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战后所谓的道歉真的有中韩宣传的比日本好吗?
我觉得更多的是因为两国战后处境有关
战后德国相当于改朝换代了 西德东德还是统一后 跟三德子延续性都不大 所以什么罪行屎盆子都可以扣给纳粹和希特勒
而日本其实还是战前政府的延续 天皇还是那个天皇 国旗还是那个国旗 自卫队还继续用着旧日军的军歌 军旗 所以日本没法像德国那样有背锅的
战后德国相当于改朝换代了 西德东德还是统一后 跟三德子延续性都不大 所以什么罪行屎盆子都可以扣给纳粹和希特勒
而日本其实还是战前政府的延续 天皇还是那个天皇 国旗还是那个国旗 自卫队还继续用着旧日军的军歌 军旗 所以日本没法像德国那样有背锅的
一个战争权都不放弃的国家就嘴上反省反省,要被你们称赞如何反思战争有多么好。一个把战争权放弃了的国家,战后一直在道歉,还要被骂军国主义。可以说是有病。
真正没有反省战争的国家应该是德国,德国的反省根本不是对战争的反省,而是对纳粹的反省。
我就这么说吧,德国反纳粹间接助长了俄罗斯的出兵理由的正当性。
前几年有个俄罗斯搞的反对美化纳粹主义的提案,就是那个被大肆宣传只有乌克兰和美国投反对票的那个。美国是因为宪法原因必须投反对票这个不谈,你们知道为什么乌克兰要投反对票吗,因为那个提议当中有一条是保护反纳粹纪念馆。那么这个反纳粹纪念馆有什么含义呢,就是当年苏联斯大林也属于是反纳粹的人,而乌克兰如果想去共产化把斯大林雕像啥的拆了,按照俄罗斯这个逻辑就是破坏反纳粹的胜利果实了。所以说反纳粹这玩意实际上就是被俄罗斯当作一个大义名分来牵制了乌克兰。而其他国家根本不好投反对票。就显得很难看。
这件事就充分说明,反纳粹和反战的区别以及反纳粹是如何实际助长战争的。因为只要有个正当的理由我就可以入侵别人,那反纳粹不刚刚好嘛。这就是反纳粹带来的恶果,也是为什么我说德国的反省反倒是助长了战争。
日本就战争道歉发言列表
1950年代
1957年,日本首相岸信介对缅甸人民说:“我们对在战争中我们对缅甸人民的作出的伤害深表抱歉。作为赎罪,哪怕只是消解一部分的伤痛,日本愿做出所有的战争赔偿。今日的日本不是过去的日本,而是像我们宪法所表明的,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
1957年,日本首相岸信介访问澳大利亚时说:“出于我正式的责任,和我个人的渴望,我向澳大利亚人民表达我们对战争中发生的事情深表抱歉”。
1960年代
1965年2月17日,日本外相椎名悦三郎应韩国外务部长官李东元的邀请访问韩国,首次就过去的历史问题向韩国表示公开道歉。
1970年代
主条目:中日联合声明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
1972年9月29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会见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双方在认真、坦率地交换了意见后,同意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其中表示:“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
1980年代
1982年8月24日,首相铃木善幸:“我沉痛地了解到,日本在过去的战争中所造成的严重伤害负有责任。”“有必要认识对于‘侵略’的批评。”
1982年8月26日,内阁官房长官宫泽喜一:“一、日本政府和日本国民深刻认识到过去我国的行为,曾经给包括韩国、中国等亚洲各国的国民以极大的痛苦和损害,站在反省和决心不能让这类事件再度发生的立场上,走上了和平国家的道路。我国对韩国,曾在昭和40年的《日韩联合公报》中,阐述了‘过去的关系令人遗憾,对此进行深刻反省’的认识,对中国,则在《日中联合声明》中,阐述了‘痛感过去日本国通过战争,给中国国民造成重大损害的责任,对此进行深刻反省’的认识。这也就确认了,上述我国的反省和决心,这种认识现在也没有任何改变。二、该《日韩联合公报》,《日中联合声明》的精神,在我国的学校教育,教科书审定之际,也当然应该受到尊重,而今天韩国、中国等国家对于此有关的我国教科书的记述,提出了批评。作为我国,在推进同亚洲近邻诸国友好、亲善的基础上,要充分听取这些批评,政府有责任予以纠正。三、为此,在今后的教科书审定时,要经过教学用图书调查审议会的审定,修改审定标准,充分实现上述宗旨。已经审定过的教科书,今后要迅速采取措施,实现上述同样宗旨。在实施这些之前,作为措施,文部大臣要表明见解,使上述第二项宗旨充分反映在教育方面。四、作为我国,今后也要努力促进同近邻国家国民的相互理解,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1984年9月7日,首相中曾根康弘:“为贵国及贵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感到深深的遗憾”
1989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访日,日本明仁天皇在会见时谈到中日间不幸历史时,第一次以“表示遗憾”这种方式表达歉意。
1990年代
1990年4月18日,外务大臣中山太郎。“韩国人被强制迁移到库页岛劳动,违反了自己的意愿,而是根据当时日本政府的意思。(他们在)战争结束后仍然不能回到祖国,只能留在当地生活。日本对此悲剧抱着至诚的歉意。”
1990年5月24日,明仁天皇。“我国带来这一不幸时期,想到贵国(韩国)的人民感受到的苦况,我只能感到痛惜之情。”
1990年5月25日,首相海部俊树。“过去一段时期,朝鲜半岛的各位人士因为我国的行为而经历了难以承受的痛苦和悲伤。藉着欢迎总统阁下这一机会,我作出谦虚的反省,并希望表达率直的歉意。”
1992年1月16日,首相宫泽喜一。“我们日本国民,首先必须想起过去一段时期,贵国国民因为我国的行为而经历了难以承受的痛苦和悲伤这一事实,而且不得忘记反省之情。作为总理,我希望再次对贵国国民表达反省及歉意之情。”
1992年1月17日,首相宫泽喜一。“关于我国与贵国的关系,我们不得忘记在数千年的交流之中,在历史上的一段时期,我国是加害者、贵国是被害者这一事实。朝鲜半岛的各位人士因为我国的行为而经历了难以承受的痛苦和悲伤,我想借此再次表明衷心的反省及道歉之意。最近有人提及所谓从军慰安妇的问题,我认为这种事情实在令人痛心,实在是非常抱歉。”
1992年7月6日,内阁官房长官加藤纮一。“不论国籍、出身地,作为所谓从军慰安妇而感受过难以描述的痛苦的所有人士,政府希望再次表达衷心的歉意及反省之情。[我们]坚决不重复这样的过去。在这样的深刻反省及决意之下,日本将坚持和平国家的立场,并致力建设面向未来的新日韩关系,以及与毗邻各亚洲国家及地区的关系。”
1993年8月4日,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发表了有关慰安妇关系调查结果,后称《河野谈话》。“无可否认,这件问题在军方的参与下,深深损害了众多女性的名誉及尊严。政府借此机会,再次不论国籍、出身地,向作为所谓从军慰安妇而感受过多次痛苦、身心负着难以愈合的伤口的所有人士,致以衷心的歉意及反省之情。”
1993年8月23日,首相细川护熙。“经过四十八年,我国现在得以成为享受繁荣与和平的国家。这是建于上次大战中可敬的牺牲之上,是先辈人士功绩的成果,我认为决不能忘记。我们希望借此机会,要向世界明确表示反省过去的历史,以及崭新的意志。首先在此,由于我国过去的侵略行为及殖民地支配等,而感受过难以承受的痛苦与悲伤,我们再次致以深切的反省与歉意之情。”
1993年9月24日,首相细川护熙。“我使用了‘侵略战争’、‘侵略行为’词语,以直率地表达一项共同的理解:过去我国的行为令很多人感受难以承受的痛苦与悲伤,并再次致以深切的反省与歉意之情。”
1994年8月31日,首相村山富市。“过去一段时期,我国所作的行为不止为国民带来众多牺牲,更给亚洲邻近诸国的人们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我国过去的侵略行为及殖民地支配等,令众多人士感受到难以承受的痛苦与悲伤;对此,我基于深刻的反省、决心不战之情,认为日本前进的道路,是要竭尽所能地迈向创造世界和平。我国必须正视与亚洲邻近诸国关系的历史。日本国民与邻近诸国国民携手为亚洲、太平洋开拓未来,不可或缺的是克服双方痛苦后所建立的互相理解与互相信赖此一稳固基础……所谓从军慰安妇问题,是深深伤害了女性的名誉与尊严的问题,我想在此机会再次表达衷心的反省及歉意之情。包含这类问题在内,我国认为表示歉意与反省之情[的方法],是要正视并正确地告诉后世过去的历史,以及努力进一步推进与相关国家的互相理解。本计划继承了这一种心情。”
1995年6月9日,众议院决议。“正值二战战后五十年,本院谨向全世界的战争受难者及牺牲者致以追悼之情。另外,念及世界近代史众多殖民地支配及侵略行为,认识到我国在过去作出这样的行为,并尤其给亚洲诸国国民带来痛苦,本院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情。”
1995年7月,首相村山富市。“所谓从军慰安妇……这个问题,在日本军的参与下,深深伤害了很多女性的名誉与尊严,这是完全不能原谅的。从军慰安妇身心负着难以愈合的伤痕,我对此致以深切的歉意。”
1995年8月15日,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后称《村山谈话》。“我国在不久的过去一段时期,国策有错误,走了战争的道路,使国民陷入存亡的危机,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为了避免未来有错误,我就谦虚地对待毫无疑问的这一历史事实,谨此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同时谨向在这段历史中受到灾难的所有国内外人士表示沉痛的哀悼。战败后50周年的今天,我国应该立足于过去的深刻反省,排除自以为是的国家主义,作为负责任的国际社会成员促进国际协调,来推广和平的理念和民主主义。与此同时,非常重要的是,我国作为经历过原子弹轰炸的唯一国家,包括追求彻底销毁核武器以及加强核不扩散体制等在内,要积极推进国际裁军。我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偿还过去的错误,也能安慰遇难者的灵魂。 ”
2000年代
2001年10月8日,首相小泉纯一郎。“今天我有机会参观了这个纪念馆,再一次痛感到战争之悲惨。我对遭受侵略而牺牲的中国人民感到由衷的歉意和哀悼,怀着这种心情观看了这里的许多展览。我感到,决不允许再次发动战争,些许这是对因战争惨剧而倒下的人们的一种告慰吧。我们都会在这样的心情下认识到,日中关系是不仅仅有益于日中两国的友好和平,同时也有益于亚洲和平及世界和平的非常重要的双边关系。”
2005年4月22日,首相小泉纯一郎。对于过去殖民统治和侵略“深刻反省和发自内心的道歉”,强调今后日本也将继续走“和平国家”的路线。
2005年8月15日,首相小泉纯一郎发表谈话,后称《小泉谈话》。“我国由于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我谦虚地对待这一历史事实,谨此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同时谨向在那场大战中遇难的所有国内外人士表示沉痛的哀悼。我们决心不淡忘这一悲惨的战争的教训,决不会再次使兵戎相见,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我国战后的历史正是以实际行动体现对战争反省的60年。”
2007年3月11日,首相安倍晋三。“向当时心灵受到创伤、饱受艰辛的的人士,致以衷心的歉意。……[日本政府]将继承[1993年]官房长官河野洋平的谈话,这是一贯的立场。……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以及桥本龙太郎都给前慰安妇寄出[表示道歉的]信函,那样的心情完全没有变化。”
2007年3月26日,首相安倍晋三。“此刻,我在这里以首相的身份致歉,我们的立场在‘河野谈话’里已经表明。我对经历过那些困境的人感到同情,我为他们在当时被置身于那样的环境表示歉意。”
2008年10月25日,参加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的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回国前,接受了中国央视《高端访问》栏目的采访,表示愿意对“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并不认同中国威胁论的可能。
2009年5月9日,日本政府通过日本驻美大使馆向在巴丹死亡行军事件中受到伤害的美国战俘道歉。
2010年代
2010年2月11日,日本外相冈田克也出席了在韩国外交通商部厅舍举行的韩日外长会谈,并在会谈后的记者会中称:“我能理解失去国家,且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受重创的心情。我认为应该铭记被合并方的痛苦,并绝不能忘记受害者的心情。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展望今后的一百年,并加强走向未来的友好关系。”
2010年8月10日,在韩日强制合并1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内阁会议上发表谢罪谈话,菅直人说:“要拿出勇气直面历史,承认历史,并真诚地反省过去的错误。给人带去痛苦的一方轻易就会忘记历史,但承受痛苦的一方往往会难以忘却。对于殖民统治造成的损失和痛苦,将痛彻反省,由衷地表示歉意。”
2010年9月13日,日本外相冈田克也在与二战期间被日军俘虏的美国老兵会晤时表示:“在战争中,你们都受到了不人道的待遇,境况艰难。我谨代表日本政府,向各位表达深深的、诚挚的歉意。”
2010年12月7日,日本首相菅直人为二战期间实施殖民统治向韩国人道歉。
2011年3月3日,日本外务大臣前原诚司就日军的残酷对待向一群曾被日军俘虏的澳洲军人道歉。
2011年12月8日,外务大臣政务官加藤敏幸为日军于香港战役中对加拿大军人的态度和行为道歉。
2013年1月9日,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南京向日军战争罪行的受害者正式道歉,并敦促日本政府承认日中两国之间存在领土主权争议。
2013年11月,鸠山由纪夫在香港城市大学出席讲座时两次为日军侵华行为道歉,并认为即使国家处于战争时期这些暴行也不可接受,而他作为日本平民有义务为此向中国人民致歉。他表示,曾到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参观,亲身面对众多历史事实,从照片看到日军在城内杀害无辜平民,也读到日本媒体在当时如何赞扬这些暴行。他指日本有责任宣布永久中止战争,以澄清国际间的争论,并向全球宣扬非军国主义。
2015年8月14日,首相安倍晋三在战争结束七十周年之际经内阁会议同意发表谈话:“在国内外所有死遇者面前,深深地鞠躬,并表示痛惜,表达永久的哀悼之意”,在慰安妇问题上,表示“我们也不能忘记,在战场背后被严重伤害名誉与尊严的女性们的存在”。“我国对在那场战争中的行为多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同时表示“这些历代内阁的立场今后也将是坚定不移的”。
维基链接参考: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5%B0%B1%E6%88%98%E4%BA%89%E9%81%93%E6%AD%89%E5%8F%91%E8%A8%80%E5%88%97%E8%A1%A8
视频参考:https://youtu.be/CM8s9qSdlOM
真正没有反省战争的国家应该是德国,德国的反省根本不是对战争的反省,而是对纳粹的反省。
我就这么说吧,德国反纳粹间接助长了俄罗斯的出兵理由的正当性。
前几年有个俄罗斯搞的反对美化纳粹主义的提案,就是那个被大肆宣传只有乌克兰和美国投反对票的那个。美国是因为宪法原因必须投反对票这个不谈,你们知道为什么乌克兰要投反对票吗,因为那个提议当中有一条是保护反纳粹纪念馆。那么这个反纳粹纪念馆有什么含义呢,就是当年苏联斯大林也属于是反纳粹的人,而乌克兰如果想去共产化把斯大林雕像啥的拆了,按照俄罗斯这个逻辑就是破坏反纳粹的胜利果实了。所以说反纳粹这玩意实际上就是被俄罗斯当作一个大义名分来牵制了乌克兰。而其他国家根本不好投反对票。就显得很难看。
这件事就充分说明,反纳粹和反战的区别以及反纳粹是如何实际助长战争的。因为只要有个正当的理由我就可以入侵别人,那反纳粹不刚刚好嘛。这就是反纳粹带来的恶果,也是为什么我说德国的反省反倒是助长了战争。
日本就战争道歉发言列表
1950年代
1957年,日本首相岸信介对缅甸人民说:“我们对在战争中我们对缅甸人民的作出的伤害深表抱歉。作为赎罪,哪怕只是消解一部分的伤痛,日本愿做出所有的战争赔偿。今日的日本不是过去的日本,而是像我们宪法所表明的,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
1957年,日本首相岸信介访问澳大利亚时说:“出于我正式的责任,和我个人的渴望,我向澳大利亚人民表达我们对战争中发生的事情深表抱歉”。
1960年代
1965年2月17日,日本外相椎名悦三郎应韩国外务部长官李东元的邀请访问韩国,首次就过去的历史问题向韩国表示公开道歉。
1970年代
主条目:中日联合声明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
1972年9月29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会见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双方在认真、坦率地交换了意见后,同意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其中表示:“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
1980年代
1982年8月24日,首相铃木善幸:“我沉痛地了解到,日本在过去的战争中所造成的严重伤害负有责任。”“有必要认识对于‘侵略’的批评。”
1982年8月26日,内阁官房长官宫泽喜一:“一、日本政府和日本国民深刻认识到过去我国的行为,曾经给包括韩国、中国等亚洲各国的国民以极大的痛苦和损害,站在反省和决心不能让这类事件再度发生的立场上,走上了和平国家的道路。我国对韩国,曾在昭和40年的《日韩联合公报》中,阐述了‘过去的关系令人遗憾,对此进行深刻反省’的认识,对中国,则在《日中联合声明》中,阐述了‘痛感过去日本国通过战争,给中国国民造成重大损害的责任,对此进行深刻反省’的认识。这也就确认了,上述我国的反省和决心,这种认识现在也没有任何改变。二、该《日韩联合公报》,《日中联合声明》的精神,在我国的学校教育,教科书审定之际,也当然应该受到尊重,而今天韩国、中国等国家对于此有关的我国教科书的记述,提出了批评。作为我国,在推进同亚洲近邻诸国友好、亲善的基础上,要充分听取这些批评,政府有责任予以纠正。三、为此,在今后的教科书审定时,要经过教学用图书调查审议会的审定,修改审定标准,充分实现上述宗旨。已经审定过的教科书,今后要迅速采取措施,实现上述同样宗旨。在实施这些之前,作为措施,文部大臣要表明见解,使上述第二项宗旨充分反映在教育方面。四、作为我国,今后也要努力促进同近邻国家国民的相互理解,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1984年9月7日,首相中曾根康弘:“为贵国及贵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感到深深的遗憾”
1989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访日,日本明仁天皇在会见时谈到中日间不幸历史时,第一次以“表示遗憾”这种方式表达歉意。
1990年代
1990年4月18日,外务大臣中山太郎。“韩国人被强制迁移到库页岛劳动,违反了自己的意愿,而是根据当时日本政府的意思。(他们在)战争结束后仍然不能回到祖国,只能留在当地生活。日本对此悲剧抱着至诚的歉意。”
1990年5月24日,明仁天皇。“我国带来这一不幸时期,想到贵国(韩国)的人民感受到的苦况,我只能感到痛惜之情。”
1990年5月25日,首相海部俊树。“过去一段时期,朝鲜半岛的各位人士因为我国的行为而经历了难以承受的痛苦和悲伤。藉着欢迎总统阁下这一机会,我作出谦虚的反省,并希望表达率直的歉意。”
1992年1月16日,首相宫泽喜一。“我们日本国民,首先必须想起过去一段时期,贵国国民因为我国的行为而经历了难以承受的痛苦和悲伤这一事实,而且不得忘记反省之情。作为总理,我希望再次对贵国国民表达反省及歉意之情。”
1992年1月17日,首相宫泽喜一。“关于我国与贵国的关系,我们不得忘记在数千年的交流之中,在历史上的一段时期,我国是加害者、贵国是被害者这一事实。朝鲜半岛的各位人士因为我国的行为而经历了难以承受的痛苦和悲伤,我想借此再次表明衷心的反省及道歉之意。最近有人提及所谓从军慰安妇的问题,我认为这种事情实在令人痛心,实在是非常抱歉。”
1992年7月6日,内阁官房长官加藤纮一。“不论国籍、出身地,作为所谓从军慰安妇而感受过难以描述的痛苦的所有人士,政府希望再次表达衷心的歉意及反省之情。[我们]坚决不重复这样的过去。在这样的深刻反省及决意之下,日本将坚持和平国家的立场,并致力建设面向未来的新日韩关系,以及与毗邻各亚洲国家及地区的关系。”
1993年8月4日,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发表了有关慰安妇关系调查结果,后称《河野谈话》。“无可否认,这件问题在军方的参与下,深深损害了众多女性的名誉及尊严。政府借此机会,再次不论国籍、出身地,向作为所谓从军慰安妇而感受过多次痛苦、身心负着难以愈合的伤口的所有人士,致以衷心的歉意及反省之情。”
1993年8月23日,首相细川护熙。“经过四十八年,我国现在得以成为享受繁荣与和平的国家。这是建于上次大战中可敬的牺牲之上,是先辈人士功绩的成果,我认为决不能忘记。我们希望借此机会,要向世界明确表示反省过去的历史,以及崭新的意志。首先在此,由于我国过去的侵略行为及殖民地支配等,而感受过难以承受的痛苦与悲伤,我们再次致以深切的反省与歉意之情。”
1993年9月24日,首相细川护熙。“我使用了‘侵略战争’、‘侵略行为’词语,以直率地表达一项共同的理解:过去我国的行为令很多人感受难以承受的痛苦与悲伤,并再次致以深切的反省与歉意之情。”
1994年8月31日,首相村山富市。“过去一段时期,我国所作的行为不止为国民带来众多牺牲,更给亚洲邻近诸国的人们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我国过去的侵略行为及殖民地支配等,令众多人士感受到难以承受的痛苦与悲伤;对此,我基于深刻的反省、决心不战之情,认为日本前进的道路,是要竭尽所能地迈向创造世界和平。我国必须正视与亚洲邻近诸国关系的历史。日本国民与邻近诸国国民携手为亚洲、太平洋开拓未来,不可或缺的是克服双方痛苦后所建立的互相理解与互相信赖此一稳固基础……所谓从军慰安妇问题,是深深伤害了女性的名誉与尊严的问题,我想在此机会再次表达衷心的反省及歉意之情。包含这类问题在内,我国认为表示歉意与反省之情[的方法],是要正视并正确地告诉后世过去的历史,以及努力进一步推进与相关国家的互相理解。本计划继承了这一种心情。”
1995年6月9日,众议院决议。“正值二战战后五十年,本院谨向全世界的战争受难者及牺牲者致以追悼之情。另外,念及世界近代史众多殖民地支配及侵略行为,认识到我国在过去作出这样的行为,并尤其给亚洲诸国国民带来痛苦,本院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情。”
1995年7月,首相村山富市。“所谓从军慰安妇……这个问题,在日本军的参与下,深深伤害了很多女性的名誉与尊严,这是完全不能原谅的。从军慰安妇身心负着难以愈合的伤痕,我对此致以深切的歉意。”
1995年8月15日,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后称《村山谈话》。“我国在不久的过去一段时期,国策有错误,走了战争的道路,使国民陷入存亡的危机,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为了避免未来有错误,我就谦虚地对待毫无疑问的这一历史事实,谨此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同时谨向在这段历史中受到灾难的所有国内外人士表示沉痛的哀悼。战败后50周年的今天,我国应该立足于过去的深刻反省,排除自以为是的国家主义,作为负责任的国际社会成员促进国际协调,来推广和平的理念和民主主义。与此同时,非常重要的是,我国作为经历过原子弹轰炸的唯一国家,包括追求彻底销毁核武器以及加强核不扩散体制等在内,要积极推进国际裁军。我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偿还过去的错误,也能安慰遇难者的灵魂。 ”
2000年代
2001年10月8日,首相小泉纯一郎。“今天我有机会参观了这个纪念馆,再一次痛感到战争之悲惨。我对遭受侵略而牺牲的中国人民感到由衷的歉意和哀悼,怀着这种心情观看了这里的许多展览。我感到,决不允许再次发动战争,些许这是对因战争惨剧而倒下的人们的一种告慰吧。我们都会在这样的心情下认识到,日中关系是不仅仅有益于日中两国的友好和平,同时也有益于亚洲和平及世界和平的非常重要的双边关系。”
2005年4月22日,首相小泉纯一郎。对于过去殖民统治和侵略“深刻反省和发自内心的道歉”,强调今后日本也将继续走“和平国家”的路线。
2005年8月15日,首相小泉纯一郎发表谈话,后称《小泉谈话》。“我国由于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我谦虚地对待这一历史事实,谨此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同时谨向在那场大战中遇难的所有国内外人士表示沉痛的哀悼。我们决心不淡忘这一悲惨的战争的教训,决不会再次使兵戎相见,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我国战后的历史正是以实际行动体现对战争反省的60年。”
2007年3月11日,首相安倍晋三。“向当时心灵受到创伤、饱受艰辛的的人士,致以衷心的歉意。……[日本政府]将继承[1993年]官房长官河野洋平的谈话,这是一贯的立场。……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以及桥本龙太郎都给前慰安妇寄出[表示道歉的]信函,那样的心情完全没有变化。”
2007年3月26日,首相安倍晋三。“此刻,我在这里以首相的身份致歉,我们的立场在‘河野谈话’里已经表明。我对经历过那些困境的人感到同情,我为他们在当时被置身于那样的环境表示歉意。”
2008年10月25日,参加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的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回国前,接受了中国央视《高端访问》栏目的采访,表示愿意对“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并不认同中国威胁论的可能。
2009年5月9日,日本政府通过日本驻美大使馆向在巴丹死亡行军事件中受到伤害的美国战俘道歉。
2010年代
2010年2月11日,日本外相冈田克也出席了在韩国外交通商部厅舍举行的韩日外长会谈,并在会谈后的记者会中称:“我能理解失去国家,且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受重创的心情。我认为应该铭记被合并方的痛苦,并绝不能忘记受害者的心情。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展望今后的一百年,并加强走向未来的友好关系。”
2010年8月10日,在韩日强制合并1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内阁会议上发表谢罪谈话,菅直人说:“要拿出勇气直面历史,承认历史,并真诚地反省过去的错误。给人带去痛苦的一方轻易就会忘记历史,但承受痛苦的一方往往会难以忘却。对于殖民统治造成的损失和痛苦,将痛彻反省,由衷地表示歉意。”
2010年9月13日,日本外相冈田克也在与二战期间被日军俘虏的美国老兵会晤时表示:“在战争中,你们都受到了不人道的待遇,境况艰难。我谨代表日本政府,向各位表达深深的、诚挚的歉意。”
2010年12月7日,日本首相菅直人为二战期间实施殖民统治向韩国人道歉。
2011年3月3日,日本外务大臣前原诚司就日军的残酷对待向一群曾被日军俘虏的澳洲军人道歉。
2011年12月8日,外务大臣政务官加藤敏幸为日军于香港战役中对加拿大军人的态度和行为道歉。
2013年1月9日,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南京向日军战争罪行的受害者正式道歉,并敦促日本政府承认日中两国之间存在领土主权争议。
2013年11月,鸠山由纪夫在香港城市大学出席讲座时两次为日军侵华行为道歉,并认为即使国家处于战争时期这些暴行也不可接受,而他作为日本平民有义务为此向中国人民致歉。他表示,曾到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参观,亲身面对众多历史事实,从照片看到日军在城内杀害无辜平民,也读到日本媒体在当时如何赞扬这些暴行。他指日本有责任宣布永久中止战争,以澄清国际间的争论,并向全球宣扬非军国主义。
2015年8月14日,首相安倍晋三在战争结束七十周年之际经内阁会议同意发表谈话:“在国内外所有死遇者面前,深深地鞠躬,并表示痛惜,表达永久的哀悼之意”,在慰安妇问题上,表示“我们也不能忘记,在战场背后被严重伤害名誉与尊严的女性们的存在”。“我国对在那场战争中的行为多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同时表示“这些历代内阁的立场今后也将是坚定不移的”。
维基链接参考: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5%B0%B1%E6%88%98%E4%BA%89%E9%81%93%E6%AD%89%E5%8F%91%E8%A8%80%E5%88%97%E8%A1%A8
视频参考:https://youtu.be/CM8s9qSdlOM
简单说一些我了解的事实吧。(有不准确的地方,修改了一下)
日本二战主要是天皇和部下一起发动的。人民也被煽动无脑参与了。
没有道歉的人是裕仁天皇。东条英机被审判了。
二战后,麦克阿瑟以及美国想将日本作为其傀儡。
所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没有让发动战争的,不作为的天皇出面道歉。
保留且架空了天皇制,作为战败国不具备军事指挥权。
日本的那些道歉,既不是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承担战争责任性质的道歉,
更不是发动战争的天皇来道歉。而是一些日本的政府官员,中国提到这事了,他们象征性地道歉几句。而且从来没说过对不起。说的是“给你们的人民添麻烦了”这样躲避责任的话。
他们不会在历史书里过多写侵略中国的事情,也不会像德国那样彻底地去纳粹化。右翼势力依旧在当地有所保持。
政府的懦弱,日本国民性,美国的狡猾,世界发展的趋势造就。。。反正这种结果有太多原因。
这是我读到的历史。荷兰历史学家写的。个人认为比较客观。
有找过日本教授确认,他认为历史上就是这样的。
相比较德国政府的道歉就很有诚意。犹太人博物馆我去过,教科书,很多德国朋友跟我表示他们小时候就经常有反战远足,逼着他们看残忍的纪录片和照片。。。当然,我有时候认为他们也会更加的矫枉过正。甚至有德国人说有一段时间,去了美国,怕暴露自己德国口音的英语。。
--------
补充一下,日本在君主立宪制前的明治宪法中,天皇的权力并不是很明确。
这种暧昧,浑水摸鱼的制度缺失,确实很日本(谁杠我就是我对,我在日本工作10年➕,他们的制度上绝对经常浑水摸鱼不接受反驳)
所以天皇的战争责任,是有争议的。大家可以去看维基百科。
日本二战主要是天皇和部下一起发动的。人民也被煽动无脑参与了。
没有道歉的人是裕仁天皇。东条英机被审判了。
二战后,麦克阿瑟以及美国想将日本作为其傀儡。
所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没有让发动战争的,不作为的天皇出面道歉。
保留且架空了天皇制,作为战败国不具备军事指挥权。
日本的那些道歉,既不是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承担战争责任性质的道歉,
更不是发动战争的天皇来道歉。而是一些日本的政府官员,中国提到这事了,他们象征性地道歉几句。而且从来没说过对不起。说的是“给你们的人民添麻烦了”这样躲避责任的话。
他们不会在历史书里过多写侵略中国的事情,也不会像德国那样彻底地去纳粹化。右翼势力依旧在当地有所保持。
政府的懦弱,日本国民性,美国的狡猾,世界发展的趋势造就。。。反正这种结果有太多原因。
这是我读到的历史。荷兰历史学家写的。个人认为比较客观。
有找过日本教授确认,他认为历史上就是这样的。
相比较德国政府的道歉就很有诚意。犹太人博物馆我去过,教科书,很多德国朋友跟我表示他们小时候就经常有反战远足,逼着他们看残忍的纪录片和照片。。。当然,我有时候认为他们也会更加的矫枉过正。甚至有德国人说有一段时间,去了美国,怕暴露自己德国口音的英语。。
--------
补充一下,日本在君主立宪制前的明治宪法中,天皇的权力并不是很明确。
这种暧昧,浑水摸鱼的制度缺失,确实很日本(谁杠我就是我对,我在日本工作10年➕,他们的制度上绝对经常浑水摸鱼不接受反驳)
所以天皇的战争责任,是有争议的。大家可以去看维基百科。
无依之地
黑名单
日本道歉就是不如德国诚恳,我认为这就是事实,没必要否认。
首先根源在于战后是美国一家单独占领的日本,所以审判战犯,定罪,重新改革日本都是由美国来完成的,中国作为主要受害者却没什么话语权,而德国破坏力太大,英法苏都绝不会放过纳粹余孽,至于远东审判苏联英国根本不care,东南亚各国就更说不上话了,所以日本战犯清算的就比德国要轻的多,像赔款什么的中国更是跟着苏联一起直接免了。裕仁天皇作为一个脱不开战争干系的领导人却因为政治原因被美国放过,日本学校和教科书上有描写日军的侵略暴行,也会提及南京 马尼拉等惨案,但是并不像德国系统性反思屠犹一样详细深刻,没有重点放在战争最初因何发生,为什么发生,而是更加强调了战争结果的惨烈。像靖国神社中游就馆里的史观其实就和反贼所痛骂的“支性”是一样的。日本至今右翼势力和德国新纳粹比还是大多了,而且把战犯移到参拜靖国神社也的确是个污点,日本皇室就从来不参拜,包括裕仁自己也反对把战犯供到里面,证明日本皇室也认为这样的行为不妥,不合适。
首先根源在于战后是美国一家单独占领的日本,所以审判战犯,定罪,重新改革日本都是由美国来完成的,中国作为主要受害者却没什么话语权,而德国破坏力太大,英法苏都绝不会放过纳粹余孽,至于远东审判苏联英国根本不care,东南亚各国就更说不上话了,所以日本战犯清算的就比德国要轻的多,像赔款什么的中国更是跟着苏联一起直接免了。裕仁天皇作为一个脱不开战争干系的领导人却因为政治原因被美国放过,日本学校和教科书上有描写日军的侵略暴行,也会提及南京 马尼拉等惨案,但是并不像德国系统性反思屠犹一样详细深刻,没有重点放在战争最初因何发生,为什么发生,而是更加强调了战争结果的惨烈。像靖国神社中游就馆里的史观其实就和反贼所痛骂的“支性”是一样的。日本至今右翼势力和德国新纳粹比还是大多了,而且把战犯移到参拜靖国神社也的确是个污点,日本皇室就从来不参拜,包括裕仁自己也反对把战犯供到里面,证明日本皇室也认为这样的行为不妥,不合适。
按照這個說法日本也算改朝換代了
天皇都不做神了,又民主化了。民主化國家國會換一次血就可以說是改一朝代,差不多
還有什麼叫沒人背鍋?為什麼需要背鍋?感覺錯了就認錯,感覺沒有就不認,為什麼需要有人背鍋才能認錯?樓主思路就有問題
不過日本也的確不是因為覺得錯而道歉,而是因為被罵了才道歉的。中韓說『對我們道歉!』就對他們道歉,哪怕有的如中國東北根本不必要的(畢竟當地日治時期比之前之後都好多了。這是很多當地人和第三方記錄都有證實的)也一併道歉,對真正需要道歉的,像是被自願去神風的人就反而不道了,一句為國獻軀打發了。什麼為國獻軀,分明是被國搶軀。原子彈不怪自己不聽美國警告堅持一億玉碎,怪原子彈本身。話說一億玉碎才是『日本人全部去死吧!』這還不傷害民族感情我也不知道什麼傷了。就算用日語google也沒見道歉的文獻
德國道歉是比較好,甚至有時候可以說好過頭了(貶義)
哪怕是英國人承認隆梅爾是個偉大的有榮譽感的人,德國人都很少在鏡頭前說一句好話,比近年來的華納兄弟膽子還小。美化戰爭中的人性?日本可以接受諸如『軍人崇高的犧牲』這類描寫,德國不救個猶太人就基本免談。日本人為二戰洗白也好,哪怕當街喊天皇萬歲,頂多被人白目而已。在德國街頭喊勝利萬歲就兩碼事,言論自由不包括玩納粹梗。日本允許合法收藏日軍軍刀,經過指定手續即可。只是日軍軍刀年代接近又是量產型,以愛好美術品為多的日本刀愛好者之間人氣不高而已,當然也有少數派就好這一口、從中看出美的。在德國想收藏納粹周邊,收藏太多都有被當成納粹分子抓起來的危險,罪證就是你收藏了周邊,哪怕你只是覺得那很好看
說實在話我不覺得哪一邊好,我看了都不夠好
德國貌似比較好,相當一部份原因應該是英法美以比中韓表現得好太多了
英國人可以接受德國飛機在倫敦上空飛、再現不列顛空戰,德國人就可以接受去英國看英國博物館怎麼描述自己爺爺輩被英國人炸死的(我去一個英國博物館,前面就一個德國團)
中國連日本人在南京街頭走路都不太能容忍(我認識的日本人在南京問路,被中國警察罵得很難聽)日本人當然不敢和中國多聊這個話題,換德國人恐怕也不敢了
反過來,要是中國也能接受日本在穿復古軍裝,和同樣穿復古軍裝的中國人一起再現歷史,日本人至少也會變得敢對中國人說地獄梗笑話吧
不是說日本和德國怎麼樣,關係是相互的。中韓表現差的部分我覺得因素更大
天皇都不做神了,又民主化了。民主化國家國會換一次血就可以說是改一朝代,差不多
還有什麼叫沒人背鍋?為什麼需要背鍋?感覺錯了就認錯,感覺沒有就不認,為什麼需要有人背鍋才能認錯?樓主思路就有問題
不過日本也的確不是因為覺得錯而道歉,而是因為被罵了才道歉的。中韓說『對我們道歉!』就對他們道歉,哪怕有的如中國東北根本不必要的(畢竟當地日治時期比之前之後都好多了。這是很多當地人和第三方記錄都有證實的)也一併道歉,對真正需要道歉的,像是被自願去神風的人就反而不道了,一句為國獻軀打發了。什麼為國獻軀,分明是被國搶軀。原子彈不怪自己不聽美國警告堅持一億玉碎,怪原子彈本身。話說一億玉碎才是『日本人全部去死吧!』這還不傷害民族感情我也不知道什麼傷了。就算用日語google也沒見道歉的文獻
德國道歉是比較好,甚至有時候可以說好過頭了(貶義)
哪怕是英國人承認隆梅爾是個偉大的有榮譽感的人,德國人都很少在鏡頭前說一句好話,比近年來的華納兄弟膽子還小。美化戰爭中的人性?日本可以接受諸如『軍人崇高的犧牲』這類描寫,德國不救個猶太人就基本免談。日本人為二戰洗白也好,哪怕當街喊天皇萬歲,頂多被人白目而已。在德國街頭喊勝利萬歲就兩碼事,言論自由不包括玩納粹梗。日本允許合法收藏日軍軍刀,經過指定手續即可。只是日軍軍刀年代接近又是量產型,以愛好美術品為多的日本刀愛好者之間人氣不高而已,當然也有少數派就好這一口、從中看出美的。在德國想收藏納粹周邊,收藏太多都有被當成納粹分子抓起來的危險,罪證就是你收藏了周邊,哪怕你只是覺得那很好看
說實在話我不覺得哪一邊好,我看了都不夠好
德國貌似比較好,相當一部份原因應該是英法美以比中韓表現得好太多了
英國人可以接受德國飛機在倫敦上空飛、再現不列顛空戰,德國人就可以接受去英國看英國博物館怎麼描述自己爺爺輩被英國人炸死的(我去一個英國博物館,前面就一個德國團)
中國連日本人在南京街頭走路都不太能容忍(我認識的日本人在南京問路,被中國警察罵得很難聽)日本人當然不敢和中國多聊這個話題,換德國人恐怕也不敢了
反過來,要是中國也能接受日本在穿復古軍裝,和同樣穿復古軍裝的中國人一起再現歷史,日本人至少也會變得敢對中國人說地獄梗笑話吧
不是說日本和德國怎麼樣,關係是相互的。中韓表現差的部分我覺得因素更大
知乎上也有类似的的问题,回答大部分都是德国的所谓道歉也就那样,这里的回答倒反了过来。还不是因为德国当年有一些站在今天的角度算是“白左”或者“圣母”的人,硬是和德国不愿意反省的大多数人和主流文化死磕,把德国逼向反思。但另一方面德国冷战时轰炸南斯拉夫,甚至直接把别人搞解体是彻底反省?我寻思日本二战后没对任何一个曾经被自己侵略过的国家动用军事力量吧。
中共对1994年的德国反纳粹法宣传的那么积极,却为何40多年来从来不肯正面宣传日本文部省的《近邻诸国条项》呢?这法令可是至今生效着的,《近邻诸国条项》每次出现在中国的新闻上的时候,都是用来宣传右翼怎么怎么去反对,试图推翻这条法令,却从不对这条法令的内容进行任何解释,到底是在怕中国人们知道什么事实呢?
制定于1982年的《近邻诸国条项》是一条什么法令呢?简单来说就是文部省规定小中高学校的历史,地理,社会三个科目的所有教科书在编纂时,必须充分考量日本在近代史上对近邻诸国造成的伤害,不得美化侵略战争,不得在教科书中用“进出”,“军事行动”等暧昧表现来替代“侵略”的事实。凡违反此项法令的教科书将不被获得批准进入课堂。这法令可不是说说而已的,就在2019年,臭名昭著的“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的历史教科书就因为违反该法令而被取消了教科书资格。但中国媒体有提过哪怕一个字吗?
中共对1994年的德国反纳粹法宣传的那么积极,却为何40多年来从来不肯正面宣传日本文部省的《近邻诸国条项》呢?这法令可是至今生效着的,《近邻诸国条项》每次出现在中国的新闻上的时候,都是用来宣传右翼怎么怎么去反对,试图推翻这条法令,却从不对这条法令的内容进行任何解释,到底是在怕中国人们知道什么事实呢?
制定于1982年的《近邻诸国条项》是一条什么法令呢?简单来说就是文部省规定小中高学校的历史,地理,社会三个科目的所有教科书在编纂时,必须充分考量日本在近代史上对近邻诸国造成的伤害,不得美化侵略战争,不得在教科书中用“进出”,“军事行动”等暧昧表现来替代“侵略”的事实。凡违反此项法令的教科书将不被获得批准进入课堂。这法令可不是说说而已的,就在2019年,臭名昭著的“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的历史教科书就因为违反该法令而被取消了教科书资格。但中国媒体有提过哪怕一个字吗?
如果真要挑日本在二战后做得不如德国的地方,那当然不是道歉的诚恳问题,而是日本人对于世界秩序的理解更差,而且更懒惰更消极。至于看起来德国反省更诚恳,那主要是德三的受害者的逼格更高而已。中韩两国叙事的扭曲程度程度比土耳其还要高三个塞尔维亚。
日本帝国主义学的真相其实很简单:就是最早的泛亚主义者被自己的学徒发明成全亚洲的罪人。这和布拉格泛斯拉夫主义者进了捷共的牢房是一模一样的过程,在世界历史上至少重演了五千回。
日本帝国主义学的真相其实很简单:就是最早的泛亚主义者被自己的学徒发明成全亚洲的罪人。这和布拉格泛斯拉夫主义者进了捷共的牢房是一模一样的过程,在世界历史上至少重演了五千回。
先不說日本已經多次道歉。
日本戰後痛定思痛,深刻反省,實行民主政體,保護個人自由,杜絕民族主義個人崇拜等法西斯土壤,幾十年來從行動上改過,不是比口頭上的道歉來的更有說服力嗎?
日本戰後痛定思痛,深刻反省,實行民主政體,保護個人自由,杜絕民族主義個人崇拜等法西斯土壤,幾十年來從行動上改過,不是比口頭上的道歉來的更有說服力嗎?
_ _ 想聼或看現代日本公民替舊日本帝國道歉 youtube.com/results?search_query=日本道歉 就能找到, 英文、日文也都有自己選擇關鍵字去找吧.
_ _ 本來我想說下現實就算了, 但還是運用了一下大陸人框架得知了[中國人]的小心思, 也看到共匪利用這點的邪惡. 就先説下韓國吧, 韓國日本是相鄰有海洋資源競爭, 自然會爭吵在歐洲也會出現, 參見臭鯡魚戰爭.
_ _ 説完韓國説下大陸, 話十分不中聽, 建議把仇恨錯誤的投射到現代日本公民身上的錯亂人不用往下看了, 或會被氣死吧這捅破了爛人的 "商業機密". 倒錯人要別人道歉不是爲了原諒別人, 也不是爲了儘釋前嫌之後平等相處, 而只是爲了拿一把, 要對方授我以柄. 以後我有你寫的[檢查]每次咱們發生衝突, 我就掏出這份檢查逼退你. 直到雙方互都有大致對等的把柄且互相動用過都覺的對等都是臭狗屎了, 就各自保存好防備對方再用.
_ _ 所以這種 "道歉" 在如今大陸是很危險的, 很多大陸人離開大陸之後也死不認錯是因爲公民修養不到位, 或還遺留有過去經歷的恐懼. 我小時候就明白這點了, 當有人舊賬不翻篇老是拿來要挾我, 直接就懟爛人一頓就行 "上次我錯了説過對不起了, 他(她)卻不原諒還拿這個欺負我, 我就是要駡他!". 之後我那份檢查就會變成燙手山芋爛人會忙不迭的找地方扔了, 甚至還會幫助遮掩然後向我賣好 "某某問東西誰摔壞的我才不説呢" 令人十分惡心.
_ _ 大陸的爛人想通過這種[中式邏輯]占日本公民的便宜, 怎麽可能得逞呢, 我也不勸他(她)們放棄, 之後無論被哪一方公民們給上一課我樂見其成.
_ _ 本來我想說下現實就算了, 但還是運用了一下大陸人框架得知了[中國人]的小心思, 也看到共匪利用這點的邪惡. 就先説下韓國吧, 韓國日本是相鄰有海洋資源競爭, 自然會爭吵在歐洲也會出現, 參見臭鯡魚戰爭.
_ _ 説完韓國説下大陸, 話十分不中聽, 建議把仇恨錯誤的投射到現代日本公民身上的錯亂人不用往下看了, 或會被氣死吧這捅破了爛人的 "商業機密". 倒錯人要別人道歉不是爲了原諒別人, 也不是爲了儘釋前嫌之後平等相處, 而只是爲了拿一把, 要對方授我以柄. 以後我有你寫的[檢查]每次咱們發生衝突, 我就掏出這份檢查逼退你. 直到雙方互都有大致對等的把柄且互相動用過都覺的對等都是臭狗屎了, 就各自保存好防備對方再用.
_ _ 所以這種 "道歉" 在如今大陸是很危險的, 很多大陸人離開大陸之後也死不認錯是因爲公民修養不到位, 或還遺留有過去經歷的恐懼. 我小時候就明白這點了, 當有人舊賬不翻篇老是拿來要挾我, 直接就懟爛人一頓就行 "上次我錯了説過對不起了, 他(她)卻不原諒還拿這個欺負我, 我就是要駡他!". 之後我那份檢查就會變成燙手山芋爛人會忙不迭的找地方扔了, 甚至還會幫助遮掩然後向我賣好 "某某問東西誰摔壞的我才不説呢" 令人十分惡心.
_ _ 大陸的爛人想通過這種[中式邏輯]占日本公民的便宜, 怎麽可能得逞呢, 我也不勸他(她)們放棄, 之後無論被哪一方公民們給上一課我樂見其成.
韩国不了解,中国主要是为了碰瓷讹人塑造假想敌
确实比日本要好。华沙之跪那些就不说了,德国对二战的反思连民族性中的普鲁士精神都给去除了,真的已经做到极致了
于中共国而言,没有比日本更完美的仇恨对象了。
https://youtu.be/MuAuMtGWtog
这里有一期非常好的讲了德日谁更彻底
紫苏紫苏
这里有一期非常好的讲了德日谁更彻底
紫苏紫苏
我疯狂仇恨日本人,因为没有他们,大陆就是中华民国。
你侵华也无所谓,至少守住满洲,那我现在不是日本满洲县民也至少可以以满洲国国民身份免签去日本。
日本侵华,却输了,真是个BAD END,最坏的选项
你侵华也无所谓,至少守住满洲,那我现在不是日本满洲县民也至少可以以满洲国国民身份免签去日本。
日本侵华,却输了,真是个BAD END,最坏的选项
和连因为历史建构,对二战日本颇有好感的东南亚国家都要道歉的日本不同。德国除了应付一下大外宣做得好的以色列犹太人以外,基本不怎么道路的。
现在普通日本人也觉得都是二战前那些军人的错,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这个某种意义上要归功于美国战后对日本的阉割,当初为什么会陷入军国主义,大部分普通日本人其实不了解,还觉得自己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呢
当年的日本和今天的中共无比的相像呢。可以的话赶紧三战一下然后东亚统一交给美国比较好
日本有人写过一篇论文,就谈的日本战后历史上为二战给中国的道歉次数以及中国的反应。
慷他人之慨肯定容易,毕竟希特勒已经死了,天皇可是还在呢。日本的民放联有规定称:“(媒体)不得放送有碍国体及国家尊严之内容,天皇陛下亦在其中”。打死老虎谁都敢干,活老虎就不容易了。
已隐藏
战后德国比较日本确实做的比较少,德国在战败后对纳粹进行了彻底清算,总理亲自跪犹太纪念碑,而且现在德国宣传纳粹也是非法行为,任何影视游戏都不允许出现纳粹符号,对比日本就做的非常少而且并没有做出彻底的反思,包括在靖国神社供奉战犯首相屡次参拜,官员公开称呼支那,说南京屠杀是伪造不存在慰安妇问题等,这些被赤匪找到理由煽动仇恨也不全是伪造的理由,有许多是在日本确实发生的事情这也是事实,不能因为反共就把这些东西正当化,日本那些极右翼在我看跟赤匪做的事并没有多大区别
德国和日本在西方人眼里还是不一样的
日本不是白人国家,在西方人来看小黄人挑战白人就类似未成年人犯罪一般,以教育改造为主
日本不是白人国家,在西方人来看小黄人挑战白人就类似未成年人犯罪一般,以教育改造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