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为什么带动了经济呢?

始终觉得基建的钱都是进了官商勾结的极少数人的兜里,这样对经济有作用吗?对老百姓消费有作用吗!
基建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帶動經濟的 造陸修橋總要有人幹吧 這樣就創造了就業的職位 另外帶動各個行業 比如鋼筋水泥這些的 也就創造了更多就業需求 充分就業了 大家口袋裡的錢就可以拿出來消費 無論是買房買車 還是其他的諸如手機 娛樂等等的消費 一環扣一環 都會帶動 講直白了就是政府出錢買就業

但後續的問題是投資出去了 能不能收回成本? 就以中國高鐵為例 每年還在虧損 投資收不回 還在繼續填錢 政府的錢也不是無限的 一直這麼虧下去 實際上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巨大的問題 就像你看到的現在的中國的樣子 高鐵這些不是國外沒有技術 中國第一條高速磁懸浮也是德國的技術 而是國外要考慮投資回報率  人家不會搞大撒幣 更不是大sb 所以少說西方國家沒有高速鐵路的事情 中國的高鐵網本來就是個笑話

新一輪的中國基建已經救不了中國經濟 之前的爛攤子還沒收拾乾淨 又再來 等於就是給病入膏肓的人吃人參 會直接一命嗚呼的 新一輪的基建就是加速中國經濟崩潰的利器
Pullthetrigger 愚蠢是原罪
大量的水泥,钢材,玻璃,原木板材,防火材料,pvc等,涉及的行业大概要40个,这里指的是大的行业,还不是细分。一些人口大省的“有关系”的人,光是非法挖沙都能一夜暴富身价轻松上亿,带动经济的能力自然不需说。基建是最佳造富手段,但是基建无关长期繁荣,一味靠基建来强拉动内需的后患很大,中国正在给你亲身示范。
第三新索多玛 一个大汉在吃屎,先吃了一坨叫毛泽东,没饱,又吃了一坨叫邓小平,没饱,江泽民胡锦涛都吃下去了还是没饱,最后吃了习近平,终于满到嗓子眼,吐出来了。他说:“这坨屎好臭啊”。
基建当然能拉动经济,而且要比正确的“民富带动国富”更快实现经济繁荣。只不过靠基建拉动的经济结构不健康,也不长远——注意这里的“不长远“是以十年为单位的。对于一个个人而言,这个短暂的兴盛期可能在他的人生当中占据很大一部分。
钱多并不能拉动经济,钱要流动起来才能拉动经济。你说“始终觉得基建的钱都是进了官商勾结的极少数人的兜里”,这话固然没错,但是你猜这极少数人会让钱烂在自己家里吗——当然,新闻报道里真有这种贪官,纪委一来发现他家里有几吨钱——可我倒更觉得这种人反而是被逼贪污的,因为他拿了钱都不敢花。
权贵们有了钱,奢侈品当然是肯定要买的。但如果钱多到买奢侈品都花不完,接下来也只能投资实业了,这不都是工作岗位嘛。
当然你会反驳说“民众没钱,有投资谁来消费”,但是没关系,因为权贵们第一步会把钱投在基建的外围行业,也就是其他答主提到的钢筋水泥砂浆,这样就有了一定程度的就业。
而WTO的存在更加加剧了这一进程。首先就算中国人暂时买不起东西,但有了WTO,外国人买得起啊。给外国人生产又能增加就业。
然后基建好了,物流成本就低,再加上中国人力成本本来就低,外企就喜欢来。
这些就业看起来都是局部的,但是只要数量足够,他们又会拉动饭店电影洗脚城的发展,从而实现全面繁荣。中国人也确实从中受益,别看我们调侃自己是韭菜,但如果没有基建大发展,我们连当韭菜的资格都没有的。如果中国当初选择了不搞基建,那么富起来的就是我们的子孙后代而不是我们这代人,而我们十有八九一辈子都达不到现在的收入水平。

那为什么还要说这是错的?
首先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伦理问题。发展基建是要大把大把的花钱的,政府本身又不产生钱(印钞可以等同于税收),但是如果一个政府要花钱就有钱,一定是因为这个国家的法律出了大问题,私有财产并非神圣不可侵犯,那么问题来了:你账面是上有很多钱,可是它们真的属于你吗?会不会哪天政府一声令下,它们就消失了?
其次前面也提到了,权贵们会把自己的收入拿来投资。那你可以想象,如果什么时候中央要反腐了,那权贵投资就得收敛起来,所以反腐=砸中国人饭碗。可是不反腐又会影响中央星辰大海的野心,它们怎么可能不反腐呢。
退一万步,就算我们只考虑经济问题,我们也不要忘了,运量是有上限的,多出来的基建就是纯纯的浪费。你这个时候不能说我们把基建停了吧。不能停,它的周围有一堆钢筋水泥砂浆等着吃基建这块肥肉呢。基建停止,建材行业就会破产,工人就会失业,其股票的持有者也会紧缩投资和消费,然后饭店电影洗脚城跟着一起完蛋。
因为你当初选择了不让市场自由发展,而是通过国家投资来发展经济,那么整个经济结构就会紧密团结在以你的投资方向为核心的钱中央周围,于是你永远都不能停止投资,一停就完。
可是基建是没有直接财政回报的东西,你只能用税金来建设和养护基建,因此你不得不长期维持高昂的税收,而税收是抑制消费的。
它甚至还反过来绑架了更多的行业。原本大家在线下购物,只有当地买不到的东西才会考虑网购。但是现在税太高物流成本又太低,网购反而比线下更加经济,于是线下零售业日益萎靡,而生产商沦为了淘宝的附随。
于是,基建建设开始由最初的经济拉动工具,一步步变成抑制经济成长的鸡肋。搞基建,经济会日渐凋敝,不搞基建,经济马上就完。

我更愿意把这个过程比作吸毒,吸毒的人或者国家都是没有好下场的。但是如果你认为基建完全不能拉动经济,那就相当于认为吸毒不会让人high,倒也不必如此。
POOL_POOL 熊细weenie大
快速解读一下:
基建伴随着是经济刺激措施 是财政政策 说白了就是花钱 - 当年应对金融危机 温的中央4万亿基建投资 成为刺激经济的初始动力. 然后地方再跟着加码 "能量"就越滚越大.
只要钱花出去 无论花到哪里 都会对经济运行有“帮助”. 钱出去了 就会有人拿到(哪怕大头是赵家人 关系集团 bla bla) 会立项目 会产生辐射. 同时 拿到钱的 会去消费 或者去投资 促进需求(重读) 这钱就流动起来了.

同理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李府国务院"稳经济33条"基本不会有什么效果 - 中央层面 钱出去的量没增 "需求"又疲软 (叫银行放贷促生产 当真有傻子去借钱保生产?) 就是上坟烧报纸
你真的需要问这种问题吗?

货运客运都可以提高工作和消费的效率,新建筑可以容纳更多工作人员或者增加消费能力,无障碍通道可以帮助残疾人就业。往小里说,就算是电线从电线杆改成地下,也是降低将来的维护费用,增加就业,提高生活质量(看到一个地区小区还有大量电线杆基本就说明这地方比较落后了,看着闹心不说,刮风下雨还担惊受怕)。

中国基建有一些确实挺扯淡的,比如云贵不修机场修公路,但大体上即便是中国,基建积极意义也是不小。当然在品葱看来中国基建只有中饱私囊的一面,基建全都是豆腐渣,这叫YY反共,跟小粉红意淫强国一个道理。
Kittydogg 我们历来的政策,就是联合魔鬼去击败眼前最大的敌人。对亚洲大陆的任何变化,除非得到现实的商业利益,否则我们仅予以强烈谴责和口头支援。
基建当然是无法带动经济的,具体太复杂,简单来说就是一时的刺激,后患无穷。现在已经有经济学家认为,当年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其实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历代中国的庞大帝国,倒台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大兴土木,折腾民力,导致帝国败亡。秦国不断征发民力建长城扩军戍边,最后导致陈胜吴广起义;宋国的花石纲;就连清国,也是最后因为修铁路导致的武昌起疫😂,打响了大清灭亡的第一枪。
如果经济发展表现成GDP的增加,GDP又被定义成: 国内生产总值(GDP) = 投资 + 消费 + 出口 (不是我们想象的挨家挨户每个企业统计的总和)。基建是等式右侧大笔投资,必然带来等式左侧GDP的大幅增加 。
基建带动了中共官员及其周边亲朋好友的经济,河南修地铁,很多人当了亿万富翁。
至于谁来负担基建的费用,那当然是广大韭菜了。
咖啡维尼熊 咖啡色的维尼熊
現代經濟很大程度是看物流的暢通程度決定的。這次上海搞這麼慘。就是因為限制了物品流動。有效的基建可以極大的提高物流和人流的速度和質量。可以提升經濟。建樓,gdp來的最快。樓價一漲,什麼都漲。
wszml 1234567
基建的钱从哪里来,对改善生存必要的基建,和一切发展来自于基建。这是两个方向的问题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