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公共交通对环保有多大促进作用呢?
我认为对环保还是有很大作用的,出去走走看到很多人都愿意搭乘公交、地铁、有轨电车等等,我自己虽然有车但经常搭乘公交。不过仍然有少部分人因为喜欢开车乐趣或者特殊原因只能自己开车或打的。
如果公交价格太贵导致人们更愿意骑摩托或电动车,摩托不用说肯定不环保,而生产电动车也会造成污染,最后报废的电动车大多数没有被集中回收而丢入环境而造成污染和资源浪费,而报废的公交会被集中回收处理,减少污染并实现资源循环使用。如果公交免费那么大部分人会选择公交,而减少其他交通方式。
我不是相关专业的,希望专业人士多多指正。
如果公交价格太贵导致人们更愿意骑摩托或电动车,摩托不用说肯定不环保,而生产电动车也会造成污染,最后报废的电动车大多数没有被集中回收而丢入环境而造成污染和资源浪费,而报废的公交会被集中回收处理,减少污染并实现资源循环使用。如果公交免费那么大部分人会选择公交,而减少其他交通方式。
我不是相关专业的,希望专业人士多多指正。
我认为发展公交对环保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至于说免费公交么,这个就很难说了。
首先想论证一个观点,对气候变化的应对,是当前全球环保的重点和优先事项。这一点已经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并且对这一点的认可很快会形成更大的共识。
环保有很多方面,但是你说比如pm2.5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和土壤污染这些,在发达国家普遍控制得比较好,普通人难以感受到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带来的直接影响,在中国,普通人会感受到并且因此suffer,但是在中国普通人没有决策权所以。。。在一些其他第三世界国家这些问题当中有一些也很严重,但是这些国家要么和中国有类似的问题,要么就是相比于这些环保问题有更迫切的关心(比如人民的温饱等),其他比如以前经常提到的白色污染,没错确实这东西难以降解而且带来持续的负面影响,但是以目前来看对人类直接的伤害还是非常有限,北极海域一片白色污染看起来触目惊心,但是有很多人打心眼里觉得北极咋样关我p事,而且发达国家有很多在控制白色污染上也做的相当好了,比如垃圾回收,各种限制使用塑料制品(比如塑料袋塑料吸管)等等。
而关于气候变化呢,首先这东西在发达国家和西方世界,这几年被左人宣传炒作的非常厉害,前些年也被右人抵制得很厉害,巨大的争议伴随着巨大的知名度。第二,以川普为首的不少右人主张”气候变化是危言耸听“其实很多都是掩耳盗铃,他们当中绝大多数的真实观点是”气候变化当然存在,但是左人主张对气候变化的应对会带来的经济和政治等各方面代价太大,要远大于气候变化带来的伤害“。第三,这些年气候变化带来的伤害已经显现,并且已经伤害到了很多发达国家的人,我举个例子,我最早来到英国的时候认为英国绝大多数民居不装空调是非常合理的,而我现在已经在计划今年夏天去哪个东南亚国家避暑,没错你没听错就是去东南亚国家避暑,我仔细反思下我现在的心态,反而送精成了次要目的。想必经历过去年夏天欧洲的人能理解我~~~后怕啊。另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很多人都是切切实实地看到了。说回主题,那么既然掩耳盗铃的人也已经吃到了铃铛主人的老拳了,即便是站在利己的立场上他们一定会逐渐认同对气候变化的应对。第四,当前左人的眼光则普遍更远,看到了比如马达加斯加这样的地方有史以来第一次受到了因为气候变化引起的饥荒,影响的人以百万计,”无论是以历史碳排放还是当代碳排放,我们发达国家的人要为气候变化负主要责任,而马达加斯加这样的低碳不发达国家的人却要无端为此承受恶果“,这一点绝对是一把锋利的匕首,狠狠插向了左人white guilt的痛点。
好了既然气候变化成为了当前环保的最迫切重要优先事项,那么怎么应对呢?答案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者说碳排放。而推广公交出行显然是减少交通带来的碳排放的一个非常好的手段。
为什么这么说呢?
和公交相比,一个看起来更好更健康的方式是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但是步行太慢,骑自行车么,除了在荷兰我还真的找不到一个能让人骑自行车很舒服的国家。中国大多数城市有自行车道,但是中国街上空气太差而且交通也恶心,其他很多国家自行车道很少,骑自行车要么在马路上和汽车拼速度,要么违章骑上人行道。反正骑车听起来很健康低碳政治正确,但是真正骑车的人就那么点,相比之下更多人还是喜欢公交车的舒适,还有,不要忘记骑车的时候人会有额外呼出二氧化碳,造成额外的碳排放,根据研究,一个人用欧洲平均的速度骑车,对比他开一辆轿车旅行相同的距离,能把碳排放减少三分之二,换言之,一个人骑车还是会造成他开车的三分之一的额外碳排放(这还没有考虑开车可以几人同行),而公交车是可以有很多人坐的。那么电动私家车呢?首先电动车有着以充电难为首的种种缺陷,这里不详述,其次电动车的电哪里来?现在全球大部分的电还是靠燃烧化石能源来的,而烧化石能源仍然会造成碳排放。其他类型的能源都非常有限和有局限性。太阳能不稳定而且光伏板污染大,水能有各种潜在环境危害(参考三峡),风能效率不稳定且效率极其低下,原子能么,现在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处理核废料的方法,而且核能这个东西争议巨大,很多人对其的态度是:坚决支持发展核能,但是坚决反对核电站建在我家附近。以台湾目前缺电的情况为例,最终目前实行的解决方法还是兴建火电厂。所以说电动车至少现阶段来说,虽然可能对减少城市的pm2.5有所帮助,但是其使用的电还是基本上绕不开碳排放,而且从发电到传输到充电等,中间经历了几次转换损耗,可能反而造成更多碳排放。因此,电动车确实代表着减少碳排放的未来,但是在当下并没有很好地做到减排。
因此,利用”共享“/”节流“思路的公交车,确实是一个比骑车步行电动车综合起来更优秀的减排手段。而且公交车有着比私家车更好的使用电驱动的条件。首先是充电和续航这些问题,对公交车来说要么比私家车容易解决要么不是问题。其次是很多公交系统本来就是用的电驱动车(比如有轨电车)。当然,公交车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慢和不稳定等等,这里其他回答也说得很好了。
那么怎么鼓励人们使用公交车呢?免费确实是一个看起来不错的手段,但是实际上来说世界上真正免费而且好用的公交系统非常少,因为它确实会带来不少问题。首先是造成财政负担,羊毛出在羊身上。然后就是免费必然带来资源滥用,这一点的负面影响很多人会低估。比如我所在的英国城市很久之前曾经试点过公交免费,但是结果导致很多流浪汉上车过夜。英国这里流浪汉一般白天睡觉,因为晚上太冷而且睡觉不安全。那么晚上这么冷怎么度过呢?他们各有各的方法。现在有了免费的,开着暖气的公交车,他们为什么不上车?那如果你是一个真正需要使用公交服务的人,会不会因为车里面有不少流浪汉因此就不那么愿意选择公交了呢?然后有样东西有一定的成本,但是却免费提供给你,这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是”socialism“的体现,这种东西类似英国的NHS,个人认为只有在发达国家才玩得转,而且即便在发达国家也有各种问题,而在不那么发达的国家,通常国家腐败程度比较高,政府效率低下,这种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免费服务“往往就会滋生更多的权力寻租等腐败行为和浪费现象,这里不展开讲了。所以我觉得有必要的话对公交进行一些适度的财政补贴是可以的,但是免费的话真的有点过了。
首先想论证一个观点,对气候变化的应对,是当前全球环保的重点和优先事项。这一点已经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并且对这一点的认可很快会形成更大的共识。
环保有很多方面,但是你说比如pm2.5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和土壤污染这些,在发达国家普遍控制得比较好,普通人难以感受到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带来的直接影响,在中国,普通人会感受到并且因此suffer,但是在中国普通人没有决策权所以。。。在一些其他第三世界国家这些问题当中有一些也很严重,但是这些国家要么和中国有类似的问题,要么就是相比于这些环保问题有更迫切的关心(比如人民的温饱等),其他比如以前经常提到的白色污染,没错确实这东西难以降解而且带来持续的负面影响,但是以目前来看对人类直接的伤害还是非常有限,北极海域一片白色污染看起来触目惊心,但是有很多人打心眼里觉得北极咋样关我p事,而且发达国家有很多在控制白色污染上也做的相当好了,比如垃圾回收,各种限制使用塑料制品(比如塑料袋塑料吸管)等等。
而关于气候变化呢,首先这东西在发达国家和西方世界,这几年被左人宣传炒作的非常厉害,前些年也被右人抵制得很厉害,巨大的争议伴随着巨大的知名度。第二,以川普为首的不少右人主张”气候变化是危言耸听“其实很多都是掩耳盗铃,他们当中绝大多数的真实观点是”气候变化当然存在,但是左人主张对气候变化的应对会带来的经济和政治等各方面代价太大,要远大于气候变化带来的伤害“。第三,这些年气候变化带来的伤害已经显现,并且已经伤害到了很多发达国家的人,我举个例子,我最早来到英国的时候认为英国绝大多数民居不装空调是非常合理的,而我现在已经在计划今年夏天去哪个东南亚国家避暑,没错你没听错就是去东南亚国家避暑,我仔细反思下我现在的心态,反而送精成了次要目的。想必经历过去年夏天欧洲的人能理解我~~~后怕啊。另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很多人都是切切实实地看到了。说回主题,那么既然掩耳盗铃的人也已经吃到了铃铛主人的老拳了,即便是站在利己的立场上他们一定会逐渐认同对气候变化的应对。第四,当前左人的眼光则普遍更远,看到了比如马达加斯加这样的地方有史以来第一次受到了因为气候变化引起的饥荒,影响的人以百万计,”无论是以历史碳排放还是当代碳排放,我们发达国家的人要为气候变化负主要责任,而马达加斯加这样的低碳不发达国家的人却要无端为此承受恶果“,这一点绝对是一把锋利的匕首,狠狠插向了左人white guilt的痛点。
好了既然气候变化成为了当前环保的最迫切重要优先事项,那么怎么应对呢?答案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者说碳排放。而推广公交出行显然是减少交通带来的碳排放的一个非常好的手段。
为什么这么说呢?
和公交相比,一个看起来更好更健康的方式是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但是步行太慢,骑自行车么,除了在荷兰我还真的找不到一个能让人骑自行车很舒服的国家。中国大多数城市有自行车道,但是中国街上空气太差而且交通也恶心,其他很多国家自行车道很少,骑自行车要么在马路上和汽车拼速度,要么违章骑上人行道。反正骑车听起来很健康低碳政治正确,但是真正骑车的人就那么点,相比之下更多人还是喜欢公交车的舒适,还有,不要忘记骑车的时候人会有额外呼出二氧化碳,造成额外的碳排放,根据研究,一个人用欧洲平均的速度骑车,对比他开一辆轿车旅行相同的距离,能把碳排放减少三分之二,换言之,一个人骑车还是会造成他开车的三分之一的额外碳排放(这还没有考虑开车可以几人同行),而公交车是可以有很多人坐的。那么电动私家车呢?首先电动车有着以充电难为首的种种缺陷,这里不详述,其次电动车的电哪里来?现在全球大部分的电还是靠燃烧化石能源来的,而烧化石能源仍然会造成碳排放。其他类型的能源都非常有限和有局限性。太阳能不稳定而且光伏板污染大,水能有各种潜在环境危害(参考三峡),风能效率不稳定且效率极其低下,原子能么,现在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处理核废料的方法,而且核能这个东西争议巨大,很多人对其的态度是:坚决支持发展核能,但是坚决反对核电站建在我家附近。以台湾目前缺电的情况为例,最终目前实行的解决方法还是兴建火电厂。所以说电动车至少现阶段来说,虽然可能对减少城市的pm2.5有所帮助,但是其使用的电还是基本上绕不开碳排放,而且从发电到传输到充电等,中间经历了几次转换损耗,可能反而造成更多碳排放。因此,电动车确实代表着减少碳排放的未来,但是在当下并没有很好地做到减排。
因此,利用”共享“/”节流“思路的公交车,确实是一个比骑车步行电动车综合起来更优秀的减排手段。而且公交车有着比私家车更好的使用电驱动的条件。首先是充电和续航这些问题,对公交车来说要么比私家车容易解决要么不是问题。其次是很多公交系统本来就是用的电驱动车(比如有轨电车)。当然,公交车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慢和不稳定等等,这里其他回答也说得很好了。
那么怎么鼓励人们使用公交车呢?免费确实是一个看起来不错的手段,但是实际上来说世界上真正免费而且好用的公交系统非常少,因为它确实会带来不少问题。首先是造成财政负担,羊毛出在羊身上。然后就是免费必然带来资源滥用,这一点的负面影响很多人会低估。比如我所在的英国城市很久之前曾经试点过公交免费,但是结果导致很多流浪汉上车过夜。英国这里流浪汉一般白天睡觉,因为晚上太冷而且睡觉不安全。那么晚上这么冷怎么度过呢?他们各有各的方法。现在有了免费的,开着暖气的公交车,他们为什么不上车?那如果你是一个真正需要使用公交服务的人,会不会因为车里面有不少流浪汉因此就不那么愿意选择公交了呢?然后有样东西有一定的成本,但是却免费提供给你,这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是”socialism“的体现,这种东西类似英国的NHS,个人认为只有在发达国家才玩得转,而且即便在发达国家也有各种问题,而在不那么发达的国家,通常国家腐败程度比较高,政府效率低下,这种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免费服务“往往就会滋生更多的权力寻租等腐败行为和浪费现象,这里不展开讲了。所以我觉得有必要的话对公交进行一些适度的财政补贴是可以的,但是免费的话真的有点过了。
免费公共交通促环保完全就是丢西瓜捡芝麻本末倒置的作秀行为。
美国大排量汽车数量远远大于中国,也没见美国哪个城市大气污染比中国严重,想戴环保这顶光鲜亮丽的帽子,又舍不得各种化工工厂的钱袋子,便把污染推给市民的汽车,和那帮开着私人飞机参加所谓的环境大会的富豪们以及乘着柴油船大老远去海上钻井平台抗议的没什么两样。
并且免费公共交通既不免费也不便利,免费最贵楼上已经解释过了,不方便你只能自己体会了:你工作了一天下班等半天上了公车,平时走得快即便没有座位也还能找个舒服的地方站着,公共交通一免费,马上就多出十几个老头老太跟你一起挤,然而免费的公共交通也没能让交通高峰期稍稍哪怕顺畅一点,公交公司也依旧天天喊穷,只有官老爷既赢得了环保的光环,又加厚了补贴的荷包
美国大排量汽车数量远远大于中国,也没见美国哪个城市大气污染比中国严重,想戴环保这顶光鲜亮丽的帽子,又舍不得各种化工工厂的钱袋子,便把污染推给市民的汽车,和那帮开着私人飞机参加所谓的环境大会的富豪们以及乘着柴油船大老远去海上钻井平台抗议的没什么两样。
并且免费公共交通既不免费也不便利,免费最贵楼上已经解释过了,不方便你只能自己体会了:你工作了一天下班等半天上了公车,平时走得快即便没有座位也还能找个舒服的地方站着,公共交通一免费,马上就多出十几个老头老太跟你一起挤,然而免费的公共交通也没能让交通高峰期稍稍哪怕顺畅一点,公交公司也依旧天天喊穷,只有官老爷既赢得了环保的光环,又加厚了补贴的荷包
交通這種事情
首先要問:人想要怎麼樣的生活?
如果是地狹人稠、大眾運輸發達,地鐵、公車5分鐘一班的地方
當然是鼓勵越多人使用越好,也減少道路塞車問題
但蓋大眾運輸的錢哪來?
營運後的支出由哪邊負責?
公共運輸不是壞事,但要配合整個城市、甚至是聯合周邊城市一同規劃
舉例,日本大眾運輸
首先要有足夠的使用者、有遠見的政府或是民間公司(日本有好幾條都市地鐵是明治維新後財團自己出錢蓋的),搭配都市規劃去建設,這樣可以建立大通勤圈,連帶開發衛星都會區
但就算是日本,搭乘地鐵、國鐵或是新幹線都不是免費
頂多推出定期票、觀光票等等優惠方式,鼓勵大眾使用
因為營運是要成本的,使用者付費
現在大眾運輸免費的國家我是知道比利時是70歲以上不用錢
西歐國家老人家都是自己住
大眾運輸不用錢是鼓勵他們不要自己開車、多利用大眾運輸,有冷氣也比較安全
反正退休了時間很多,可以慢慢搭車
白天無聊沒事幹就搭地鐵去社區大學上課(同樣免費)
或是去帶著三明治跟咖啡機場吹空調、跟同樣退休的一群老人家聊天度過
傍晚再回自己家做晚餐、看電視
但看看我舉的兩個例子
都是地狹、居民也足夠多的地方
北美、澳洲地廣人稀就不適用
蓋公共運輸、要花很久的時間,還要做地質、環保檢測確定能蓋
後續經營也入不敷出(尤其人工那麼貴)
最後成本考量,鋪設普通道路讓大家自己開車可能更省錢跟方便
首先要問:人想要怎麼樣的生活?
如果是地狹人稠、大眾運輸發達,地鐵、公車5分鐘一班的地方
當然是鼓勵越多人使用越好,也減少道路塞車問題
但蓋大眾運輸的錢哪來?
營運後的支出由哪邊負責?
公共運輸不是壞事,但要配合整個城市、甚至是聯合周邊城市一同規劃
舉例,日本大眾運輸
首先要有足夠的使用者、有遠見的政府或是民間公司(日本有好幾條都市地鐵是明治維新後財團自己出錢蓋的),搭配都市規劃去建設,這樣可以建立大通勤圈,連帶開發衛星都會區
但就算是日本,搭乘地鐵、國鐵或是新幹線都不是免費
頂多推出定期票、觀光票等等優惠方式,鼓勵大眾使用
因為營運是要成本的,使用者付費
現在大眾運輸免費的國家我是知道比利時是70歲以上不用錢
西歐國家老人家都是自己住
大眾運輸不用錢是鼓勵他們不要自己開車、多利用大眾運輸,有冷氣也比較安全
反正退休了時間很多,可以慢慢搭車
白天無聊沒事幹就搭地鐵去社區大學上課(同樣免費)
或是去帶著三明治跟咖啡機場吹空調、跟同樣退休的一群老人家聊天度過
傍晚再回自己家做晚餐、看電視
但看看我舉的兩個例子
都是地狹、居民也足夠多的地方
北美、澳洲地廣人稀就不適用
蓋公共運輸、要花很久的時間,還要做地質、環保檢測確定能蓋
後續經營也入不敷出(尤其人工那麼貴)
最後成本考量,鋪設普通道路讓大家自己開車可能更省錢跟方便
免費的從來最貴,想想国企是怎樣的。
免費必定帶來浪費,想想有多少人會5分步程也走去使用免費公交。
免費必定帶來浪費,想想有多少人會5分步程也走去使用免費公交。
公共交通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减少污染,是增加城市交通吞吐量。都开私家车,路不够用。哪怕是开私家车的地方人家都要鼓励carpool,那么公交地铁轻轨城铁就是超级carpool
首先公共交通對市民來講的優點是便宜+在市區比開車快,缺點是通勤偏遠地區不方便、裝不了東西、整體來講比開車慢、治安方面比較不安全、太晚了沒車
所以把一樣本來就便宜的東西變得更便宜並不是一樣很吸引人的點
正如你把三和掛逼麵從5塊變免費,並不會使有能力每天用100塊去吃飯的人去吃掛逼麵
已經有車的人已經有一定收入,也享受著有車帶來的好處,供車+保險+停車場費用也是給了不用白不用,所以已經有車的人基本不會為了幾百塊跑去坐公交
真的要把開車的人變為坐公交,要麼是增加開車的成本、要麼是把公交變得更方便(比如建多幾條地鐵線
所以把一樣本來就便宜的東西變得更便宜並不是一樣很吸引人的點
正如你把三和掛逼麵從5塊變免費,並不會使有能力每天用100塊去吃飯的人去吃掛逼麵
已經有車的人已經有一定收入,也享受著有車帶來的好處,供車+保險+停車場費用也是給了不用白不用,所以已經有車的人基本不會為了幾百塊跑去坐公交
真的要把開車的人變為坐公交,要麼是增加開車的成本、要麼是把公交變得更方便(比如建多幾條地鐵線
功能上它不能滿足所有的人和需求,人的交通需求差異大,時間地點都是很複雜的變量。
公交僅適用於比較固定的通勤,並且對可攜帶物品的種類和數量都有限制。
人口密度過小的地區也會制約公交規模,以現在的經濟條件,財政是不可能負擔低人口密度,高頻次又免費的公交系統的。
公交僅適用於比較固定的通勤,並且對可攜帶物品的種類和數量都有限制。
人口密度過小的地區也會制約公交規模,以現在的經濟條件,財政是不可能負擔低人口密度,高頻次又免費的公交系統的。
我老家公交免费的,全省第三个县,全市第一个县,开车的人不知道少了没有,坐车的确实多了。
楼上没人实施的,Wikipedia页面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ee_public_transport#List_of_towns_and_cities_with_area-wide_zero-fare_transport 有一堆城市公交系统都是免费的了。
其实大部分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都不是纯靠票价赚钱的,不是靠税收就是靠卖地。但是还是收费主要就是为了让用户在使用的时候有一定的成本不会滥用。Wikipedia这个页面把好坏处都写得很明白了,本质就是,如果免费,除了环保还可以带动经济鼓励大家多出来消费(事实上很多城市市区部分的公交系统免费也是因此),而且有些时候安装收费系统(闸机、卡机、投币箱、培训司机等)的成本可能还不如免费低。缺点则是大家都坐车,可能会有拥挤和体验变差的问题,而且免费了会有闲杂人等上车进行破坏等。
其实大部分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都不是纯靠票价赚钱的,不是靠税收就是靠卖地。但是还是收费主要就是为了让用户在使用的时候有一定的成本不会滥用。Wikipedia这个页面把好坏处都写得很明白了,本质就是,如果免费,除了环保还可以带动经济鼓励大家多出来消费(事实上很多城市市区部分的公交系统免费也是因此),而且有些时候安装收费系统(闸机、卡机、投币箱、培训司机等)的成本可能还不如免费低。缺点则是大家都坐车,可能会有拥挤和体验变差的问题,而且免费了会有闲杂人等上车进行破坏等。
我只知道一件事:这个政策没有哪个国家在实施,不管是国力第一的美国,还是福利好到共产主义的北欧,所以我想一定有什么因素导致你这个想法无法实施。
补充:一部分城市的一部分地区,甚至更精细一些,一部分时段,一部分公共交通免费,我想是有益的,我支持楼主的想法,把握好程度,是有可能促进环保,也方便了人民
补充:一部分城市的一部分地区,甚至更精细一些,一部分时段,一部分公共交通免费,我想是有益的,我支持楼主的想法,把握好程度,是有可能促进环保,也方便了人民
免费的话公交的成本得从税收里拿吧,对于不坐或少坐公交的人来说不公平吧。

已隐藏

公共交通,对一线城市还有作用的 ,对于我们5五线的小县城,从城东走城西也不到20分钟,没有感觉
公共交通相对而言普遍便宜,而且对于一线城市,工作日堵车堵的不行,时间距离差不多,大多数人更愿意选择公共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