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视界 (之二)中国崛起
在本小节,我们探讨中国崛起这个话题。即对中国崛起这个话题,不同角度的解读。
一 GDP胜利
从1992年到2012年,整整二十年,台商、港商,扎根广东,20万人的大工厂,8万人的工业园,比比皆是。日韩企业喜欢就近的山东半岛,欧美企业占据京沪。全世界的企业家、金融家、技术精英、管理人才,齐聚一堂,共同建设中国,造福人类。这里是中国,这里有最廉价的劳动力,有“时间就是金钱”1的勤劳的人民。还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府。这里不惧腐朽文化的侵蚀,有最开放的红灯城市。2
几乎各种品类的专业市场,都在中国。深圳赛格,很快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元器件配套市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世界上任何一个创意电子产品,都会最先出现在深圳。浙江义务的小商品市场,甚至能预测美国大选的结果。3
全世界圣诞礼物,都由中国人民派送出去。Made In China,是,大家都是,中国制造。
国家每年会统计经济增长数据,并公布这些数据,外国一些学者,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学者,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数据总是报以怀疑的态度。但真正了解中国经济状况的企业家们知道,官方的数据确实不准确,10%左右的增长率,不是高估了,而是低报了。
各级政府报送数据时,因为要“藏富于民”,还有为下一年数据留有余地,于是,都会少报真正的产值。那个年代,提倡“放水养鱼”,因此在税收征管上,也是按需收税,即地方政府如果财政有结余,不仅不会要求企业如实交税,还会打招呼,“今年的任务完成了”。这些都会让实际的GDP高于公布的GDP。
怀疑GDP数据高估的经济学家们依据可能很简单,即任何一个国家的GDP增长,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速度,因此,中国也不可能。让我们看看GDP的内涵吧,“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4注意,这里计算的生产出来的总值,即不是指的这个国家(或地区)消费的总值,或者说,这个数据与消费、消耗的总值无关。但是,当在一段时间内,全世界的生产都转移到了一个地区,即中国时,这个地区的GDP的增长速度,取决于这种转移的速度,而不是该地区生产与消费的总增长速度。 所以,中国制造能力的增长,既不是什么奇迹,也不是什么道路的胜利,只是全球化的一个结果。而同时,被转移出去的生产能力国家和地区,其GDP当然会下降。
全球化时代,外国企业把生产放在中国,但销售的市场是全球范围的。美国和欧洲的日用消费品公司,大多沦为设计和销售型公司,这种模式一度受到管理科学界推崇,即所谓的哑铃企业。如果不考虑本国的其他人利益,这种类型公司的利益当然是最大化的。
无需怀疑了,中国的经济数据,在1992-2012年期间,GDP增长是接近真实的,那是全世界消费由中国制造的结果。
中国崛起了。
二 中国道路
2004年,笔者到英国,走访考察许多城市,给我感触最深是,小产品,即由市场决定的商品,中国已经超过英国,但公共产品,例如铁路,医院,大学,这些远不如英国。中国的春运,一直是国际媒体新闻的一个热点。2008年,南方雪灾,几十万人滞留广州火车站,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亲临现场,做安抚工作。5现在,英国BBC也报道过中国人春运,但那是一个惊叹不已的报道。6
中国在近10年时间,把制造力大幅度用于基础公共产品的投入,让中国的交通、住房、城市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于是,一个崭新的、现代的中国很快出现在世界面前,人们惊呼,这是中国模式的成功。
可就在人们探究中国道路的内涵,以期为世界提供发展的参考时,这个探究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是中国的崛起是中国模式的成功,而完全否定全球化的归因,这种观点当然有政治上的需要。
而同时,中国没有在中国道路的内涵上,提出可以共识并可借鉴的总结,而是与西方社会爆发了严重的冲突。
所有的人们,无论国际还是国内的精英们,都想当然的以为,中国道路就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的道路,但实际情况却完全不同。即中国道路,被政治需要定义为了一条相反的道路,以至于美国副总统呼吁“中国要回到邓小平的道路上来”。7
三 集中力量办大事
香江才子陶杰先生在接受明镜电视的采访中说:“中国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确是个优势”。 我们在这里就介绍一下,什么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含义。
在二战时,英国因军事工程的需要,要征用一个私人的土地,但那个人不同意,最后,英国政府无奈,另外想办法。美国修铁路时,因为一个人的房子挡住了铁路线,而这个人居然不愿意搬迁,于是回来火车就每天从他家门口轰轰的开。在西方,私人财产得到最高的法律保护,即使是国家利益或其他公众利益的原因,也不能牺牲个人的权力。而这种情况在中国却是不可能发生的,即由于公众利益或者其他原因,私人财产可以没收。这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中国的高铁、城市规划、公园绿化、工业用地、机场、码头,等等,任何需要建设的地方,都可以很少的补偿而得到土地资源。
这种集中力量还体现在国企主导的经济体制上,根据需要,可以调动金融、土地、技术、人才、行政、司法,甚至公安、武警等任何资源,来集中资源达到某个目的。
可以把整个国家的资源视为一个大公司。在这个大公司里面,任何资源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配。
这种集中力量的优势,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尤为明显,如果需要,可以让任何一家其他国家的国际公司,都竞争失败。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目标都可以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式达成的,例如中国足球就是个例外。还有许多例外的情况,如芯片、软件的操作系统,等等。中国也正在探索,有哪些领域、因为什么原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法会失灵。但这种情况毕竟只是例外。
绝大部分情况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法,可以打败任何一家西方国家的公司。因为,那些公司的资源和规则都是受到许多限制的。
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这种优势,被认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重要优势。8
但如果把中国的成就归于这个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那实在是太牵强,因为,这种制度在毛时代同样是存在的,但却办不了什么大事。
四 5G神话
中美冲突的前线阵地,还包括一项5G网络建设问题。中国对5G很重视,把5G技术视为一项可以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技术。原来打算在2019年尽快实现普及应用,但现在看来,5G的全面开通还需要时间。5G技术用于手机通讯,即可以让手机能有更快的通讯速度。由于华为深度参与了5G的研发,于是人们认为中国在5G技术上,已经世界领先。关于5G技术是否先进成熟,是否有巨大应用价值,是否会成为一项重要技术,这些问题,我们做一个讨论。以下讨论,涉及高度的相关专业知识,我们不对太专业的细节做进一步说明,力求以大众理解的方式做简单介绍,但我们欢迎任何这个领域的专家,对本文技术观点进行提出不同观点的讨论,我们在这里提出的观点,是有很充分的专业知识背景做支撑的。
在中国,对于5G技术的公开讨论,已经与爱国联系在一起,批评5G技术,都不得不收回言论。9美国政府制裁华为,也强调由华为主导提供5G技术的网络,对西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10,因此,5G技术,也是当前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手机通讯领域,技术发展,由2G、3G、4G,这样的路径发展而来,主要的性能指标体现在手机与基站直接的网络通讯速度上。所以,当出现5G的概念时,人们当然认为5G上网速度比4G要快。会快多少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手机上网的过程上手机到基站,然后到骨干网,然后到目标网站,然后信息返回。中间有几个环节,手机上网速度,取决于其中最慢的一个环节。因此,如果5G技术让手机到基站的速度大幅度提高了,其提高的具体效果,将取决于其他环节的速度,即单独提高一个环节的速度,整体的速度还是没有太大效果,因此,单独比较4G与5G的速度改进,并不是真正的手机上网速度的改进。当手机到基站的速度超过其它环节的速度时,5G速度的进一步提高是没有意义的。
为了解决手机到基站的通讯速度,5G技术的整体方案,只能算一个技术尝试,这种解决方案是有技术风险的,相比4G,5G牺牲了基站覆盖范围,即需要更多的基站才能达到原来4G的同等覆盖范围。采用更高的频率,意味着信号绕过障碍物的能力大幅降低。这就意味着,穿墙能力大幅降低。即信号在室内传播的能力降低。会导致用户在某房间可用,而另一个房间就可能信号不好。5G的频率,和Zigbee通讯设备的频率接近,而Zigbee设备,最后没能大规模普及,就是因为穿墙能力问题而导致应用受限制。至于5G的其他优势,如端到端通讯、万物互联,这些只是通讯协议上的改进,在Zigbee应用做物联网应用时,已经被证明,其应用前景有限。
综上所述,实际上,5G的技术方案只是一个技术路线的尝试,而这种尝试是否成功的成为应用的主流,是需要市场、社会,最终来验证的。RFID技术、Wifi、蓝牙、Zigbee,都是这种无线通讯技术路线的尝试,都在不断完善,并在各自一定范围内得以应用。技术路径是有风险的,因此,大公司一般都只在该技术路径成熟的应用情况下,才会全面采用该技术。苹果公司到现在为止,没有推出5G手机,且没有5G手机的推出计划时间表,就是最好的说明。实际上,库克明确表示,5G技术还不成熟。11
五 话语权
中美关系的巨变,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发言,可以感触良多吧。
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美中关系正剧烈变化中,中美两国的领导人,几乎每天都针锋相对,无论从经济、人权、意识形态、体制、规则,等等,各个方面,都几乎是全面对立的声音。
“认清形势,悬崖勒马,引火烧身,自食苦果,枉费心机,痴心妄想,厚颜无耻,自不量力,一意孤行,说三道四,罔顾事实,颠倒黑白,不思悔改,信口雌黄,别有用心,借题发挥,火上浇油,推波助澜,相提并论,混为一谈,移花接木,断章取义,煽风点火,挑拨离间,险恶歹毒,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这些词汇,出自大国外交部门,我们就不做太多的重复了。
总之,中美争夺的不仅是话语权,而正在向二元冲突的胜利权竞争。
我们看到,中国崛起,是全球化的结果,而崛起的中国,又导致了世界严重的冲突。
本小节注释及参考文献
1、时间就是金钱,1982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被誉为“知名度最高,对国人最有影响的口号”。这句在今天看来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口号,在当时却引起了轩然大波。一直到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对这句标语表示了肯定,争议才得以平息。有人说,中国走向市场经济正是从这句口号开始的,深圳则为改革开放创造了一种模式。https://baike.baidu.com/item/时间就是金钱
2、东莞,一个离深圳很近的城市,当时是中国最大的,几乎公开的红灯区。
3、北京青年报2016年11月21日消息,特朗普赢了,姚丹丹火了。这个30多岁的旗帜厂老板,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跟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总统扯上关系。此前,他只是一个想安安分分赚钱的普通老板,一段视频让他瞬间变成了网红。“特朗普的支持率蛮高的,10个人里有9个人在支持他。”这是连大选预测专家都不敢放的话,却从一个普通的老板嘴里说出,应验。这场生意,让他感受到,自己与整个世界之间那种微妙的联系。这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贸易市场。每年,都会有价值千亿的来自于不同地区的“中国制造”汇聚到这里,再从这里流向全球各地。风起于青萍之末,你或许可以根据“义乌指数”来预测谁可能赢得总统选举,但没有谁能预料到,自己手中的小商品,将投身于贸易海洋中的哪一波巨浪。https://www.thepaper. cn/newsDetail_forward_1564977
4、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也是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https://baike.baidu.com/item/国内生产总值
5、新华网广州2008年1月29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结束了在湖南的考察工作,当即乘飞机于午夜抵达广州,并于30日晨冒雨考察广东省春运及市场供应工作。寒冬腊月,冷雨飘洒。8时15分,温家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省省长黄华华陪同下,来到了广州火车站,看望广大旅客。广东是我国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外来务工人员多,客流量大。近几日受冰雪天气影响,铁路、公路受阻。作为我国南方最大的铁路枢纽,广州火车站是全国春运任务最为繁重的车站之一,几十万旅客滞留。他们的吃住、御寒、防病等问题让总理十分牵挂。http://news.cctv.com/china/20080130/104983.shtml
6、《中国春节》是英国广播公司(BBC)2015年12月拍摄的三集纪录片,用镜头聚焦“亿万中国人同时迁徙的壮观。在开篇,三位主持人开门见山地为网友介绍了中国的农历新年。可能买不到票,可能坐上没有座位的火车,可能要在人堆里挤上三天三夜,但这都不能阻止中国人回家过年的愿望。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国春节
7、美国副总统呼吁“中国要回到邓小平的道路上来”彭斯对华政策的第一次演讲。
8、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当前,面对国内国际的新形势新变化,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这一优势。首先,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正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使我们实现跨越发展,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http://www.cssn. cn/skjj/skjj_jjyw/201911/t20191108_5030608.shtml
9、2019年7月3日下午,张朝阳在媒体见面会上再次谈及了有关5G对人体有危害的言论,张朝阳表示,“我收回这句话,5G对人健康的影响我真的不是专家,我真的不太懂,我只是看到一些报道,还需要专家进一步研究。”今年5月,张朝阳在公开场合上表示,“到了毫米波,对微波转播的高频率几千兆赫兹,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我的物理知识,这个频率其实对人体的危害是更大的。”“5G到来以后大家享受5G带来未来科技的进步和方便的时候,也要关注一下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此番言论引起网友讨论。随后张朝阳在微博上回应称,“关于电磁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只是说这个问题值得探讨,我本人不是生物医学方面的专家,只是看到了一些国外的报道(当然,对任何事情,国外的报道都会五花八门)。目前我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做深入的研究,大家对我今天的发言涉及这个问题,不要把我的观点太看重。特此声明。另外,我自己生活中,一般会保持与手机30厘米以上的距离。”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8087610925031248
10、5月15日,美国又进入“紧急状态”,针对华为!当地时间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国进入紧急状态,在此紧急状态下,美国企业不得使用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的企业所生产的电信设备。几乎所有报道此事的外媒都在说,这是在为禁止美企与华为的业务往来铺平道路。http://www.zt5.com/gp/cjkx/411896.html
11、近日举行的苹果2019秋季发布会上,苹果发布了iPhone 11系列,却并不支持5G。这很快成为了网友们讨论的焦点之一,很多消费者对此表示遗憾。发布会结束后,苹果CEO库克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提到了对于5G的看法。库克直白的回答道,他认为“目前来说5G还是有一点超前”,不够成熟。库克表示,苹果研究了市场发现,整个市场里面不管是基础架构了或者是芯片都还没有足够成熟,还不足以推出一个高质量的产品。https://www.sohu.com/a/341100494_250147
10 个评论
这种东西不适合在论坛上发吧,太长……
其实回头一看阶段性就是这样的。历史也确实就需要这样细致地记录和不断的分析。5g通讯模式的问题,因为在专利空间已经有太多的麻烦5g很可能被绕过去。
你问苹果为什么不推出5G手机,他只能这样回答,否则你觉得他应该如何回答,告诉你苹果还没有准备好吗?

中国如果回到邓小平的路上,反而对美国,甚至整个西方不利,因为西方实力消退,而中国继续韬光养晦,等待机会再发起致命一击,那才可怕
鼓励中国现在走威廉二世的老路才是好事,现在干掉中国,推翻中共还是完全可能的
鼓励中国现在走威廉二世的老路才是好事,现在干掉中国,推翻中共还是完全可能的
多谢各位参与讨论。
@hkfool 我就是想把各种观点、问题都做一个全面的分析。这样才能认清当下的情况。
中国崛起是不是崛起,为什么是或者不是。
5G 是前段时间大肆炒作的一个问题,现在还有许多人认为5G是一个崛起的证明,所以,就放在这个章节了。这个部分的专业性太强,估计非行业人士难理解。
全球化过程,以及对世界的影响,一直是全球政治的一个争议话题。大国政治家们无法面对现在的这种结果(中国一家独大),又找不到解决办法(既回不到过去,又无法面对中国的强硬)。
@hkfool 我就是想把各种观点、问题都做一个全面的分析。这样才能认清当下的情况。
中国崛起是不是崛起,为什么是或者不是。
5G 是前段时间大肆炒作的一个问题,现在还有许多人认为5G是一个崛起的证明,所以,就放在这个章节了。这个部分的专业性太强,估计非行业人士难理解。
全球化过程,以及对世界的影响,一直是全球政治的一个争议话题。大国政治家们无法面对现在的这种结果(中国一家独大),又找不到解决办法(既回不到过去,又无法面对中国的强硬)。
多谢各位参与讨论。 我就是想把各种观点、问题都做一个全面的分析。这样才能认清当下的情况。 中国...
曾经听到一种这样的说法,GDP和中等收入陷阱的 阶段性分割,就是说在中等收入陷阱掉下去很难爬上来 。通常都是因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或者地区在制度上存在缺陷,从而使他们没有办法克服 。
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奴隶制,就是说不要忘记奴隶制,不要以为自己不是,或者以为奴隶制已经消失了。奴隶制是非常赚钱的。当奴隶制的国家进入中等收入的时候他就无法继续向上发展,因为她赚钱但是缺少创造力。
当然在实际中奴隶制的国家都可以证明自己不是奴隶制而是另外一种非常厉害的制度。他们也可以证明自己的创造力其实非常高。但是只要观察他们通过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就可以了 。
曾经听到一种这样的说法,GDP和中等收入陷阱的 阶段性分割,就是说在中等收入陷阱掉下去很难爬上来 。...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种用过去经验的分析方法。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结论会是不确定的,即中国能否度过中等收入陷阱有多种可能性。 但中国的增长来自全球制造与市场的分离,即制造转移到中国,而市场在全球,即这种增长是牺牲了其他国家的GDP来实现的,所以,必定不可持续。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种用过去经验的分析方法。...市场在全球...
是,从全球化市场来看问题更全面。
但是感觉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
集中力量做大事变成「集中力量大破坏」的时候就恐怖了,而且一定会有这样的变化。
5G 有过度压宝的做法,3-4-5G 版本刷新式的名称容易宣传也是一个因素。
5G 同时切割两个大领域:互联网和个人终端Android。因此也是维稳需要,
技术政治化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相信华为 5G 技术会被欧美绕路走过去。
这种东西不适合在论坛上发吧,太长……
内容审查的标准是什么?让读者选择看与不看就可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