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

之前有看到蔥友討論,知道這部講台灣選舉題材的劇集規避了兩岸問題,但是在大陸的影評網站條目被炸了。看了一下感覺這部片涉及的議題比兩岸問題更容易踩中牆內的尾巴。
首先這部片較為生動的展示了民主政治的運行模式,以及該模式下兩黨競爭的遊戲規則,該片沒有直接歌頌民主制度但側面展示了民主制度對權力會產生什麼樣的約束,以及這樣的約束又如何進一步深刻影響遊戲規則,算是宣揚民主制的主旋律題材了。
再者,這部片的主線一直貫穿著女性平權,對於中國文化下的系統性性別歧視以及實際工作生活中的典型語境進行了非常精闢的總結展示,和窪地的區別在於,微博豆瓣上集美們義憤填膺的控訴台灣人直接搬上了主流作品裡說,而且聲量很大。
第三,該劇涉及lgbt平權,雖然沒有深挖且篇幅不大,但態度上十分進步。
第四,劇情支線里還涉及到年輕人參與社會運動並且認為抗爭和體制沒有矛盾,反而是可以和體制形成合力來改變社會。
光是這幾個議題,任何一項都比兩岸議題議題更能刺激到牆內玻璃心。
儘管該劇受限於製作成本而有各種缺陷,例如結局草率、有些支線沒展開而顯得雞肋等,但總體瑕不掩瑜。看著畫面裡台灣人把政治融入生活,把抗議和表達變成載歌載舞的嘉年華,用最文明的方式來爭取自己的權益,我願稱之為民主制主旋律第一片。

另外,希望大家不要介意我說片子是「主旋律」,我理解中正常國家的主旋律電影實際上是一種主流價值觀的載體,這種價值觀作為社會最大公約數天然具備市場價值,所以觀眾愛看,老闆愛投資。因為宣傳的是價值觀而非某一個政府、黨派or個人,所以好萊塢主流電影是可以反美國政府的,韓國主旋律電影是可以揭露黑幕的。中共的「主旋律」是反其道而行之,自上而下硬塞給你的自我吹捧和強制灌輸,出發點不是市場,受眾也要靠機構包場強迫觀看,並且檔期具備絕對排他性,這本質上不叫主旋律電影而是政府的訓導材料
asdfgh68 天天都是好天氣
我其實覺得他避開兩岸問題很好,避免有些淺藍又被戳到敏感神經,但還是很好的體現了民主對於台灣人已經是生活及文化的一部分了,不可能再輕易的割捨了

我也很喜歡劇中對於所謂的大局為重的反思甚至反抗,證明民主政治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構成的,有妥協但絕對不是什麼輕易犧牲的木頭人,甚至被犧牲的不服氣的也可以反抗
能被中共禁是一種榮譽

可惜牆內朋友沒辦法接觸到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状态

  • 最新活动: 2023-05-16
  • 浏览: 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