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料理,韓國料理,台灣料理,中國料理有什麼區別嗎?

日本、韓國的飲食文化除了餐具,已經是自成一系
但是台灣料理和中國料理在飲食文化上面還是有一定的相似度,不過用材上面真的是完全不同
三千冬雨 來自台灣的吃貨
以前有去過廣西,對當地料理的直觀印象是傳統,或者說堅持
除了酒店安排的偏向西方飲食的早餐,其他地方吃到的食物和料理方法,都很有當地風味的感覺
也不是說其他地方就不道地,而是那邊有一種「在這裡,這東西就是得這麼吃」的強烈印象
(中國只有去過廣西,對當地料理的評價也不能說代表對中國料理的評價)

日本分別去過東京和北海道,印象是有些差別的
在北海道吃到的東西,加工很少,更偏向於享受食材美身的美味
東京的料理則感覺更偏近技術向,讓人覺得東西好吃是因為廚師手藝高超

作為台灣人,因為太習慣了,反而不太好客觀地評價台灣
不過要說的話,感覺台灣因為價值觀和文化族群的差異很多,很難說做一個東西出來就被所有人接受;
反過來說胡搞瞎搞也說不定能歪打正著並存活下來,也因此很容易出現一些奇怪的料理
比如大雕燒、盆栽冰淇淋、花生糖冰淇淋潤餅等等

此外,台灣也有一些因人文情愫而生的料理
比如台北某家知名冰店就有推出鹹味的冰淇淋(包括肉鬆、豬腳、麻油雞等口味)
據說是考慮到一家子進冰店時,為了讓無法吃甜食的老人(如糖尿病)也能享用冰品而開發的
(怎麼好像一直想到冰淇淋…)

在趣味性方面,台中有一間面向學生的飲料店,提供一些不存在於菜單上的隱藏飲品,多是惡搞向的
「核廢料」:加了冰淇淋、綠豆沙、巧克力粉、仙草凍、奶粉,賣相很槽但據說味道不錯的
「超難喝珍珠奶茶」:大顆珍珠但會給你小吸管
「大珍珠奶茶」:用皮蛋代替珍珠的珍珠奶茶
「超級多多綠」:整罐未開封養樂多丟進綠茶裡,喝之前得用吸管戳破兩層封膜
「究極多多綠」:超級多多綠變種,養樂多倒著丟進綠茶裡,戳之前得把養樂多搖正
「深水炸彈」:超級多多綠變種,把透明的綠茶換成不透明的芒果冰沙
…等等等等,諸如此類,台灣料理的特色,存在一些活潑的要素

說是這麼說,不過人文因素和創意等等,其他國家也有,上述只是單純個人的經驗感受,出發點十分主觀,僅供參考
也因為是主觀評價的緣故,對韓國沒有什麼深刻的印象,就不放上來比較了
與其將台灣跟整個中國比
我比較好奇台灣料理跟福建料理有沒有差別

日式料理冷食很多,口味偏甜(甜醬油、甜咖哩)
讓我特別驚訝的是定食的烏龍麵是配菜而非主食

中式的就是要燙!(誤
然後因為涵蓋地區廣,各地口味也差很多

----題外話---

以我之前去蘇州玩的經驗,我感覺台灣的飲食跟那邊比起來是比較多元的

單就早餐店來說,我在蘇州看到的幾乎都是中式傳統早餐
台灣也有賣中式早餐的店,但更多的店中西式都有,最常見的就是蛋餅、蔥油餅、鐵板麵、煎餃還有三明治跟漢堡
然後台灣外國料理的比例我覺得也比蘇州高(有可能是我在蘇州去的地方太少,或是台灣地狹人稠導致每家餐廳都擠在一起才感覺很多XD),走在路上隨便都可以看到日式、義式、美式,和泰式等等的料理
因此台灣也衍伸出很多在地化的外國料理,EX.台式玉米濃湯、義大利麵、味噌湯等
也因為這樣我自己是真的很不習慣每一餐都吃中餐

只論中菜的話......我想想兩邊有什麼不同
辣味的食物:在蘇州吃到的是「麻辣」(超好ㄘ),但台灣的通是「辣鹹」
然後台灣似乎用比較多醬油(?)
辦桌的大菜,我覺得蘇州大勝台灣

結論:
  豐富程度    台灣>中國
  精緻程度(?)  中國>台灣
台灣個人認為是種類最豐富,各國料理都能找的到,但道不道地就要看運氣了。
蒙古烤肉火鍋、日式居酒懷石、韓式、泰式酸辣、印度咖喱、美式牛排速食、西式飯店精緻料理、港式燒臘、浙江菜、四川菜等等各地中國菜也常見。
不過感覺大陸就因為一些激進的民族問題導致異國料理數量較少,像之前就聽聞有大陸的日式料理店被憤青砸毀⋯⋯

夜市小吃部分現在就普遍單一化,土耳其沙威瑪、新疆烤肉串、魷魚、糖葫蘆、豬血糕、臭豆腐、章魚燒、雞排等炸物、珍奶手搖飲料,吃久也會膩。
台灣大街上最多還是火鍋、燒烤還有用中華炒鍋的熱炒,這三種在台灣各地店面是最常看見的,由於是海島國家,本身也有大量海產作為料理。
加上熱帶地區水果產量豐盛鮮美,也是一大特徵。

較為獨特的食材。
狗肉就比較沒人吃,但也是有人偷吃。
海豚肉保育類,跟上面一樣普遍禁止,但也有人偷吃。
兔子肉雖然歐洲是常見,但台灣真的很稀有,只有少數幾家有料理販售,曾經與朋友找了好一陣子都沒看見,兔兔那麼可愛,為什麼要吃兔兔?
蛇肉以前是有地方現宰現殺,但因為動保團體抗議,現在好像快沒了?
鱷魚肉、鴕鳥肉、鹿肉部分熱炒店都能看見。
至於神奇的蝙蝠肉完全沒聽說過。
kaminasi 不會存在,不曾存在,不要存在
我想到豆瓣醬,台灣的四川牛肉麵起源說有岡山說跟台南說
但是確實在高雄岡山,豆瓣醬是當地名產
不過岡山的豆瓣醬跟其他地方相比,一點也不辣
或著說不是會那種讓人氣血上升的辣
實際上豆瓣醬在台灣的歷史不到百年
1949後來台灣的四川人開始做豆瓣醬(用黃豆而不是當初四川的蠶豆)
然後在地的台灣人看到之後學著用在日治時期的醬菜方式去改良而變成現在的樣子
飲食文化是會因為不同的位置而改變的
就像加州卷一樣
老實說去強調料理的文化性質根本沒意義,因為食物是依循著資源而變化的

雖然說全球化的過程讓食材的運送變得輕鬆的情形下強調「本宗」的料理到處出現
不過最終來說只有符合土地本身才能讓料理有變化。
Daredeer 观察 國民黨現在只要靜靜不作怪,就可以等民進黨自己爆炸。
我自己觀察,臺灣因為被日本統治過的關係,很多飲食都會加入日本的元素。

像是味噌、柴魚、胡麻醬的使用是在傳統中式餐廳吃不到的。臺灣自己也有創造出符合本土人口味食物,像是珍珠奶茶、鹽酥雞、鹹水雞、台式泡菜…之類的食物。

話說我很好奇樓主覺得黑暗料理到底怎麼定義?可以舉個例子嗎?臺灣大陸的都可以。
疯狂习近平 法轮大法坏,退轮保平安
日本料理:取所有食材最精华的部分,原汁原味,不经调味加工,加上世界最顶级的服务,让你感受到从味觉,到精神的全面享受。爽
韩国料理:大萝卜,大白菜,大辣椒,几片肉,裹上大酱,卷在一起,塞进嘴里,味道层次很丰富,成本不高,烧酒灌这么一口,什么烦恼都没了。爽。
台湾料理:要甜的,有最甜的,要辣的,有最辣的,要什么有什么,只要你想,只要你肯去街头逛,你能吃到你想吃的任何味道,不够日本精致,不够韩国的粗旷,但是满足你一切需求。太爽了。
中国:如果没有地沟油,没有猪瘟肉,没有瘦肉精,没有野生动物,没有死猫死狗肉,没有一滴香,鸡汤精,骨汤精,没有劣质食材,那……还是不错的。爽?
为什么把台湾料理和中国料理分开,莫非楼主是台独?打倒台独狗!(狗头保命)

这是一句玩笑话。但也很可悲的反应了中国的网络现状。

任何事情都能扯上政治,看个美食视频都要搞国家歧视。

首先,不存在哪种料理最优秀的情况。好吃是因人而异的。美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但是墙国人凡事都要较一个高低,好像不把其他国家踩在脚下就不舒服一样。极度的自卑。
eight8 好好看,好好学。
中国料理这个词太笼统了吧 菜系有很多种呢 每个地区的特色都不一样 我是很喜欢川菜和粤菜 东北地区的也很棒 
个人觉得日料主要是吃食材本身的口感 加工的痕迹很小
韩餐感觉还不错 烤肉 酱汤 炒年糕 泡菜 聚会还是自己吃都很适合 
台湾料理不了解 印象中小吃比较多
Firewilling 在台灣的觀察者
也許閣下可以參照這篇文章
不過中國料理本身的差距似乎就蠻大了
https://www.ptt.cc/man/ck54th122/D1B5/DD46/D634/M.1502750410.A.0DD.html
NZRdlClr5 嗆聲完了改回來了
區別很大
韓國我不清楚,我對韓國料理的理解就是「全是泡菜和大蒜」,這裏就不提了
中國、台灣、日本料理,差距遠著呢
哪怕是這三國内部都能大戰一場,中國八大菜系内戰,日本關東關西也能大戰更不要提冷如北海道熱如冲繩的其他勢力,台灣幾乎天天都能戰南北
這碗頭上有肉的飯是叫肉燥飯還是滷肉飯?台灣内戰了
道明寺還是長命寺櫻餅?日本内戰了
中國人的主食是麵粉還是大米?中國内戰了
就連内部的差距也很大,怎麽和外部比?

當然你硬要比的話也可以,現在就來比比看

我前一陣子還在和家人聊天聊起魚的料理方式
中國人燒魚流行隔水蒸,大多數情況下,一條好的新鮮的魚都是隔水蒸才嫩,不然就是暴殄天物
中國人,至少江南人,吃魚就追求一個嫩。理想的狀態應該是嫩而入味
日本人燒魚流行烤,日式早餐最經典的就是那條烤青花魚。其實很好吃,很入味,但不嫩
我還想説日本也有蒸這個漢字,那應該也有這種料理方式,結果google一下日本菜譜發現,日本的「蒸」字似乎不需要隔水也可以説是蒸,意思不完全等同於中文的蒸
按照日語wiki的説法,蒸籠主要用於中華料理,説明日本不流行使用蒸這種方式
這就是第一個區別:料理方式不同

第二個區別就是觀念不同
引用一位日本網友的説法,「在日本吃中餐,所有的不是米飯的東西都是用來配米飯的菜,你們中國人是不會懂的」
………我真的不懂我一個中國人爲什麽還要被你一個外國人教怎麽吃中餐啊啊啊!(੭ु ˃ ᷄⌓˂ ᷅ )੭ु⁾⁾ 
以中國人的視角,是無法理解炒麵麵包這種澱粉包澱粉的行爲的,這不就是自欺欺人嗎?
爲什麽拉麵會配米飯?
爲什麽煎餃也是配米飯?!(附帶一提,日本叫餃子,默認都是煎餃,而且用中文說頂多算鍋貼,都不包嚴實的)
爲什麽不管什麽料都要往飯上一倒變成丼?!
天津飯到底什麽鬼!
當然,我以前一位日本老師也無法理解中國人往味噌裏面加很多奇怪東西

第三個,主要是日本和其他的區別,就是量
一份國民級方便麵爲準,台灣維力麵比日本日清杯麵大了不少
日本一聽可樂超級迷你的,在日本賣的微波電飯煲號稱一人份的,我一個胃口偏小的中國人吃了也略微不夠,差不多1.5份正好

然後有一點,有一點是我一個中國人絕對不能原諒台灣和日本的
你們説,要往米飯上淋上醬汁吃,我覺得那很好
你們説,要甜的鷄蛋,我也可以接受
你們說,要吃軟起司配魚肉,我也就忍了
但爲什麽!爲什麽你們要做出甜味烤魷魚這種沒天理的事!
我活了這麽多年,吃了那麽多海鮮,從沒想到海里的魷魚竟然能被你們燒成甜的
看在魷魚之神的份上,日本!
PulicatLagoon Great India more than Hindi, Great Britain more than English.
大胆!竟然没有列出我苗栗国料理,姜丝炒大肠、豆皮炒芹菜、凤梨木耳炒猪肺、客家小炒、酸菜猪肚、排骨菜头、炆笋干、客家封肉了解一下,恁仔細!
只要好吃我都喜欢,不论是日料、韩料、泰餐,印度菜、墨西哥菜、意大利和法国料理都爱吃。甚至俄罗斯风味的食物也超爱吃,不过我爱吃改良版。
玫瑰花的葬禮 薛丁格的台灣人。本帳:玫瑰花的葬禮;小號:檸檬花的味道 / 輕描淡寫,搬運翻車新聞用。如果翻車新聞跟微博談有任何問題,譬如標題錯誤、圖檔掛點、照片太糊或是沒有轉正,再麻煩告知,看到會盡快排解的。
咳,因為日韓中都還沒去過,所以只能說說在台灣吃過的看法_(:з」∠)_


日本料理:
炸物種類五花八門配飯配麵都可以,生魚片也很受歡迎。但總體來說屬於比較清淡,也是我比較偏愛的飲食風格,有時候自己一個人吃飯叫碗丼飯就能解決一餐了。


韓國料理:
一定要有泡菜(大誤。對於韓國料理我的印象就是一個辣字,口味稍為重些,但不到特別膩。不過泡菜很爽口,冷吃或者加熱味道都不錯。偶爾會特別想吃韓式料理。


中國料理:
中國地域太廣了,在台灣比較常見的應該是川菜跟粵菜。川菜我個人是沒那麼愛,純粹個人喜好,不喜歡花椒味太重,腸胃也不好沒辦法吃太辣。相比下來個人更偏好粵菜。不過要說對中國料理的印象,還是只能用油膩總結。


台灣料理:
嗯...老實說我很難舉出台灣料理的定義,因為吃習慣了。我個人是喜歡吃鹹酥雞、雞排這些炸物。但是能不吃外面賣的便當就絕對不吃,因為便當真的好油_(:з」∠)_
曾在便當店打工過,為了賣相好,店家都會放很多油及味素,所以可以選擇的話我就絕對不會吃便當,寧可吃乾麵、滷肉飯之類的小吃。
平时基本没有听说过料理这个词,是不是就是饮食的同义词?
lin710166 中國去死
台菜料理,相對中國料理,口味上偏甜。

但這件事情其實也不用刻意區分。臺灣現階段在文化上還是和中國有很大的重疊,只是政治認同上差很多。
但隨著分裂的越久基本上,各項文化領域(好比台菜)就會逐漸和中國有所差異。
中國料理 = 吃辣椒
台灣料理  = 太油膩
日本料理 = 都是冷的
韓國料理 = 吃泡菜
台灣叫得出的有名台菜料理或小吃幾乎都可以在廈門找到類似版本......
味道都完全不一樣阿  我四個地方都去過 依喜歡的順序為:

日本: 原味 精緻又多樣  很多異國料理改良為日本口味更好吃了  最喜歡日本料理了  食材非常有品質

台灣: 口味比較淡這點像日本 多樣但沒那麼精緻  台式口味也蠻好吃 有很多異國料理但是沒有日本改良的好吃  

中國: 只去過深圳 廣州 澳門.  在深圳廣州很少看到異國料理  幾都是中式料理  廣東合菜餐廳比較重口味不很習慣 深圳的粥及各種鍋類清爽甜美合我口味  最愛廣州的茶餐廳  便宜好吃多樣氣氛佳  澳門傳統美食也很喜歡 像燒臘 麵食 粥等 而且也蠻精緻的 精緻程度可能跟台式差不多 

韓國: 喜歡的就人蔘雞跟泡菜  快十年前的印象了  當時去選擇不多故排最後  不過現在可能好很多了吧 哈哈
我个人认为支那料理最难吃,日本料理最好吃,台湾和韩国料理还可以!
白头山伟人金正恩 卓越した領導者、 最高司令官、 革命武力の最高指導者、 不世出の先軍統帥者、 党・軍・人民の最高指導者
请一并思考这两个问题

——日本料理,韓國料理,台灣料理,中國料理有什麼區別嗎?

——日本咖喱,泰国咖喱,印度咖喱,和屎有什么区别吗?
明日香 cross out
韩国料理不是很懂,感觉韩国的街头料理要比日本花样多。

只谈日本料理,

我看到很多人对日本料理有很严重的误解。

日本地方和地方之间的饮食文化差距其实也挺厉害的。

关西,东海,四国,九州有一部分地区口味其实偏重,但是京都的东西就很淡口。

感觉相对来说关西用面粉类做的点心比较多,

京都的东西做得很小巧很高品质,也可能是为了迎合旅客对日本饮食文化的理解。

或者这种算原生?但是战国时代也有重口的大名啊。

其实我的说法都不太准确,一样东北陆奥地区,吃口也会差很多。

乌冬当配菜在很多地方也是不被不接受的,当然有些地方是真的把乌冬当配菜吃。

还有年龄对饮食习惯的影响也很大,很多日本年轻人已经很少吃饭,包括我。

意大利面,荞麦面,面包,饺子,沙拉,中东的囊,直接吃菜不配饭都很常见在年轻人里面。

饮食多元化已经渗透得很厉害了。
根據中國室友說法(東北、西北、四川和閩南都有),台式飲食偏甜、洋氣
偏甜不說了,舊時產糖和日本影響都有,清代統治中心台南菜甜得最出名。洋氣這項我自己還真沒意識過,但確實如此,比如早餐最普遍的蛋餅三明治都是(半)洋食,家常菜出現沙拉、蛋包飯、或東南亞式西式料理都屬平常,對中國同學就是比較特殊的事件。
烹飪調味上台灣民間也很習慣日式西式調料,近年接觸過中國調料市場,這方面的精緻需求還很少
ein1002 大太陽
料理喔

中國和台灣西半部的料理

其實統稱就是中華料理 

為什麼我要說西半部

因為東半部的傳統料理和西部完全不同.......
Crench 观察
已隐藏
hun Those who would give up essential Liberty, to purchase a little temporary Safety, deserve neither Liberty nor Safety.
我只知道,想吃清淡、和朋友聊天聚會的時候吃日本料理,想吃高蛋白的或暖身子的食物的時候吃韓式料理,想吃宵夜零嘴的時候吃台灣料理,想和朋友聚餐時吃粵菜和早茶
雪花飄零 新注册用户 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去死吧小粉紅。
韩国料理跟日本料理我个人觉得相似度很大,真的不喜欢吃,总感觉来来去去就那几样年糕、泡菜、烤肉没有了。
專業料理我不太瞭解,但我覺得台灣人很愛吃QQ的東西,珍珠粉圓豬腳肉圓...等等,感覺就是特別喜歡QQ的口感,也會用Q不Q、夠不夠Q來評價一個食物好不好吃!
knowledge 强汉弱支
中华文化的料理确实更精致哦,可能因为几千年饮食文化流传的关系吧,其它地方的吃的没有中华料理那么复杂
筱田君 为我们的兄弟Donald J trump 祷告,人非神不完美,臭皮囊也可以维护公义
讲真寻常日本料理味道还可以,偶尔吃还是会挺惊艳的,但是想来天天吃会受不了,日本人口味还是有点重是(或许我去吃的比较特殊?)。而怀石料理之类的,恐怕日本人也就有庆祝才吃。看日本人大多去西餐,要不就是万物皆可天妇罗,当然了也比中餐高到不知哪里去了!!!中餐就是在吃调料啊。

韩餐嘛,反正我是一点吃不进去,比日料差和中餐差不多。

台湾菜我总觉得和福建那边好像,但是又有一些日料的风格在里面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我还是喜欢中国菜,日本韩国的东西偶尔吃还可以,经常吃受不了,我喜欢自己做,而不是出去吃

**该用户被封禁,内容已自动替换**

失蹤人民共和國|了解真相,何為「指定居所監視居住(RSDL)」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18201

暴行,以法律的名义 ——《失踪人民共和国》序(未删节版)

作者/腾彪

掌握权力的作恶者常常用一些轻描淡写的或者中立的命名来掩饰背后的残暴:“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字面上完全看不出血腥屠杀的暴虐。“三年自然灾害”、“六四反革命暴乱”,则是无耻地篡改历史、颠倒黑白。“法制教育中心”,其实跟法制和教育没有一毛钱关系,那是遍布全国的任意关押和折磨法轮功学员的黑监狱。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也是这样一个不痛不痒的名字。一位良心犯的妻子在丈夫被强迫失踪后心急如焚,但不久后听说转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以为是好消息;其实那比“刑事拘留”要可怕得多。这本《失踪人民共和国——来自中国强迫失踪体系的故事》讲述的就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RSDL)背后那鲜为人知的真相。

从立法沿革上,“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在1997刑诉法第57条就有规定,作为监视居住制度的一种特殊形式,适用于无固定居所的犯罪嫌疑人。但在中国警察权力过大、司法制度弊端重重的情况下,这种规定被警察部门、尤其是国保、国安等特务系统所滥用,也就在所难免。中国最知名的民主人士、诺贝尔奖获得者刘晓波,因《08宪章》被捕之后,就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而且六个月期满继续关押。刘晓波显然不属于“无固定居所的犯罪嫌疑人”,而且监视居住应该与家人在一起生活,律师可以随时会见。但是在被监视居住的7个月期间,刘晓波却处在完全失踪的状态。后来据律师透露,刘晓波被监视居住的房间“没有窗户,只有卫生间里有一个小天窗,又不能放风,这7个月过得很压抑。”

刘晓波在被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重判11年监禁,在被关押八年半之后被告知罹患肝癌,并于2017年7月13日在监禁中逝世,如果不是秘密关押场所和监狱的糟糕环境,他很有可能不得上这种病或者可以得到及时治疗。他的妻子刘霞也不时的被失踪,被软禁在家,在毫无任何法律依据和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断绝她与外界的联系。

2011年的茉莉花镇压,当局大规模绑架、秘密关押维权律师和活动人士,这种黑社会式的犯罪手段,同样是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并披上“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合法外衣。人权律师刘士辉(第二章)回忆说:“被特务指令打伤缝针、肋骨剧痛的我,连续五天五夜遭禁眠,所以想进看守所竟然成为我那个时候一厢情愿的奢望。”唐荆陵更是被禁止睡觉长达十天,最后直到他“浑身发抖、双手麻木、心脏感觉不好,生命出现严重危险时,警方才允许每天睡一至两小时。”异议作家野渡野渡曾被关押在广州民警培训中心九十六天,与本书中律师隋牧青(第十章)的关押地点一样,野渡 回忆道:“足足一个月没见过阳光。每天审讯二十二小时,一小时吃饭,一小时是睡觉,这样审到第七天,胃大出血,才停止了此方式。”

华泽编辑的《茉莉花在中國:鎮壓與迫害實錄》记录了47名活动人士的遭遇。我也是其中之一。我被绑架后,秘密关押70天,口头告知是“监视居住”,但从来没有一个人告诉我他们是什么名字,什么单位,什么职务,也没有给我看过工作证、搜查证或其他任何法律文书。我被打耳光、剥夺睡眠、固定姿势、每天24小时被强迫带手铐持续36天、威胁辱骂、强迫写认罪书,种种虐待,一言难尽。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立法上明确属于非羁押性的强制措施,但事实上,它不但成了法定羁押场所之外的审前羁押,而且因为不受看守所规则的束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成了比刑事拘留和逮捕更为严厉、更可怕的羁押措施。它大大地方便了警察、特务机构对被监禁者使用酷刑和施加非法压力,事实上“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期间的酷刑极为普遍和严重,而且被施以酷刑也难以取证。

当局大概从滥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实践中发现这是一种更方便、更有效的对付民主维权人士的手段,于是在2012年的刑诉法修改中将其扩大化,合法化。2013年施行的刑诉法第73条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再制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因此,警方可以任意决定将任何人指定监视居住,警方决定谁将被失踪。这就是目前“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法律依据,它是立法讨论过程中争议最大的条文之一,民间有人直接称之为“茉莉花条款”。它把茉莉花镇压期间的强迫失踪合法化,把臭名昭著的党内“双规”扩大化,把私设公堂、黑监狱合法化。

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但实际上都是在公安、安全、检察系统专门办案的“培训中心”、“预防基地”、“警示 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或者是经过侦查机关进行安全改造过后的宾馆和招待所等。法律允许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不予通知家属以及不予律师会见,而在实践中,这些特殊情况已经成为常态,导致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事实上就意味着强迫失踪。“强迫失踪”,正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想要达到的效果。

我在2011年被关在三个不同的地方,因为每次转换关押地点都被戴上黑头套,无法知道自己所处位置,但释放后根据同时被关的其他维权者的综合信息,第二个地方应该是位于密云的某处武警培训中心;而第三个地方,根据我掌握的信息,可以完全确定是位于北京昌平十三陵镇的卧虎山庄。这些地方远离市中心,数十名看守轮班随时监控,外界完全无法知晓,对于亲人朋友来说,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完全失踪了,不知是死是活,这对家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精神折磨。

2011年的茉莉花镇压、2015年709大抓捕,维权人士经历的就是这种强迫失踪的恐怖。严重的例子如王全璋律师,在2015年8月被绑架后两年多直到我写下这段文字时,仍没有任何一丝消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野蛮可见一斑,中共当局的残暴可见一斑。2010年中国政府拒绝加入联合国《保护所有人免遭强迫失踪国际公约》,已经是不负责任;实践中针对民主人士、人权活动家、宗教人士的强迫失踪大量存在,公然践踏本国法律(有名的例子包括达赖喇嘛确认的班禅喇嘛从1995年5月17日起失踪至今、2009年新疆75事件后大量的维族人被强迫失踪等等);此后竟在刑事诉讼法中把强迫失踪合法化,可谓无耻之尤。

从立法条文和立法本意出发,“指定居所”只能作为监视场所而不能成为讯问场所和羁押场所,但实际上,这些地方不但成为专门的讯问场所,成为比监狱和看守所更严密的“超羁押场所”,更成为恐怖的酷刑中心。长时间剥夺睡眠、拳打脚踢、用电棍电击、长时间戴手铐脚镣、老虎凳、长时间坐吊吊椅、用烟熏眼睛、长时间固定姿势、扇耳光、不给食物和水、不让上厕所、长时间连续审讯、侮辱谩骂、暴力威胁、单独监禁、“包夹”……等等,都是在2011年“茉莉花镇压”和2015年“709大抓捕”中反反复复发生的。

已经披露出来的唐吉田、江天勇、李海、唐荆陵、野渡、谢阳、屠夫吴淦、李和平、李春富等人在失踪期间所受到的种种酷刑,有时候让人不忍卒读。让人尤其愤怒的是强迫喂药,包括李和平、李春富、谢燕益、李姝云、勾洪国在内的等许多709案当事人表示,在被关押期间被强迫服用不明药物,服药后出现程度不同的四肢无力、视力模糊等症状,部分709律师家属在一篇公开信中控诉到:“李春富律师、谢燕益律师、谢阳律师、李和平律师都折磨得和被抓前判若两人,四十几岁的年纪都象六十多岁的老人!李春富律师甚至精神受到严重刺激,意识恍惚,与人接触充满了恐惧!一个心理素质极好、身体健康的律师被折磨成这个样子!709被抓的人几乎全都被强迫服药,服药后肌肉酸痛,头晕目眩,意识不清……给健康人乱吃药,居心何在?”

曾因组织中国民主党而入狱八年的何德普,曾在2002年11月4日至2003年1月27日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八十五天:“国保警察把我扒光了衣服按在一张木床上(木板上只有一层塑料布和一块白布单)对我说,按照国家监视居住的相关规定,我们能把你按在床上躺半年,没人知道。国保警察把我交给了他们的二十七名看守看管,他们四人一组,每两小时一换岗,四个看守站立在木床的两侧,各看管我的手腕和脚腕。看守的领导对我说,按照“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相关规定,被监视居住人的手腕和脚腕应在看管人员的视线之内,被监视人只准躺在床上,不准下床。……每天我都要遭受看守的谩骂、殴打,每天夜里都被四个看守各拉住我的手腕和脚腕,一起用力将我的身体拉成一个大字十几次。由于长时间一个固定姿势躺在木板床上不准动,肩部、背部、胯部与木板接触时间过长,其皮肤处都被硌破了,身下的白布单上留下了许多血迹。”

令人震惊的不仅仅是“暴行的残忍”,而且更是“暴行被实施时的轻率”。我从失去自由的那一瞬间,就立即能感受到。不由分说蒙头绑架、饭还没吃完就被夺走、随手的殴打、随口的威胁谩骂、随随便便地立下一个规矩,都让我痛苦万分。我整日被强迫面壁而坐,有一次一个看守竟然盯着我,不让我闭眼睛。暴政不仅仅体现在屠杀、恶法、腐败和大抓捕上,更体现在琐碎的细节中。本书大量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反映了中共政权的反人类面目。

直到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大部分关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信息都来自于家属的公开信,以及分散性的报道,本书是第一个以更完整的画面呈现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下所遭受的痛苦。

本书的作者之一江孝宇,一位NGO工作者,在第八章中写到:

胖子狞笑着说:“你要不配合就不给你吃的。现在开始就不给你饭吃。你要是继续不配合,连水也不给。”“我们可以让你消失好几年,你老婆孩子也根本找不到你。”“我们可以合法地一直把你关下去!”


另一位受害者陈志修律师(第四章)的遭遇:

“房间很冷,尽管他给了我一条毯子。我仍然不能抵制那种寒冷。我光着身子,一个守卫会进入我的房间,掀起毯子,检查我是否睡觉。他把我推开,打我的脸,……窗帘总是拉着遮住了阳光。 在关我的期间,他们只拉开一次透透气。”

“头三天我的审讯是连续的。……我没有任何休息或食物。 直到第三天他们才给我两个小馒头和一些蔬菜。 两个馒头的大小加在一起也没有我手掌大。我觉得我会失去意识。 由于缺乏食物和睡眠,我总是感到头晕,但我仍然必须接受审讯。如果我坐不稳,在椅子上晃,他们会发出可怕的声音来震醒我。”


另一个作者写到:

“有时我要求喝一瓶水。我会紧紧抓住瓶子在手里,盯着标签看。至少这样可以读到东西。”


我在被关押期间对此也很有体会。因为被剥夺通信、阅读、写作、看电视、听音乐、说话等一切接触人类信息的机会,我有意识地用回忆、自言自语、构思文学作品等方法不让自己疯掉。有一次偶然看到包裹食物的一角报纸,我都很兴奋,终于可以看到一些文字!后来他们给我播放洗脑的纪录片,我听到片中好听的配乐,喜悦之极。

无论是肉体的酷刑还是精神的虐待,都难以用语言来描述和传达。然而最令人痛苦的往往不是酷刑本身。对与被关在黑监狱的良心犯来说,有两件事是更大的折磨:

一个是被迫认罪。本书一个作者描述的认罪过程:

“整个认罪过程是有明确步骤的。首先,他们给了我一个他们已写好的草稿,并要求我手抄一遍。这让我觉得自己有点像小学生,抄整本书,好像那是你应该学习的东西一样。他们不仅让我浪费时间抄供词,当我们开始录音时,还有人站在相机背后,举着大白纸,上面有我要读出的内容。如果我说错了,他们会让我重复一遍。我的每一句话,我说话的速度,我的声音,措辞,一切都必须完全按照他们的需要。如果我说错了,我们会重新再来一次。总而言之,大概用了七个小时。”


民主人士、维权人士是为了捍卫人权、追求自由而走上这条光荣的荆棘路的。但是在巨大的压力——生不如死的酷刑、重刑的威胁、对家人的威胁——之下,一些人被迫认罪,而当局会拿着这些认罪视频到官方电视台上公开播放,以此来混淆视听、打击反抗者的士气、贬低形象、分化支持者,这大概是一个政治犯最难受的时刻。当局的这种企图并不是总能达到目的,但多多少少有其效果。不少人因此承受着被误解、被疏远的痛苦,不少人自觉羞愧而退出维权活动。

另一个是威胁和迫害家人。一般来说,在专制体制下选择成为一名民主人士或人权捍卫者,应该清楚从事这一事业的风险,并且对此有所准备。当喝茶、软禁、劳教、关押和酷刑都无法让我们屈服、无法让我们停止抗争的时候,为了达到最大的威慑目的,将种种痛苦施加到我们的亲人身上,就成为专制当局常常采用、熟练运用的一种手段了。在我的经验里,争取自由的公民们最难以平衡的,就是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的冲突。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情况下,种种酷刑在持续,一切虐待都有可能,一切信息被剥夺,一丝希望都看不到,软硬兼施之下,威胁家人的做法往往能给被关押者施加最大的压力。很多妥协、屈服、沉默,甚至放弃,是在父母、配偶、孩子等家人遭到迫害威胁或者已经遭到迫害之后而不得已做出的选择。中共也自然清楚这一点。我在香港苹果日报上发表的《中共的政治株连》一文中有专门的列举和论述。

和臭名昭著的中共“双规”制度一样,“指定场所监视居住制度”也是一种“超羁押手段”,因为实践中的异化、并且严重侵犯人权,明显与现代法治文明背道而驰,法学界一直有人呼吁彻底废除之。饱受酷刑的民主人士何德普认为,“中国的监视居住制度是最残忍的酷刑制度之一。”但在一党专制体制之下,缺少司法独立、缺少反映民意的渠道,当局在“维稳”的名义之下明显加强对维权运动的镇压和对社会的严密控制,这种呼吁得不到任何回声。但本书的出版自然有其重要意义:揭露真相,记录苦难,见证罪恶,将是通往正义的道路上不可缺少的路标。


---

滕彪,人权律师,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目前为纽约大学亚美法研究所做访问学者。他在北京联合创立了两个NGO——分别是2003年的公盟和2010年的北京兴善研究所。由于他活跃的人权工作,分别在2008年和2011年遭到中国秘密警察绑架和拘留。
没溜的哈士奇 东城会宗家若头李克强组十次组织若众
没什么区别,在东京闹市区共存。
韩国黑帮——疯狗
台湾黑帮——街头小混混
香港黑帮——墙头草
大陆黑帮——大外宣政治策略派
日本黑帮——江湖道义,真的兄弟哥们
真岛建设公司——绝对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良心企业 嘻嘻

怀疑“蛇华”的背后就是中国共产党,蛇华日本分部是中共在日本的大外宣,从刘家龙时代开始就通过假护照、假钞控制横滨中华街的餐饮行业,后来被东城会滨崎壕灭了,给控制了。
日本黑帮有一派想接受中共撒币的,是走向灭亡的,比如锦山组二代组长新滕、三代组长神田强
另一派是让黑帮,让社会走向民间自治,道义当头,走向生存。
大家自己选。
日本共产党总书记桐生一马同志坚决反对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倒行逆施,严重违反共产主义精神。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我爱台湾,台湾是一个国家,小粉红和酸民滚出我的视线

状态

  • 最新活动: 2023-03-17
  • 浏览: 1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