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关于“讲”这个词的用法和效果
这是我看到的现象:
几年前,刘阿姨有武德论,在姨学爱好者中流行。他们的描述是:“有武德”,“没有武德”
几年后,武德论在支那人中流行开来。这时候,用法发生明显的变化:“讲武德”,“不讲武德”
支那人通过“讲”这个词,退化了“武德”的含义。阿姨的武德是类似民族性质的东西,到了支那人口中,猜拳慢出就是不讲武德,不慢出就是讲武德。
“讲”这个词的根本效果,就是模糊是非,并且口号化。它从一开始,就是使语言退化的工具。
结果是,无论什么东西,你有没有,都可以讲。
讲政治
政治这个概念,怎么讲。其实说的是,你要服(我的)规矩。
讲信用,讲道理
无论有没有信用和道理,都可以讲,从而模糊是非,洗脱匪徒的身份。
支那人通过“讲”这个词,掩盖了“没有”的事实,结果就是,原本正经有效的概念,退化成低劣无效的概念,语言也因此沦为口号。
几年前,刘阿姨有武德论,在姨学爱好者中流行。他们的描述是:“有武德”,“没有武德”
几年后,武德论在支那人中流行开来。这时候,用法发生明显的变化:“讲武德”,“不讲武德”
支那人通过“讲”这个词,退化了“武德”的含义。阿姨的武德是类似民族性质的东西,到了支那人口中,猜拳慢出就是不讲武德,不慢出就是讲武德。
“讲”这个词的根本效果,就是模糊是非,并且口号化。它从一开始,就是使语言退化的工具。
结果是,无论什么东西,你有没有,都可以讲。
讲政治
政治这个概念,怎么讲。其实说的是,你要服(我的)规矩。
讲信用,讲道理
无论有没有信用和道理,都可以讲,从而模糊是非,洗脱匪徒的身份。
支那人通过“讲”这个词,掩盖了“没有”的事实,结果就是,原本正经有效的概念,退化成低劣无效的概念,语言也因此沦为口号。
4 个评论
我有異議
「講」在中文裡有兩種意思
一種就是「說」的同義詞。「我沒聽清楚,請你再講一遍?」
另一種就是「講究」「追求」的意思。「小廢包不講實用性,只是一種飾品」
這裡的「講武德」可以理解成後者。「武德」在非姨學語境裡是一種「有武力之人應有的道德」,是一種價值觀。姨學只是在自己的世界裡賦予原有的詞彙阿姨特色的意思而已,這意味著「說武德的人可能是想表達非姨武德而非姨學武德」「聽姨學家說話的非姨學家可能以非姨意思理解他說的武德」
所以樓主用「武德類似民族性」這種姨學觀點去理解包括大量非姨學家在內的人的用法,假設他們都是以阿姨的意思在說話,就是不貼切的
要是以非姨語言理解,即「有武力之人應有的道德」,那就是一種價值觀。騎士道、武士道都可以說是武德的一種
價值觀、美學、生存方式……是可以被用來追求的。所以當這個「講武德」的「講」字指的是「講究、追求」且「武德」是非姨學語言的時候,這句話是完全成立且和「有武德」有明確區別的
「有武德」是你自己實現了武德,但不一定對他人要求。「講武德」是你追求武德的同時也對他人要求武德。
猜拳裡,「出拳的能力」就是「決勝負的能力」也就是「武」,「遵守遊戲規則」就是「德」,所以慢出等作弊是「明明有能力卻不遵守規則」,是「沒武德」無誤。如果你慢出,說明你不重視武德,即「不講武德」
當一個人追求一種生活方式或價值觀,他未必立刻成為有那種價值觀的人(當然,類似於「全力以赴,公平競爭」這類價值觀,幾乎只要決定追求就一定能實現的例子也是存在的)
但如果他連追求都沒有追求,「講」都不「講」,那一定是不會有那種價值觀的
PS但我同意「講究、追求、崇尚」和「說、say,speak」使用同一個字很不精確不方便
「講」在中文裡有兩種意思
一種就是「說」的同義詞。「我沒聽清楚,請你再講一遍?」
另一種就是「講究」「追求」的意思。「小廢包不講實用性,只是一種飾品」
這裡的「講武德」可以理解成後者。「武德」在非姨學語境裡是一種「有武力之人應有的道德」,是一種價值觀。姨學只是在自己的世界裡賦予原有的詞彙阿姨特色的意思而已,這意味著「說武德的人可能是想表達非姨武德而非姨學武德」「聽姨學家說話的非姨學家可能以非姨意思理解他說的武德」
所以樓主用「武德類似民族性」這種姨學觀點去理解包括大量非姨學家在內的人的用法,假設他們都是以阿姨的意思在說話,就是不貼切的
要是以非姨語言理解,即「有武力之人應有的道德」,那就是一種價值觀。騎士道、武士道都可以說是武德的一種
價值觀、美學、生存方式……是可以被用來追求的。所以當這個「講武德」的「講」字指的是「講究、追求」且「武德」是非姨學語言的時候,這句話是完全成立且和「有武德」有明確區別的
「有武德」是你自己實現了武德,但不一定對他人要求。「講武德」是你追求武德的同時也對他人要求武德。
猜拳裡,「出拳的能力」就是「決勝負的能力」也就是「武」,「遵守遊戲規則」就是「德」,所以慢出等作弊是「明明有能力卻不遵守規則」,是「沒武德」無誤。如果你慢出,說明你不重視武德,即「不講武德」
當一個人追求一種生活方式或價值觀,他未必立刻成為有那種價值觀的人(當然,類似於「全力以赴,公平競爭」這類價值觀,幾乎只要決定追求就一定能實現的例子也是存在的)
但如果他連追求都沒有追求,「講」都不「講」,那一定是不會有那種價值觀的
PS但我同意「講究、追求、崇尚」和「說、say,speak」使用同一個字很不精確不方便
讲可以有注重的意思,就算是小学生也会查字典吧😄
(講)
jiǎng ㄐㄧㄤˇ
说,谈:~话。~叙。
把事情和道理说出来:~说。~学。~武。~演。~义。~师。~坛。
注重某一方面,并设法使它实现:~求。~团结。
和解:“而秦未与魏~也”。
商量,商议:~价儿。~条件。
(講)
jiǎng ㄐㄧㄤˇ
说,谈:~话。~叙。
把事情和道理说出来:~说。~学。~武。~演。~义。~师。~坛。
注重某一方面,并设法使它实现:~求。~团结。
和解:“而秦未与魏~也”。
商量,商议:~价儿。~条件。
>>我有異議「講」在中文裡有兩種意思一種就是「說」的同義詞。「我沒聽清楚,請你再講一遍?」另一種就是「講...
问题就在于,通过这种“讲”,支那人的“武德”,和姨学的“武德”,已经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我用这个例子是想说明,通过这样使用语言,支那人几乎无法原模原样地理解一个概念。
你可以分辨两种“武德”,因为你同时了解两者
但支那人,并不是“以非姨学的角度”,而是以为,阿姨口中的“武德”,就是他们猜拳的“武德”。这就是概念的退化
另外一个例子是“封建”。支那人以为欧洲中世的“封建”,就是共产党教给他们的“封建”
不过这样一想,倒是和“讲”关系不大,这种模糊是更普遍的东西
久而久之,支那人就会以为,他们口中的“武德”,和姨学家口中的“武德”是一种东西。
其他很多概念也如此,支那人以为一样的东西,其实不一样
>>问题就在于,通过这种“讲”,的“武德”,和姨学的“武德”,已经完全不是一个东西。我用这个例子是想说明...
本來就不是同一個東西啊
真要說的話,外行人對阿姨說的武德理解錯誤是阿姨的錯。因為武德是一個早就存在的詞,如果有個從沒接觸過姨學卻剛好知道傳統武德是什麼意思的人,他自然就會用這個詞本來的而非姨學的意思去理解它
就好比我給我家狗起名叫貓,這隻犬科動物的名字就叫貓。當我告訴你「我都給我家貓吃狗糧」的時候你自然就會以為我在虐貓、不給一隻貓科動物他應有的營養一樣。這是我的問題。我要是給他起個不那麼容易讓人誤會的名字,「我家旺旺的狗糧」,就不會產生如此誤會
所以阿姨選擇了一個現有的名詞再用自己的意思去重新定義,本來就是容易被誤解的。要是是不同的意思,此武德非彼武德,那本該另造一個新詞才對
當然,喜歡「此X非彼X」、不精確也的確是支語的一大問題。氣功的氣不是氣體的氣、陰陽的陰不是陰影的陰……還有我之前提到的,講話的講不是講究的講
封建這又是一個不一樣的問題了。你說的那種以為歐洲封建就是共產黨教的封建的人,大概既不知道歐洲封建時代具體是什麼樣子,也解釋不清共產黨教的封建是什麼意思
只有解釋得清共產黨教的封建是什麼意思的人,才有機會以為歐洲封建就是那樣,不然他都不知道自己在以為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