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最后一课》?
我突然发觉阿尔萨斯和现在的新疆、香港很像。说不定,以后会冒出一个人写出一篇类似最后一课的文章,都德的文章,使得多少人先入为主,留下了错误的印象。
最近感到十分悲观,不谈中国了,想问问各位,你们觉得阿尔萨斯、洛林算法国的,还是德国的?
有一种观点是虽然他们的语言和德语更接近,但是当地人更喜欢法国,因为宗教原因。你们如何看都德的这篇文章?
另外下面转载了知乎上一篇,改写都德的最后一课,幽默的讽刺了都德,说都德的文章是一篇爱国软文。
(1) 普鲁士大兵在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操练。 天气这么好, 气候这么温暖, 阳光这么明媚, PM2.5也只有10几。 赶着上早课的小朋友, 都有人在抱怨, 要是可以不用上学, 而跑到那些草坪上 好好看一上午, 那些大兵怎么训练, 看个过瘾, 该有多好!!
(2) 或者,钻到小树林里, 听一上午, 那些站在高高的树梢上, 唱卡拉OK的画眉, 如何像广场上那些大爷大妈, 个个都是麦霸, 一大早就起来, 不停飙歌, 也是不错的选择。
(3) 现在最让人讨厌, 最令人头疼的, 还是每天要像自动投进监狱一样, 被关在教室, 大好时光都被那些课堂占据、被那些课本占据、被那些老师占据。 尤其让人厌恶的是, 每天还要被那些老师提问, 那些复杂的, 难记的, 动不动就要搞混的, 法语动词的变化形式。
(4) 这是1873年的阿尔萨斯。 此处跟洛林地区, 最近因为国家打仗, 被对手打残了, 其实已经, 以输了就要签订赔偿条约, 被人宰割的方式, 从它现在的祖国, 法兰西, 割了出去, 拱手交给了, 普鲁士。
(5) 不但如此, 昨天柏林又传来了, 最新的命令。 并且公告已经张贴在, 各个镇公所的, 布告栏上。 从明天开始, 这里和洛林地区的所有学校, 都只能教德语, 不许再教学生什么法语了。
(6) 看来,以后这两个地方, 真的是要, 连法国话也不能说了, 法国字也不能写了, 甚至有可能, 连法国书, 也不会再看到了。 (7) 新的教德语的老师、用德语讲课的老师, 听说明天就会被派到各个学校来。 那些原来在学校教法语的, 用法语授课的老师, 据说不管多么老资格, 上完今天的最后一课, 也都要跟学生拜拜, 跟讲台拜拜, 跟学校拜拜。
(8) 不过,那些还在幻想逃课, 还在愁眉苦脸, 不想去上课的小朋友, 并不知道这些。 他们还在抱怨, 整天学习, 那些那么深奥难懂的, 法语动词的变化形式, 不如去看看, 那些大兵怎么练正步走, 踢步走, 向左看, 向右看, 向前看。 或者不如去, 大地的卡拉OK厅, 听听那些早起的鸟儿, 怎么大清早, 就起来开演唱会, 一直唱个不停。 (9) 这些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小学渣, 还不懂得什么国家大事。 每天睁眼闭眼, 比较关心的只有: 迟到会不会被老师批评, 上课会不会被老师提问, 或者作业没做会不会被老师检查到, 当然,也会怕被, 抽到背诵, 抽到默写, 特别是抽到起来复述一遍, 那些让人一头雾水的, 什么法语单词的变化形式。 (10) 对他们来说, 最天大的大事还是, 怎样防止, 因为没有好好表现, 而把老师惹恼, 让老师生气, 被老师打, 让老师骂, 或者被老师告到家里, 而让尴尬癌, 又犯了。 或者在小伙伴面前, 弄得很没面子。 抑或受到, 皮肉之苦。
(11) 也因为如此, 他们并不清楚, 今天已经是他们的最后一课。 明天开始, 他们的老师就要换了, 课本就要换了, 连他们讨厌的母语课也要换了。 明天开始, 他们就不用再背那些, 十分讨嫌的法语单词。 不用再记, 那些令人厌恶的, 复杂难懂的, 法语动词的变化形式。 明天开始, 这些就全部都不用再学了, 全部都要改学其他的。 所以, 其实迟到并不要紧, 来不及, 明天再赶也行。 (12) 现在那些围在镇公所门口, 看布告牌上的公告的, 有的就是这么认为。 像那个叫做华希特的铁匠, 他看到有个迟到的小学渣, 从广场上, 上气不接下气的, 往学校飞跑, 还冲那小学渣, 开玩笑似的嚷道: 小鬼!! 不用急!! 不用那么快, 慢一点, 明天再赶也来得及!! 说得那个小学渣, 以为是被那个老顽童, 戏弄了, 不知道那个老家伙, 讲的什么意思。
(13) 不过, 那个老铁匠也不知道, 其实那个小学渣, 是都德派过来的。 他是一个小演员, 叫做小弗朗士。 都德正在以今天发生的事情, 拍一条, 题为《最后一课》的, 爱国主义软广告。 讲某个小学的师生, 怎样在这“最后一天”, 被迫向自己的母语告别。 学生被迫中断相关的学业, 老师被迫跟讲台分开, 跟孩子们分开, 而共同激发出的, 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的故事。
(14) 在这个最后一课, 男二号韩麦尔先生, 一位有点暴力倾向的小学老师。 原来天天在胳膊下, 夹着把很大的铁戒尺。 很多小孩都怕他, 许多学生, 都被他打烂过手心, 打烂过屁股, 甚至有的, 无缘无故, 只是运气不好, 比较倒霉, 碰到这位老板不开心, 就被抓过去, 抽两下, 而憋屈得, 掉下委屈的眼泪的 …… 这位钟情在教育中, 使用暴力, 把自己的一些知识、理念、方法, 强行灌输给学生的, 将突然变得温和起来。 (15) 而且这天, 这位先生, 将搞得非常郑重, 特意穿上一套, 平常只有上级领导, 过来视察工作, 或者学校举行什么盛大活动, 抑或出去参加一些重要应酬, 才会穿的, 很亮的绿色礼服。 并打上领结, 戴上一顶, 绣边的小黑丝帽。 以这身装备, 出现在课堂, 让人感觉, 好像这天又有 什么大事发生。 (16) 此外,如果来到这天的教室, 也会发现, 里面的人员构成, 非常奇怪。 有些年纪很大的, 明显不是学生的, 甚至有的看上去, 已经是太公的, 也都混了进来。 那些家伙, 集体坐在教室后边几排, 一向空着的板凳上。 看上去就像一群, 特别安排进来的, 背景演员。 据说是由此代表, 镇上的那些三教九流, 各行各业, 已退休的, 在职的, 或者正在失业的, 都过来为这最后一课, 捧场。
(17) 不过,那些人物, 虽然人多势众, 但很多都是充数的。 能够叫得出名字的, 只有两三个。 一个是, 演有个叫郝叟的老头的, 戴着顶三角帽的。 一个是, 演一位前镇长的。 还有一个是, 演一位以前在京东送过快递的。 这些家伙, 看上去也都是老戏骨了, 表情都非常丰富, 让人看上去, 就能感到, 好像脸上都直接写着“阴沉”两字。 特别是那个演郝叟的老头子, 还带着一本, 书边都破了的初级读本, 搞了个招牌动作: 把书翻开, 摊在膝头上, 将他的大眼镜, 横放在书上。 (18) 不过,据说, 导演安排这么多群演在这里, 同时还有一层寓意, 是想借此告诉大家: 这些三教九流的, 这么勤快的过来捧场, 也是以实际行动, 表达一种愧疚。 懊悔自己, 当初没常到学校, 多听听韩老师讲课。 现在剩下“最后一课”了, 眼见着韩老师, 明天就要被迫, 跟学校分开, 跟讲堂分开, 跟学生们分开, 他们就不约而同的, 以用这种方式, 对韩老师表示“顶”!! 同时也表达了, 对将要彻底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19) 那个小学渣弗朗士, 就是这种情景下, 急匆匆, 进入学校的。 他一到教室门口, 看到这种场景, 也是一下就有些懵圈, 发现气氛好像不对。 平常这种时候, 他姗姗来迟, 赶到这个自投罗网的地方, 都能听到一阵喧闹, 看到很多小伙伴, 趁着上课的间隙, 放松一下, 相互交头接耳, 讲点小笑话, 扔个小纸条, 或者交流一下待会放学去哪玩耍什么的, 以及也有一些在开课桌, 关课桌, 或者捂着耳朵背书的。 而这时, 通常就会看到老板, 突然抽出, 他那把大戒尺, 就像抽出一根鞭子一样, 狠狠的在讲台桌上, 甩两下, 或者猛甩三四下。 叫大家安静!!
(20) 但这天, 一切显得那么的诡异。 小弗朗士进来的时候, 就发现教室一片死寂。 甚至还看到, 有些奇奇怪怪的人, 坐在里面。 而平时看上去威风凛凛的老板, 此时也只是, 非常低调的, 把他那把走到哪里都要带在身上的, 怕人的大戒尺, 夹在胳膊下面。 默默地, 在讲台上, 踱来踱去。 小弗朗士, 在这种令人窒息的氛围中, 偷偷摸摸, 溜进教室, 背对着老师, 吐了个舌头。 无意给这严肃的, 沉闷的, 忧伤的, 悲痛的, 氛围, 增加了一抹亮点。 有个意会者, 发现了, 嘴角还偷偷扬起一丝微笑, 只是努力压抑着, 不然就真的笑出来了。 (21) 小弗其实本来以为, 老板会因为他迟到, 打他或者骂他, 或者让他明天, 把父母, 叫到学校来, 这是老板惯用的, 吓唬学生的, 方法。 大家都懂的。 不过, 在这最后一课, 这个老大, 竟然一点没有责备他的意思。 而且十分客气的, 请他赶紧入座, 说课马上就要开始了。 让他不仅感到, 有点受宠若惊, 而且再次感到, 这天的气氛, 确实非常的诡异。
(22) 果然,很快, 老板就用一种既严肃又柔和的, 怪怪的口气, 向大家宣布: 这是他最后一次, 给大家上课了。 明天开始, 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所有学校, 都不能再教法语, 只能教德语。 那些教德语和讲德语的新老师, 明天就会过来。 今天是他给大家, 最后一次讲法语, 希望大家能多多用心学习。 (23) 老板一说完, 小学渣就一下, 被这突如其来的通知, 给震住了。 有点不知道, 该高兴还是该痛苦。 高兴的话, 良心好像会痛。 痛苦的话, 又好像这不正如自己所愿。 不过,经过都德的一番调教, 很快,正义就在他的心里, 战胜了那种小邪恶。 仿佛一瞬间, 他就华丽转身, 变成一个懂事的小英雄。 刚才还觉得那些操练的大兵, 非常有意思。 对那些穿作战服的, 可以上课时间, 不用到学校上学, 而在草坪上, 玩那种踢来踢去, 有点小崇拜。 现在却一下, 突然觉得, 那些家伙都是坏蛋, 对他们痛恨得要死。
(24) 并且,突然回想起, 刚刚自己从广场上飞跑过去的时候, 被老顽童铁匠, 华希特, 大喊了一句, 让他不要急, 不用那么快, 慢一点, 明天再赶也来得及, 原来是这么回事!! 他真是一点没有想到, 这竟然是, 他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没想到, 这竟然是, 他最后一次听老板, 讲那些法语课文, 和难懂的动词变化形式。 明天就不用再上这些了, 就要改学其他的了。 果然确实是, 赶不及, 其实不用来也行, 赶不及, 明天再赶也行!!
(25) 那个小学渣, 以来一直不爱学习, 现在甚至都开始反思, 开始自我检讨。 十分懊恼, 自己几乎还不会作文, 而以后却再也不能学法语了。 他非常后悔, 自己从前怎么没有好好学, 没有课前认真预习, 课后认真复习, 课上专心听讲, 把专业搞得杠杠的。 只知道, 经常旷课去掏鸟窝, 或者跑到萨尔河上去溜冰 …… 只有理智战胜情感的时候, 他才有时, 又偶然感到庆幸, 觉得幸亏没有, 好好学那些, 现在说取消就取消, 说不能上就不能再上的东西, 不然,就做太多无用功了。 不过,现在看着那些课本, 语法啦,历史啦, 之前还觉得十分讨厌, 觉得带着身上重得要死, 现在却又有点觉得, 那些都是老朋友。 有点挺舍不得, 跟它们分手。 (26) 除此之外, 他对大老板的看法, 也发生了变化。 之前一直觉得这个家伙太凶, 甚至有一些变态, 有时在路上看到他, 都要赶紧, 像廉颇看到蔺相如一样, 能躲就躲, 能溜就溜, 小心翼翼, 怕惹到他。 觉得那个家伙 非常可怕。 特别是, 由于之前, 有被他打过几次, 有一次还是那种无缘无故, 没有招谁惹谁, 就是让他看了不爽, 就被他抽了两下, 还对他一些记恨。 不过,现在, 一切好像都已经, 冰释前嫌。 特别是, 一想到, 这位其实对大家,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家伙, 很快就要离开, 甚至可能以后, 再也不见不到他, 不知道他, 以后还能不能, 再顺利找到工作, 还有没有饭吃, 有没有地方住, 竟既生起了怀念, 也产生了怜悯。 (27) 小学渣正这样胡思乱想着, 就忽然被老师点到了名字, 没有想到这最后一课, 还是中标了。 果然是有点冤家路窄。 不过,他也不记恨他了, 毕竟大家再过几个小时, 就要分手了。 就是那个老大, 要他背书, 还是让他, 感觉很尴尬。 他的水平, 大家都懂的。 站起来的时候, 嘴里没念出几个字, 就弄糊涂了。 只能像个傻逼似的, 立在那里, 摇摇晃晃。 刚才被他吐舌头的表情, 逗得嘴角扬起一丝微笑的, 还回过头, 像是又给他发了一个笑脸。
(28) 不过,慢慢的, 这个小学渣, 就开始难受起来。 觉得自己, 因为没有努力学习, 终于在这种关键时刻, 受到了惩罚, 自己忽然一下感到, 自己好像是个民族罪人。 他真想, 如果可以, 把老师要他背诵的, 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 很帅的用法语从头到尾说出来, 而且声音响亮, 口齿清楚, 又没有一点儿错误, 那么无论什么代价, 他都是愿意付出的。 毕竟,这最后一课, 谁不想好好表现表现。 而且还来了那么多观众, 他也不想自己太狼狈, 而害了大家。 只是他们的老大, 还是有点太哪个不该叫, 却偏偏叫哪个, 真是要分手了, 还把他搞得, 挺下不了台。 他最后不得不垂下脑袋, 低着头, 一直不敢抬起来。
(29) 不过,这个小学渣虽然表现不好, 但韩麦尔先生却表现得很好。 他很快就背了一段台词, 好像本来就是要, 借那个小学渣, 抛砖引玉, 把他的那段台词引出来的。 也就说, 那个小学渣, 其实是被设计的, 只是自己不知道。 韩先生背诵的那段台词是这样的: 我也不责备你,小弗郎士。 你自己一定够难受的了,这就是了。 大家天天都这么想: 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 现在看看我们的结果吧。 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 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 …… 所以,由此可见, 那个小小弗最后被老板点到, 其实并不是运气不好, 或者冤家路窄, 而是他的老板故意的。
(30) 不过,这个老板批评完手下的学生, 也安慰了大家一下, 特别是安慰了小弗朗士, 说,那并不是小弗一个人的过错, 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 比如,很多家长, 对自己的孩子的学习也关心不够。 有时,有的为了多赚一点钱, 甚至叫他们丢下书包, 到地里帮忙, 或者到纱厂干活。 不过,这个老板讲到这里的时候, 似乎就有同学开始对号入座了, 好像许多人已经知道, 他在指哪一个。 此时,如果有镜头在同学面前扫过, 那个脸一下红到耳根的, 应该就是, 自己暴露出来的, 被老师, 不点名批评的, 那一个。
(31) 其实,小弗朗士的, 这个老师, 还是有点阴险的。 他批评完了学生, 批评完了家长, 转而竟然又批评了自己。 一看就像那种, 非常善于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 这种非常狡诈的工具的老手。 这种批评完别人, 又马上自己也批评一下的, 最阴险的就是, 很难让人, 再抓到他们的把柄。 像他接下来, 就开始自己检讨, 说自己不也是经常自私得很, 常常非常狡猾的, 把大家当做, 他的免费劳动力。 利用自己当老师的特权, 要学生帮他做这做那, 甚至让学生丢下功课, 给他浇花!! 乃至,有时自己如果想去钓鱼, 或者到哪里去浪一下, 就随便编个理由, 给大家放假!!
(32) 这个老板, 就是这样, 又像平常一样, 没有认真上课, 跟大家侃起大山来。 从一件事, 谈到另一件事, 东扯西扯。 又开始在课上, 公开浪费58个同学的, 宝贵时间。 直到都不知道, 已经把大家的思路, 带到什么十万八千里, 才又把大家拉了回来, 重新谈起法国的语言。
(33) 他煽情的说, 法国语言是, 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最明白, 最精确。 又说, 大家必须把它记在心里, 永远别忘了它。 并且又背了一段, 好像是自己昨天熬夜, 精心准备的语录: 亡了国, 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 他们的语言, 就好像拿着, 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 钥匙!! ……
(34) 那堂课, 小学渣第一次打起精神, 全部听了下去。 班里那些, 平常比较调皮捣蛋的学生, 好像也都个个, 听得特别认真, 听得津津有味, 老板讲什么, 就是什么。 老板怎么讲, 大家都拼命, 给他点赞。 不过,也有人发现, 那堂课, 虽然是最后一堂课, 但是直到快下课的时候, 好像都没讲什么干货。 在下课铃快要响的时候, 那个老板, 才又翻开书本, 讲了一点点语法。 不过,让小学渣觉得惊讶的是, 那次课, 老板讲的那点东西, 他竟然听懂了。 好像也不是很难。 就是快要下课了, 老板却好像还要再演, 让人感觉, 他好像还想再多讲一点, 恨不能把自己知道的东西, 在离开之前, 全部教给大家, 全部一下子塞进, 大家的脑子里去。 而搞得有点太过了。
(35) 小弗朗士读书的这个学校, 只有一个老师。 这个韩先生, 其实什么都教。 而且一个人, 同时教好几个年级。 第一节讲完语法课后, 第二节他又教大家习字课。 那一天, 老板给每个人, 发了新字帖。 那些帖子上, 都是些美丽的圆体字: “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 这些字帖挂在同学们的课桌的铁杆上, 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不过,因为是最后一课了, 大家好像都很识趣, 个个非常专心, 教室十分安静!! 只能听见, 钢笔在纸上沙沙的声音。
(36) 大家都在专心的画那些法国字, 连最小的孩子也没有分心, 虽然好多都画得歪歪斜斜, 奇丑无比。 但胜在态度端正。 期间,教室里还被放进来几只金甲虫, 它们在教室里飞来飞去, 但是谁都没有注意, 似乎这也是一种表现手法, 故意用那些小东西的动, 来衬托出孩子们的静。 特别是, 屋顶上还摆了只鸽子, 让它在那边咕咕咕地叫着, 帮助进一步塑造氛围。 不过,那个小学渣, 听见那只鸽子的叫声后, 倒是忽然想了一个内涵笑话: 那些普鲁士佬, 该不会, 也强迫这些鸽子, 用德国话唱歌吧!!
(37) 一般,大家都在画字的时候, 韩麦尔先生就坐在他的老板椅上。 当老师这么多年, 他其实还是最爱上这种写字课, 直接发点字帖, 让那些小屁孩, 自己去练, 就可以了。 都不用备课。 不过,这天, 他虽然还是像往常那样, 一个人坐在那里。 但还是有些人, 总是喜欢添油加醋, 从他的一些举手投足, 挖掘一些深刻得要死的含义。 比如,见他一动不动, 瞪着眼, 看周围的东西, 就觉得, 好像这是要, 把这教室里的东西, 都装在眼睛里带走。 然后又想想, 这老铁在这里, 已经混了四十多年了, 这个学校就像他的家一样, 窗外是他的小院, 面前是他的学生, 那些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 已经磨光, 有的桌腿甚至都断了, 还是用布绑起来的。 而外面院子, 那些他亲手栽的, 胡桃树, 还有已经绕着窗口, 爬到屋顶的紫藤, 这一切, 如今马上就都要跟他分手了, 又怎能叫他不伤心? 何况, 他的妹妹, 现在都已经在楼上收拾行李了, 都听得见, 她走来走去的声音。 真触景生情一下, 也确实够扎心的。
(38) 有一些太滥情的, 甚至还觉得, 他真是够坚强!! 在这最后一天, 竟然还有足够的勇气, 做这种无用功, 把这一天的课程, 全部坚持到底。 第二节上完习字课, 第三节又给大家, 接着上了一堂历史。 然后, 又给低年级的学生, 上了一节拼音!! 教他们: ba,be, bi, bo, bu。 ……
(39) 不过,就在大家, 把焦点都对准他的时候, 那个坐在教室后排座位上的, 郝叟老头儿, 这个有点滑稽的人物, 又突然抢了一次镜。 这个家伙, 修改了一下, 他的招牌动作: 戴上眼镜, 双手捧着, 他的那本, 小学语文第一册, 跟那些小正太、小太妹, 一起念起那些拼音字母。 期间,读到一半的时候, 似乎还有点不是很蛋定, 读得有一些发抖, 发出古怪的声音, 弄得很多人本来已经很难过, 又有点想笑!! 把严肃的氛围, 都给破坏了。 而有这样的最后一课, 有这种连自己的母语都, 都不能再学, 都不能再讲, 都不能再看, 小学渣也感到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不知道是不是, 要是自嘲的话, 也可以说是, 人生也算完整了。
(40) 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 很快, 教堂的钟, 就又敲响了。 而且是敲了, 十二下。 意味着, 已经十二点了, 学校已经到了放学的时间。 此时, 祈祷的钟声, 也响了。 窗外也传来, 普鲁士士大兵的号声。 他们已经收操了。 看来, 真的马上就要, 剧终了。
(41) 大家看到, 这个时候, 韩麦尔先生, 突然站起来, 脸色惨白, 不过形象好像一下, 变得非常高大。 他是这样给大家, 划上一个漂亮的句号的, 这小子说: 我的朋友们啊!! 然后哽咽了两下, 说道: 我——我—— 像是说不下去了。 然后转过身, 朝着黑板, 拿起一支粉笔, 使出全身的力气, 写了几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之后, 就呆在那儿, 头靠着墙壁, 话也不说, 只是向大家做了一个手势: 散学了, 请大家走吧。 唉,这个逼装的, 真是应该, 给100分!! (42) 其实, 稍微学过点历史的都知道: 阿尔萨斯这个地方, 本来以前就是普鲁士的。 阿尔萨斯的方言, 甚至都是属于德语系的一支。 只是后来, 这个地方, 被法兰西抢走后, 大家不断接受, 法兰西灌输的, 本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时间长了, 也就被成功洗脑了。 连自己的亲娘是谁, 最后都不认得了。 (43) 而如果再往上追溯, 法国和普鲁士, 其实本来也是一家, 只不过后来, 在利益集团的操控下, 才分家析产, 出现割据, 各自自立门户。 而如今又相互打架, 其实也是, 连亲兄弟, 都相互不认了。 只知道, 给自己的人民, 灌输忠于自己, 热爱自己的那一套。
(44) 法国未能保住原来的地盘, 而失去阿尔萨斯, 对法国来说, 固然是件憾事。 但普法战争, 所以打得起来, 其实也是法国和普鲁士, 都想在欧陆争霸。 虽然后来是普鲁士先动嘴, 但是却是法国先动手。 当然,这两个, 本来就很想干一仗, 只是都找不到机会, 所以相互一找到借口, 就一拍即合, 干了起来。 只不过老法不会打架, 被人打残了, 陪了夫人又折兵, 才有人又跳出来, 帮它装可怜。
(45) 至于说, 在那个爱国主义“软文”中, 被撸高的地方, 还把法兰西语言, 说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 其实,不仅那些讲英语、讲汉语、讲俄语的看了会不服, 而且讲印度语、讲日本语、讲老挝话的, 也恐怕都不服。 客观的说, 语言只是一个工具, 没有太大的好坏优劣, 关键还是看会不会玩。 只要玩得好, 玩得遛, 都可以申请诺贝尔奖。 说自己的语言最好, 最优美, 这如果只是自卖自夸, 那还不要紧, 但如果是带着政治目的, 就又是在利用大家的善良、无知和不会审美, 进行洗脑了。 如此,再生动的说辞, 也是一种投机!!
(46) 那软文里面, 据说, 最经典的一句是: 亡了国, 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 就会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不过,这大概也是站在语文老师的角度看的吧, 要是这么简单, 那大家再多背几个单词, 就可以一起去拯救宇宙了。
最近感到十分悲观,不谈中国了,想问问各位,你们觉得阿尔萨斯、洛林算法国的,还是德国的?
有一种观点是虽然他们的语言和德语更接近,但是当地人更喜欢法国,因为宗教原因。你们如何看都德的这篇文章?
另外下面转载了知乎上一篇,改写都德的最后一课,幽默的讽刺了都德,说都德的文章是一篇爱国软文。
(1) 普鲁士大兵在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操练。 天气这么好, 气候这么温暖, 阳光这么明媚, PM2.5也只有10几。 赶着上早课的小朋友, 都有人在抱怨, 要是可以不用上学, 而跑到那些草坪上 好好看一上午, 那些大兵怎么训练, 看个过瘾, 该有多好!!
(2) 或者,钻到小树林里, 听一上午, 那些站在高高的树梢上, 唱卡拉OK的画眉, 如何像广场上那些大爷大妈, 个个都是麦霸, 一大早就起来, 不停飙歌, 也是不错的选择。
(3) 现在最让人讨厌, 最令人头疼的, 还是每天要像自动投进监狱一样, 被关在教室, 大好时光都被那些课堂占据、被那些课本占据、被那些老师占据。 尤其让人厌恶的是, 每天还要被那些老师提问, 那些复杂的, 难记的, 动不动就要搞混的, 法语动词的变化形式。
(4) 这是1873年的阿尔萨斯。 此处跟洛林地区, 最近因为国家打仗, 被对手打残了, 其实已经, 以输了就要签订赔偿条约, 被人宰割的方式, 从它现在的祖国, 法兰西, 割了出去, 拱手交给了, 普鲁士。
(5) 不但如此, 昨天柏林又传来了, 最新的命令。 并且公告已经张贴在, 各个镇公所的, 布告栏上。 从明天开始, 这里和洛林地区的所有学校, 都只能教德语, 不许再教学生什么法语了。
(6) 看来,以后这两个地方, 真的是要, 连法国话也不能说了, 法国字也不能写了, 甚至有可能, 连法国书, 也不会再看到了。 (7) 新的教德语的老师、用德语讲课的老师, 听说明天就会被派到各个学校来。 那些原来在学校教法语的, 用法语授课的老师, 据说不管多么老资格, 上完今天的最后一课, 也都要跟学生拜拜, 跟讲台拜拜, 跟学校拜拜。
(8) 不过,那些还在幻想逃课, 还在愁眉苦脸, 不想去上课的小朋友, 并不知道这些。 他们还在抱怨, 整天学习, 那些那么深奥难懂的, 法语动词的变化形式, 不如去看看, 那些大兵怎么练正步走, 踢步走, 向左看, 向右看, 向前看。 或者不如去, 大地的卡拉OK厅, 听听那些早起的鸟儿, 怎么大清早, 就起来开演唱会, 一直唱个不停。 (9) 这些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小学渣, 还不懂得什么国家大事。 每天睁眼闭眼, 比较关心的只有: 迟到会不会被老师批评, 上课会不会被老师提问, 或者作业没做会不会被老师检查到, 当然,也会怕被, 抽到背诵, 抽到默写, 特别是抽到起来复述一遍, 那些让人一头雾水的, 什么法语单词的变化形式。 (10) 对他们来说, 最天大的大事还是, 怎样防止, 因为没有好好表现, 而把老师惹恼, 让老师生气, 被老师打, 让老师骂, 或者被老师告到家里, 而让尴尬癌, 又犯了。 或者在小伙伴面前, 弄得很没面子。 抑或受到, 皮肉之苦。
(11) 也因为如此, 他们并不清楚, 今天已经是他们的最后一课。 明天开始, 他们的老师就要换了, 课本就要换了, 连他们讨厌的母语课也要换了。 明天开始, 他们就不用再背那些, 十分讨嫌的法语单词。 不用再记, 那些令人厌恶的, 复杂难懂的, 法语动词的变化形式。 明天开始, 这些就全部都不用再学了, 全部都要改学其他的。 所以, 其实迟到并不要紧, 来不及, 明天再赶也行。 (12) 现在那些围在镇公所门口, 看布告牌上的公告的, 有的就是这么认为。 像那个叫做华希特的铁匠, 他看到有个迟到的小学渣, 从广场上, 上气不接下气的, 往学校飞跑, 还冲那小学渣, 开玩笑似的嚷道: 小鬼!! 不用急!! 不用那么快, 慢一点, 明天再赶也来得及!! 说得那个小学渣, 以为是被那个老顽童, 戏弄了, 不知道那个老家伙, 讲的什么意思。
(13) 不过, 那个老铁匠也不知道, 其实那个小学渣, 是都德派过来的。 他是一个小演员, 叫做小弗朗士。 都德正在以今天发生的事情, 拍一条, 题为《最后一课》的, 爱国主义软广告。 讲某个小学的师生, 怎样在这“最后一天”, 被迫向自己的母语告别。 学生被迫中断相关的学业, 老师被迫跟讲台分开, 跟孩子们分开, 而共同激发出的, 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的故事。
(14) 在这个最后一课, 男二号韩麦尔先生, 一位有点暴力倾向的小学老师。 原来天天在胳膊下, 夹着把很大的铁戒尺。 很多小孩都怕他, 许多学生, 都被他打烂过手心, 打烂过屁股, 甚至有的, 无缘无故, 只是运气不好, 比较倒霉, 碰到这位老板不开心, 就被抓过去, 抽两下, 而憋屈得, 掉下委屈的眼泪的 …… 这位钟情在教育中, 使用暴力, 把自己的一些知识、理念、方法, 强行灌输给学生的, 将突然变得温和起来。 (15) 而且这天, 这位先生, 将搞得非常郑重, 特意穿上一套, 平常只有上级领导, 过来视察工作, 或者学校举行什么盛大活动, 抑或出去参加一些重要应酬, 才会穿的, 很亮的绿色礼服。 并打上领结, 戴上一顶, 绣边的小黑丝帽。 以这身装备, 出现在课堂, 让人感觉, 好像这天又有 什么大事发生。 (16) 此外,如果来到这天的教室, 也会发现, 里面的人员构成, 非常奇怪。 有些年纪很大的, 明显不是学生的, 甚至有的看上去, 已经是太公的, 也都混了进来。 那些家伙, 集体坐在教室后边几排, 一向空着的板凳上。 看上去就像一群, 特别安排进来的, 背景演员。 据说是由此代表, 镇上的那些三教九流, 各行各业, 已退休的, 在职的, 或者正在失业的, 都过来为这最后一课, 捧场。
(17) 不过,那些人物, 虽然人多势众, 但很多都是充数的。 能够叫得出名字的, 只有两三个。 一个是, 演有个叫郝叟的老头的, 戴着顶三角帽的。 一个是, 演一位前镇长的。 还有一个是, 演一位以前在京东送过快递的。 这些家伙, 看上去也都是老戏骨了, 表情都非常丰富, 让人看上去, 就能感到, 好像脸上都直接写着“阴沉”两字。 特别是那个演郝叟的老头子, 还带着一本, 书边都破了的初级读本, 搞了个招牌动作: 把书翻开, 摊在膝头上, 将他的大眼镜, 横放在书上。 (18) 不过,据说, 导演安排这么多群演在这里, 同时还有一层寓意, 是想借此告诉大家: 这些三教九流的, 这么勤快的过来捧场, 也是以实际行动, 表达一种愧疚。 懊悔自己, 当初没常到学校, 多听听韩老师讲课。 现在剩下“最后一课”了, 眼见着韩老师, 明天就要被迫, 跟学校分开, 跟讲堂分开, 跟学生们分开, 他们就不约而同的, 以用这种方式, 对韩老师表示“顶”!! 同时也表达了, 对将要彻底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19) 那个小学渣弗朗士, 就是这种情景下, 急匆匆, 进入学校的。 他一到教室门口, 看到这种场景, 也是一下就有些懵圈, 发现气氛好像不对。 平常这种时候, 他姗姗来迟, 赶到这个自投罗网的地方, 都能听到一阵喧闹, 看到很多小伙伴, 趁着上课的间隙, 放松一下, 相互交头接耳, 讲点小笑话, 扔个小纸条, 或者交流一下待会放学去哪玩耍什么的, 以及也有一些在开课桌, 关课桌, 或者捂着耳朵背书的。 而这时, 通常就会看到老板, 突然抽出, 他那把大戒尺, 就像抽出一根鞭子一样, 狠狠的在讲台桌上, 甩两下, 或者猛甩三四下。 叫大家安静!!
(20) 但这天, 一切显得那么的诡异。 小弗朗士进来的时候, 就发现教室一片死寂。 甚至还看到, 有些奇奇怪怪的人, 坐在里面。 而平时看上去威风凛凛的老板, 此时也只是, 非常低调的, 把他那把走到哪里都要带在身上的, 怕人的大戒尺, 夹在胳膊下面。 默默地, 在讲台上, 踱来踱去。 小弗朗士, 在这种令人窒息的氛围中, 偷偷摸摸, 溜进教室, 背对着老师, 吐了个舌头。 无意给这严肃的, 沉闷的, 忧伤的, 悲痛的, 氛围, 增加了一抹亮点。 有个意会者, 发现了, 嘴角还偷偷扬起一丝微笑, 只是努力压抑着, 不然就真的笑出来了。 (21) 小弗其实本来以为, 老板会因为他迟到, 打他或者骂他, 或者让他明天, 把父母, 叫到学校来, 这是老板惯用的, 吓唬学生的, 方法。 大家都懂的。 不过, 在这最后一课, 这个老大, 竟然一点没有责备他的意思。 而且十分客气的, 请他赶紧入座, 说课马上就要开始了。 让他不仅感到, 有点受宠若惊, 而且再次感到, 这天的气氛, 确实非常的诡异。
(22) 果然,很快, 老板就用一种既严肃又柔和的, 怪怪的口气, 向大家宣布: 这是他最后一次, 给大家上课了。 明天开始, 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所有学校, 都不能再教法语, 只能教德语。 那些教德语和讲德语的新老师, 明天就会过来。 今天是他给大家, 最后一次讲法语, 希望大家能多多用心学习。 (23) 老板一说完, 小学渣就一下, 被这突如其来的通知, 给震住了。 有点不知道, 该高兴还是该痛苦。 高兴的话, 良心好像会痛。 痛苦的话, 又好像这不正如自己所愿。 不过,经过都德的一番调教, 很快,正义就在他的心里, 战胜了那种小邪恶。 仿佛一瞬间, 他就华丽转身, 变成一个懂事的小英雄。 刚才还觉得那些操练的大兵, 非常有意思。 对那些穿作战服的, 可以上课时间, 不用到学校上学, 而在草坪上, 玩那种踢来踢去, 有点小崇拜。 现在却一下, 突然觉得, 那些家伙都是坏蛋, 对他们痛恨得要死。
(24) 并且,突然回想起, 刚刚自己从广场上飞跑过去的时候, 被老顽童铁匠, 华希特, 大喊了一句, 让他不要急, 不用那么快, 慢一点, 明天再赶也来得及, 原来是这么回事!! 他真是一点没有想到, 这竟然是, 他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没想到, 这竟然是, 他最后一次听老板, 讲那些法语课文, 和难懂的动词变化形式。 明天就不用再上这些了, 就要改学其他的了。 果然确实是, 赶不及, 其实不用来也行, 赶不及, 明天再赶也行!!
(25) 那个小学渣, 以来一直不爱学习, 现在甚至都开始反思, 开始自我检讨。 十分懊恼, 自己几乎还不会作文, 而以后却再也不能学法语了。 他非常后悔, 自己从前怎么没有好好学, 没有课前认真预习, 课后认真复习, 课上专心听讲, 把专业搞得杠杠的。 只知道, 经常旷课去掏鸟窝, 或者跑到萨尔河上去溜冰 …… 只有理智战胜情感的时候, 他才有时, 又偶然感到庆幸, 觉得幸亏没有, 好好学那些, 现在说取消就取消, 说不能上就不能再上的东西, 不然,就做太多无用功了。 不过,现在看着那些课本, 语法啦,历史啦, 之前还觉得十分讨厌, 觉得带着身上重得要死, 现在却又有点觉得, 那些都是老朋友。 有点挺舍不得, 跟它们分手。 (26) 除此之外, 他对大老板的看法, 也发生了变化。 之前一直觉得这个家伙太凶, 甚至有一些变态, 有时在路上看到他, 都要赶紧, 像廉颇看到蔺相如一样, 能躲就躲, 能溜就溜, 小心翼翼, 怕惹到他。 觉得那个家伙 非常可怕。 特别是, 由于之前, 有被他打过几次, 有一次还是那种无缘无故, 没有招谁惹谁, 就是让他看了不爽, 就被他抽了两下, 还对他一些记恨。 不过,现在, 一切好像都已经, 冰释前嫌。 特别是, 一想到, 这位其实对大家,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家伙, 很快就要离开, 甚至可能以后, 再也不见不到他, 不知道他, 以后还能不能, 再顺利找到工作, 还有没有饭吃, 有没有地方住, 竟既生起了怀念, 也产生了怜悯。 (27) 小学渣正这样胡思乱想着, 就忽然被老师点到了名字, 没有想到这最后一课, 还是中标了。 果然是有点冤家路窄。 不过,他也不记恨他了, 毕竟大家再过几个小时, 就要分手了。 就是那个老大, 要他背书, 还是让他, 感觉很尴尬。 他的水平, 大家都懂的。 站起来的时候, 嘴里没念出几个字, 就弄糊涂了。 只能像个傻逼似的, 立在那里, 摇摇晃晃。 刚才被他吐舌头的表情, 逗得嘴角扬起一丝微笑的, 还回过头, 像是又给他发了一个笑脸。
(28) 不过,慢慢的, 这个小学渣, 就开始难受起来。 觉得自己, 因为没有努力学习, 终于在这种关键时刻, 受到了惩罚, 自己忽然一下感到, 自己好像是个民族罪人。 他真想, 如果可以, 把老师要他背诵的, 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 很帅的用法语从头到尾说出来, 而且声音响亮, 口齿清楚, 又没有一点儿错误, 那么无论什么代价, 他都是愿意付出的。 毕竟,这最后一课, 谁不想好好表现表现。 而且还来了那么多观众, 他也不想自己太狼狈, 而害了大家。 只是他们的老大, 还是有点太哪个不该叫, 却偏偏叫哪个, 真是要分手了, 还把他搞得, 挺下不了台。 他最后不得不垂下脑袋, 低着头, 一直不敢抬起来。
(29) 不过,这个小学渣虽然表现不好, 但韩麦尔先生却表现得很好。 他很快就背了一段台词, 好像本来就是要, 借那个小学渣, 抛砖引玉, 把他的那段台词引出来的。 也就说, 那个小学渣, 其实是被设计的, 只是自己不知道。 韩先生背诵的那段台词是这样的: 我也不责备你,小弗郎士。 你自己一定够难受的了,这就是了。 大家天天都这么想: 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 现在看看我们的结果吧。 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 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 …… 所以,由此可见, 那个小小弗最后被老板点到, 其实并不是运气不好, 或者冤家路窄, 而是他的老板故意的。
(30) 不过,这个老板批评完手下的学生, 也安慰了大家一下, 特别是安慰了小弗朗士, 说,那并不是小弗一个人的过错, 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 比如,很多家长, 对自己的孩子的学习也关心不够。 有时,有的为了多赚一点钱, 甚至叫他们丢下书包, 到地里帮忙, 或者到纱厂干活。 不过,这个老板讲到这里的时候, 似乎就有同学开始对号入座了, 好像许多人已经知道, 他在指哪一个。 此时,如果有镜头在同学面前扫过, 那个脸一下红到耳根的, 应该就是, 自己暴露出来的, 被老师, 不点名批评的, 那一个。
(31) 其实,小弗朗士的, 这个老师, 还是有点阴险的。 他批评完了学生, 批评完了家长, 转而竟然又批评了自己。 一看就像那种, 非常善于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 这种非常狡诈的工具的老手。 这种批评完别人, 又马上自己也批评一下的, 最阴险的就是, 很难让人, 再抓到他们的把柄。 像他接下来, 就开始自己检讨, 说自己不也是经常自私得很, 常常非常狡猾的, 把大家当做, 他的免费劳动力。 利用自己当老师的特权, 要学生帮他做这做那, 甚至让学生丢下功课, 给他浇花!! 乃至,有时自己如果想去钓鱼, 或者到哪里去浪一下, 就随便编个理由, 给大家放假!!
(32) 这个老板, 就是这样, 又像平常一样, 没有认真上课, 跟大家侃起大山来。 从一件事, 谈到另一件事, 东扯西扯。 又开始在课上, 公开浪费58个同学的, 宝贵时间。 直到都不知道, 已经把大家的思路, 带到什么十万八千里, 才又把大家拉了回来, 重新谈起法国的语言。
(33) 他煽情的说, 法国语言是, 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最明白, 最精确。 又说, 大家必须把它记在心里, 永远别忘了它。 并且又背了一段, 好像是自己昨天熬夜, 精心准备的语录: 亡了国, 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 他们的语言, 就好像拿着, 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 钥匙!! ……
(34) 那堂课, 小学渣第一次打起精神, 全部听了下去。 班里那些, 平常比较调皮捣蛋的学生, 好像也都个个, 听得特别认真, 听得津津有味, 老板讲什么, 就是什么。 老板怎么讲, 大家都拼命, 给他点赞。 不过,也有人发现, 那堂课, 虽然是最后一堂课, 但是直到快下课的时候, 好像都没讲什么干货。 在下课铃快要响的时候, 那个老板, 才又翻开书本, 讲了一点点语法。 不过,让小学渣觉得惊讶的是, 那次课, 老板讲的那点东西, 他竟然听懂了。 好像也不是很难。 就是快要下课了, 老板却好像还要再演, 让人感觉, 他好像还想再多讲一点, 恨不能把自己知道的东西, 在离开之前, 全部教给大家, 全部一下子塞进, 大家的脑子里去。 而搞得有点太过了。
(35) 小弗朗士读书的这个学校, 只有一个老师。 这个韩先生, 其实什么都教。 而且一个人, 同时教好几个年级。 第一节讲完语法课后, 第二节他又教大家习字课。 那一天, 老板给每个人, 发了新字帖。 那些帖子上, 都是些美丽的圆体字: “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 这些字帖挂在同学们的课桌的铁杆上, 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不过,因为是最后一课了, 大家好像都很识趣, 个个非常专心, 教室十分安静!! 只能听见, 钢笔在纸上沙沙的声音。
(36) 大家都在专心的画那些法国字, 连最小的孩子也没有分心, 虽然好多都画得歪歪斜斜, 奇丑无比。 但胜在态度端正。 期间,教室里还被放进来几只金甲虫, 它们在教室里飞来飞去, 但是谁都没有注意, 似乎这也是一种表现手法, 故意用那些小东西的动, 来衬托出孩子们的静。 特别是, 屋顶上还摆了只鸽子, 让它在那边咕咕咕地叫着, 帮助进一步塑造氛围。 不过,那个小学渣, 听见那只鸽子的叫声后, 倒是忽然想了一个内涵笑话: 那些普鲁士佬, 该不会, 也强迫这些鸽子, 用德国话唱歌吧!!
(37) 一般,大家都在画字的时候, 韩麦尔先生就坐在他的老板椅上。 当老师这么多年, 他其实还是最爱上这种写字课, 直接发点字帖, 让那些小屁孩, 自己去练, 就可以了。 都不用备课。 不过,这天, 他虽然还是像往常那样, 一个人坐在那里。 但还是有些人, 总是喜欢添油加醋, 从他的一些举手投足, 挖掘一些深刻得要死的含义。 比如,见他一动不动, 瞪着眼, 看周围的东西, 就觉得, 好像这是要, 把这教室里的东西, 都装在眼睛里带走。 然后又想想, 这老铁在这里, 已经混了四十多年了, 这个学校就像他的家一样, 窗外是他的小院, 面前是他的学生, 那些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 已经磨光, 有的桌腿甚至都断了, 还是用布绑起来的。 而外面院子, 那些他亲手栽的, 胡桃树, 还有已经绕着窗口, 爬到屋顶的紫藤, 这一切, 如今马上就都要跟他分手了, 又怎能叫他不伤心? 何况, 他的妹妹, 现在都已经在楼上收拾行李了, 都听得见, 她走来走去的声音。 真触景生情一下, 也确实够扎心的。
(38) 有一些太滥情的, 甚至还觉得, 他真是够坚强!! 在这最后一天, 竟然还有足够的勇气, 做这种无用功, 把这一天的课程, 全部坚持到底。 第二节上完习字课, 第三节又给大家, 接着上了一堂历史。 然后, 又给低年级的学生, 上了一节拼音!! 教他们: ba,be, bi, bo, bu。 ……
(39) 不过,就在大家, 把焦点都对准他的时候, 那个坐在教室后排座位上的, 郝叟老头儿, 这个有点滑稽的人物, 又突然抢了一次镜。 这个家伙, 修改了一下, 他的招牌动作: 戴上眼镜, 双手捧着, 他的那本, 小学语文第一册, 跟那些小正太、小太妹, 一起念起那些拼音字母。 期间,读到一半的时候, 似乎还有点不是很蛋定, 读得有一些发抖, 发出古怪的声音, 弄得很多人本来已经很难过, 又有点想笑!! 把严肃的氛围, 都给破坏了。 而有这样的最后一课, 有这种连自己的母语都, 都不能再学, 都不能再讲, 都不能再看, 小学渣也感到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不知道是不是, 要是自嘲的话, 也可以说是, 人生也算完整了。
(40) 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 很快, 教堂的钟, 就又敲响了。 而且是敲了, 十二下。 意味着, 已经十二点了, 学校已经到了放学的时间。 此时, 祈祷的钟声, 也响了。 窗外也传来, 普鲁士士大兵的号声。 他们已经收操了。 看来, 真的马上就要, 剧终了。
(41) 大家看到, 这个时候, 韩麦尔先生, 突然站起来, 脸色惨白, 不过形象好像一下, 变得非常高大。 他是这样给大家, 划上一个漂亮的句号的, 这小子说: 我的朋友们啊!! 然后哽咽了两下, 说道: 我——我—— 像是说不下去了。 然后转过身, 朝着黑板, 拿起一支粉笔, 使出全身的力气, 写了几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之后, 就呆在那儿, 头靠着墙壁, 话也不说, 只是向大家做了一个手势: 散学了, 请大家走吧。 唉,这个逼装的, 真是应该, 给100分!! (42) 其实, 稍微学过点历史的都知道: 阿尔萨斯这个地方, 本来以前就是普鲁士的。 阿尔萨斯的方言, 甚至都是属于德语系的一支。 只是后来, 这个地方, 被法兰西抢走后, 大家不断接受, 法兰西灌输的, 本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时间长了, 也就被成功洗脑了。 连自己的亲娘是谁, 最后都不认得了。 (43) 而如果再往上追溯, 法国和普鲁士, 其实本来也是一家, 只不过后来, 在利益集团的操控下, 才分家析产, 出现割据, 各自自立门户。 而如今又相互打架, 其实也是, 连亲兄弟, 都相互不认了。 只知道, 给自己的人民, 灌输忠于自己, 热爱自己的那一套。
(44) 法国未能保住原来的地盘, 而失去阿尔萨斯, 对法国来说, 固然是件憾事。 但普法战争, 所以打得起来, 其实也是法国和普鲁士, 都想在欧陆争霸。 虽然后来是普鲁士先动嘴, 但是却是法国先动手。 当然,这两个, 本来就很想干一仗, 只是都找不到机会, 所以相互一找到借口, 就一拍即合, 干了起来。 只不过老法不会打架, 被人打残了, 陪了夫人又折兵, 才有人又跳出来, 帮它装可怜。
(45) 至于说, 在那个爱国主义“软文”中, 被撸高的地方, 还把法兰西语言, 说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 其实,不仅那些讲英语、讲汉语、讲俄语的看了会不服, 而且讲印度语、讲日本语、讲老挝话的, 也恐怕都不服。 客观的说, 语言只是一个工具, 没有太大的好坏优劣, 关键还是看会不会玩。 只要玩得好, 玩得遛, 都可以申请诺贝尔奖。 说自己的语言最好, 最优美, 这如果只是自卖自夸, 那还不要紧, 但如果是带着政治目的, 就又是在利用大家的善良、无知和不会审美, 进行洗脑了。 如此,再生动的说辞, 也是一种投机!!
(46) 那软文里面, 据说, 最经典的一句是: 亡了国, 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 就会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不过,这大概也是站在语文老师的角度看的吧, 要是这么简单, 那大家再多背几个单词, 就可以一起去拯救宇宙了。
纳粹德国占领苏台德以后,有一张照片十分有名:一位男人站在围观德军行军的队伍里,他泪流满面。
他要是捷克人,自然是因为了亡国之痛而哭。
他要是日耳曼人,那就是为了德意志恢复了往日荣耀喜极而泣。
土地从来就没有什么自古以来的归属,人种也应该按自我认同而不是血缘关系划分。语言也不过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两三天就能学会的字母肯定比花费几年才能认全的汉字要实用,也就是说英语最合适成为地球官方语言
他要是捷克人,自然是因为了亡国之痛而哭。
他要是日耳曼人,那就是为了德意志恢复了往日荣耀喜极而泣。
土地从来就没有什么自古以来的归属,人种也应该按自我认同而不是血缘关系划分。语言也不过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两三天就能学会的字母肯定比花费几年才能认全的汉字要实用,也就是说英语最合适成为地球官方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