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官网把关于六四的内容悄悄地撤下了
1989年6月30日,陈希同在第七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的报告,在几个月以前,从官方的《中国人大网》上还能找到。
几个月以前还有五毛拿这份报告说事儿,但今天我再从Google上查,就发现中共官方悄悄地把陈希同的报告从官方网站上撤下来了,现在再点开旧的链接,就显示404了。
不仅仅是陈希同的报告,后来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镇压学生的决议也被悄悄地撤下去了。
这两个网页在几个月以前还点的开,我在年初还看过这两个网页,所以被撤下来应该发生在五六月份吧。


看来共产党对六四非常心虚,所以尽量的不让人民找到任何关于六四的历史痕迹。
这两个网页的官网链接如下,大家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试一试是否能打开。
http://www.npc.gov. cn/wxzl/gongbao/1989-06/30/content_1481155.htm
http://www.npc.gov. cn/wxzl/wxzl/2000-12/09/content_2285.htm
几个月以前还有五毛拿这份报告说事儿,但今天我再从Google上查,就发现中共官方悄悄地把陈希同的报告从官方网站上撤下来了,现在再点开旧的链接,就显示404了。
不仅仅是陈希同的报告,后来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镇压学生的决议也被悄悄地撤下去了。
这两个网页在几个月以前还点的开,我在年初还看过这两个网页,所以被撤下来应该发生在五六月份吧。


看来共产党对六四非常心虚,所以尽量的不让人民找到任何关于六四的历史痕迹。
这两个网页的官网链接如下,大家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试一试是否能打开。
http://www.npc.gov. cn/wxzl/gongbao/1989-06/30/content_1481155.htm
http://www.npc.gov. cn/wxzl/wxzl/2000-12/09/content_2285.htm
26 个评论
在这个国家发生什么我都不觉得稀奇。
结合前一段时间贴吧屏蔽旧帖,可否认为共匪在进行一波清洗历史的运动?
真的是谁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体会到这句话了
文革都在开始洗白了……
历史由胜利者书写 (×)
历史由“胜利者”删除 (√)
历史由“胜利者”删除 (√)
5月份还在,应该6.4删的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518214147/http://www.npc.gov. cn/wxzl/gongbao/1989-06/30/content_1481155.htm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817122915/http://www.npc.gov. cn/wxzl/wxzl/2000-12/09/content_2285.htm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518214147/http://www.npc.gov. cn/wxzl/gongbao/1989-06/30/content_1481155.htm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817122915/http://www.npc.gov. cn/wxzl/wxzl/2000-12/09/content_2285.htm
0. 中国共产党修改历史的质疑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5%85%B1%E4%BA%A7%E5%85%9A%E4%BF%AE%E6%94%B9%E5%8E%86%E5%8F%B2%E7%9A%84%E8%B4%A8%E7%96%91
1. 为“文革”幽灵造墓--文化--人民网
http://culture.people.com. cn/GB/40479/40481/3414785.html
彭启安坦言,在塔园建文革博物馆,就是为把这个虚无飘渺却又真真切切的幽灵送进坟墓。起码,要将它固化下来,给后人一种警示。
冯骥才就此题词:“愿塔山是‘文革’永远的墓地”。
这既是对历史的告慰,也是对今天和明天的警觉。正如另一块石壁上刻写的《终结文革》中所说的那样:“终结的方式,不是遮掩,不是忘却,不是佯装不知;而是冷静地反省与清明地思辨……一句话,终结文革的方式,惟有彻底真实地记住‘文革’。”
2. 文革博物馆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87%E9%9D%A9%E5%8D%9A%E7%89%A9%E9%A6%86
温总理的讲话一针见血地指出,要彻底清除“文革”遗留的毒素,就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让“文革”遗留的毒素从各个领域包括政治体制方方面面给予清除,对“文革”淡然无味的青年一代要让他们读一读“文革”历史,才能“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不让“文革”悲剧重演。因此,塔山园区民间兴建的“文革”博物馆也成为青年教育的基地。
3. 文革博物馆被关闭
为什么汕头文革博物馆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271969/answer/100972036
中国一座文革博物馆被围栏遮掩 - 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61008/china-cultural-revolution-shantou-museum/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5%85%B1%E4%BA%A7%E5%85%9A%E4%BF%AE%E6%94%B9%E5%8E%86%E5%8F%B2%E7%9A%84%E8%B4%A8%E7%96%91
1. 为“文革”幽灵造墓--文化--人民网
http://culture.people.com. cn/GB/40479/40481/3414785.html
彭启安坦言,在塔园建文革博物馆,就是为把这个虚无飘渺却又真真切切的幽灵送进坟墓。起码,要将它固化下来,给后人一种警示。
冯骥才就此题词:“愿塔山是‘文革’永远的墓地”。
这既是对历史的告慰,也是对今天和明天的警觉。正如另一块石壁上刻写的《终结文革》中所说的那样:“终结的方式,不是遮掩,不是忘却,不是佯装不知;而是冷静地反省与清明地思辨……一句话,终结文革的方式,惟有彻底真实地记住‘文革’。”
2. 文革博物馆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87%E9%9D%A9%E5%8D%9A%E7%89%A9%E9%A6%86
温总理的讲话一针见血地指出,要彻底清除“文革”遗留的毒素,就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让“文革”遗留的毒素从各个领域包括政治体制方方面面给予清除,对“文革”淡然无味的青年一代要让他们读一读“文革”历史,才能“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不让“文革”悲剧重演。因此,塔山园区民间兴建的“文革”博物馆也成为青年教育的基地。
3. 文革博物馆被关闭
为什么汕头文革博物馆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271969/answer/100972036
中国一座文革博物馆被围栏遮掩 - 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61008/china-cultural-revolution-shantou-museum/

党国总觉得,在当下这个完全全球化的时代他们还能像过去那些朝代一样,谁打赢了谁写历史,殊不知只是掩耳盗铃。
简单来说,在中国共产党没有对过去犯下的错误进行任何有效的反思之前,每多一个了解这些错误的人,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就会削弱一分,共产党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期过后继续稳定执政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该用户被封禁,内容已自动替换**
如何看待岁静?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item_id-427739
岁静在任何朝代都存在。
比如民国的鸳鸯蝴蝶派。
民国那真是大变局的年代了,你追求民主,呼吁民主,社会氛围比今天的轻松得多得多。
那样都尚且有人追求岁静,何况今天呢,(岁静一词的来源,就是张爱玲的: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而张爱玲长期被认为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
很多文化决定论者,或者反中国文化者,都认为岁静是中国人自私无情,对于他人苦难无动于衷的表现。
也就是他们理解的岁静,有另一个表现:其他人死活我不管。
这一点上,其实亲中或反中是有极大区别的。
在亲中的人解读中,岁静并不是他人死活我不想管,而是我管不了。
岁静的含义是:暴力之下,我只能保全自己。
===============================
但是,无论是哪种解读,无论是亲中还是反中,都认为:打破岁静,才能启动社会转型。
他们都认为,没有岁静,天下大乱。
只不过,一个认为天下大乱是好事,大乱才能产生变化。另一个认为,天下大乱就是叙利亚,民不聊生,最后还是王朝循环。
我认为,
岁静只是一小部分城市中产的思想,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人是更加野蛮的丛林法则。他们追求利益是毫不留情,并且不惜性命的。
岁静你无论怎么解读,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保全自己。
但是真正的丛林法则中,自身的生命是必要的赌注。因为一个毫无资产的人,生命是唯一可以拿出的筹码。
这使得革命者,必然不会是城市出身的人,而是更有野蛮气息的穷苦之人。

**该用户被封禁,内容已自动替换**
若是没有世界大战,那么习近平第三个任期之内,清零政策将会是常态。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item_id-506551
因为,清零政策对于中共消灭群体性事件是有好处的。
丰县八孩事件,官方就以防疫,清零政策为理由,封锁了整个县城,不让任何人进出。
这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借口,下次民间因为任何事情发生游行,抗议,静坐示威等活动,官方只要宣布,我们发现了大疫情,要封城,此时反贼上街也不会得民心,因为费拉们都是非常惜命的。
因此,就算习近平无所谓,但是下面的地方官员,也一定会运用这种清零政策,来控制任何社会群体性事件。
=================
我认为,清零政策已经变成了新的“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是中共错误决策的典型,它施行了几十年,使得中国新生人口快速崩溃,社会结构极速老龄化。
而清零政策也是如此,它只要施行个几年,将会让中国社会稳定变得更加不可控。
并且,计划生育的恶果,首先反映在农村和鹤岗这样的城市迅速灭亡。
而清零政策则是完成的大城市病,只有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才需要最高规格严格的封锁和控制。这种反复折腾老百姓城市经济的做法,最后就会体现在城市中低人群生存的破产,城市越发缺少中低端第三产业,从而整体失去活力。
最后随着大城市财政的枯竭,中国会不可避免入进入王朝末期,中低层公务员的经济也最终崩溃,社会治理已经不可能通过经济利益输送来完成,最终瞬间的崩塌点在哪里,那就是天意了。
不是一回事儿,你给出来的人民网的链接是一份1990年的文件,但我文中所指的从全国人大官网上撤下的两份文件都是1989年的。
不过国务院的官网去查历年的国务院公报里面还能找到:http://www.gov. cn/gongbao/shuju/1989/gwyb198911.pdf
但这已经不是一个独立的页面了
不过国务院的官网去查历年的国务院公报里面还能找到:http://www.gov. cn/gongbao/shuju/1989/gwyb198911.pdf
但这已经不是一个独立的页面了
所以说你看到啥网页 比较敏感的,就应该先archive。有个证据多好
上 白 泽 慧 音

????这有啥好撤的,谁会没事想着去全国人大官网上找六四的新闻看啊???

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
http://cpc.people.com. cn/GB/64184/64186/66638/index.html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八(1932))
上面这个网页中的貌似所有链接都已经被撤了。
上面这个网页中的貌似所有链接都已经被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