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黑屁】“大洋国一直在和欧亚国打仗”——关于政治的比例感问题
今天晚上因为一些事情,时隔几年开了一次QQ,突然发现几年前的班级qq群里的聊天记录尺度出人意料的大,很多只能出现在小反旗频道的乳包表情包都时常出现。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习近平已进入本群”这种qq群中出现的“人造提示”想要实现是需要修改自己的用户名的,也就是说仅仅几年之前,QQ用户是可以把自己的用户名改成习近平的。这是一个有辅导员在的群,而辅导员当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也就是说习近平表情包在当时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根据我的记忆来看也确实如此。
这是一件反直觉的事情:在5年以内,我们曾经可以在墙内随意讨论政治人物。就现在而言,无论是反贼还是岁静还是粉蛆,在直觉上罕见地有一个共识:“目前墙内的舆论管制空前强大,基层控制极其严格,墙内的所有平台未经允许不能讨论贵妃的任何领导人物,至少是不能传播负面的消息或者形象。这种状况持续多久了,一直如此吧?” 关键就在这个一直如此,粉红们似乎认为墙内一直是这种环境,不爽不要玩;而反贼们认为沦陷区居民70年以来从来都是政治意义上的奴隶,情况没有一点变化。(这里的“奴隶”指的是连提及任一人物都不允许。当然如果你觉得不能讨论六四和不能乳包是一回事,那我也没什么可说的)
这是一种直观感受的问题,我从粉红和你葱用户的发言中感觉到,所有人都有这种“直观感受”,虽然有人发个帖子说胡温时代言论自由如何如何,大家立马就会反应过来其实言论的严格限制连五年都没有,但平时就会又陷入“70年来都是如此”的直觉当中。
《1984》中提过:其实大洋国和欧亚国只打了不到3年的仗,所有人却一致认为大洋国一直在和欧亚国打仗。我觉得奥威尔其实也观察到了这个问题:人们对于政治问题,尤其是宏观的政治问题,常常倾向于认为它“一直如此”。奥威尔对于这个问题仅仅是一笔带过,但是我想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我没学过心理学,以下都是心理学黑屁:
https://zhuanlan.zhihu.com/p/82801740
当然我不是在说人们的大脑为了防止政治上的威胁而执行了可控遗忘,大脑应该还没有进化出这么高级的政治功能。我只是认为,无论是粉红、岁静还是反贼,都把能不能在墙内乳包,或者说墙内言论自由程度的议题,本能的当成了一个细节问题,把它给高斯模糊掉了。
我们必须承认:即使是品葱的很多用户,思考中国政治的时间在他们的生活总时间的占比也是极少的,至少对我而言是远远少于考虑报税,修bug和今晚吃什么上的时间的。我们这么做了,于是我们大脑的scheduler也就适应性地把政治生活上的很多细节给遗忘了——忘记自己发过的乳包表情包没什么问题,忘记自己的github密码问题就大了。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在我们思考政治问题的时候,由于优化问题,政治生活的很多细节不在register和cache里面,而在文件系统的最底层,于是第一时间得出的结论就只能建立在缺乏细节的的贫乏信息之上,这个结论自然是“非黑即白”、“二极管”式的简单粗暴。
我们反向思考一下,谁能够快速得出精细的结论呢?是能第一时间从大脑中调度出所有政治细节的人。谁是这样的人呢?政治生活在生活中的时间占比超乎寻常的高的人。我们在这里使用一个你姨常常使用的词:上等人。你姨总是说:无产阶级从来把握不好世界的比例感,而上等人却掌握着正确的比例感。你姨在解释这句话的时候动辄就搬出武德、费拉这种抽象词汇,我在这里大概能够给出一个更加具体的解释:因为上等人更加频繁的参与政治生活,他们的大脑被训练的更加偏向于记忆政治信息,因此更容易作出政治上的正确判断。
反过来,为什么要积极参与政治,因为你越是适应于思考政治,政治信息就会被越快地被调出,你的第一反应才越正确——第一反应对最终判断的重要性无需多言。
这是一件反直觉的事情:在5年以内,我们曾经可以在墙内随意讨论政治人物。就现在而言,无论是反贼还是岁静还是粉蛆,在直觉上罕见地有一个共识:“目前墙内的舆论管制空前强大,基层控制极其严格,墙内的所有平台未经允许不能讨论贵妃的任何领导人物,至少是不能传播负面的消息或者形象。这种状况持续多久了,一直如此吧?” 关键就在这个一直如此,粉红们似乎认为墙内一直是这种环境,不爽不要玩;而反贼们认为沦陷区居民70年以来从来都是政治意义上的奴隶,情况没有一点变化。(这里的“奴隶”指的是连提及任一人物都不允许。当然如果你觉得不能讨论六四和不能乳包是一回事,那我也没什么可说的)
这是一种直观感受的问题,我从粉红和你葱用户的发言中感觉到,所有人都有这种“直观感受”,虽然有人发个帖子说胡温时代言论自由如何如何,大家立马就会反应过来其实言论的严格限制连五年都没有,但平时就会又陷入“70年来都是如此”的直觉当中。
《1984》中提过:其实大洋国和欧亚国只打了不到3年的仗,所有人却一致认为大洋国一直在和欧亚国打仗。我觉得奥威尔其实也观察到了这个问题:人们对于政治问题,尤其是宏观的政治问题,常常倾向于认为它“一直如此”。奥威尔对于这个问题仅仅是一笔带过,但是我想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我没学过心理学,以下都是心理学黑屁:
https://zhuanlan.zhihu.com/p/82801740
如果一个人对某次事件的所有细节记得一清二楚,比如被狗攻击的整个过程(不仅记得哪件事惊吓到了狗,让它开始狂吠咬人,还能记得这只狗塌塌的耳朵,狗主人T恤的颜色,以及太阳照射的角度),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对事件进行普适推广,以防再次被咬。Richards说:“如果你能删除旁枝末节,抓住事物的主旨,你就可以移用到新境况中。我们的大脑很有可能特意执行了可控遗忘,从而避免我们对自身经历的过度拟合。”
当然我不是在说人们的大脑为了防止政治上的威胁而执行了可控遗忘,大脑应该还没有进化出这么高级的政治功能。我只是认为,无论是粉红、岁静还是反贼,都把能不能在墙内乳包,或者说墙内言论自由程度的议题,本能的当成了一个细节问题,把它给高斯模糊掉了。
我们必须承认:即使是品葱的很多用户,思考中国政治的时间在他们的生活总时间的占比也是极少的,至少对我而言是远远少于考虑报税,修bug和今晚吃什么上的时间的。我们这么做了,于是我们大脑的scheduler也就适应性地把政治生活上的很多细节给遗忘了——忘记自己发过的乳包表情包没什么问题,忘记自己的github密码问题就大了。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在我们思考政治问题的时候,由于优化问题,政治生活的很多细节不在register和cache里面,而在文件系统的最底层,于是第一时间得出的结论就只能建立在缺乏细节的的贫乏信息之上,这个结论自然是“非黑即白”、“二极管”式的简单粗暴。
我们反向思考一下,谁能够快速得出精细的结论呢?是能第一时间从大脑中调度出所有政治细节的人。谁是这样的人呢?政治生活在生活中的时间占比超乎寻常的高的人。我们在这里使用一个你姨常常使用的词:上等人。你姨总是说:无产阶级从来把握不好世界的比例感,而上等人却掌握着正确的比例感。你姨在解释这句话的时候动辄就搬出武德、费拉这种抽象词汇,我在这里大概能够给出一个更加具体的解释:因为上等人更加频繁的参与政治生活,他们的大脑被训练的更加偏向于记忆政治信息,因此更容易作出政治上的正确判断。
反过来,为什么要积极参与政治,因为你越是适应于思考政治,政治信息就会被越快地被调出,你的第一反应才越正确——第一反应对最终判断的重要性无需多言。
15 个评论
我就稍微偏题吐槽一下
我也算是个玩网十几年,玩遍各大贴吧和论坛的玩网老废物了
就我个人印象来讲
胡温时代的网络在我这种人眼里看来依然是压迫感十足的
十几年前的绿坝闹得沸沸扬扬,就是现在微信监控和微博关键字图片智能搜寻的雏形了
经历了习时代自然会有种“哎呀,胡温朝的不折腾简直就是个开明专政啊”
虽然压迫感十足,但是屁民网上胡乱说话还真不会动不动喝茶的。
我也算是个玩网十几年,玩遍各大贴吧和论坛的玩网老废物了
就我个人印象来讲
胡温时代的网络在我这种人眼里看来依然是压迫感十足的
十几年前的绿坝闹得沸沸扬扬,就是现在微信监控和微博关键字图片智能搜寻的雏形了
经历了习时代自然会有种“哎呀,胡温朝的不折腾简直就是个开明专政啊”
虽然压迫感十足,但是屁民网上胡乱说话还真不会动不动喝茶的。
因為那個年代網絡管控才剛起步,你黨內部會玩電腦估計都找不到幾個。那個年代只能瘋狂抓書報之類的傳統媒體,你見過叫做江蛤蛤的記者嗎?
叫賀龍的脫口秀表演者上電視節目都要臨時改名的
叫賀龍的脫口秀表演者上電視節目都要臨時改名的
>> 因為那個年代網絡管控才剛起步,你黨內部會玩電腦估計都找不到幾個。那個年代只能瘋狂抓書報之類的傳...
在目标信息已经发表出去的情况下,封锁纸质媒体比删贴难度要大多了,删贴只需要管理员点一下鼠标,纸质媒体(报纸)已经印出去几万份,你要召回吗?人家说不定贴在厕所马桶壁上呢,你派人去刮下来吗?
>> 在目标信息已经发表出去的情况下,封锁纸质媒体比删贴难度要大多了,删贴只需要管理员点一下鼠标,纸...
小看共黨也要有限度吧,他們不會蠢到你這種亡羊才補牢的智商的。出版社跟報社當然是從源頭控制,去搜搜兩年前香港受迫害的記者跟去年到今年的蘋果。又不是特斯拉賣出去還能召回的,你成功逗笑我了
你講的那東西叫做信息傳遞時效性
已隐藏
比例感失调本来就是中共有意导致的,举个例子绝大多数人包括品葱的反贼可能会误以为中国和西方的大规模接触是从改开之后甚至中美建交后才开始的,但实际上要早得多,中国外交和军事情报系统导向在珍宝岛之后就全面倒向西方了,到毛会见尼之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已经全方面开始接触,最明显的标志是毛和尼克松会见后一年。中共权贵已经敢把没成年的子女送到美国去读高中了。
屁民经常被来回洗脑,屁民的政治思想也随着总路线来回摇摆。
>>在目标信息已经发表出去的情况下,封锁纸质媒体比删贴难度要大多了,删贴只需要管理员点一下鼠标,纸质媒体...确实如此。如果有人珍藏毛的书籍,邓䙸书籍,会发现有很多内容和目前不一致。
墙国的网络审查和墙国接入互联网基本上是同步的,觉得胡温时代网络环境宽松的大概不知道其实已经远比江蛤时代严厉了。而江蛤时代也不是匪共不想管,只是那时候上网人数还非常少,匪共的注意力暂时还没有提升到很高的层面上而已。即使如此,率先接入互联网的各大高校的校内网在江蛤时代也遭到过数次大规模的整肃。
已隐藏
你说的这个问题,我在胡温时期就有答案。
当时有自干五跟我说,你这不是挺自由的吗,什么都可以发啊,我跟他说,这是大机构反应慢。
当时有自干五跟我说,你这不是挺自由的吗,什么都可以发啊,我跟他说,这是大机构反应慢。
>>你说的这个问题,我在胡温时期就有答案。当时有自干五跟我说,你这不是挺自由的吗,什么都可以发啊,我跟他...
胡温时期自由度已经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