日本’逝去的二十年‘)。
怎么个道理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所有人多多少少都成为了等等党,因为东西一直在变得便宜,早买早亏,要换个车啊,等等吧天天在跌价急啥呢。买个首饰啊,等等呀天天在跌价急啥呢。这样子消费需求会一点点减少,生产也会跟着一点点减少,贷款也没人要了,经济就一点点衰衰退了,但通货紧缩又不会像恶性通货膨胀(注意是恶性)一样瞬间爆炸,所以是长期的难以逆转的缓慢衰退。
所以各国的央行的目标大多是小幅度的通胀(1~3%)。目的就是适当的刺激消费,确保不会通缩,粗讲就是有通胀,但有实际经济增长。
国内么,也有人提到了,滞涨,即经济停滞+高通胀,经济学上是没有任何货币或者宏观政策可以治疗的。因为,放宽信贷,通胀继续飙,恶性通胀;收紧信贷,经济进一步停滞,甚至倒退。那怎么办咧,很简单呐,自由经济学派也给出方法了,就是啥也不管了,睡大觉。
通膨,因为通缩会比通膨死的快
看看支那的老朋友津巴布韦委内瑞拉通膨都那样了都没死
习近平安心的很
看看支那的老朋友津巴布韦委内瑞拉通膨都那样了都没死
习近平安心的很
我在品葱关注的一位经济学大手子就总预测通缩,不知他现在还活跃不
不是通缩也不是通胀 而是滞胀
字数字数字数字数
字数字数字数字数
以近期預期的食品短缺宣傳來判斷,目前通縮的可能性比較大
簡單來說 貨品通縮 食品通膨
貨是全球需求不振 食品是供需失衡
少了美元流入 貨幣開始嚴厲緊縮
債務爆炸之後 資產清空 沒錢消費
貨是全球需求不振 食品是供需失衡
少了美元流入 貨幣開始嚴厲緊縮
債務爆炸之後 資產清空 沒錢消費
稀缺物资总是会越来越少,能拿钱买到的肯定越来越贵,剩下买不到的肯定会被控制起来,凭票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