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咱今天不谈政治以及洗脑,你觉得当今中国青年人和发达国家年轻人有什么不同?
尽量不谈政治,但有人说,政治涉及到方方面面,你没法剥离,
但咱就说了,尽量不谈,
你觉得当今墙国青年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有什么不同?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切题
1. 你可以分区比较,东亚与墙国,欧美与墙国
2. 你可以比较生活习惯,爱好,公共道德品质
3. 还可以谈读书,电影品味等
但咱就说了,尽量不谈,
你觉得当今墙国青年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有什么不同?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切题
1. 你可以分区比较,东亚与墙国,欧美与墙国
2. 你可以比较生活习惯,爱好,公共道德品质
3. 还可以谈读书,电影品味等

没去过欧美,没去过大城市,没什么眼见,做不了比较,就说说自己的生活吧。脏,乱,差。看不到希望。
本人90后,浙江二线城市,本地人,硕士学历,15年开始工作,月收入至今中千往上一点,至今还住在父母90年代的老小区,是那种像猪圈一样的,叫做“xx新村”的贫民窟,一个20平米的老破小,买不起房子,至今和家人住。本人不喜欢本地方言,不喜欢香烟味道,不喜欢大声说话的人,不喜欢老人,不喜欢随地都是大小便都是痰,不喜欢外地人,可是我住的地方,外地人和老人就是九成以上,这些不喜欢都占据了一辈子。
外面脏乱差就算了,自己家里那个破真的受不了,从小那个厕所马桶坏了之后就没修过,每次用完都要脸盆接水去冲,多数时候是用那个油滋滋的洗菜的塑料盆去接水冲;家里墙皮都掉的七零八落,脏兮兮的,灰,蜘蛛网,油烟混杂形成的污灰几十年如一日,最要命的是恶心的蟑螂,忍无可忍的小强,夏天还没到就开始出来,这简直不是人住的地方,毫无尊严,毫无生活质量,连个洗澡的地方都没有,洗澡必须打水在厨房洗,对,厨房,吃饭,做饭,都是这个地方,而且吃饭的折叠桌子打开后正对厕所,对着没有抽水马桶的马桶,撒完尿不冲,只有拉完屎才冲的厕所,真的受够了,这种地方一分一秒不想呆下去。 我们家的户型是整个“xx新村”最垃圾最差,最小的了,为什么我们父辈都那么穷,人家却可以分到好一点的,住起来还有个人样的老破小,但我就必须住这种猪圈。
身体穷也就算了,心理依旧穷。90年代中后期大家同学家里起码都有个电话机,我们家没有,后来大家都有个电脑,我们家没有,这不单单是物质的穷,也是见识的穷,没有电话,么有手机,没有互联网,人的认知差距就会无限大,我无法和同龄人交流网络上的东西,也无法加qq,无法打电话约出来玩,只有小学几年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放学后跑出来,在小区里奔跑,玩耍,去小卖部买东西,去小卖部对面的公园玩耍,人生中只有这段记忆是短暂快乐的,回忆起来是金色的,略微热的出些汗的,阳光的下午。但这只是小时候的快乐,背后的实质还是贫穷和匮乏,我家在小学同龄人中算是最穷的了,家里最小最破被人嘲笑,没有电话被人嘲笑,没有电脑,没有任天堂,玩不到一起,没话题,被孤立,到初中,到高中,大家都是做题家了吧,但是做不下去了,特别是高中后,只能考个普通一本,后面就越来越不行了。回忆起来,最痛恨的不是穷本身,是由家庭认知上的贫穷带来的后遗症,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互联网,什么认知都没有,别的同学都在交流的信息,我这边的信息差是无限大,我第一台笔记本是大二时候买的,还是因为学校规定大二才能带,手机也是买的最差的那种,诺基亚,shit,人家高中就用上apple了,对,每次运动会,高中能借到人家都不怎么挺的pod,听一会喜欢的歌,周杰伦,孙燕姿,王力宏,就会感觉无比舒畅,因为这种东西自己都买不起,不是认真的比较过价格后认为买不起,不是明确的知道自己家庭收入之后才确定的买不起,是潜意识里面认知就认定这种东西我不该关心,也买不起,我们家很穷,直接得出这样的结论买不起,我也不想买。真的太可笑了。
这就是墙内穷人无法翻身的原因,信息差的极致,等你意识到信息差,并且去努力追赶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因为技能以及定型,我很后悔大学没有选择理工科,我高中分科选的理科,实在跟不上,太难了,2010的高考,我初中成绩还是不错的,重点高中,高中后面就不行了,所有理科数理知识我都懂,课本简单的要死,但是题目和课本完全是两个概念,我要是家里有钱,学完高中,随便读个预科,上个美本,上个英本,不香吗,什么名校应该都不是很难的吧。可笑的是高考填志愿,信息闭塞的那个家长,在高考结束后的某一天才突然带我去学校逛一逛学校的招生展摊位,比较了一下分数后,勉强填了个可以上的学校,我自己也选了个不怎么累的文科专业(理科已经学到吐),就报了。对比别人家庭,人家可是课外都有培训,(当然有些人确实聪明),人家家里的教育好,父母认知高,家庭环境和压力都不一样好伐,处处碾压我们这种穷逼,实在令人透不过气。
这种物质,信息上的贫穷,必定带来对人精神和灵魂的摧残,为什么你没有朋友,你没有人脉资源,你没有成功,你就是loser,有人会说,那我不反对,但是请问有多少人在这种恶劣环境下,能不变成loser???
疫情期间,防疫给我莫名其妙黄嘛,要我去居委会写保证书,给我恢复蓝码,我去了之后,居委会的狗多问了几句家里的私事,我最讨厌侵犯隐私,我在那里读书,我家里什么情况,我在哪里工作,居委会都知道的明明白白,我真难受不了那种语气,和她吵了起来,狗吠道“报警” “对待什么人就什么态度” ,我知道,对这种狗没有任何办法,虽然心跳速度很快,情绪很不稳定,我还是控制了一下,但是气势上还是骂,必须骂,骂完,交了表格,就走了。后面前雇主还给我打电话,说居委会找过他们,我真的恶心死了,这些走卒。
要问强国的青年和世界有啥不同,我感觉其中一种青年的不同,就是身处地狱,眼睛看不到任何破局希望的无耐,这种感觉相信实际上其他国家的人不会有太多。
本人90后,浙江二线城市,本地人,硕士学历,15年开始工作,月收入至今中千往上一点,至今还住在父母90年代的老小区,是那种像猪圈一样的,叫做“xx新村”的贫民窟,一个20平米的老破小,买不起房子,至今和家人住。本人不喜欢本地方言,不喜欢香烟味道,不喜欢大声说话的人,不喜欢老人,不喜欢随地都是大小便都是痰,不喜欢外地人,可是我住的地方,外地人和老人就是九成以上,这些不喜欢都占据了一辈子。
外面脏乱差就算了,自己家里那个破真的受不了,从小那个厕所马桶坏了之后就没修过,每次用完都要脸盆接水去冲,多数时候是用那个油滋滋的洗菜的塑料盆去接水冲;家里墙皮都掉的七零八落,脏兮兮的,灰,蜘蛛网,油烟混杂形成的污灰几十年如一日,最要命的是恶心的蟑螂,忍无可忍的小强,夏天还没到就开始出来,这简直不是人住的地方,毫无尊严,毫无生活质量,连个洗澡的地方都没有,洗澡必须打水在厨房洗,对,厨房,吃饭,做饭,都是这个地方,而且吃饭的折叠桌子打开后正对厕所,对着没有抽水马桶的马桶,撒完尿不冲,只有拉完屎才冲的厕所,真的受够了,这种地方一分一秒不想呆下去。 我们家的户型是整个“xx新村”最垃圾最差,最小的了,为什么我们父辈都那么穷,人家却可以分到好一点的,住起来还有个人样的老破小,但我就必须住这种猪圈。
身体穷也就算了,心理依旧穷。90年代中后期大家同学家里起码都有个电话机,我们家没有,后来大家都有个电脑,我们家没有,这不单单是物质的穷,也是见识的穷,没有电话,么有手机,没有互联网,人的认知差距就会无限大,我无法和同龄人交流网络上的东西,也无法加qq,无法打电话约出来玩,只有小学几年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放学后跑出来,在小区里奔跑,玩耍,去小卖部买东西,去小卖部对面的公园玩耍,人生中只有这段记忆是短暂快乐的,回忆起来是金色的,略微热的出些汗的,阳光的下午。但这只是小时候的快乐,背后的实质还是贫穷和匮乏,我家在小学同龄人中算是最穷的了,家里最小最破被人嘲笑,没有电话被人嘲笑,没有电脑,没有任天堂,玩不到一起,没话题,被孤立,到初中,到高中,大家都是做题家了吧,但是做不下去了,特别是高中后,只能考个普通一本,后面就越来越不行了。回忆起来,最痛恨的不是穷本身,是由家庭认知上的贫穷带来的后遗症,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互联网,什么认知都没有,别的同学都在交流的信息,我这边的信息差是无限大,我第一台笔记本是大二时候买的,还是因为学校规定大二才能带,手机也是买的最差的那种,诺基亚,shit,人家高中就用上apple了,对,每次运动会,高中能借到人家都不怎么挺的pod,听一会喜欢的歌,周杰伦,孙燕姿,王力宏,就会感觉无比舒畅,因为这种东西自己都买不起,不是认真的比较过价格后认为买不起,不是明确的知道自己家庭收入之后才确定的买不起,是潜意识里面认知就认定这种东西我不该关心,也买不起,我们家很穷,直接得出这样的结论买不起,我也不想买。真的太可笑了。
这就是墙内穷人无法翻身的原因,信息差的极致,等你意识到信息差,并且去努力追赶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因为技能以及定型,我很后悔大学没有选择理工科,我高中分科选的理科,实在跟不上,太难了,2010的高考,我初中成绩还是不错的,重点高中,高中后面就不行了,所有理科数理知识我都懂,课本简单的要死,但是题目和课本完全是两个概念,我要是家里有钱,学完高中,随便读个预科,上个美本,上个英本,不香吗,什么名校应该都不是很难的吧。可笑的是高考填志愿,信息闭塞的那个家长,在高考结束后的某一天才突然带我去学校逛一逛学校的招生展摊位,比较了一下分数后,勉强填了个可以上的学校,我自己也选了个不怎么累的文科专业(理科已经学到吐),就报了。对比别人家庭,人家可是课外都有培训,(当然有些人确实聪明),人家家里的教育好,父母认知高,家庭环境和压力都不一样好伐,处处碾压我们这种穷逼,实在令人透不过气。
这种物质,信息上的贫穷,必定带来对人精神和灵魂的摧残,为什么你没有朋友,你没有人脉资源,你没有成功,你就是loser,有人会说,那我不反对,但是请问有多少人在这种恶劣环境下,能不变成loser???
疫情期间,防疫给我莫名其妙黄嘛,要我去居委会写保证书,给我恢复蓝码,我去了之后,居委会的狗多问了几句家里的私事,我最讨厌侵犯隐私,我在那里读书,我家里什么情况,我在哪里工作,居委会都知道的明明白白,我真难受不了那种语气,和她吵了起来,狗吠道“报警” “对待什么人就什么态度” ,我知道,对这种狗没有任何办法,虽然心跳速度很快,情绪很不稳定,我还是控制了一下,但是气势上还是骂,必须骂,骂完,交了表格,就走了。后面前雇主还给我打电话,说居委会找过他们,我真的恶心死了,这些走卒。
要问强国的青年和世界有啥不同,我感觉其中一种青年的不同,就是身处地狱,眼睛看不到任何破局希望的无耐,这种感觉相信实际上其他国家的人不会有太多。
最大的不同可能是正常國家的年輕人擁有多層次的共同體保護。比如說,湯姆可能是以他父母為核心的小家庭的成員。父母為他尋求良師益友、提供金援。兄弟姐妹為他擴展社會關係,與他一起成長。同時,湯姆也是包括了他七大姑、八大姨的大家庭的成員,親屬能夠幫他介紹工作和提供法律援助等。
此外,湯姆可能又是本地基督教某某會的成員,在下班後的業餘時間,帶教友家的眾多小男孩玩桌面遊戲;在週末,他則參加教會的社會服務和主日崇拜。同時,湯姆可能也是本地民兵組織的成員,在主日崇拜後的下午會與戰友打獵、打靶、或者演習緊急撤離,並藉此去鄉下的湖邊木屋燒烤。
還有,湯姆可能也本地民族權利運動和主權獨立運動的成員。這種政治團體會定期在節假日舉辦燒烤、為自己團體的政治候選人造勢。勝選的政治家為其選民爭取政治權益和公共撥款,在其權益受到威脅的時候則組織成員街頭抗爭。
假如將來千年極寒降臨、全球乾旱、維尼發動核戰等災害並至,那麼湯姆的家庭共同體、宗教小共同體、民族大共同體就能為他提供從食物到彈藥的保護。如有需要,他還可以和小伙伴們一起投名參軍,攻向西安。
相反,強國的年輕人被中共打成了散沙化的原子人。比如說,小華可能生於國企雙職工家庭,父母在文革時毆打老師,在1989年民運被鎮壓後舉報同校的學弟學妹,甚至他的父親和母親可能都互相監視、互相舉報。由於中共的「計劃生育」暴政,小華的弟弟和妹妹早已被計生辦謀殺,因此作為獨生子女的他沒有兄弟姐妹與他一起成長。
此外,小華可能愛好仿真槍和軍事。然而,由於中共嚴厲鎮壓仿真槍的政策,他的兩個玩仿真槍的同學在幾年前已經被抓,現在在坐監。由於《聖經》和宗教音樂被中共下架,小華衹好自己在家偷偷看《聖經》。在沒有人啓發他的情況下,小華可能難以領悟出《聖經》隱晦的經文反复暗示的「幸福的秘密是自由;自由的秘密是勇敢」的真理,導致沒有了玩仿真槍的氛圍,就消極地放棄了鍛煉射擊和體能的努力。
還有,小華可能也能聽懂一點他爺爺、奶奶講的家鄉話。然而,由於中共在學校嚴禁講家鄉話,還宣傳什麼不講普通話的就不是文明人的胡言亂語,因此,小華從來都不知道他的祖先曾經是崇尚騎馬、牧羊、習武的自由民族,是被朱元璋奴役了以後才成為骯髒、卑鄙的奴民的。他的同學和小伙伴幾乎沒有人會講流利的家鄉話,而且從小就被教育說他們生來就是中國人,而中國人是不可以有民族服裝、不可以有母語、不可以有民族文化信仰、不可以有民族武裝和男性戰士的。小華所在的住宅小區曾經有兩個學長公然捍衛母語,主張獨立,然而曇花一現,為了躲避抓捕,那兩個學長早就逃到海外去了。
假如未來極寒降臨、連年乾旱、習明澤總書記由於政權遭到核打擊而號召中國人打一場衛黨戰爭的話,那麼小華可能會在亂世中面臨極度孤立的局面。武警乘坐著高鐵在燃燒的城市間鎮壓和屠殺。惡霸躲在陰暗的小巷拐賣夜間搜尋食品和物資的落單饑民。中共的徵兵辦主任帶著全副武裝的軍人,一家一家地徵兵,然後將士兵送上前線與裝備美械的盟軍血戰。小華的父母是他唯一的依靠。然而,自從父親被徵兵辦抓走、母親被國企調去內陸深山的兵工廠以後,雙親就再也沒有音訊。飢餓的小華衹好與幾個小伙伴們商討一條九死一生的路線,在張獻忠的流寇大軍將他們的小區圍困之前,穿越戰區,逃離家園。
此外,湯姆可能又是本地基督教某某會的成員,在下班後的業餘時間,帶教友家的眾多小男孩玩桌面遊戲;在週末,他則參加教會的社會服務和主日崇拜。同時,湯姆可能也是本地民兵組織的成員,在主日崇拜後的下午會與戰友打獵、打靶、或者演習緊急撤離,並藉此去鄉下的湖邊木屋燒烤。
還有,湯姆可能也本地民族權利運動和主權獨立運動的成員。這種政治團體會定期在節假日舉辦燒烤、為自己團體的政治候選人造勢。勝選的政治家為其選民爭取政治權益和公共撥款,在其權益受到威脅的時候則組織成員街頭抗爭。
假如將來千年極寒降臨、全球乾旱、維尼發動核戰等災害並至,那麼湯姆的家庭共同體、宗教小共同體、民族大共同體就能為他提供從食物到彈藥的保護。如有需要,他還可以和小伙伴們一起投名參軍,攻向西安。
相反,強國的年輕人被中共打成了散沙化的原子人。比如說,小華可能生於國企雙職工家庭,父母在文革時毆打老師,在1989年民運被鎮壓後舉報同校的學弟學妹,甚至他的父親和母親可能都互相監視、互相舉報。由於中共的「計劃生育」暴政,小華的弟弟和妹妹早已被計生辦謀殺,因此作為獨生子女的他沒有兄弟姐妹與他一起成長。
此外,小華可能愛好仿真槍和軍事。然而,由於中共嚴厲鎮壓仿真槍的政策,他的兩個玩仿真槍的同學在幾年前已經被抓,現在在坐監。由於《聖經》和宗教音樂被中共下架,小華衹好自己在家偷偷看《聖經》。在沒有人啓發他的情況下,小華可能難以領悟出《聖經》隱晦的經文反复暗示的「幸福的秘密是自由;自由的秘密是勇敢」的真理,導致沒有了玩仿真槍的氛圍,就消極地放棄了鍛煉射擊和體能的努力。
還有,小華可能也能聽懂一點他爺爺、奶奶講的家鄉話。然而,由於中共在學校嚴禁講家鄉話,還宣傳什麼不講普通話的就不是文明人的胡言亂語,因此,小華從來都不知道他的祖先曾經是崇尚騎馬、牧羊、習武的自由民族,是被朱元璋奴役了以後才成為骯髒、卑鄙的奴民的。他的同學和小伙伴幾乎沒有人會講流利的家鄉話,而且從小就被教育說他們生來就是中國人,而中國人是不可以有民族服裝、不可以有母語、不可以有民族文化信仰、不可以有民族武裝和男性戰士的。小華所在的住宅小區曾經有兩個學長公然捍衛母語,主張獨立,然而曇花一現,為了躲避抓捕,那兩個學長早就逃到海外去了。
假如未來極寒降臨、連年乾旱、習明澤總書記由於政權遭到核打擊而號召中國人打一場衛黨戰爭的話,那麼小華可能會在亂世中面臨極度孤立的局面。武警乘坐著高鐵在燃燒的城市間鎮壓和屠殺。惡霸躲在陰暗的小巷拐賣夜間搜尋食品和物資的落單饑民。中共的徵兵辦主任帶著全副武裝的軍人,一家一家地徵兵,然後將士兵送上前線與裝備美械的盟軍血戰。小華的父母是他唯一的依靠。然而,自從父親被徵兵辦抓走、母親被國企調去內陸深山的兵工廠以後,雙親就再也沒有音訊。飢餓的小華衹好與幾個小伙伴們商討一條九死一生的路線,在張獻忠的流寇大軍將他們的小區圍困之前,穿越戰區,逃離家園。
1.不自信。
這不是說性格內向或是害羞的問題,而是與人(包括熟人)交流能否不卑不亢,堅持自己的觀點並且完整地表達出來(既不嗯嗯啊啊也不頤使氣指。有些人你問他「你做的這個東西(某一部分)想表達什麼/有怎樣的理念跟目的?」他:「喔那我去改一下。」——?我沒有在質疑或是批評你欸,只是讓你介紹一下。然後他真的講不清楚自己做的東西。);
能否要找什麼人,要說什麼事就直接去跟那個人/負責機構對話,不管是當面也好電話也好書面也好,而不是背後各種暗示、找關係轉達、在微信各種「牆」裡面家人們家人們......;
能否對自己的能力範圍有確實的認知,知道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簡單的例子,穿著打扮能不能找到自己的風格,不管你是願意精緻一點還是衣櫃裡放滿素色T,總之這樣的外在是讓你舒適、給你內在予支持的,而不是看小紅書上別人ootd就跟風,三天換一個風格,每天的穿搭讓你耗盡心力,越來越害怕別人的眼光。
2.缺乏耐心跟包容。
凡事都很急躁,說得難聽一點像生下來就要趕著去投胎一樣。尤其是網上,一言不合就開始罵人,或是陰陽怪氣(現在很多中國年輕人喜歡陰陽怪氣,自以為很機智很老練,實際上只給人感覺戾氣很重),完全沒有進一步討論的空間,也沒有瞭解不同觀點的意願。
中國人可能是最擅長忍讓,但很不包容。忍讓是對實力更強的人,而一旦對方變成平等甚至弱過自己時,少有人還願意接受對方的不同——不是冒犯,不是錯誤,僅僅只是和自己的不同。
3.精神很貧乏。
想了想讀書品味的問題,想起來絕大部分中國年輕人是不主動讀書的,會主動讀文學藝術歷史這些非實用類書籍的少之又少。有相當一部分人仍然覺得讀「閒書」(教科書以外的所有讀物)=讀流行小說(言情、玄幻、武俠,網上那些)。(相應地,很多中國人也不看引進商業片以外的電影。)
近年中國尤其是年輕人當中流行「聽書」,就是有聲書。很多人你問他今年讀過哪些書,他說某某,某某...然後補充說沒有看,都是聽的。有聲書本身沒什麼,但你能想像「聽」完《紅樓夢》,《葉慈詩選》,或是《百年孤寂》嗎?也就是說選擇「聽」這個方式,可以接收到的內容就基本侷限在通俗故事、流行小說這樣。不少人反映說習慣了「聽書」以後,再去「看書」就不太容易專注,變得很沒有耐心。那如何能有嚴肅、多樣化的閱讀?
這不是說性格內向或是害羞的問題,而是與人(包括熟人)交流能否不卑不亢,堅持自己的觀點並且完整地表達出來(既不嗯嗯啊啊也不頤使氣指。有些人你問他「你做的這個東西(某一部分)想表達什麼/有怎樣的理念跟目的?」他:「喔那我去改一下。」——?我沒有在質疑或是批評你欸,只是讓你介紹一下。然後他真的講不清楚自己做的東西。);
能否要找什麼人,要說什麼事就直接去跟那個人/負責機構對話,不管是當面也好電話也好書面也好,而不是背後各種暗示、找關係轉達、在微信各種「牆」裡面家人們家人們......;
能否對自己的能力範圍有確實的認知,知道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簡單的例子,穿著打扮能不能找到自己的風格,不管你是願意精緻一點還是衣櫃裡放滿素色T,總之這樣的外在是讓你舒適、給你內在予支持的,而不是看小紅書上別人ootd就跟風,三天換一個風格,每天的穿搭讓你耗盡心力,越來越害怕別人的眼光。
2.缺乏耐心跟包容。
凡事都很急躁,說得難聽一點像生下來就要趕著去投胎一樣。尤其是網上,一言不合就開始罵人,或是陰陽怪氣(現在很多中國年輕人喜歡陰陽怪氣,自以為很機智很老練,實際上只給人感覺戾氣很重),完全沒有進一步討論的空間,也沒有瞭解不同觀點的意願。
中國人可能是最擅長忍讓,但很不包容。忍讓是對實力更強的人,而一旦對方變成平等甚至弱過自己時,少有人還願意接受對方的不同——不是冒犯,不是錯誤,僅僅只是和自己的不同。
3.精神很貧乏。
想了想讀書品味的問題,想起來絕大部分中國年輕人是不主動讀書的,會主動讀文學藝術歷史這些非實用類書籍的少之又少。有相當一部分人仍然覺得讀「閒書」(教科書以外的所有讀物)=讀流行小說(言情、玄幻、武俠,網上那些)。(相應地,很多中國人也不看引進商業片以外的電影。)
近年中國尤其是年輕人當中流行「聽書」,就是有聲書。很多人你問他今年讀過哪些書,他說某某,某某...然後補充說沒有看,都是聽的。有聲書本身沒什麼,但你能想像「聽」完《紅樓夢》,《葉慈詩選》,或是《百年孤寂》嗎?也就是說選擇「聽」這個方式,可以接收到的內容就基本侷限在通俗故事、流行小說這樣。不少人反映說習慣了「聽書」以後,再去「看書」就不太容易專注,變得很沒有耐心。那如何能有嚴肅、多樣化的閱讀?
如同汉地这块土地一样,无聊,仅说当代中国人特别特别多但是你会发现中国基本都非常非常无聊,不论是景色还是人还是文化产品,如今遍地都是我在哪哪很想你的路牌然后发个朋友圈,都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然而事实是中国自己早就把这些文化价值抹去了
中国人在微博等各大平台戾气都很重,沙文主义很强,和欧美不同的是,欧美的戾气在于圣母,在于过分考虑道德,说白了就是喜欢道德绑架,中国的戾气基本都建立在自私和谬论,不分目的和形式,撕的花样很多,涉猎范围广,无论如何一定要争个高下,又是人肉又是p图又是屠广场之类的,可能你在路上十个人里私下有六个人在网上骂过不认识的人。共同点就是都只能说我爱听的
还有一点,中国人只会用梗感知时间,他们对于很多事情一无所知。中国人不会自己独立思考,电影里提到什么就学什么,电视剧呈现的盛世中华就是盛世,人民日报发的文案是圣经,永远被这种热点和梗带着走,不会自己去主动探索感兴趣的
文人墨客癌相当严重。喜欢攀比学历,喜欢强行用文言文强行作诗,这些永远都是好的,管它是不是垃圾。看不起什么什么职业的,我是文人,你们其他国家的人都是文盲。无论如何都要比都要赢
不尊重人,除了自己以外的每个人都不尊重(除了那些崇拜的强权),却要求别人尊重自己
崇拜强权,完美主义严重,只要是胜利者,只要是没犯过错的都是神,然后想尽办法和他们扯上关系。失败了一次错了一次的你们都不如我,相当苛刻,喜欢投射
喜欢造谣和站队。对于他们而言,管你是美国英国,我想怎么骂怎么骂,美国士兵入侵了埃及和叙利亚。
以上说的问题,哪怕是出了墙,也有很多反贼有这些问题。
虚伪。而且喜欢说别人虚伪。别人外向就是美式虚伪,别人冷漠就是日式虚伪,自己是骨子里的温良,然而基本上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各种各样的平台场合诽谤或是拉踩过别人,却还要背后背刺好友和骂过的人海誓山盟,自己却永远都有理由
喜欢装受害者
和欧美的共同点是,年轻人喜欢文字狱
很不可思议的是,中国国土够大了,人和土地和文化都这么烂这么无聊竟然,现在让我讨论从前我都懒得讨论,讨论中国的以后也没什么动力,毫无价值
中国人在微博等各大平台戾气都很重,沙文主义很强,和欧美不同的是,欧美的戾气在于圣母,在于过分考虑道德,说白了就是喜欢道德绑架,中国的戾气基本都建立在自私和谬论,不分目的和形式,撕的花样很多,涉猎范围广,无论如何一定要争个高下,又是人肉又是p图又是屠广场之类的,可能你在路上十个人里私下有六个人在网上骂过不认识的人。共同点就是都只能说我爱听的
还有一点,中国人只会用梗感知时间,他们对于很多事情一无所知。中国人不会自己独立思考,电影里提到什么就学什么,电视剧呈现的盛世中华就是盛世,人民日报发的文案是圣经,永远被这种热点和梗带着走,不会自己去主动探索感兴趣的
文人墨客癌相当严重。喜欢攀比学历,喜欢强行用文言文强行作诗,这些永远都是好的,管它是不是垃圾。看不起什么什么职业的,我是文人,你们其他国家的人都是文盲。无论如何都要比都要赢
不尊重人,除了自己以外的每个人都不尊重(除了那些崇拜的强权),却要求别人尊重自己
崇拜强权,完美主义严重,只要是胜利者,只要是没犯过错的都是神,然后想尽办法和他们扯上关系。失败了一次错了一次的你们都不如我,相当苛刻,喜欢投射
喜欢造谣和站队。对于他们而言,管你是美国英国,我想怎么骂怎么骂,美国士兵入侵了埃及和叙利亚。
以上说的问题,哪怕是出了墙,也有很多反贼有这些问题。
虚伪。而且喜欢说别人虚伪。别人外向就是美式虚伪,别人冷漠就是日式虚伪,自己是骨子里的温良,然而基本上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各种各样的平台场合诽谤或是拉踩过别人,却还要背后背刺好友和骂过的人海誓山盟,自己却永远都有理由
喜欢装受害者
和欧美的共同点是,年轻人喜欢文字狱
很不可思议的是,中国国土够大了,人和土地和文化都这么烂这么无聊竟然,现在让我讨论从前我都懒得讨论,讨论中国的以后也没什么动力,毫无价值
实际上楼主要求的不是避免政治化,而是避免谈论人的精神本质,那么我们就来谈谈双方的表层文化。两者属于不同的文化圈,怎么可能差不多?
楼上有人说听的歌和看的剧差不多,这仅代表ta个人的生活经历。墙国绝大多数人是看B站、爱奇艺这些东西的,看日漫的人多过看美剧的人不知道多少,更别说中国人看西方影视大多还需要中文字幕,这和母语观众接收到的作品完全不是一回事。双方的文娱作品、音乐经验实际上会差很多,对于第二件事,欧美的民众更有可能知道他们本土的小众艺术家,而中国人大多会在中文歌上花费注意力。
从食物的角度来说,可颂、奶酪和千层面无论在哪个欧美国家都是大量消费的,但中国人不太吃得惯这些东西。各地还有自己文化的特色,美国人很多喜欢玉米饼、牛油果,波兰人大都喜欢蓝莓、树莓、甜菜根,德国人喜欢什么都往里面放德式香肠、放德式酸菜,这种饮食习惯中国是没什么人适应得了的。
从咖啡和茶的饮用习惯而言,欧美多数人和我一致,一天消耗数杯咖啡或茶,而我的中国同龄人一天根本喝不了几杯茶,很少人喜欢喝咖啡,即使喜欢,饮用频率也和我无法相比。在意大利只需要1欧元就能买到一杯卡布奇诺,街上到处都是小咖啡店,有的开了都几百年了。对当地青年人来说,这已经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而且在欧美,袋装茶(红茶、薄荷茶与香料茶)流行,有的人比如我也喜欢加牛奶,而中国人喝茶的时候一般是纯粹的茶(绿茶和其他本土化的种类)。
在阅读的书籍上,从小二者就完全区分了开来。欧美的童话中,安徒生等中国人熟知的作家所作仅为当地儿童所读的一小部分,《饥饿的毛毛虫》、《彼得兔》、《野兽国》、《帽子里的猫》、《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这些二十世纪的作品则更多,请问上述五本书里各位葱油读过几本?而且这些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少年文学,都是制作非常严谨的文学作品,在学校里随处可拿,中国学生都没怎么见过这些东西。在欧美,不存在脍炙人口的小说这回事,每个不同的人都阅读不同的作品,随便找两个人都能见到跨度非常广的差别,而中国是把欧美流行小说整合到了名著阅读教学任务里,对西方文学(包括流行小说)的接触非常狭窄,而且千人一面,你总能预料到一个自诩爱读书的中国学生读过哪些书。在名著计划之外,中国学生就是看日式轻小说或某某中文网上的中式爽文、武侠小说,这些都是中国这个特色的文化区域你能找到的。
楼上有人说听的歌和看的剧差不多,这仅代表ta个人的生活经历。墙国绝大多数人是看B站、爱奇艺这些东西的,看日漫的人多过看美剧的人不知道多少,更别说中国人看西方影视大多还需要中文字幕,这和母语观众接收到的作品完全不是一回事。双方的文娱作品、音乐经验实际上会差很多,对于第二件事,欧美的民众更有可能知道他们本土的小众艺术家,而中国人大多会在中文歌上花费注意力。
从食物的角度来说,可颂、奶酪和千层面无论在哪个欧美国家都是大量消费的,但中国人不太吃得惯这些东西。各地还有自己文化的特色,美国人很多喜欢玉米饼、牛油果,波兰人大都喜欢蓝莓、树莓、甜菜根,德国人喜欢什么都往里面放德式香肠、放德式酸菜,这种饮食习惯中国是没什么人适应得了的。
从咖啡和茶的饮用习惯而言,欧美多数人和我一致,一天消耗数杯咖啡或茶,而我的中国同龄人一天根本喝不了几杯茶,很少人喜欢喝咖啡,即使喜欢,饮用频率也和我无法相比。在意大利只需要1欧元就能买到一杯卡布奇诺,街上到处都是小咖啡店,有的开了都几百年了。对当地青年人来说,这已经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而且在欧美,袋装茶(红茶、薄荷茶与香料茶)流行,有的人比如我也喜欢加牛奶,而中国人喝茶的时候一般是纯粹的茶(绿茶和其他本土化的种类)。
在阅读的书籍上,从小二者就完全区分了开来。欧美的童话中,安徒生等中国人熟知的作家所作仅为当地儿童所读的一小部分,《饥饿的毛毛虫》、《彼得兔》、《野兽国》、《帽子里的猫》、《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这些二十世纪的作品则更多,请问上述五本书里各位葱油读过几本?而且这些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少年文学,都是制作非常严谨的文学作品,在学校里随处可拿,中国学生都没怎么见过这些东西。在欧美,不存在脍炙人口的小说这回事,每个不同的人都阅读不同的作品,随便找两个人都能见到跨度非常广的差别,而中国是把欧美流行小说整合到了名著阅读教学任务里,对西方文学(包括流行小说)的接触非常狭窄,而且千人一面,你总能预料到一个自诩爱读书的中国学生读过哪些书。在名著计划之外,中国学生就是看日式轻小说或某某中文网上的中式爽文、武侠小说,这些都是中国这个特色的文化区域你能找到的。
其实没什么不同,如果一个中国人从小就被黑命贵lgbt教育,那么他也不会觉得这些玩意有多逆天,而一个美国人如果进入了第三浪潮实验,也会成为狂热的纳粹分子,甚至在一些更邪恶的心理学实验里,也可以做出害人的行为
人作为适应性最强的生物之一,在什么环境和什么体制下长大是非常重要的,所有你觉得支的事情,外国人同样不能免俗。互害社会有人说支,罗伯斯比尔杀的不也是法国市民举报的?互相欺骗有人说支,你要不要看看希腊神话映射的贵族们有多守信誉?抖音上舔共爱中国的老外都是实在人?
支和狭隘民族主义是硬币的两面,一个认为世界上的优秀品质是中国乃至黄种人独有,一个认为世界上的恶劣品质是中国人特有的,两种说法本质上都是眼里只看见中国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看看资本主义国家早期的小说,在物质不富裕且分配权高度垄断或不完善的年代,教会性侵,小偷小摸占便宜,出卖朋友换功名,跪舔贵族讨生活,驱逐抓捕流浪汉,雇佣童工,压榨纺织工人,黑社会贿选施暴把控地方选举。当然你可以说咱们不能选择性报道,人家也有描述好人的,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些支的行为在任何国家都存在,不要自大地认为中国人是什么外星人与众不同。这些支的行为在国外逐渐行不通是因为民主和法治完善了,经济发展了,而不是欧美人突然血脉觉醒个个变身白左傻白甜
至于什么不革命是支,那英国革命好几次都不能彻底消灭王室而只是争取到更多博弈权是不是支?法国听信了谣言对推翻了一个不敢镇压百姓的国王却臣服于拿破仑这个军阀皇帝是不是支?意大利作为罗马共和国的继承者,死性不改多次踏入法西斯的大坑是不是支?按你这个标准,不支的也就美国这些拓荒大哥们,毕竟美国算是聚集了所有痛恨旧世界旧秩序的人的大本营,但你中国凭什么对标呢?世界上那么多国家你不看,非要盯着美国,好像只要不是初代美国的暴民,民主就没有希望,就是人性败坏,无可救药了一样
人作为适应性最强的生物之一,在什么环境和什么体制下长大是非常重要的,所有你觉得支的事情,外国人同样不能免俗。互害社会有人说支,罗伯斯比尔杀的不也是法国市民举报的?互相欺骗有人说支,你要不要看看希腊神话映射的贵族们有多守信誉?抖音上舔共爱中国的老外都是实在人?
支和狭隘民族主义是硬币的两面,一个认为世界上的优秀品质是中国乃至黄种人独有,一个认为世界上的恶劣品质是中国人特有的,两种说法本质上都是眼里只看见中国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看看资本主义国家早期的小说,在物质不富裕且分配权高度垄断或不完善的年代,教会性侵,小偷小摸占便宜,出卖朋友换功名,跪舔贵族讨生活,驱逐抓捕流浪汉,雇佣童工,压榨纺织工人,黑社会贿选施暴把控地方选举。当然你可以说咱们不能选择性报道,人家也有描述好人的,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些支的行为在任何国家都存在,不要自大地认为中国人是什么外星人与众不同。这些支的行为在国外逐渐行不通是因为民主和法治完善了,经济发展了,而不是欧美人突然血脉觉醒个个变身白左傻白甜
至于什么不革命是支,那英国革命好几次都不能彻底消灭王室而只是争取到更多博弈权是不是支?法国听信了谣言对推翻了一个不敢镇压百姓的国王却臣服于拿破仑这个军阀皇帝是不是支?意大利作为罗马共和国的继承者,死性不改多次踏入法西斯的大坑是不是支?按你这个标准,不支的也就美国这些拓荒大哥们,毕竟美国算是聚集了所有痛恨旧世界旧秩序的人的大本营,但你中国凭什么对标呢?世界上那么多国家你不看,非要盯着美国,好像只要不是初代美国的暴民,民主就没有希望,就是人性败坏,无可救药了一样
我感觉没什么不同,可能公共素质他们比较高一点,之前认识不少同龄的欧美学生,听的歌差不多,看的剧也差不多,认识的一个德国男生,小时候玩的东西也差不多,什么psp,ps 3,gba,这类的,他们读书时有去美国欧洲,中国其他国家做交换,我之前也去欧洲澳洲做交换,感觉经历也差不多,现在玩的东西感觉还比他们高级不少,他们就假期去什么西班牙法国这之类的热门旅游景点度度假,晒晒ins,我都去那种冷门的鸟不拉屎的国家玩徒步户外或者等雪山什么的。
我要说一句在这里会被喷的话,你要是生活在东部,是本地人家里条件还可以的话,不用太有钱,又没有买房什么的需求的话,其实生活水平是还可以的,甚至有时候感觉物质生活上(非精神生活)和欧美是差不多的
我要说一句在这里会被喷的话,你要是生活在东部,是本地人家里条件还可以的话,不用太有钱,又没有买房什么的需求的话,其实生活水平是还可以的,甚至有时候感觉物质生活上(非精神生活)和欧美是差不多的
其实我是无法单纯的语言攻击现下三观扭曲的年轻人的,因为他们本身是没有思辨能力。
他们挂着红领巾站在大太阳底下的天安门广场站方阵喊些什么“强国有我”的反胃口号并以此为荣,或是在网络上向往着所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种宏大叙事,这些画面是很让人不适,但需要记住造成当下局面本不是他们的责任,他们脑子里从小到大被灌了那些狗屁不通的思想,年轻人是受害者。
然后和楼主聊聊差异性,但是差异性的本源又很难不涉及政治,浅聊一些我的观察。
他们挂着红领巾站在大太阳底下的天安门广场站方阵喊些什么“强国有我”的反胃口号并以此为荣,或是在网络上向往着所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种宏大叙事,这些画面是很让人不适,但需要记住造成当下局面本不是他们的责任,他们脑子里从小到大被灌了那些狗屁不通的思想,年轻人是受害者。
然后和楼主聊聊差异性,但是差异性的本源又很难不涉及政治,浅聊一些我的观察。
- 中国人普遍没有尊严,中国年轻人更是链条的底端。 在一个中国年轻人的成长过程中,他会在医疗、教育、工作等等各方面触碰到泯灭尊严的钉子,但其实这些只是社会层面承袭自政党的不把人当人看的观念传导,至于封控三年,更是政党直接下手摧毁全体中国人尊严的一次共同经历。
- 要成功,但不允许犯错 人只要是人,就会犯错。但很可惜,沦陷区的地既然容不下真实,自然也不允许犯错。不仅不允许活人犯错,即使你说说毛泽东这种死了好死的腊肉,也是不行的。所以年轻人就带着这种自相矛盾的走向成为人上人的路,是没机会想为什么一定要踩到别人头上,又为什么一定要吃苦,而这些苦是谁造成的?
- 焦虑动物,或者说没有安全感 基于上一条,年轻人自然就会陷入既要成功又不能犯错的焦虑中,这焦虑的具象是房子、是赚钱,可以是需要提前1.5小时赶到火车站,是考重本、考重研、考资格证书、考国考省考。但归根结底是人生毫无容错,这些问题也许有些是人口带来的“卷”,但更多是社会的财富分配不均。
去看抖音 碰拳挑战
中国的年轻人:警惕,猜疑,躲闪
外国的年轻人:友善,微笑,感谢
有人说是因为外国福利好,年轻人温室里长大,从小开心
可是我们看看福利不好的东南亚比我们穷的国家,
你搭讪路人,(同性或者是异性)
基本都会愿意跟你聊
而在中国街头,
你好打扰一下,后面 还没说完
对方就已经,啊不用了不用了,然后走开了。
互害社会典型案例
人与人之间就是默认猜疑,防备的
张口就觉得你要骗我害我讹我
中国的年轻人:警惕,猜疑,躲闪
外国的年轻人:友善,微笑,感谢
有人说是因为外国福利好,年轻人温室里长大,从小开心
可是我们看看福利不好的东南亚比我们穷的国家,
你搭讪路人,(同性或者是异性)
基本都会愿意跟你聊
而在中国街头,
你好打扰一下,后面 还没说完
对方就已经,啊不用了不用了,然后走开了。
互害社会典型案例
人与人之间就是默认猜疑,防备的
张口就觉得你要骗我害我讹我
沦陷区青年最大的特征就是那股无处不在的焦虑感,考公考研买房买车,人人都有一种潜意识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有的人急着进体制,有的人麻木什么也不在乎,有的人热爱二次元旅行依靠这些转移自己对痛苦生活的注意力。也是这种焦虑感带来了巨大的戾气,有的人目中无人,有的人卑若蝼蚁。
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也是沦陷区病态社会的一个真实写照。但从更大的角度来说,这种焦虑感正是因为列宁党破坏了社会有机共同体,导致社会所有人都变成了原子人,缺乏保障的结果。
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也是沦陷区病态社会的一个真实写照。但从更大的角度来说,这种焦虑感正是因为列宁党破坏了社会有机共同体,导致社会所有人都变成了原子人,缺乏保障的结果。
审美方面差非常远
中国年轻人审美十分单一和贫乏,无论什么出身都是如此,超级富二代也一样。
举个例子:音乐品味
美国年轻人音乐审美是非常多元的,且审美水平并不因为穷富而有区别。甚至穷孩子玩的音乐,其前卫程度根本不是江浙沪独生女能听得懂的。
比如去年大火的“Calm Down”(这歌今天还在b榜前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PgN4EfzUrU
这首歌的流派叫做Afrobeats。是从去年开始在美国大火的一股新型非洲风潮。
此曲就是代表之一,它的作者Rema是一个尼日利亚人,他把自己的音乐风格命名为“Afrorave“。
这个歌曲风格简单来说就是非洲风格洗脑歌,曲调是有着阿拉伯和印度音乐风格的非洲节奏音乐,然后不停地重复。
发行之后,在社交媒体上呈现病毒式的流行,深受美国年轻人喜爱,。
=======================
这个歌曲就很好体现出了中美年轻人在文化审美上的巨大差异。
中国年轻人可能最多能听得懂最近几年横扫全球的Kpop。
这种融合了阿拉伯和印度风格的非洲音乐,完全没有审美能力能听得懂。你去搜国内社交媒体平台,这首歌的讨论都很低,几乎是默默无闻。
那么中国年轻人都在听什么呢?
《2023最火的10首神曲,每首都超过10亿播放,哪首让你印象最深?》
https://www.zhihu.com/zvideo/1640406441533186048
我只能说,就算是洗脑歌,跟非洲大兄弟的歌比一比,中国人的听起来都是一股说不出来的土味。
所以某呼上有人为,中国流行音乐真的比不上欧美吗?
有人这么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47026/answer/251497554
====================================
中国某些城市里的年轻人,也许物质方面不比欧美人更差,他们见过更多的大牌,开过更好的车。
但是我极少(其实根本没有)见过富二代有比欧美年轻人更好的音乐品味,顶了天就是夜店电子嗨曲,车里放的品味最高的也就到周杰伦。并且真的以为周杰伦的音乐是亚洲天花板了……
中国年轻人审美十分单一和贫乏,无论什么出身都是如此,超级富二代也一样。
举个例子:音乐品味
美国年轻人音乐审美是非常多元的,且审美水平并不因为穷富而有区别。甚至穷孩子玩的音乐,其前卫程度根本不是江浙沪独生女能听得懂的。
比如去年大火的“Calm Down”(这歌今天还在b榜前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PgN4EfzUrU
这首歌的流派叫做Afrobeats。是从去年开始在美国大火的一股新型非洲风潮。
此曲就是代表之一,它的作者Rema是一个尼日利亚人,他把自己的音乐风格命名为“Afrorave“。
这个歌曲风格简单来说就是非洲风格洗脑歌,曲调是有着阿拉伯和印度音乐风格的非洲节奏音乐,然后不停地重复。
发行之后,在社交媒体上呈现病毒式的流行,深受美国年轻人喜爱,。
=======================
这个歌曲就很好体现出了中美年轻人在文化审美上的巨大差异。
中国年轻人可能最多能听得懂最近几年横扫全球的Kpop。
这种融合了阿拉伯和印度风格的非洲音乐,完全没有审美能力能听得懂。你去搜国内社交媒体平台,这首歌的讨论都很低,几乎是默默无闻。
那么中国年轻人都在听什么呢?
《2023最火的10首神曲,每首都超过10亿播放,哪首让你印象最深?》
https://www.zhihu.com/zvideo/1640406441533186048
我只能说,就算是洗脑歌,跟非洲大兄弟的歌比一比,中国人的听起来都是一股说不出来的土味。
所以某呼上有人为,中国流行音乐真的比不上欧美吗?
有人这么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47026/answer/251497554
从题主的提问方式可以看出一丝愤愤不平,诚然国内个别音乐作品似乎已经到达国际水准,英美的流行音乐也并非全部好听,也有糟粕。中国流行音乐也在向工业化发展,但是总体水平却仍然及不上英美。这与缺少有效基础音乐教育的听众群有关,与因为听众群的关系不断调整至迎合大众口味的市场有关,还与急功近利的音乐人有关。中国的流行乐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也觉得之前的答案有道理,咱不着急与英美相比,先赶上日韩吧。
====================================
中国某些城市里的年轻人,也许物质方面不比欧美人更差,他们见过更多的大牌,开过更好的车。
但是我极少(其实根本没有)见过富二代有比欧美年轻人更好的音乐品味,顶了天就是夜店电子嗨曲,车里放的品味最高的也就到周杰伦。并且真的以为周杰伦的音乐是亚洲天花板了……
我觉得是精神世界的巨大差异。拿我住过的美国为例(中部城市,靠近加拿大),年轻人普遍爱运动,尤其喜欢游泳和美式足球。与此相对的是,中国年轻人即使是爱运动的,也很少有美国人那种阳光的运动气质。另外,中国的年轻人对手机的依赖远比美国人强得多。无论是在城市街道还是公交地铁,低头只看手机的年轻人比比皆是,甚至在餐厅内边吃饭边看手机。美国年轻人聚堆吃饭永远都是热热闹闹的,没几个看手机。
国内比起西方 教育和生活环境都缺乏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平等的观念、思辨的精神、多元的视野等等 造就了两边青年观念和道德底线的不同
本质区别就是,他们缺乏逻辑思维训练和同理心。 这个特点其实和语言能力以及中共营造的信息茧有关,俄罗斯年轻人和中国东北年轻人性格其实很像,而比利时、荷兰,瑞典这些英语程度好的非英语国家的年轻人就有世界公民的特点,他们比起国族想象建构,更信世俗利益和人权价值。 而你和中国年轻人说人权,马上会下意识地眼镜一扶,说中国有符合本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人权。
又是一个,很触动的话题:(
葱油们说的问题,自己身上多少沾点——但完全无法摆脱。
不知道我的情况是否普遍到可以作为年轻人的代表,但还是愿意分享:
我在现实的社交中,更多时候是一种不知所措。有时候我不明白对方的意思是什么,这导致我要么需要重复一遍自己的话,或者要么就是搪塞过去……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说着那些话,为什么要做着这样那样的事……
我不确定是我的错觉还是真有这么回事,我能感觉到生活中有些人对我是疏远的。他们没有明示,但仿佛能感觉到——也许是因为我确实有点另类?
能接受我的人对我根本没有意见,不能接受的甚至不会和我发生交流——可能是我把自己平时的习惯暴露得太明显了?
生活还是正常的,但总有一个角落是我不明白的……
要是上面的情况,仅仅是个人问题。那我为自己的不成熟考虑表示抱歉:(
葱油们说的问题,自己身上多少沾点——但完全无法摆脱。
不知道我的情况是否普遍到可以作为年轻人的代表,但还是愿意分享:
我在现实的社交中,更多时候是一种不知所措。有时候我不明白对方的意思是什么,这导致我要么需要重复一遍自己的话,或者要么就是搪塞过去……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说着那些话,为什么要做着这样那样的事……
我不确定是我的错觉还是真有这么回事,我能感觉到生活中有些人对我是疏远的。他们没有明示,但仿佛能感觉到——也许是因为我确实有点另类?
能接受我的人对我根本没有意见,不能接受的甚至不会和我发生交流——可能是我把自己平时的习惯暴露得太明显了?
生活还是正常的,但总有一个角落是我不明白的……
要是上面的情况,仅仅是个人问题。那我为自己的不成熟考虑表示抱歉:(

已隐藏
中國年青人社交能力普遍極其低下
要麼做題做得基本社交能力都發展遲緩,基本溝通都有困難那種;要麼是那種攻擊性/爹味不懂得尊重別人/裝友善但其實是裝B
男性以前者居多;女性以後者居多
然後後者通常以為自己很會社交
——
發展國家的年青人 比較屌絲的都有基本溝通能力,而比alpha的也成熟懂尊重別人
黑人chill,白人自信
要麼做題做得基本社交能力都發展遲緩,基本溝通都有困難那種;要麼是那種攻擊性/爹味不懂得尊重別人/裝友善但其實是裝B
男性以前者居多;女性以後者居多
然後後者通常以為自己很會社交
——
發展國家的年青人 比較屌絲的都有基本溝通能力,而比alpha的也成熟懂尊重別人
黑人chill,白人自信
其实,缺少最根源的两样东西:
普世价值观、逻辑思辨力。
普世价值观、逻辑思辨力。
我觉得还是一种观念上的不同。中国青年天性是顺从,对于任何政策都没觉得有啥不合理。没有反思能力。可能西方人就喜欢反思抗议。中国青年看待很多问题觉得没啥关系。比如滥用实名制,人脸识别啥的。没想到隐私问题。反而觉得是便利。西方人会反思。
1.性格精神面貌:
国外年轻人阳光,纯真,有活力,情绪稳定,感情成熟,尊重别人;
中国年轻人内向,自卑,功利,阴暗,感情幼稚执拗,宅,不喜欢户外
2.学识:
国外年轻人知识面广,喜欢有趣的东西,自我驱动,终生学习。
中国人可能钻的深,学得快,聪明,但很可能学半天自己也没什么兴趣并且失去了寻找兴趣的能力,学完后就扔掉书本再也不碰,求知欲低,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几乎为零
3.文化
影视音乐这方面没太大差别,无非就是国外可以接触到全世界的文化,中国人内心厌恶自己的文化 崇拜国外又不愿意承认,审查制度也使得中国无法迸发创造力
4. 审美 衣品
这个不用说了 国外高 中国极差,尤其是中国男性,审美水平极低,还把自己的不修边幅当成是实在不花哨 自以为是。
5. 卫生
国外干净,但外国人就不怕脏 随地坐,水果不洗就吃,风里吹雨里跑 玩泥巴亲近自然
国内很多地方也挺干净的。但怪异的是中国人一个个都洁癖一样对一些灰啊土啊无法忍受
国外年轻人阳光,纯真,有活力,情绪稳定,感情成熟,尊重别人;
中国年轻人内向,自卑,功利,阴暗,感情幼稚执拗,宅,不喜欢户外
2.学识:
国外年轻人知识面广,喜欢有趣的东西,自我驱动,终生学习。
中国人可能钻的深,学得快,聪明,但很可能学半天自己也没什么兴趣并且失去了寻找兴趣的能力,学完后就扔掉书本再也不碰,求知欲低,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几乎为零
3.文化
影视音乐这方面没太大差别,无非就是国外可以接触到全世界的文化,中国人内心厌恶自己的文化 崇拜国外又不愿意承认,审查制度也使得中国无法迸发创造力
4. 审美 衣品
这个不用说了 国外高 中国极差,尤其是中国男性,审美水平极低,还把自己的不修边幅当成是实在不花哨 自以为是。
5. 卫生
国外干净,但外国人就不怕脏 随地坐,水果不洗就吃,风里吹雨里跑 玩泥巴亲近自然
国内很多地方也挺干净的。但怪异的是中国人一个个都洁癖一样对一些灰啊土啊无法忍受
个人感觉中国人普遍缺乏信仰或者是凝聚力,你看中国人在一起是一个族群,可是又感觉哪里怪怪的,因为中国人并不是因为民族认同或者国家认同或者宗教信仰而聚在一起的民族,中国人像是被暴政和大一统思想遗毒给强行捆绑在一起的,相反其他传统的民族国家的人他们往往都保留较好的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认同,就好像你觉得他们就是一个民族的人,而中华民族我总感觉怪怪的。
这个群体对我来说也是过于难以理解。墙内00后就像一个黑箱,他们的价值观看上去非常粉红,但深究起来又不那么粉红(或者说不像中宣部打造的经典粉红模板),很难想象他们是怎么把一套自相矛盾的价值观装到脑子里的。
中国青年做中国梦,被号召要学会吃苦。其他国家青年做啥梦总归是是自己的梦,要学也是追求幸福的生活。
都是受害者,有啥好研究的? 更没有必要去喷他们。
整个中国就是一所大监狱,里面各省各市、州、县,各个居民区,居民楼,各单位,各家庭,等等等等等等,都是一座座小监狱,监区,监房。。。
一切都是建立在暴力和恐怖的基础之上。
在可见的未来暂时无法改变。
就这样了。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这么简单,这么无趣。
没什么可研究的。
整个中国就是一所大监狱,里面各省各市、州、县,各个居民区,居民楼,各单位,各家庭,等等等等等等,都是一座座小监狱,监区,监房。。。
一切都是建立在暴力和恐怖的基础之上。
在可见的未来暂时无法改变。
就这样了。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这么简单,这么无趣。
没什么可研究的。
支那人已經被調教成但凡說話
一定先分清楚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求同存異呢
支那只求同,不存異
至於其他能力的低下
但凡落後國家都是如此
這點倒不是多特別
一定先分清楚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求同存異呢
支那只求同,不存異
至於其他能力的低下
但凡落後國家都是如此
這點倒不是多特別
走在路上一眼就能识别出来。就是那种,没有什么个人追求,处于摆烂的状态,但是看谁都不顺眼,逮着机会就要咬人的瘪三样子。
中国人极其冷漠,从来不关心他人,甚至崇尚互害,这样的社会迟早崩溃,他们迟早会自食恶果。
中国没有结社自由,社会最下层已经没有组织能力了。很多国家有教会、工会,但中国人什么都没有,在过分强调的"集体主义"的外表下其实是强烈的自私、冷漠和独善其身,嘴上"爱国"但根本没有真正对某个群体产生认同感。
中国没有结社自由,社会最下层已经没有组织能力了。很多国家有教会、工会,但中国人什么都没有,在过分强调的"集体主义"的外表下其实是强烈的自私、冷漠和独善其身,嘴上"爱国"但根本没有真正对某个群体产生认同感。
我谈电视剧。一般墙内电视剧一集45分钟,30集往上。欧美日韩我都有看,他们一般8-16集。我记得以前一般都叫第一部第二部,现在都叫第一季第二季了。
这两年墙内有个叫短剧的玩意,就是手机拍的,1集2-3分钟还搞了个30集。我觉得他们有病,既然这样,你直接搞个60分钟的网络电影不行吗?
这两年墙内有个叫短剧的玩意,就是手机拍的,1集2-3分钟还搞了个30集。我觉得他们有病,既然这样,你直接搞个60分钟的网络电影不行吗?
中国年轻人和发达国家年轻人比起来,最大的不同是戾气太重、刻薄
虽然我在英语世界也被见过不少骂人的,但那基本都是在谈论政治、时事或者宗教时,但是在日常交流时,因为陌生人一句话说不好踩雷了,就骂人甚至挂人嘲讽“下头”、“情商低”的,就只有中国人
虽然我在英语世界也被见过不少骂人的,但那基本都是在谈论政治、时事或者宗教时,但是在日常交流时,因为陌生人一句话说不好踩雷了,就骂人甚至挂人嘲讽“下头”、“情商低”的,就只有中国人
不爱干净;虽然欧美白人素质也低也不爱干净,但是东亚儒家小黄人古代都是很重道德素养的,现在哪怕是最穷的朝鲜那街道也没跟孟加拉印度似的,就中国素质道德约等于0
不现实,政治影响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离不开政治,中共国的话是洗脑让你远离政治,不让你知道种种,你如果在美国,会面临各种选举,各种新政策的制定是否对你有影响,这都是每个人需要选择的,而你说的国内外有什么不同,那不同点就在于政治你知道与否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现在年轻人连不戴头盔骑电动车要被罚款这种苛政,不说抗议,一起抱怨的都没有什么人,就只是温顺的服从——毫无疑问的是导致这种情况的也正是墙国政治生态,你说不涉及政治谈论中国年轻人怎么可能?
只知道自己看不懂希望,不知道明天的路在哪里,很多想做的事情没有条件和能力去做。
阅完众卿折子,朕心里很舒服
总算有几个正常人了!
加油!加油!加油!
与卿等共勉
总算有几个正常人了!
加油!加油!加油!
与卿等共勉
混沌中立,没有坚定立场,既定主义利好自己,不会思考一味地认为自己是对的
经济相差大,中国人多钱少发展晚,就算改开了速度也赶不上,现在正在冲击西方高端产业,但经过计算,哪怕把全球高端产业吃光也不足以让中国人gpd赶上卢森堡。先天的人穷志气短
文化产品少,政府的管制是相当的严苛,但这不只是康米执政党的措施,也是中国五千年儒教思想统治导致的。接触的东西少人的知识面就比西方发达国家差很多了,最近几年才爆出一个抖音让许多人的眼界得到了最初级的拓展
文化产品少,政府的管制是相当的严苛,但这不只是康米执政党的措施,也是中国五千年儒教思想统治导致的。接触的东西少人的知识面就比西方发达国家差很多了,最近几年才爆出一个抖音让许多人的眼界得到了最初级的拓展
西方社会的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基本上是左派,他们对父辈经营的社会不太满意,觉得应该更公平,更自由。他们相信人人平等,并愿意去帮助别人。会喜欢艺术,也崇尚自我奋斗。西方年轻人知道生命很短,所以他们要痛痛快快地生活。
中国青年啊,10几岁的时候就和这边7、8十岁的一些人类似,他们是右派,只相信弱肉强食。见到比他们弱的,横行霸道;比他们狠的,噤若寒蝉。还喜欢拉帮结伙,没有自立精神。中国青年知道生命很短,所以他们要忍辱负重地活着。
中国青年啊,10几岁的时候就和这边7、8十岁的一些人类似,他们是右派,只相信弱肉强食。见到比他们弱的,横行霸道;比他们狠的,噤若寒蝉。还喜欢拉帮结伙,没有自立精神。中国青年知道生命很短,所以他们要忍辱负重地活着。
其实差不多, 在颠覆共产党的角度都是可造之才
我常说人是会变得, 看看戈尔巴乔夫那种忠贞的党员最后都会变成社会民主党...
我常说人是会变得, 看看戈尔巴乔夫那种忠贞的党员最后都会变成社会民主党...
大家在把中共国人民和西方阵营发达民族国家比较的时候,要把问题分为两类讨论
发达和欠发达
民主和非民主
所以可以参考的两种对象,一种是富裕但不民主的国家(海湾油霸),富裕半民主国家(新加坡)
另一种参考的对象是民主但不富裕的国家,比如印度,南非,巴西之类的。把海湾油霸新加坡,印度南非巴西这两组国家的特性讲清楚了,你大致也能理解中国的情况了。
发达和欠发达
民主和非民主
所以可以参考的两种对象,一种是富裕但不民主的国家(海湾油霸),富裕半民主国家(新加坡)
另一种参考的对象是民主但不富裕的国家,比如印度,南非,巴西之类的。把海湾油霸新加坡,印度南非巴西这两组国家的特性讲清楚了,你大致也能理解中国的情况了。
洼地生物是群居的地精
和人类社群存在物种差异
没有可比性
和人类社群存在物种差异
没有可比性
個人喜歡電影,那來聊聊電影
很喜歡幾年前的一部電影《最黑暗的時刻》由多次得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的蓋瑞·歐德曼飾演邱吉爾
講述英國在被德國下最後通牒後,邱吉爾要在幾天內決定英國到底要投降還是繼續反抗
你可以在電影中看出來歐德曼飾演的邱吉爾是多搖擺不定,把一個人在壓力下的脆弱都表現出來
(內地的電影允許領導人露出脆弱的一面嗎?我不知道)
另外美術的表現力也是一方面,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幕邱吉爾在電梯裡沉思明天要怎麼對國會發言
鏡頭拉遠,電梯緩緩下降,四周一片漆黑,只剩電梯裡那一點點的亮光
你真的可以感受到電影畫面帶給你的壓迫感,那種可以把人壓的喘不過氣的壓力
不知道內地有沒有也是畫面美術表現很好的電影,因為我的既定印象停留在花錢堆華麗的CG上
或者是這類電影在內地沒有市場?
很喜歡幾年前的一部電影《最黑暗的時刻》由多次得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的蓋瑞·歐德曼飾演邱吉爾
講述英國在被德國下最後通牒後,邱吉爾要在幾天內決定英國到底要投降還是繼續反抗
你可以在電影中看出來歐德曼飾演的邱吉爾是多搖擺不定,把一個人在壓力下的脆弱都表現出來
(內地的電影允許領導人露出脆弱的一面嗎?我不知道)
另外美術的表現力也是一方面,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幕邱吉爾在電梯裡沉思明天要怎麼對國會發言
鏡頭拉遠,電梯緩緩下降,四周一片漆黑,只剩電梯裡那一點點的亮光
你真的可以感受到電影畫面帶給你的壓迫感,那種可以把人壓的喘不過氣的壓力
不知道內地有沒有也是畫面美術表現很好的電影,因為我的既定印象停留在花錢堆華麗的CG上
或者是這類電影在內地沒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