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无聊的问题勿喷:“中国共产党”里的“中国”是不是一个没有严格定义过的词?
比如“中国国务院”,“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里的“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缩写,明确指代1949年成立的一个政权;同样地,台湾地区官方消息里的“中国”(应该用繁体字)则基本上就是指“中华民国”。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词诞生于中共一大1921年,里面的中国二字明显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但也不可能是指中华民国,那么这里中国究竟是指什么?
我的想法这个“中国”可能是比较宽泛、不严格地指代东亚这片土地上的官方政权和国家象征,那么又会带来新问题:哪些政权是中国?汉唐明姑且算,辽金元清呢?袁世凯的中华帝国呢?中共的中华苏维埃呢?这个宽泛的“中国”是不是甚至还包含了对蒙古、越南朝鲜的宣称?
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有没有对这个“中国”做出明确定义?
我的想法这个“中国”可能是比较宽泛、不严格地指代东亚这片土地上的官方政权和国家象征,那么又会带来新问题:哪些政权是中国?汉唐明姑且算,辽金元清呢?袁世凯的中华帝国呢?中共的中华苏维埃呢?这个宽泛的“中国”是不是甚至还包含了对蒙古、越南朝鲜的宣称?
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有没有对这个“中国”做出明确定义?
「中國」在文言文經典中,通常是河流中游的意思,與「上國」、「下國」相對。如果不指明是哪一條河流,那麼通常就是指黃河中游、洛水匯入黃河的地區,也就是今天的洛陽附近:
《詩經·大雅·蕩》云:「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國,歛怨以為德。」
(譯:周文王嘆息到,這位殷商的亡國之君啊。他頤指氣使地統治著黃河中游,提拔、重用著人們怨恨的貪官汙吏,還把他們當作賢良一般保護。)
如今「漢地十八省」這個概念,在文言文經典中多用「華」、「華夏」。「華」字原本通「花」,是農耕地區的意思,與指代游牧民族的「蠻」、「蠻貊」相對。趙宋、朱明等漢人政權的儒生所說的「華夷之辨」,也是以相似用法主張漢人、儒家是「華夏」(漢地十八省)的正統統治者。比如說:
《尚書·武成》:「王若曰:『〔……〕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予小子既獲仁人,敢祗承上帝,以遏亂略。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肆予東征〔……〕』。
(譯:周武王如是說:「〔……〕現在商紂王作惡多端、毀壞聖物、虐殺大眾〔……〕我感恩諸位仁人君子的支持,願意為上帝而征戰,制止禍亂。漢地的眾多農耕國家和北方的眾多游牧民族,都願意為此而戰鬥、犧牲。因此,我決定奉上帝聖旨,開始向東征討商紂王〔……〕」。)
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所喜歡使用的「中國」,受到了滿清後期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太平天國可能是感覺傳統的「華夏」一詞神聖性不足,因此改用古代周朝〔以洛陽為國都、除暴安良、統治四方〕的「中國」一詞,來稱呼其預想的未來漢地以基督教為原則、由上帝統治的宗主帝國,與周邊的眾多異教小朝貢國相對。受此影響,晚清的各種漢人反清運動,幾乎都用「中國」來稱呼他們想建立的、推翻滿清以後的政權:
《救一切天生天養中囯人民諭》:
「爾等多是中囯人民。既是中囯人民,何其愚蠢?薙髮從妖,胡衣胡服,甘做妖胡奴狗。足上首下,尊卑顛倒。爾等知否?以中囯制妖胡,主御奴也,順也。以妖胡制中囯,奴欺主也,逆也。中囯甚大,諒多明識大義之人。今幸上帝大開天恩,差天王降凡,作天下萬郭太平真主。」
《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
「真天命太平天囯〔……〕東王楊、〔……〕西王箫,爲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若曰:嗟爾有众,明聽予言!予惟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衣食者,上帝之衣食,非胡虜之衣食也。子女民人者,上帝之子女民人,非胡虜之子女民人也。」
「慨自滿洲肆毒,混乱中囯,而中囯以六合之大,九州之衆,一任其胡行,而恬不爲怪。中囯尚得爲有人乎?〔……〕中囯,神州也。胡虜,妖人也。中囯名爲神州者何?天父皇上帝真神也,天地山海,是其造成,故從前以神州名中囯也。〔……〕」
「夫中囯有中囯之形像。今滿洲悉令削髮,拖一長尾於後,是使中囯之人變爲禽犬也。中囯有中囯之衣冠。今滿洲另置頂戴,胡衣猴冠,壞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囯之人忘其根本也。中囯有中囯之人倫。前僞妖康熙,暗令韃子一人管十家,淫亂中囯之女子,是欲中囯之人盡爲胡種也。中囯有中囯之配偶。今滿洲妖魔,悉收中囯之美姬,爲奴爲妾。三千粉黛,皆爲羯狗所汙;百萬紅顏,竟與騷狐同寢。言之慟心,談之汙舌,是盡中囯之女子而玷辱之也。」
清末,章太炎發明了「中華民國」的國號,而梁啓超發明了「中華民族」的概念。在他們的說法中,「中國」不繼承太平天國的上帝正統的宗教意義,但是繼承太平天國的超越漢地十八省的帝國概念 —— 「中華民國」是一個由漢人組織的、多民族的帝國;而「中華民族」是一個由漢人為多數民族的、包含若干少數民族的大一統民族。「中華民族」相當於遠東版的奧斯曼(台譯:鄂圖曼)民族(奧斯曼帝國將突厥穆斯林、希臘東正教徒、亞美尼亞等少數民族全部發明到一起的大一統民族)。
您可以說中共的「中國」概念是從中國國民黨、中華民國那裡偷來的,不過它仍然有明顯的帝國性質。比如說,「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常有所謂的「台灣省代表」,明確包含開疆拓土、對外侵略的用意。而在這些名詞的中共官方英譯中,「中國」均被翻譯成了"China"(秦國)一詞,指歷史上周以後漢以前、四處侵略的秦帝國。
「中國」的概念就像奧斯曼帝國(Osmanlı İmparatorluğu)的概念一樣模糊。衹要是由奧斯曼蘇丹統治的、或者是奧斯曼蘇丹想要統治的地方,就屬於奧斯曼帝國。同理,中國共產黨衹要聲稱它統治哪裡、或者它想要統治哪裡,哪裡就屬於「中國」。
按照中共的政治需要,它完全可以把劉漢、李唐、朱明等古代帝國說成是「中國」,同時又把其疆域明明也在漢地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從歷史教科書中抹去,以免反賊批評它是個黃俄共匪的征服帝國。
《詩經·大雅·蕩》云:「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國,歛怨以為德。」
(譯:周文王嘆息到,這位殷商的亡國之君啊。他頤指氣使地統治著黃河中游,提拔、重用著人們怨恨的貪官汙吏,還把他們當作賢良一般保護。)
如今「漢地十八省」這個概念,在文言文經典中多用「華」、「華夏」。「華」字原本通「花」,是農耕地區的意思,與指代游牧民族的「蠻」、「蠻貊」相對。趙宋、朱明等漢人政權的儒生所說的「華夷之辨」,也是以相似用法主張漢人、儒家是「華夏」(漢地十八省)的正統統治者。比如說:
《尚書·武成》:「王若曰:『〔……〕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予小子既獲仁人,敢祗承上帝,以遏亂略。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肆予東征〔……〕』。
(譯:周武王如是說:「〔……〕現在商紂王作惡多端、毀壞聖物、虐殺大眾〔……〕我感恩諸位仁人君子的支持,願意為上帝而征戰,制止禍亂。漢地的眾多農耕國家和北方的眾多游牧民族,都願意為此而戰鬥、犧牲。因此,我決定奉上帝聖旨,開始向東征討商紂王〔……〕」。)
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所喜歡使用的「中國」,受到了滿清後期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太平天國可能是感覺傳統的「華夏」一詞神聖性不足,因此改用古代周朝〔以洛陽為國都、除暴安良、統治四方〕的「中國」一詞,來稱呼其預想的未來漢地以基督教為原則、由上帝統治的宗主帝國,與周邊的眾多異教小朝貢國相對。受此影響,晚清的各種漢人反清運動,幾乎都用「中國」來稱呼他們想建立的、推翻滿清以後的政權:
《救一切天生天養中囯人民諭》:
「爾等多是中囯人民。既是中囯人民,何其愚蠢?薙髮從妖,胡衣胡服,甘做妖胡奴狗。足上首下,尊卑顛倒。爾等知否?以中囯制妖胡,主御奴也,順也。以妖胡制中囯,奴欺主也,逆也。中囯甚大,諒多明識大義之人。今幸上帝大開天恩,差天王降凡,作天下萬郭太平真主。」
《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
「真天命太平天囯〔……〕東王楊、〔……〕西王箫,爲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若曰:嗟爾有众,明聽予言!予惟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衣食者,上帝之衣食,非胡虜之衣食也。子女民人者,上帝之子女民人,非胡虜之子女民人也。」
「慨自滿洲肆毒,混乱中囯,而中囯以六合之大,九州之衆,一任其胡行,而恬不爲怪。中囯尚得爲有人乎?〔……〕中囯,神州也。胡虜,妖人也。中囯名爲神州者何?天父皇上帝真神也,天地山海,是其造成,故從前以神州名中囯也。〔……〕」
「夫中囯有中囯之形像。今滿洲悉令削髮,拖一長尾於後,是使中囯之人變爲禽犬也。中囯有中囯之衣冠。今滿洲另置頂戴,胡衣猴冠,壞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囯之人忘其根本也。中囯有中囯之人倫。前僞妖康熙,暗令韃子一人管十家,淫亂中囯之女子,是欲中囯之人盡爲胡種也。中囯有中囯之配偶。今滿洲妖魔,悉收中囯之美姬,爲奴爲妾。三千粉黛,皆爲羯狗所汙;百萬紅顏,竟與騷狐同寢。言之慟心,談之汙舌,是盡中囯之女子而玷辱之也。」
清末,章太炎發明了「中華民國」的國號,而梁啓超發明了「中華民族」的概念。在他們的說法中,「中國」不繼承太平天國的上帝正統的宗教意義,但是繼承太平天國的超越漢地十八省的帝國概念 —— 「中華民國」是一個由漢人組織的、多民族的帝國;而「中華民族」是一個由漢人為多數民族的、包含若干少數民族的大一統民族。「中華民族」相當於遠東版的奧斯曼(台譯:鄂圖曼)民族(奧斯曼帝國將突厥穆斯林、希臘東正教徒、亞美尼亞等少數民族全部發明到一起的大一統民族)。
比如“中国国务院”,“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里的“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缩写,明确指代1949年成立的一个政权
您可以說中共的「中國」概念是從中國國民黨、中華民國那裡偷來的,不過它仍然有明顯的帝國性質。比如說,「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常有所謂的「台灣省代表」,明確包含開疆拓土、對外侵略的用意。而在這些名詞的中共官方英譯中,「中國」均被翻譯成了"China"(秦國)一詞,指歷史上周以後漢以前、四處侵略的秦帝國。
哪些政权是中国?汉唐明姑且算,辽金元清呢?袁世凯的中华帝国呢?中共的中华苏维埃呢?这个宽泛的“中国”是不是甚至还包含了对蒙古、越南朝鲜的宣称?
「中國」的概念就像奧斯曼帝國(Osmanlı İmparatorluğu)的概念一樣模糊。衹要是由奧斯曼蘇丹統治的、或者是奧斯曼蘇丹想要統治的地方,就屬於奧斯曼帝國。同理,中國共產黨衹要聲稱它統治哪裡、或者它想要統治哪裡,哪裡就屬於「中國」。
按照中共的政治需要,它完全可以把劉漢、李唐、朱明等古代帝國說成是「中國」,同時又把其疆域明明也在漢地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從歷史教科書中抹去,以免反賊批評它是個黃俄共匪的征服帝國。
原文這個提問不僅不無聊,還可說是非常好,原因在於當你懷疑起「中國」這個詞彙的意義時,就已經從一個殘害近代人甚深的洗腦敘事開始清醒脫離了
這個洗腦敘事就是『「中國」兩字代表東亞大陸上一個「數千年不間斷的文明國度」』,如果你稍加思考,應該總會發現這其中的荒謬性,譬如,宋元明清各「國家」,幾乎都是一群統治階層(也往往都是不同民族)殺光另一群統治階層然後取而代之的歷史;然而在「中國」這樣的敘事中,大宋、大元、大明、大清,一個個都變成了「朝代」,因此不管朝代如何更迭,彷彿殭屍木乃伊活死人不死人幽靈般的鬼魅「中國」總是能存在;也難怪有人戲稱,如果當初日本打敗仍控制東亞大陸的中華民國,那麼中國就變成「和朝」了
簡單地說,「中國」兩字的國家民族意識化,就是一個近代中原統治者用來洗腦被統治者,助其維繫統治的精神控制工具(因其含有強烈的「大一統」情緒);認清「中國」的騙局,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破解專制統治者奴役的第一步
是故,我總是願意不厭其煩地說
『沒有中國,只有中共國(當然中華民國也不是中國)』
以及
『當代的東亞大陸哪裡有什麼中國人,請稱呼他們為中共國人』
這個洗腦敘事就是『「中國」兩字代表東亞大陸上一個「數千年不間斷的文明國度」』,如果你稍加思考,應該總會發現這其中的荒謬性,譬如,宋元明清各「國家」,幾乎都是一群統治階層(也往往都是不同民族)殺光另一群統治階層然後取而代之的歷史;然而在「中國」這樣的敘事中,大宋、大元、大明、大清,一個個都變成了「朝代」,因此不管朝代如何更迭,彷彿殭屍木乃伊活死人不死人幽靈般的鬼魅「中國」總是能存在;也難怪有人戲稱,如果當初日本打敗仍控制東亞大陸的中華民國,那麼中國就變成「和朝」了
簡單地說,「中國」兩字的國家民族意識化,就是一個近代中原統治者用來洗腦被統治者,助其維繫統治的精神控制工具(因其含有強烈的「大一統」情緒);認清「中國」的騙局,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破解專制統治者奴役的第一步
是故,我總是願意不厭其煩地說
『沒有中國,只有中共國(當然中華民國也不是中國)』
以及
『當代的東亞大陸哪裡有什麼中國人,請稱呼他們為中共國人』
这是个好问题。
如果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共最近才把Chinese Community Party改成Community Party of China的。
CCP里的中国,就和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支那一样是单纯的地理名词,而且当时民国土地上也不是只有中共这一个共产国际支部,远东共产党和南洋共产党也是在中国有活动的。当然这两拨人因为分属不同共产党系统,匪帮建国以后不受信任,屡次成为政治运动的打击对象,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CPC里的中国就不一样了,这里的中国代表一个二十四史的新王朝,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说CCP的中国仅仅是地理概念,是苏联人泛指满清曾经统治过和中华民国的名义领土。CPC里的中国就是有强烈的政治含义的,就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具有强烈排他性的新王朝,与民国是直接对立的。
毛泽东时代,中共的统治基础是国际共运和极左运动,国家本身都是应该被打倒的资产阶级观念,因此不在乎中国的具体定义,反正就是个地理名词。但极左运动失败以后,匪不得不把大一统帝国的牌子捡回来充当统治的理论基础,这个时候中国的定义就很重要了,中国就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中华民国在内的包括二十四史王朝的新王朝。匪从包子执政以来,搞各种改名,重新定义抗战时间之类的都是为了这一点。
如果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共最近才把Chinese Community Party改成Community Party of China的。
CCP里的中国,就和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支那一样是单纯的地理名词,而且当时民国土地上也不是只有中共这一个共产国际支部,远东共产党和南洋共产党也是在中国有活动的。当然这两拨人因为分属不同共产党系统,匪帮建国以后不受信任,屡次成为政治运动的打击对象,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CPC里的中国就不一样了,这里的中国代表一个二十四史的新王朝,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说CCP的中国仅仅是地理概念,是苏联人泛指满清曾经统治过和中华民国的名义领土。CPC里的中国就是有强烈的政治含义的,就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具有强烈排他性的新王朝,与民国是直接对立的。
毛泽东时代,中共的统治基础是国际共运和极左运动,国家本身都是应该被打倒的资产阶级观念,因此不在乎中国的具体定义,反正就是个地理名词。但极左运动失败以后,匪不得不把大一统帝国的牌子捡回来充当统治的理论基础,这个时候中国的定义就很重要了,中国就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中华民国在内的包括二十四史王朝的新王朝。匪从包子执政以来,搞各种改名,重新定义抗战时间之类的都是为了这一点。
主持人:“中国”这个词,现在有人认为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人认为是指中华民国。这个词在古代指的是什么,在近代又指的是什么?你认为“中国”这个概念在历史上的严格定义是什么?
刘仲敬:大凡有统战价值的词都是模糊性的。就是因为它有模糊的几个含义,所以才能统战,如果定义太清楚了,就不好统战了。从历史上看,“中国”这个词其实是有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大体上是先秦时代,它这个词的意思就是首都以及首都周围的地方。最早出现“中国”这个词,是周武王伐纣以后说了一句话,叫做“宅兹中国”,就是我已经占据了中国。这个“中国”指的是位于天下之中的洛阳城。我们先看“国”这个字在方块字中的造词法,它是周围一圈城墙,中间一个拿着戈的武士,所以它的意思就是设防城堡,就是相当于封建欧洲的那种设防城堡,一个有城墙、有武士守卫的地方就叫做一个“国”。周人封建诸侯,分国人和野人。国人就是住在城墙里面的人,就是由周公封某人为某诸侯,他带着殖民团到东方去创建一个城墙,城墙里面的人就叫做国人,也就是周人派到东方去的军事殖民团体;城墙以外呢,那就像美国印第安人一样,是土族人和原住民,他们就叫做野人。国人和野人的区别就是在那一圈城墙。城墙以内就像是古希腊城邦的公民一样,他们是这个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城墙以外就是野人,他们是土族人和外人。这就是国野之别。“国”就是设防城堡,设防城堡以内的人是封建体系的一部分。所以,“国”就是城堡,而“中国”就是位于天下之中的城堡,具体来说就是洛阳城,顶多再把洛阳周围那一圈也包括进去,这就是“中国”。除了“中国”以外,其他地方的设防城堡也叫“国”。其他各诸侯或者任何人创建一个城堡,就叫做“建国”。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定义,是最严格、最狭义的定义。
到了先秦以后,特别是汉魏以后,“中国”增加了第二个含义。它跟我们现在所谓的中原是差不多的,就是以现在河南为中心、主要是华北的这一片土地,长江以外的南方或者是关外的北方和西方就不算是“中国”的一部分。比如说在三国时代,“中国”是跟“江表”对立的一个概念。吴人来聘,就叫做“去中国”。魏人说到吴人如何如何,就说是“中国有什么人才,吴人有什么人才”。这里的“中国”就是指的以洛阳、许昌为中心的北方这一块。“江表”就是长江以外,那就不算是“中国”。这种说法一直维持到南北朝时代,像陈庆之或者其他什么南朝人士到洛阳或者到北方去,他就会说,“中国人物之盛如何如何,我们江表自永嘉之乱以来一直以为只有江表才有文化,现在看来中国也有文化”,诸如此类的。这就是“中国”的第二个定义,“中国”指的是中原地带。这两个定义,其实在中古以后都是一直混用的,一直到近代也没有消失。
近代的“中国”这个第三个概念,是随着清朝和西方的外交展开的。清朝和西方的外交文书当中,从汉文和满文的文书来看,它写的都是大清皇帝如何如何,或者是大清皇帝跟大英国国王如何如何,跟俄罗斯皇帝如何如何,这里面是没有“中国”这个词的。但是它还要有一个外文译本,那么一般来说,英文译本中就要出现“Chinese”或者“China”这些词,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有别于“大清”的新译法,就是“中国”这个译法。严格来说,“中国”在这种意义上只是大清的通俗称呼。因为“达欣”(注:满洲语勇士之邦,翻译成大清国)带有一定部族主义的意义,本身来说只是一个内亚的称呼,但是西方跟大清签署条约的时候,例如跟英国和俄国签署条约,有些是边界条约,它必须包括整个大清的边界,例如大清跟英国签订一个缅甸边界条约,那它就不能够只涉及满洲或者蒙古的问题了,它就要涉及南方十八省的问题了,虽然南方十八省只是大清的殖民地,但是在英文译本上就要出现“China”这个词,因为我们签署的毕竟不是一个满洲边界协定。诸如此类的问题。结果由于外交上的需要,“China”这个词渐渐地和“大清”这个正式名词融合在一起,变成大清的一个非正式的称呼。尽管清国在五大臣留洋的时候还是把“达欣”这个名词写在正式的公文书上,但是一般的新闻报纸之类的用“China”这个词来指大清的话也是可以接受的。
明镜访谈刘仲敬(20170626):何谓中国?
https://liuzhongjing.medium.com/%E6%98%8E%E9%8F%A1%E8%A8%AA%E8%AB%87%E5%8A%89%E4%BB%B2%E6%95%AC-20170626-%E4%BD%95%E8%AC%82%E4%B8%AD%E5%9C%8B-ed7770d30f01
国是通假字,通郭,就是城郭。中文里的中国就是中央之城,特指洛阳城。中国和支那(China)混为一谈是近代以来的事情。中国不是一个国,国包括内核和边界。中国没有边界,或者边界可以任意伸缩;也没有内核,本质上是一个降虏的概念,就是没有国家的人接受统治形成的集合。
刘仲敬:大凡有统战价值的词都是模糊性的。就是因为它有模糊的几个含义,所以才能统战,如果定义太清楚了,就不好统战了。从历史上看,“中国”这个词其实是有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大体上是先秦时代,它这个词的意思就是首都以及首都周围的地方。最早出现“中国”这个词,是周武王伐纣以后说了一句话,叫做“宅兹中国”,就是我已经占据了中国。这个“中国”指的是位于天下之中的洛阳城。我们先看“国”这个字在方块字中的造词法,它是周围一圈城墙,中间一个拿着戈的武士,所以它的意思就是设防城堡,就是相当于封建欧洲的那种设防城堡,一个有城墙、有武士守卫的地方就叫做一个“国”。周人封建诸侯,分国人和野人。国人就是住在城墙里面的人,就是由周公封某人为某诸侯,他带着殖民团到东方去创建一个城墙,城墙里面的人就叫做国人,也就是周人派到东方去的军事殖民团体;城墙以外呢,那就像美国印第安人一样,是土族人和原住民,他们就叫做野人。国人和野人的区别就是在那一圈城墙。城墙以内就像是古希腊城邦的公民一样,他们是这个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城墙以外就是野人,他们是土族人和外人。这就是国野之别。“国”就是设防城堡,设防城堡以内的人是封建体系的一部分。所以,“国”就是城堡,而“中国”就是位于天下之中的城堡,具体来说就是洛阳城,顶多再把洛阳周围那一圈也包括进去,这就是“中国”。除了“中国”以外,其他地方的设防城堡也叫“国”。其他各诸侯或者任何人创建一个城堡,就叫做“建国”。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定义,是最严格、最狭义的定义。
到了先秦以后,特别是汉魏以后,“中国”增加了第二个含义。它跟我们现在所谓的中原是差不多的,就是以现在河南为中心、主要是华北的这一片土地,长江以外的南方或者是关外的北方和西方就不算是“中国”的一部分。比如说在三国时代,“中国”是跟“江表”对立的一个概念。吴人来聘,就叫做“去中国”。魏人说到吴人如何如何,就说是“中国有什么人才,吴人有什么人才”。这里的“中国”就是指的以洛阳、许昌为中心的北方这一块。“江表”就是长江以外,那就不算是“中国”。这种说法一直维持到南北朝时代,像陈庆之或者其他什么南朝人士到洛阳或者到北方去,他就会说,“中国人物之盛如何如何,我们江表自永嘉之乱以来一直以为只有江表才有文化,现在看来中国也有文化”,诸如此类的。这就是“中国”的第二个定义,“中国”指的是中原地带。这两个定义,其实在中古以后都是一直混用的,一直到近代也没有消失。
近代的“中国”这个第三个概念,是随着清朝和西方的外交展开的。清朝和西方的外交文书当中,从汉文和满文的文书来看,它写的都是大清皇帝如何如何,或者是大清皇帝跟大英国国王如何如何,跟俄罗斯皇帝如何如何,这里面是没有“中国”这个词的。但是它还要有一个外文译本,那么一般来说,英文译本中就要出现“Chinese”或者“China”这些词,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有别于“大清”的新译法,就是“中国”这个译法。严格来说,“中国”在这种意义上只是大清的通俗称呼。因为“达欣”(注:满洲语勇士之邦,翻译成大清国)带有一定部族主义的意义,本身来说只是一个内亚的称呼,但是西方跟大清签署条约的时候,例如跟英国和俄国签署条约,有些是边界条约,它必须包括整个大清的边界,例如大清跟英国签订一个缅甸边界条约,那它就不能够只涉及满洲或者蒙古的问题了,它就要涉及南方十八省的问题了,虽然南方十八省只是大清的殖民地,但是在英文译本上就要出现“China”这个词,因为我们签署的毕竟不是一个满洲边界协定。诸如此类的问题。结果由于外交上的需要,“China”这个词渐渐地和“大清”这个正式名词融合在一起,变成大清的一个非正式的称呼。尽管清国在五大臣留洋的时候还是把“达欣”这个名词写在正式的公文书上,但是一般的新闻报纸之类的用“China”这个词来指大清的话也是可以接受的。
明镜访谈刘仲敬(20170626):何谓中国?
https://liuzhongjing.medium.com/%E6%98%8E%E9%8F%A1%E8%A8%AA%E8%AB%87%E5%8A%89%E4%BB%B2%E6%95%AC-20170626-%E4%BD%95%E8%AC%82%E4%B8%AD%E5%9C%8B-ed7770d30f01
国是通假字,通郭,就是城郭。中文里的中国就是中央之城,特指洛阳城。中国和支那(China)混为一谈是近代以来的事情。中国不是一个国,国包括内核和边界。中国没有边界,或者边界可以任意伸缩;也没有内核,本质上是一个降虏的概念,就是没有国家的人接受统治形成的集合。
中国一词定义算明确, 源于康梁中华伪国族发明, 非常法西斯无论是南京时期的 ROC 还是目前的 PRC 本质都是种族主义的法西斯帝国.
孙大炮通过排满完成了种族主义意义上的革命, 仅在北京一地就系统性屠杀了八万满人.
在我看来排满本质与卢旺达大屠杀毫无区别, 就是想通过屠杀来疏解政经问题, 通过破坏财产权与人身权来解决问题也必然会遭到反噬, 目前就有个彻底否定财产权的共匪邪说党在系统性迫害东陆人. 看看东突厥斯坦的集中营, 红纳粹虽然比黑纳粹无能, 但纳粹恶行它全会去做.
因种族主义的极端性, 目前还有不少人觉得是 "种族主义还不够" 妄想继续推进种族主义来解决问题. 东陆现代化不足, 在三大邪恶主义的帝国主义一项上现代化程度最低, 所以是坡脚帝国.
不太想系统性的说明它, 我担心给帝国主义者提供解决问题的路径从而让中华帝国奔跑起来.
孙大炮通过排满完成了种族主义意义上的革命, 仅在北京一地就系统性屠杀了八万满人.
在我看来排满本质与卢旺达大屠杀毫无区别, 就是想通过屠杀来疏解政经问题, 通过破坏财产权与人身权来解决问题也必然会遭到反噬, 目前就有个彻底否定财产权的共匪邪说党在系统性迫害东陆人. 看看东突厥斯坦的集中营, 红纳粹虽然比黑纳粹无能, 但纳粹恶行它全会去做.
因种族主义的极端性, 目前还有不少人觉得是 "种族主义还不够" 妄想继续推进种族主义来解决问题. 东陆现代化不足, 在三大邪恶主义的帝国主义一项上现代化程度最低, 所以是坡脚帝国.
不太想系统性的说明它, 我担心给帝国主义者提供解决问题的路径从而让中华帝国奔跑起来.
“中国共产党”这个词汇里面有没有定义“中国”这两个字?应该是没有定义。
是否定义?看这个词的来源,“中国共产党”这个词来源于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看看里面中文原件里面有无定义,可惜中国国内至今没有发现原件,根据陈独秀1923年的说法,原件丢了,因为有人被捕,中央档案全部遗失,大概是落到了法国巡捕手里,目前市面上有的是俄文版本,1956年,苏共把当年的中共的档案移交给中国,里面有俄文版的《中国共产党第一纲领》,根据俄文翻译,里面第一句就叫“中国共产党”这个名字,后面也没有定义其中“中国”是什么含义。
“中国”有没有定义,其实还可以问下当年开会的那些人,到底谁发明的这个词,不过貌似当年那些人记忆都不咋的,而且活到最后的没几人,连哪天开会都没人记得清,后来干脆定了7月1日算一大(实际最可信7月23日)。我粗略搜了下,也没有谁后续有讲明这个“中国”的定义,所以,1949年之后,肯定定义明确,因为他们有了国号,但创党之初这个词怎么定义不得而知。
是否定义?看这个词的来源,“中国共产党”这个词来源于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看看里面中文原件里面有无定义,可惜中国国内至今没有发现原件,根据陈独秀1923年的说法,原件丢了,因为有人被捕,中央档案全部遗失,大概是落到了法国巡捕手里,目前市面上有的是俄文版本,1956年,苏共把当年的中共的档案移交给中国,里面有俄文版的《中国共产党第一纲领》,根据俄文翻译,里面第一句就叫“中国共产党”这个名字,后面也没有定义其中“中国”是什么含义。
“中国”有没有定义,其实还可以问下当年开会的那些人,到底谁发明的这个词,不过貌似当年那些人记忆都不咋的,而且活到最后的没几人,连哪天开会都没人记得清,后来干脆定了7月1日算一大(实际最可信7月23日)。我粗略搜了下,也没有谁后续有讲明这个“中国”的定义,所以,1949年之后,肯定定义明确,因为他们有了国号,但创党之初这个词怎么定义不得而知。
看来也是一名爱琢磨的网友。本人恰好曾经专门研究了一下跟中国相关的众多概念,发现了许多奇怪的现象。例如,百度百科里的“中国”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一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与“中国”紧密相关的“中华”译成英文也是China,但China的解释里只有“中国”而无“中华”。而且非常神奇的是,China一词在作者所查到的英汉词典里全都没有收录。除此外,“中华民族”在百度百科的解释里说是“国族”。而“五十六个民族”里的“民族”又被译成ethnic groups,在某些场合里这个“民族”还被译成minzu 和nationality。还有些就不说了。总之,中国本身就是个缝合怪,犹如阿姨说的弗兰克斯坦似的怪物,没人能解释是个啥,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概念站在正常人类的角度全是胡编乱造。而大部分中国人的脑瓜都被我党的宣传和教育搞坏了,已经不具备正常人类的思维能力,党说啥就是啥,不管怎么瞎掰就无所谓。
中共一大通過了共產黨綱領,第一條就是本黨定名為「中國共產黨」。所以很肯定當時説的中國絕對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一詞的意思,可以參考維基百科詞條“中國的名稱”,尤其是清朝末年和民國的時候。
中国共产党的“中国”之于苏联即契丹,之于大日本帝国即支那,之于中国共产党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境外势力对华渗透培植的带路党冠名绝对不是意在颠覆的敌国——中华民国。
汉字就是因为太宽泛,有很强的腐败性。现在支共天天发明新词来指代一些问题,也是基于这一点。
就是“中华民国”吧,1912年建立的那个。名义上是清帝退位给民国政府,所以继承了清帝国的疆域。国共都反清,但是面对大笔横财——清朝掠夺的大一统帝国领土——毫无抵抗力。什么民族自决、民族平等原则都抛诸脑后,视而不见。双标得很。
你们想多了。国民党之前叫兴中会,1919年10月10日经孙中山于上海法租界改组而改用中国国民党这个词,所以中国共产党不过是东施效颦而已。
中国一词,最早是来源匈奴上供的国书,汉朝。康熙和俄罗斯签定的什么协定都这么称呼我们。清朝在外国不是这么叫清朝,是叫中国。在国外包括中华民国,是叫你中国,不是中华民国。
这不是一个无聊的问题。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都是各党的正式名称,说明早在建党时人们普遍在心理层面也都认同中国就是这个千年传承的中华名族所在地的统称。将来共产党不在了也还是叫中国,不会因为某个党的消失而消失。
就简称而已:
美利坚合众国---美国
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王国---英国
大韩民国---韩国
......
这么说你们可能会不高兴
美利坚合众国---美国
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王国---英国
大韩民国---韩国
......
这么说你们可能会不高兴
根据目前葱友回复来看,中国共产党里的中国二字确实是一个没有严格定义的词汇,甚至很难说是地理还是政治术语
可以是指大公鷄這個大版圖
可以只是指漢人的天下、漢地十八省,
反正無論怎樣都他媽是天龍人統治者和華漢信徒説了算,
雖然説我是出生在中國的,
但是,
它們可以隨便判定我他媽的到底是不是中國人
它們可以因爲我不認同中國體制中國政策就駡我是漢奸走狗賣國賊日雜韓雜馬來越南猴港獨台獨1450美分傷害中國感情破壞中國文化,
它們還可以因爲我不支持漢服、不穿漢服就駡我是漢奸走狗賣國賊日雜韓雜馬來越南猴港獨台獨1450美分傷害中國感情破壞中國文化,
它們還可以因爲我祖宗沒在崖山跳崖就駡我是漢奸走狗賣國賊蒙遺滿遺日雜韓雜馬來越南猴港獨台獨1450美分傷害中國感情破壞中國文化,
它們還可以因爲我語文成績差就駡我是漢奸走狗賣國賊日雜韓雜馬來越南猴港獨台獨1450美分傷害中國感情破壞中國文化,
它們還可以因爲我數學成績差就駡我是漢奸走狗賣國賊日雜韓雜馬來越南猴港獨台獨1450美分傷害中國感情破壞中國文化(因爲中國整天吹自己數學水平高)
我説 “既然我跟這片土地毫無共同語言,那我走了,我去做境外勢力了”
它們又急了,對我大叫:“你別跑啊!你只要生在中國你他媽的永遠是中國人!你去外國只會被當成低等公民!”“你這個數典忘祖的玩意!怎麽會有人不愛自己的國家的?!”“你生在中國連中國都不愛,外國人會看得起你?”
呵呵
可以只是指漢人的天下、漢地十八省,
反正無論怎樣都他媽是天龍人統治者和華漢信徒説了算,
雖然説我是出生在中國的,
但是,
它們可以隨便判定我他媽的到底是不是中國人
它們可以因爲我不認同中國體制中國政策就駡我是漢奸走狗賣國賊日雜韓雜馬來越南猴港獨台獨1450美分傷害中國感情破壞中國文化,
它們還可以因爲我不支持漢服、不穿漢服就駡我是漢奸走狗賣國賊日雜韓雜馬來越南猴港獨台獨1450美分傷害中國感情破壞中國文化,
它們還可以因爲我祖宗沒在崖山跳崖就駡我是漢奸走狗賣國賊蒙遺滿遺日雜韓雜馬來越南猴港獨台獨1450美分傷害中國感情破壞中國文化,
它們還可以因爲我語文成績差就駡我是漢奸走狗賣國賊日雜韓雜馬來越南猴港獨台獨1450美分傷害中國感情破壞中國文化,
它們還可以因爲我數學成績差就駡我是漢奸走狗賣國賊日雜韓雜馬來越南猴港獨台獨1450美分傷害中國感情破壞中國文化(因爲中國整天吹自己數學水平高)
我説 “既然我跟這片土地毫無共同語言,那我走了,我去做境外勢力了”
它們又急了,對我大叫:“你別跑啊!你只要生在中國你他媽的永遠是中國人!你去外國只會被當成低等公民!”“你這個數典忘祖的玩意!怎麽會有人不愛自己的國家的?!”“你生在中國連中國都不愛,外國人會看得起你?”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