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十年
crusader
2020-09-22 00:05:42
几天前,导师发信给我,说今年系里招生遇到了大麻烦,中国学生由于无法获得签证,都滞留在国内。导师说今年的麻烦数不胜数,除了疾病、失业、洪水、山火、川皇,其实还有无数困难,都已经不能一一胜数。导师向来从容优雅,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但是从信里却感觉了到了不安与无措。系里的教学已经失序,公立学校的学院都如同独立大队,校级层面一定是没法给予支持的,只能自救。
十年,我从被指导的学生到成为导师,越来越发现无法超越我导。她刚从教已经著作等身,半夜回电邮,耗时数日批改单科作业,上课段子频出,舌战社区群雄,都是我做不到的。我比导师年轻近三十岁,身上的零部件已经都开始锈蚀,何谈超越。
随后给学长打电话,学长是当年建筑系留学生中的big brother,如今也是颇有成就的国内业界翘楚。学长惊闻如今学生的遭遇,沉默良久,说了两句让我难忘的话:1)我们过去二十年所追求的价值,可能已经崩塌了。2)从此我们要好好想想,如何自处?
如何自处?似乎还够不上to be or not to be那样的沉重。但是十年恍如隔日却是有的。学长其实和我没有学业上的重叠期,他入校还是两千年左右,那是一个充满憧憬与梦想的年代,国人开始涌入建筑学相关院系。他和我一样,也是国内读完硕士才出去的,去了之后如鱼得水,后来很快融入当地的专业群体。我入校的时候,因为是偏晚的博士,已经是后奥运时代。奥运传递火炬那阵子,我还在一家罗省downtown的公司当画图狗,那时公司里有几位好事者开始抵制中国,有几位华人(包括我)就和他们笔战。最后公司大佬出面调停,说公司不讨论政治,各打50大板。CNN辱华那段时间,我也曾经去日落大道的CNN总部前游行抗议,那时感觉像度假一样(本来就是周末)。此时,公司的中上层已经开始防着华人,因为当时中国项目多,怕华人把持一些项目的资源,这些紧张的对峙之下,有少许华人开始回国。不过这种冲突,最多存在于职场个体,大的环境还是崇尚多元。
也就在那个时候开始结识学长,罗省的华人圈子大,但是建筑师圈子小。我是中西部的学校出身,其实算是西岸的“外来者”,通过学长这个big brother才能了解本地风骚典章。我们常常在中午约饭,两个公司跨几个街区,走走就到了。吃饭的时候憧憬未来、臧否人物,觉得有无限可能。那时总觉得未来是一个全球化时代,而每个人都是全球人。边界终将柔化,差别亦未必重要。08年以后,由于美国经济危机,已经开始有一波建筑学留学生的回国潮,一般都是在美国职场一段时间,遇到了天花板,也因为当时如火如荼的国内建设。当时国内行事并不规范,但是限制不多,市场巨大,有无限可能,回国的那批,后来在几年中都有成就。我在中西部学校的学友也都在这个时间点回国,他们有的依然活跃在建筑设计圈,有的转型(出圈)成功,有的已经是叱咤风云的地产大佬。
学长比我早若干年回国,我在08后选择博士学业,那几年两耳不闻窗外事,回想下来却是静好的岁月,享受暴风雨前的宁静。川皇还没有登基的那几年,灯塔表面看起来如同盛世。校园媒体偏左,华人的舆论环境温和,自由主义与福利主义也还没有崩裂。那时的公共舆论和校园里的知识分子的论调还比较一致,狐狸台在西岸几乎没有受众。民粹好像还是摇篮里的婴儿,没有人担忧他会在短短两年长成巨人。我比学长回国晚了几年,并没有赶上回国的热潮,最多算踩着余波回来的。回来之前在渔村两年,仿佛是某种过渡,又完美躲过了2014年的渔村事件。回来之后,渔村已经开始不太平,国内的学术市场与商业市场都已经开始逐步收紧,但是大的环境还没有明显变化,各种声音都有争论的渠道,豆瓣的删帖还不是很频繁,这种温和的国际环境一直持续到川皇以黑天鹅的方式登基。
川皇登基后,整个国际环境开始急剧恶化。2015年底的时候,我有一篇讨论(批判)交通规划的帖子被敏感的豆娘删了,现在也不知道触到了豆娘的哪个G点。不过一叶知秋,后面的故事就不用赘述了。后来我就开始不自觉的自我同化,自我审查。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18年。那一年我和导师跨校联合教学,师妹就开始数落我回国几年的“那味”越来越重。什么味呢?三句不离国家政策、不离重大课题、不离一流学科。言之无物,面目可憎大概就是那时学妹看我的感觉。2018年后,开始自我疗治,一直到现在。上半年的时候感觉整个人生都休止了,前路漫漫,来路茫茫。
十年占据着人生的四分之一,十年是个约数,差不多就是从一个奋发向上的学生的状态到一个惶恐焦虑的导师的状态。对于这个世界,这个十年是百年未有的变局,或许变局才是常态,而不变只是片刻的宁静。十年前,我以为Del Mar的沙滩就是人生的极致仙境,十年后,我以为安静的书桌就可以代表所有最美好的事物。梦不是变小了,而是从符号转向关系,从局部转向网络,从视觉转向体验。世界在急剧塌缩,能守住的东西就越来越小,但是书桌前应该是有窗的,可以听到万籁。
©本文版权归 crusader 所有, 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crusader
2020-09-22 00:05:42
几天前,导师发信给我,说今年系里招生遇到了大麻烦,中国学生由于无法获得签证,都滞留在国内。导师说今年的麻烦数不胜数,除了疾病、失业、洪水、山火、川皇,其实还有无数困难,都已经不能一一胜数。导师向来从容优雅,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但是从信里却感觉了到了不安与无措。系里的教学已经失序,公立学校的学院都如同独立大队,校级层面一定是没法给予支持的,只能自救。
十年,我从被指导的学生到成为导师,越来越发现无法超越我导。她刚从教已经著作等身,半夜回电邮,耗时数日批改单科作业,上课段子频出,舌战社区群雄,都是我做不到的。我比导师年轻近三十岁,身上的零部件已经都开始锈蚀,何谈超越。
随后给学长打电话,学长是当年建筑系留学生中的big brother,如今也是颇有成就的国内业界翘楚。学长惊闻如今学生的遭遇,沉默良久,说了两句让我难忘的话:1)我们过去二十年所追求的价值,可能已经崩塌了。2)从此我们要好好想想,如何自处?
如何自处?似乎还够不上to be or not to be那样的沉重。但是十年恍如隔日却是有的。学长其实和我没有学业上的重叠期,他入校还是两千年左右,那是一个充满憧憬与梦想的年代,国人开始涌入建筑学相关院系。他和我一样,也是国内读完硕士才出去的,去了之后如鱼得水,后来很快融入当地的专业群体。我入校的时候,因为是偏晚的博士,已经是后奥运时代。奥运传递火炬那阵子,我还在一家罗省downtown的公司当画图狗,那时公司里有几位好事者开始抵制中国,有几位华人(包括我)就和他们笔战。最后公司大佬出面调停,说公司不讨论政治,各打50大板。CNN辱华那段时间,我也曾经去日落大道的CNN总部前游行抗议,那时感觉像度假一样(本来就是周末)。此时,公司的中上层已经开始防着华人,因为当时中国项目多,怕华人把持一些项目的资源,这些紧张的对峙之下,有少许华人开始回国。不过这种冲突,最多存在于职场个体,大的环境还是崇尚多元。
也就在那个时候开始结识学长,罗省的华人圈子大,但是建筑师圈子小。我是中西部的学校出身,其实算是西岸的“外来者”,通过学长这个big brother才能了解本地风骚典章。我们常常在中午约饭,两个公司跨几个街区,走走就到了。吃饭的时候憧憬未来、臧否人物,觉得有无限可能。那时总觉得未来是一个全球化时代,而每个人都是全球人。边界终将柔化,差别亦未必重要。08年以后,由于美国经济危机,已经开始有一波建筑学留学生的回国潮,一般都是在美国职场一段时间,遇到了天花板,也因为当时如火如荼的国内建设。当时国内行事并不规范,但是限制不多,市场巨大,有无限可能,回国的那批,后来在几年中都有成就。我在中西部学校的学友也都在这个时间点回国,他们有的依然活跃在建筑设计圈,有的转型(出圈)成功,有的已经是叱咤风云的地产大佬。
学长比我早若干年回国,我在08后选择博士学业,那几年两耳不闻窗外事,回想下来却是静好的岁月,享受暴风雨前的宁静。川皇还没有登基的那几年,灯塔表面看起来如同盛世。校园媒体偏左,华人的舆论环境温和,自由主义与福利主义也还没有崩裂。那时的公共舆论和校园里的知识分子的论调还比较一致,狐狸台在西岸几乎没有受众。民粹好像还是摇篮里的婴儿,没有人担忧他会在短短两年长成巨人。我比学长回国晚了几年,并没有赶上回国的热潮,最多算踩着余波回来的。回来之前在渔村两年,仿佛是某种过渡,又完美躲过了2014年的渔村事件。回来之后,渔村已经开始不太平,国内的学术市场与商业市场都已经开始逐步收紧,但是大的环境还没有明显变化,各种声音都有争论的渠道,豆瓣的删帖还不是很频繁,这种温和的国际环境一直持续到川皇以黑天鹅的方式登基。
川皇登基后,整个国际环境开始急剧恶化。2015年底的时候,我有一篇讨论(批判)交通规划的帖子被敏感的豆娘删了,现在也不知道触到了豆娘的哪个G点。不过一叶知秋,后面的故事就不用赘述了。后来我就开始不自觉的自我同化,自我审查。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18年。那一年我和导师跨校联合教学,师妹就开始数落我回国几年的“那味”越来越重。什么味呢?三句不离国家政策、不离重大课题、不离一流学科。言之无物,面目可憎大概就是那时学妹看我的感觉。2018年后,开始自我疗治,一直到现在。上半年的时候感觉整个人生都休止了,前路漫漫,来路茫茫。
十年占据着人生的四分之一,十年是个约数,差不多就是从一个奋发向上的学生的状态到一个惶恐焦虑的导师的状态。对于这个世界,这个十年是百年未有的变局,或许变局才是常态,而不变只是片刻的宁静。十年前,我以为Del Mar的沙滩就是人生的极致仙境,十年后,我以为安静的书桌就可以代表所有最美好的事物。梦不是变小了,而是从符号转向关系,从局部转向网络,从视觉转向体验。世界在急剧塌缩,能守住的东西就越来越小,但是书桌前应该是有窗的,可以听到万籁。
©本文版权归 crusader 所有, 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28 个评论
请问你转载前有得到原作者的许可了吗?
左派真是让人恶心,明明是从习近平排斥异己开始,再到修宪,让文明恶化,这位华左竟然赖到川普身上。川普当选之后,美国股市蒸蒸日上,税改之后企业表现更好,美元升值,这些华左都视而不见。
这种反智文章还版权所有,真是自我感觉良好。谁转载这种文章那是相当弱智了。
这种反智文章还版权所有,真是自我感觉良好。谁转载这种文章那是相当弱智了。
一个岁静的心路历程。很典型。
在美国的中国人里这样的人很多,一大群人16年川普当选的时候各个幸灾乐祸,还有人高兴的跟我说这下美国药丸了(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的导师上课的时候都流泪了,底下的中国人却毫无同理心嘻嘻哈哈幸灾乐祸,还有人晚上跑去喝酒庆祝的,我也被拉去了,他们庆祝的理由都是川普会把美国搞烂搞完蛋所以他们很开心)等到18-19年贸易战愈演愈烈,20年铁幕终于落下以后又一个个跳出来表演左派痛骂川普,全然不记得朋友圈里还留着16年的自己转发的针对希拉里的谣言。我想我的那些16年就反对川普的朋友们是真正有资格骂川普的,你们这些事情没发生在自己身上就看戏叫好幸灾乐祸,事情落到自己头上就怨天尤人感叹自己命不好的岁静婊有什么资格骂川普?
在美国的中国人里这样的人很多,一大群人16年川普当选的时候各个幸灾乐祸,还有人高兴的跟我说这下美国药丸了(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的导师上课的时候都流泪了,底下的中国人却毫无同理心嘻嘻哈哈幸灾乐祸,还有人晚上跑去喝酒庆祝的,我也被拉去了,他们庆祝的理由都是川普会把美国搞烂搞完蛋所以他们很开心)等到18-19年贸易战愈演愈烈,20年铁幕终于落下以后又一个个跳出来表演左派痛骂川普,全然不记得朋友圈里还留着16年的自己转发的针对希拉里的谣言。我想我的那些16年就反对川普的朋友们是真正有资格骂川普的,你们这些事情没发生在自己身上就看戏叫好幸灾乐祸,事情落到自己头上就怨天尤人感叹自己命不好的岁静婊有什么资格骂川普?
不评论版权问题,单单谈谈对文章的感受。
从文中看来,作者一直在象牙塔里生活,十年间从美国的学生变成为中国的导师。在美国大学里,左翼思潮是绝对主流,反川也是绝对正确。而在中国,特别是2017年以来,反川也是绝对正确。所以作者对于川普讨厌也不令人惊讶。
平心而论,作者还是比较平和的,没有流露出太多倾向。即便有,也表达得非常隐晦。他/她既反对了Trump,也反对了国内的言论审查。
但是作者有一点是片面的,就是把中国国际环境的恶化全面归罪于Trump。其实这是多方面造成的。
1.中国自从1989年之后,就一直在培养对西方不信任的民族主义情绪。最近十年经济发展到了可以和美欧分庭抗礼了,潜藏的爪牙自然露出来了。
2.中国自从2000年加入WTO之后,充分利用系统漏洞,搞不平衡贸易。对于中共来说,国际竞争本无可厚非,但是也要做好为此付出代价的准备。江胡这些年一直在无所不用其极地挖西方墙角,习近平运气不好,到了要付账的时候了。不光Trump要搞贸易战,2016年如果Hillary赢了大选,也会多多少少反击,只不过不像Trump这样简单粗暴。
3.习近平这个人,做事执拗,凡事都要硬碰硬。所以国际环境恶化,是双方共同造成的。
从文中看来,作者一直在象牙塔里生活,十年间从美国的学生变成为中国的导师。在美国大学里,左翼思潮是绝对主流,反川也是绝对正确。而在中国,特别是2017年以来,反川也是绝对正确。所以作者对于川普讨厌也不令人惊讶。
平心而论,作者还是比较平和的,没有流露出太多倾向。即便有,也表达得非常隐晦。他/她既反对了Trump,也反对了国内的言论审查。
但是作者有一点是片面的,就是把中国国际环境的恶化全面归罪于Trump。其实这是多方面造成的。
1.中国自从1989年之后,就一直在培养对西方不信任的民族主义情绪。最近十年经济发展到了可以和美欧分庭抗礼了,潜藏的爪牙自然露出来了。
2.中国自从2000年加入WTO之后,充分利用系统漏洞,搞不平衡贸易。对于中共来说,国际竞争本无可厚非,但是也要做好为此付出代价的准备。江胡这些年一直在无所不用其极地挖西方墙角,习近平运气不好,到了要付账的时候了。不光Trump要搞贸易战,2016年如果Hillary赢了大选,也会多多少少反击,只不过不像Trump这样简单粗暴。
3.习近平这个人,做事执拗,凡事都要硬碰硬。所以国际环境恶化,是双方共同造成的。
>>本质上不存在什么版权!?开什么玩笑…本质上存在版权,况且作者还声明了…
我搜了搜,这篇文章刊载于微博,而微博我记得曾经更新了用户协议,微博上的文章版权归新浪。
而与此同时,微博是支那的舆论工具,我们作为反贼,自然不会去维护你支舆论工具的版权。
说实话没看明白作者想表达啥意思。。。。。。
http://www.kwcg.ca/bbs/article-198938-1.html
Former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commissioner Scott Gottlieb warned on May 31 that the COVID-19 outbreak in the US is still under control and that growing demonstrations will accelerate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 Among them, coVID-19 cases have begun to rise in Minnesota, the epicenter of the protests.
Former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commissioner Scott Gottlieb warned on May 31 that the COVID-19 outbreak in the US is still under control and that growing demonstrations will accelerate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 Among them, coVID-19 cases have begun to rise in Minnesota, the epicenter of the protests.
>>我搜了搜,这篇文章刊载于微博,而微博我记得曾经更新了用户协议,微博上的文章版权归新浪。而与此同时,微...看这个貌似抬杠的ID,就可以明白他是干什么的,不过是在耍转移舆论焦点的垃圾手段罢了。
都做到导师了,怎么自己的思想还做不到自恰呢?既然你反川普,为什么对作恶更多更甚的习近平视若无睹,反而还把中国的负面问题归咎于川普?
喜闻乐见美华费拉德匹下,祝他今后在夹边沟的日子越来越好,走好不送。
川皇还没有登基的那几年,灯塔表面看起来如同盛世。校园媒体偏左,华人的舆论环境温和,自由主义与福利主义也还没有崩裂。那时的公共舆论和校园里的知识分子的论调还比较一致,狐狸台在西岸几乎没有受众。民粹好像还是摇篮里的婴儿,没有人担忧他会在短短两年长成巨人。
川皇陛下万歳!! ٩(๑>◡<๑)۶
左派知识分子的严重问题,就是嘴上一套行动一套
共产党的罪恶罄竹难书,他们就整整什么黑命贵,自诩“世界好像本来是越来越好的”潜台词是“全靠我们努力”
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而左左除了全球化捞钱,讲着左言左语开淫趴,从来没有真正为“世界本应越来越好”负起过一分责任,就是所谓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不是在中共国国内又不肯正面表达反共态度的知识分子,一定有问题。
在中共国国内不能做到沉默不污染言论和观点的,也一定有问题。
所有有问题的知识分子,被铁拳砸死也毫无同情的必要。
共产党的罪恶罄竹难书,他们就整整什么黑命贵,自诩“世界好像本来是越来越好的”潜台词是“全靠我们努力”
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而左左除了全球化捞钱,讲着左言左语开淫趴,从来没有真正为“世界本应越来越好”负起过一分责任,就是所谓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不是在中共国国内又不肯正面表达反共态度的知识分子,一定有问题。
在中共国国内不能做到沉默不污染言论和观点的,也一定有问题。
所有有问题的知识分子,被铁拳砸死也毫无同情的必要。
就这篇文章大致可以知作者的无产阶级费拉属性,其价值观如下:
1.认同996,认同人生的最大价值是把一切精力投放于生产。反面教材是布尔乔亚那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
“十年,我从被指导的学生到成为导师,越来越发现无法超越我导。她刚从教已经著作等身,半夜回电邮,耗时数日批改单科作业,上课段子频出,舌战社区群雄,都是我做不到的。我比导师年轻近三十岁,身上的零部件已经都开始锈蚀,何谈超越。”
2.认定川普是世界上一切灾难的罪魁祸首。
“川皇还没有登基的那几年,灯塔表面看起来如同盛世。”
“....这种温和的国际环境一直持续到川皇以黑天鹅的方式登基”
“说今年系里招生遇到了大麻烦,中国学生由于无法获得签证,都滞留在国内。导师说今年的麻烦数不胜数,除了疾病、失业、洪水、山火、川皇,其实还有无数困难,都已经不能一一胜数。”
3.缺乏现代文明中,作为公民的基本政治文化素养。和一般小粉红一样,区分不了民族、国家、政府,以为华人等于中国人。
“公司的中上层已经开始防着华人,因为当时中国项目多,怕华人把持一些项目的资源,这些紧张的对峙之下,有少许华人开始回国。”(这里的华人他指的应该是中国人)
4.共匪做的恶,桂枝底层人民受的苦,丝毫不关心。没有信仰,信奉的是精致利己主义。
“我在08后选择博士学业,那几年两耳不闻窗外事,回想下来却是静好的岁月,享受暴风雨前的宁静。” (那时候的标志性事件🈶️,支共在西藏武力镇压,汶川地震中无数豆腐渣工程学校校舍倒塌,对环境问题的质疑,对国内舆论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河蟹五毛的诞生,挥霍腐败无度的奥运会,等等)
“当时国内行事并不规范,但是限制不多,市场巨大,有无限可能,回国的那批,后来在几年中都有成就。我在中西部学校的学友也都在这个时间点回国,他们有的依然活跃在建筑设计圈,有的转型(出圈)成功,有的已经是叱咤风云的地产大佬。”
5.证明了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即便去西方学习了先进科学技术,结果还是没什么创造力和组织性。被社会主义的铁拳蹭了一下,却总结如下,连一般的老百姓都比不上
“梦不是变小了,而是从符号转向关系,从局部转向网络,从视觉转向体验。世界在急剧塌缩,能守住的东西就越来越小,但是书桌前应该是有窗的,可以听到万籁。”(你姓赵吗?谈梦你也配?呸!)
1.认同996,认同人生的最大价值是把一切精力投放于生产。反面教材是布尔乔亚那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
“十年,我从被指导的学生到成为导师,越来越发现无法超越我导。她刚从教已经著作等身,半夜回电邮,耗时数日批改单科作业,上课段子频出,舌战社区群雄,都是我做不到的。我比导师年轻近三十岁,身上的零部件已经都开始锈蚀,何谈超越。”
2.认定川普是世界上一切灾难的罪魁祸首。
“川皇还没有登基的那几年,灯塔表面看起来如同盛世。”
“....这种温和的国际环境一直持续到川皇以黑天鹅的方式登基”
“说今年系里招生遇到了大麻烦,中国学生由于无法获得签证,都滞留在国内。导师说今年的麻烦数不胜数,除了疾病、失业、洪水、山火、川皇,其实还有无数困难,都已经不能一一胜数。”
3.缺乏现代文明中,作为公民的基本政治文化素养。和一般小粉红一样,区分不了民族、国家、政府,以为华人等于中国人。
“公司的中上层已经开始防着华人,因为当时中国项目多,怕华人把持一些项目的资源,这些紧张的对峙之下,有少许华人开始回国。”(这里的华人他指的应该是中国人)
4.共匪做的恶,桂枝底层人民受的苦,丝毫不关心。没有信仰,信奉的是精致利己主义。
“我在08后选择博士学业,那几年两耳不闻窗外事,回想下来却是静好的岁月,享受暴风雨前的宁静。” (那时候的标志性事件🈶️,支共在西藏武力镇压,汶川地震中无数豆腐渣工程学校校舍倒塌,对环境问题的质疑,对国内舆论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河蟹五毛的诞生,挥霍腐败无度的奥运会,等等)
“当时国内行事并不规范,但是限制不多,市场巨大,有无限可能,回国的那批,后来在几年中都有成就。我在中西部学校的学友也都在这个时间点回国,他们有的依然活跃在建筑设计圈,有的转型(出圈)成功,有的已经是叱咤风云的地产大佬。”
5.证明了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即便去西方学习了先进科学技术,结果还是没什么创造力和组织性。被社会主义的铁拳蹭了一下,却总结如下,连一般的老百姓都比不上
“梦不是变小了,而是从符号转向关系,从局部转向网络,从视觉转向体验。世界在急剧塌缩,能守住的东西就越来越小,但是书桌前应该是有窗的,可以听到万籁。”(你姓赵吗?谈梦你也配?呸!)
>>我觉得发在公开媒体上的文章,只要不被用于盈利,本质上就不存在什么版权。难道有任何媒体可以以你转载他们...很不幸,你觉得的,和法律觉得的,不一样。
>>如果你在意支国法律,那你上品葱就违法了。第一,我不在支国。第二,支国法律恐怕是对版权保护最弱的法律了。但是哪怕支国的法律都会说版权归作者所有, 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呢。
>> 第一,我不在支国。第二,支国法律恐怕是对版权保护最弱的法律了。但是哪怕支国的法律都会说版权归作者所...
关你屁事??本文的作者在支国啊,是发在支国的社交媒体上的啊。你先搞清楚第一点,那就是品葱是支国的法外之地,不遵从支国法律;第二点,微博上的文章目前版权是归属微博的。
[quote]>>左派真是让人恶心,明明是从习近平排斥异己开始,再到修宪,让文明恶化,这位华左竟然赖到川普身上。川普当...[/quote
豈止弱智?根本的問題避而不談,選擇失明!典型的極端利己主義支人本性!眼裡只有錢,只要自己過的好,周圍的邪惡殘暴完全熟視無睹!
豈止弱智?根本的問題避而不談,選擇失明!典型的極端利己主義支人本性!眼裡只有錢,只要自己過的好,周圍的邪惡殘暴完全熟視無睹!
>>关你屁事??本文的作者在支国啊,是发在支国的社交媒体上的啊。你先搞清楚第一点,那就是品葱是支国的法外...你侵害的作者的权利,我来提醒一声,是我的习惯。就好像如果我周围有人做了不好的事情,我也会去提醒。
这篇文章原本不是发在新浪上的,是在另一个平台。而且文章里很明白地写了:“©本文版权归 crusader 所有, 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来自中国的国家版权局:http://www.ncac.gov. cn/chinacopyright/contents/4509/410077.html
问答作品不以长短论“英雄”,通过价值判断被认定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即享有文化和经济上的双重价值。这也给广大新媒体、自媒体运营主体敲响警钟,在推送热门文章、视频的过程中,未经许可不可随便转载,要尊重原创和权利人。
>> 你侵害的作者的权利,我来提醒一声,是我的习惯。就好像如果我周围有人做了不好的事情,我也会去提醒。这...
本站不遵从支国法律,根本上来说,本站和支国法律是对立关系。你搬支国法律出来不觉得搞笑吗?又有谁敢给品葱授权??搞搞清楚自己反贼的身份行不行??
这是我看过的最有“意思”的品葱文章之一了,从他的自述来看,在美上学+工作多年,也依然没有从内心上脱支。在我个人看来,这大篇幅的无病呻吟很有可能是他的同学,周围的朋友,赶上了所谓的“回国浪潮”,走上了“人生巅峰”,相比自己,就只能不断的自我安慰了,再顺手转移部分的怨恨给Trump。羡慕“朋友们”重获支味,相比自己,即无支味,更无人味~
尤其是最后一段“ 十年占据着人生的四分之一,十年是个约数....但是书桌前应该是有窗的,可以听到万籁。"
标准的无病呻吟,恨自己没能赚取赵币,获得赵味人生~
尤其是最后一段“ 十年占据着人生的四分之一,十年是个约数....但是书桌前应该是有窗的,可以听到万籁。"
标准的无病呻吟,恨自己没能赚取赵币,获得赵味人生~
>>一个岁静的心路历程。很典型。在美国的中国人里这样的人很多,一大群人16年川普当选的时候各个幸灾乐祸,...
这面铁幕是落在中共和中国人民之间的。如果中共不捆绑中国人民,人们仍然会幸灾乐祸,丧事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