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與集中力量辦大事之隱患
這是個人第一次在品蔥上發帖,老實說也不太確定類別要歸類在哪裡。
也不太確定這樣是否符合版規,如果有疏漏的地方請容我在此致上最深的歉意。
而在談論標題要講述的內容之前,我想要事先聲明一件事。
我有可能在說謊。
我所見也不見得為真。不要相信我所說的話。
請用自己的判斷與依據,質疑我,批判我,否定我。
以上是我的前言,那麼就容我進入正題吧。
一直以來,中國無比誇耀著自己是世界工廠的地位,也在這次疫情爆發後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姿態打造了讓各國趨之若鶩的醫療物資產業鏈,有不少人對此感到沾沾自喜,也有不少人為此感到悲觀,因為整個局勢彷彿又在說明『中或贏』。
不過事實真是如此嗎?
我想要以另一種角度來敘述這樣的局勢到底是否穩固。
首先是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
雖然中國目前以收到世界各國大量的醫療物資訂單,來誇耀世界工廠地位屹立不搖,但真是如此嗎?因為目前看來,無論是口罩、篩檢工具或是呼吸機等等的醫療器材,有相當一部份並非透過增加上市企業工廠數、而是變更產業線所達到的。
這是不是代表該企業原本的產業線荒廢了呢?
當然,我能明白,在接不到新訂單的現在,變更原有產業線才能創造產值與利潤。不過現在究竟有多少企業與口罩廠是變更原本產業線、轉而投入醫療器材的生產上呢?
我也能明白,在這之中有相當部份的企業與廠商是無奈之舉,如果想在全球疫情爆發、需求量下降的期間讓企業存活下來,就必須做一定的犧牲、切割與轉型。
只是這樣就能被稱為世界工廠了嗎?
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被稱為世界工廠的中國,主要出口到世界各國的產品只剩下口罩、篩檢工具和呼吸機了呢?
產量與規模確實是任何國家都無法企及的,但這究竟是犧牲了多少原先的產業線才能達到的產能?在這段期間又有多少企業、工廠宣告破產?又有多少僅有一技之長的人們無法把危機化為轉機?
確實,現在世界各國的確無比倚仗中國,形成了一幅中或贏的藍圖。
但各國也下了即使是產能大增的中國也得花上一定時間才能應付的訂單量,沒錯吧?
如此一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我想,在中國應該有不少企業、廠商會趨之若鶩地投入這個產業鏈裡面吧?即使是現在,在中國恐怕也有不少人正積極投入資金、取得機材與原料進行生產吧?
我懂的,因為這看起來毫無風險且一本萬利,即使原料現在大幅漲價,但只要生產一個禮拜以上往往就能回本。就算有被退回的風險但現在的情勢都是先付錢才出貨,即使真的要進行訴訟,國與國之間的判決又往往會費不少時間。
所以我想大家都會一窩蜂地湧入吧。
-既然原本的產業線賺不了錢,那就停掉,該產業線的員工也都解職。
-既然目前口罩製造產業那麼好賺,那就在工廠內騰出空間,把之前的機材收起來,轉為投入口罩製造產業。
-即使沒有證,也可以掛靠在其他有證的口罩製造廠底下,只要打點好關係,大家有錢一起賺啊。
-現在大家都在賺這筆錢,那麼我也行,幾個機子開起來做,只要沒有被抓到錢不還是賺得滿滿的?
……
我想這是目前在中國生產醫療器材的企業、工廠部份人的心聲吧。
只是呢、這跟單一經濟又有什麼不同?
在經濟學裏面,單一經濟被市場制約的命運是注定的。縱使現在看起來是中國主導整個局勢,但中國目前的口罩等醫療器材其產能恐怕已經達到一個天文數字,如果沒有其他國家、外國企業吃下這些產能的話,中國目前的產業鏈很快就會斷裂,不是嗎?
另一方面,中國在2020年4月25日以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三個部門的名義發表了一份公告:关于进一步加强防疫物资出口质量监管的公告
其公告內文網址:http://www.gov. cn/zhengce/zhengceku/2020-04/26/content_5506162.htm
(不推薦點擊)
如果中國真的占據了完全主導地位,那麼他們真的有必要提出這麼一份明確區分非醫用和醫用差別的公告嗎?
再說了,既然現在開始區分非醫用和醫用,那麼未來會不會訂得更細、更合乎外國防疫標準呢?
而在此之前,中國現有的醫療器材生產廠商,到底有多少間會因為中國政府新訂定的法規不得不支付鉅額罰款、被關押、聲請破產倒閉呢?
雖然目前看起來中國口罩產業還是如日中天、氣勢正旺,但就我個人來說,我想已經是夕陽產業了喔。因為現在的產能根本不是中國內需市場所能承受的數量,只有出口才能化解過剩產能。
既然如此,被市場(外國)制約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對中國相當部份的人來說,目前『中或贏』的勝利感正沉浸在他們心中徘徊不去吧?但他們真的有想過這過剩的產能究竟該怎麼處理嗎?他們真的有想過這麼高的產能究竟是建立在怎樣的犧牲下才實現的嗎?
世界工廠?
如果說僅出口少數特定產品就能稱為世界工廠的話,那麼主要出口石油的沙烏地阿拉伯也能稱為世界工廠吧?
……說來諷刺的是,口罩和石油目前有著異曲同工的趨勢。
現在石油的價格之所以跌到低谷,完全是因為幾個月前幾個產油大國增產導致的結果。
當未來各個國家的口罩量能上來之後,那麼現在奇貨可居的中國製造口罩其命運又會是如何呢?
接著來談談集中力量辦大事。
在中國目前有兩個產業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狀態在進行的。
第一、口罩等醫療器材
第二、糧食
由於第一點在前面談世界工廠已經說完了,那麼就來談談糧食吧。
現在有不少國家禁止糧食出口,而中國為了因應這樣的情況,推行了相當多關於糧食的政策。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這個,〈关于2020年度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通知〉(2020年4月27日)
網址:http://www.lswz.gov. cn/html/zcfb/2020-04/27/content_250208.shtml
(不建議點擊)
以下有內文節錄──
簡單的說,就是確立糧食保供制度──
像是嚴守耕地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啦;
或是對東北黑土區實施保護性耕作行動計畫啦;(但中國東北黑土區涉及黑龍江和吉林兩省,黑龍江目前看起來恐怕無法如期完成)
加大對大豆、玉米間作的農業推廣力度啊,開展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之類的;
採取多種措施降低農產品超標風險啦;
不然就是鼓勵恢復雙季稻生產、實施稻穀最低價和稻穀補貼等政策啦;(我想只會有稻榖最低價政策不會有補貼吧)
或者是完善地方儲備安全管理制度啦等等。(在我眼裡就是把責任推給企業的最好方案呢,當然在此同時也進行了最低收購價糧等等的屬地監管責任)
……我還是第一次看見這麼多打壓農民種植積極性的政策,但想了想,中國倒也不是很讓人意外。
當然上面是我從全文裡面節錄了幾段讓我個人比較在意的段落,黑體加粗也是我個人的標記,但單單只是看我個人的加註,大概也會覺得相當不可思議吧?
畢竟,實施稻穀最低價政策,等同於是要農民操著賣白粉的心賺著賣白菜的錢吧?雖然說是鼓勵但本質上跟命令上沒有不同。
而且從耕種傾向來說想必是以稻米、大豆和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以往那些種植經濟作物的農民大概從今年開始就只能改種糧食作物了,不只如此,由於稻穀最低價政策,即使這些農民因為時節、旱澇而蒙受重大損失,收入恐怕也不足以支付成本。
在此同時,由於集中力量辦大事,其糧食作物主要以稻米、玉米及大豆為主,正好是草地貪夜蛾的主要攝食範圍。一旦蟲害面積擴大,其糧食減產是完全可以預見的。
再說了,即使非洲的沙漠蝗災侵襲中國的機率很低,一旦中國的草地貪夜蛾蟲害面積擴大,縮減本地蝗蟲的生長環境,恐怕就會誘使本地蝗蟲從孤生相轉成群生相,從而引發中國本土蝗災。
雖然想要達成這個情況的條件不太容易湊齊,但我想並非不可能,不是嗎?
那麼最後來下個結論吧。
即使現在中國瀰漫著一股『中或贏』的氛圍,但這不代表歐美各國將會就此沒落。
因為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顯然已經名不符實了。確實,集中力量辦大事讓中國在極端環境下的產能遠遠勝過各個國家,但在此同時,也因為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失敗的風險也大幅度的上升了。
在最後的最後,我要重新聲明前言。
我有可能在說謊。
也許上面所述都是我的異想天開和彌天大謊。
也許我只是在煽動眾人的隱憂與恐慌。
請不要相信我說的話。
請用自己的判斷與依據,質疑我,批判我,否定我。
以上。
也不太確定這樣是否符合版規,如果有疏漏的地方請容我在此致上最深的歉意。
而在談論標題要講述的內容之前,我想要事先聲明一件事。
我有可能在說謊。
我所見也不見得為真。不要相信我所說的話。
請用自己的判斷與依據,質疑我,批判我,否定我。
以上是我的前言,那麼就容我進入正題吧。
一直以來,中國無比誇耀著自己是世界工廠的地位,也在這次疫情爆發後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姿態打造了讓各國趨之若鶩的醫療物資產業鏈,有不少人對此感到沾沾自喜,也有不少人為此感到悲觀,因為整個局勢彷彿又在說明『中或贏』。
不過事實真是如此嗎?
我想要以另一種角度來敘述這樣的局勢到底是否穩固。
首先是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
雖然中國目前以收到世界各國大量的醫療物資訂單,來誇耀世界工廠地位屹立不搖,但真是如此嗎?因為目前看來,無論是口罩、篩檢工具或是呼吸機等等的醫療器材,有相當一部份並非透過增加上市企業工廠數、而是變更產業線所達到的。
這是不是代表該企業原本的產業線荒廢了呢?
當然,我能明白,在接不到新訂單的現在,變更原有產業線才能創造產值與利潤。不過現在究竟有多少企業與口罩廠是變更原本產業線、轉而投入醫療器材的生產上呢?
我也能明白,在這之中有相當部份的企業與廠商是無奈之舉,如果想在全球疫情爆發、需求量下降的期間讓企業存活下來,就必須做一定的犧牲、切割與轉型。
只是這樣就能被稱為世界工廠了嗎?
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被稱為世界工廠的中國,主要出口到世界各國的產品只剩下口罩、篩檢工具和呼吸機了呢?
產量與規模確實是任何國家都無法企及的,但這究竟是犧牲了多少原先的產業線才能達到的產能?在這段期間又有多少企業、工廠宣告破產?又有多少僅有一技之長的人們無法把危機化為轉機?
確實,現在世界各國的確無比倚仗中國,形成了一幅中或贏的藍圖。
但各國也下了即使是產能大增的中國也得花上一定時間才能應付的訂單量,沒錯吧?
如此一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我想,在中國應該有不少企業、廠商會趨之若鶩地投入這個產業鏈裡面吧?即使是現在,在中國恐怕也有不少人正積極投入資金、取得機材與原料進行生產吧?
我懂的,因為這看起來毫無風險且一本萬利,即使原料現在大幅漲價,但只要生產一個禮拜以上往往就能回本。就算有被退回的風險但現在的情勢都是先付錢才出貨,即使真的要進行訴訟,國與國之間的判決又往往會費不少時間。
所以我想大家都會一窩蜂地湧入吧。
-既然原本的產業線賺不了錢,那就停掉,該產業線的員工也都解職。
-既然目前口罩製造產業那麼好賺,那就在工廠內騰出空間,把之前的機材收起來,轉為投入口罩製造產業。
-即使沒有證,也可以掛靠在其他有證的口罩製造廠底下,只要打點好關係,大家有錢一起賺啊。
-現在大家都在賺這筆錢,那麼我也行,幾個機子開起來做,只要沒有被抓到錢不還是賺得滿滿的?
……
我想這是目前在中國生產醫療器材的企業、工廠部份人的心聲吧。
只是呢、這跟單一經濟又有什麼不同?
在經濟學裏面,單一經濟被市場制約的命運是注定的。縱使現在看起來是中國主導整個局勢,但中國目前的口罩等醫療器材其產能恐怕已經達到一個天文數字,如果沒有其他國家、外國企業吃下這些產能的話,中國目前的產業鏈很快就會斷裂,不是嗎?
另一方面,中國在2020年4月25日以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三個部門的名義發表了一份公告:关于进一步加强防疫物资出口质量监管的公告
其公告內文網址:http://www.gov. cn/zhengce/zhengceku/2020-04/26/content_5506162.htm
(不推薦點擊)
如果中國真的占據了完全主導地位,那麼他們真的有必要提出這麼一份明確區分非醫用和醫用差別的公告嗎?
再說了,既然現在開始區分非醫用和醫用,那麼未來會不會訂得更細、更合乎外國防疫標準呢?
而在此之前,中國現有的醫療器材生產廠商,到底有多少間會因為中國政府新訂定的法規不得不支付鉅額罰款、被關押、聲請破產倒閉呢?
雖然目前看起來中國口罩產業還是如日中天、氣勢正旺,但就我個人來說,我想已經是夕陽產業了喔。因為現在的產能根本不是中國內需市場所能承受的數量,只有出口才能化解過剩產能。
既然如此,被市場(外國)制約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對中國相當部份的人來說,目前『中或贏』的勝利感正沉浸在他們心中徘徊不去吧?但他們真的有想過這過剩的產能究竟該怎麼處理嗎?他們真的有想過這麼高的產能究竟是建立在怎樣的犧牲下才實現的嗎?
世界工廠?
如果說僅出口少數特定產品就能稱為世界工廠的話,那麼主要出口石油的沙烏地阿拉伯也能稱為世界工廠吧?
……說來諷刺的是,口罩和石油目前有著異曲同工的趨勢。
現在石油的價格之所以跌到低谷,完全是因為幾個月前幾個產油大國增產導致的結果。
當未來各個國家的口罩量能上來之後,那麼現在奇貨可居的中國製造口罩其命運又會是如何呢?
接著來談談集中力量辦大事。
在中國目前有兩個產業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狀態在進行的。
第一、口罩等醫療器材
第二、糧食
由於第一點在前面談世界工廠已經說完了,那麼就來談談糧食吧。
現在有不少國家禁止糧食出口,而中國為了因應這樣的情況,推行了相當多關於糧食的政策。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這個,〈关于2020年度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通知〉(2020年4月27日)
網址:http://www.lswz.gov. cn/html/zcfb/2020-04/27/content_250208.shtml
(不建議點擊)
以下有內文節錄──
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粮食产需中长期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影响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隐患在增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从生产形势看,粮食生产基础还不牢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种粮比较效益依然偏低,粮食播种面积下降势头已经凸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压力较大。从需求形势看,粮食消费总量仍将保持增长,随着生猪生产逐步恢复,南方饲料养殖大省饲用玉米消费将逐步上升。从流通形势看,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产需不平衡加剧,粮食生产进一步向主产区集中,跨区域粮食流通量将进一步增加,粮食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依然存在;有的主产区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政策性收储压力较大。
(一)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支持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加强退化耕地治理与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2020年底前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完善投入机制和建设标准,强化质量管理。加快灌区特别是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与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同步配套建设计量设施,完善农业节水激励机制和工程良性管护机制,稳步扩大改革范围。大力推进农业主推技术推广应用。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推进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深入推进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行动,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
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恢复双季稻的要求,统筹实施好稻谷最低收购价、稻谷补贴等政策,加大对早稻生产的扶持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大力推广集中育秧、机插秧等关键技术,开展全程托管、环节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营等社会化服务,鼓励引导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扩大早稻生产,遏制早稻持续下滑的势头,千方百计增加早稻面积,促进双季稻恢复生产。
(三)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优化地方储备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抓紧完善地方储备安全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储备,推动形成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功能互补、协同高效的新格局。健全地方储备经营管理制度,完善地方储备轮换管理办法,严格储备安全、质量管控等制度。推进地方储备管理信息化,强化资源整合,突出建设成效,提升地方粮食储备资金监控效率。压实地方储备企业对地方储备仓储保管、安全生产、质量安全和资金管理等承担的主体责任,确保地方储备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督促地方政府对辖区内承储中央储备的企业,依法履行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对辖区内承储最低收购价粮、临时存储粮等其他中央事权粮食的企业,依法履行属地监管责任。
簡單的說,就是確立糧食保供制度──
像是嚴守耕地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啦;
或是對東北黑土區實施保護性耕作行動計畫啦;(但中國東北黑土區涉及黑龍江和吉林兩省,黑龍江目前看起來恐怕無法如期完成)
加大對大豆、玉米間作的農業推廣力度啊,開展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之類的;
採取多種措施降低農產品超標風險啦;
不然就是鼓勵恢復雙季稻生產、實施稻穀最低價和稻穀補貼等政策啦;(我想只會有稻榖最低價政策不會有補貼吧)
或者是完善地方儲備安全管理制度啦等等。(在我眼裡就是把責任推給企業的最好方案呢,當然在此同時也進行了最低收購價糧等等的屬地監管責任)
……我還是第一次看見這麼多打壓農民種植積極性的政策,但想了想,中國倒也不是很讓人意外。
當然上面是我從全文裡面節錄了幾段讓我個人比較在意的段落,黑體加粗也是我個人的標記,但單單只是看我個人的加註,大概也會覺得相當不可思議吧?
畢竟,實施稻穀最低價政策,等同於是要農民操著賣白粉的心賺著賣白菜的錢吧?雖然說是鼓勵但本質上跟命令上沒有不同。
而且從耕種傾向來說想必是以稻米、大豆和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以往那些種植經濟作物的農民大概從今年開始就只能改種糧食作物了,不只如此,由於稻穀最低價政策,即使這些農民因為時節、旱澇而蒙受重大損失,收入恐怕也不足以支付成本。
在此同時,由於集中力量辦大事,其糧食作物主要以稻米、玉米及大豆為主,正好是草地貪夜蛾的主要攝食範圍。一旦蟲害面積擴大,其糧食減產是完全可以預見的。
再說了,即使非洲的沙漠蝗災侵襲中國的機率很低,一旦中國的草地貪夜蛾蟲害面積擴大,縮減本地蝗蟲的生長環境,恐怕就會誘使本地蝗蟲從孤生相轉成群生相,從而引發中國本土蝗災。
雖然想要達成這個情況的條件不太容易湊齊,但我想並非不可能,不是嗎?
那麼最後來下個結論吧。
即使現在中國瀰漫著一股『中或贏』的氛圍,但這不代表歐美各國將會就此沒落。
因為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顯然已經名不符實了。確實,集中力量辦大事讓中國在極端環境下的產能遠遠勝過各個國家,但在此同時,也因為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失敗的風險也大幅度的上升了。
在最後的最後,我要重新聲明前言。
我有可能在說謊。
也許上面所述都是我的異想天開和彌天大謊。
也許我只是在煽動眾人的隱憂與恐慌。
請不要相信我說的話。
請用自己的判斷與依據,質疑我,批判我,否定我。
以上。
11 个评论
凤凰财经有篇报道,名称为
链接:http://finance.ifeng.com/c/7vYsjcrcWH3 (提示http非安全协议访问之前请慎重考虑)
口罩以及防护用品这个事,看报道的确有不少企业和投资人看到口罩的风口后急速投入到生产口罩的行列,但是也有的可能因为质量和认证的原因出口受阻,至于国内市场,估计是已经严重过剩。或许生产口罩防护用品制造设备的企业才是这轮风口的最大赢家。
出口外贸型企业订单减少甚至没有无疑是重大的打击,至于一堆企业竞相转向去生产口罩,如果政府没有默许这种行为,那么基本不可能有生产的资质,即便是允许了,生产出来的检验环节,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也是让人值得怀疑。这种趋势仿佛又回到了以前投资办厂买设备生产产品的低端产业道路,或许这才是当前这个国家的主流。非国家队的企业,生,或者死,主要还是看命硬不硬。至于外资,没调查过实际情况,不好回答。不过根据趋势判断,少部分中低端外资企业与当地政府深度合作的可能不会短期内搬走,但是其他用工成本逐渐增高的,很可能会去找新的资本洼地然后撤离。
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可能只是人多而又创新能力不足,只有在少数风口行业扎堆的无奈而已。
至于粮食收购压价的问题,很平常的操作,实施那个最低收购价,农民通常基本上没有议价权,收购粮食需要办那个“粮食收购许可”这个东西,如果哪个单位或者个人没有这个东西去收购农民手上的粮食,那么自然有办法收拾你,国家队收购粮食的时候,通常价格压得比较低,粮贱伤农,高了,影响他们所谓的“粮食安全”,说白了可能就是政权安全,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哪怕是肺炎的情况再严重,风险再大,地也是要种的。粮食基本上就是靠主产区丰收来保证,其余的山区自给自足的那些估计很多是留守老人在种,也有许多年轻人出去打工,然后农村的地荒芜的。今年因肺炎滞留在农村老家的劳动力,要想他们种田,我估计也不太可能,解封令一发出,一堆人涌向城市继续打工。没有那个坐吃山空的资本,那就只有祈祷复工后不会染上肺炎,得以苟命生活。
总体来看今年的粮食生产应该会是抓得比较紧的,至于缺粮问题应该不会非常严重,这个短时期内不用太担心,粮食断崖式供给的可能性比较小。至于用作饲料的粮食,或许去年非洲猪瘟损失惨重,猪养不起来,现在猪肉继续维持高位,对于很多人来说,反正肉也不怎么吃得起,可能这方面用粮的需求相较于以前也没有那么大,至于保障恢复猪肉到猪瘟前的水平,今年可能没戏了。
世界粮食的主产区应该是未受到蝗灾的影响,不过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感染肺炎的无法种地可能性还是有的,至于各大粮食出口国减少出口可能有这方面的考虑。不过今年我个人是感觉气候有点异常(虽然年年都感觉气候越来越异常),所以今年的影响,明年早些时候甚至今年年末,就可以观察到了。今年的经济,估计基本上是倒退的,某国想要独善其身基本上不可能。
口罩厂「大败局」:国内卖不动,海外出不去,印钞机成了绞肉机!
链接:http://finance.ifeng.com/c/7vYsjcrcWH3 (提示http非安全协议访问之前请慎重考虑)
口罩以及防护用品这个事,看报道的确有不少企业和投资人看到口罩的风口后急速投入到生产口罩的行列,但是也有的可能因为质量和认证的原因出口受阻,至于国内市场,估计是已经严重过剩。或许生产口罩防护用品制造设备的企业才是这轮风口的最大赢家。
出口外贸型企业订单减少甚至没有无疑是重大的打击,至于一堆企业竞相转向去生产口罩,如果政府没有默许这种行为,那么基本不可能有生产的资质,即便是允许了,生产出来的检验环节,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也是让人值得怀疑。这种趋势仿佛又回到了以前投资办厂买设备生产产品的低端产业道路,或许这才是当前这个国家的主流。非国家队的企业,生,或者死,主要还是看命硬不硬。至于外资,没调查过实际情况,不好回答。不过根据趋势判断,少部分中低端外资企业与当地政府深度合作的可能不会短期内搬走,但是其他用工成本逐渐增高的,很可能会去找新的资本洼地然后撤离。
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可能只是人多而又创新能力不足,只有在少数风口行业扎堆的无奈而已。
至于粮食收购压价的问题,很平常的操作,实施那个最低收购价,农民通常基本上没有议价权,收购粮食需要办那个“粮食收购许可”这个东西,如果哪个单位或者个人没有这个东西去收购农民手上的粮食,那么自然有办法收拾你,国家队收购粮食的时候,通常价格压得比较低,粮贱伤农,高了,影响他们所谓的“粮食安全”,说白了可能就是政权安全,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哪怕是肺炎的情况再严重,风险再大,地也是要种的。粮食基本上就是靠主产区丰收来保证,其余的山区自给自足的那些估计很多是留守老人在种,也有许多年轻人出去打工,然后农村的地荒芜的。今年因肺炎滞留在农村老家的劳动力,要想他们种田,我估计也不太可能,解封令一发出,一堆人涌向城市继续打工。没有那个坐吃山空的资本,那就只有祈祷复工后不会染上肺炎,得以苟命生活。
总体来看今年的粮食生产应该会是抓得比较紧的,至于缺粮问题应该不会非常严重,这个短时期内不用太担心,粮食断崖式供给的可能性比较小。至于用作饲料的粮食,或许去年非洲猪瘟损失惨重,猪养不起来,现在猪肉继续维持高位,对于很多人来说,反正肉也不怎么吃得起,可能这方面用粮的需求相较于以前也没有那么大,至于保障恢复猪肉到猪瘟前的水平,今年可能没戏了。
世界粮食的主产区应该是未受到蝗灾的影响,不过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感染肺炎的无法种地可能性还是有的,至于各大粮食出口国减少出口可能有这方面的考虑。不过今年我个人是感觉气候有点异常(虽然年年都感觉气候越来越异常),所以今年的影响,明年早些时候甚至今年年末,就可以观察到了。今年的经济,估计基本上是倒退的,某国想要独善其身基本上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