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民国时期全国处于事实上的分裂状态?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也被视为中国秩序解体的时期,全国处于事实上的分裂状态[sup][7][/sup]。出处: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6%B2%BB%E8%97%8F%E6%AD%B7%E5%8F%B2
中国的民国时期地方独立性是非常强的,甚至于那个时候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是脱离当时的中国政府而事实独立存在的国家。比如说张作霖、张学良主政时期的东北事实上都是脱离当时的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而独立存在的国家,虽然张作霖、张学良名义上服从当时的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但是张作霖、张学良基本上都不是当时的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天下,简直就跟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没有任何差别。
还有,蔡锷、唐继尧和龙云主政的云南。蔡锷主政云南的时候云南根本就不听当时的北洋政府,甚至于在讨袁战争的时候宣布云南独立,在民国时期蔡锷主政下的云南事实上就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唐继尧主政下的云南虽然名义上服从北洋政府,但是当时唐继尧主政下的云南也跟蔡锷主政下的云南一样,也是事实上的主权国家。龙云主政下的云南虽然名义上服从国民政府,但是当时的龙云主政下的云南根本都不是蒋介石的天下,龙云主政下的云南事实上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直到龙云去了越南,把龙云在云南的军权交出之后,云南才是蒋介石的地盘。
还有,民国时期陈炯明、陈济堂领导下的广东。在陈炯明、陈济堂领导下的广东根本就不是当时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的天下,而且民国时期的广东都可以自己发行货币,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还有,民国时期的上海。民国时期的上海是一个名叫做上海公共租界的城邦,根本就不是北洋政府的天下,甚至于在二战前根本就不是当时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天下。那个时候的上海根本上就是一个独立自治的城邦共和国,主权国家。
还有,民国时期的西藏。当时的西藏根本就不受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管辖和支配,已经是一个事实上的独立国家了。甚至于当时的西藏都和当时的北洋政府、国民政府闹过不少的边界纠纷,甚至都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三次康藏边界纠纷就是一个例证。
总之,中国的民国时期基本上中央政府所统治的范围都特别特别小,比如北洋政府的统治范围基本上就是北京、天津、河北,也就是京津冀这些地方。比如国民政府的统治区域基本上都是江苏、上海、浙江,也就是江浙沪这些地方。在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区域之外的地方根本就是名义上属于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但事实上却各自为政,根本上就像一个de-facto上的独立国家,与欧洲历史上的神圣罗马帝国及其相似。
为什么中国的民国时期全国处于事实上的分裂状态?请葱油们帮我答疑解惑。
流浪的文字 人文爱好者。自由的汉字无处安放,只能流浪
这要从清朝兵制说起。清正规军是八旗和绿营,这套制度到了后期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调度费力还腐化不堪,就跟今天似的。

乾隆死那会儿已经官逼民反一堆流寇了,跟明末没两样。流寇走一路抢一路,正规军无能,于是有了地方开设团练乡勇。乡绅筹钱壮丁出力,平日种田修防御,战时集结守城,旨在地方自保。

后来曾国藩等人把这帮团练整合起来就成了湘军。内部团结,斗志高,还是最早现代化的一批军队,战斗力基本取代了正规军。

直到此时还只能说是一帮武装力量。但是曾国藩打完太平天国后做了两件事;第一是解散了湘军,不管是怎么想的,他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因为如果他挥师北上灭了满清,那又成了朝代循环。我有实力,但是我不当皇帝,不是谁吃掉谁,我只自保家乡一带。第二是官派留学,留美幼童,而且重点放在西洋政教,政治管理。

不管有意无意,曾国藩算是开了新的政治格局。庚子年东南自保,这要放在元末,早就互相争皇帝打起来了,最后胜的北上驱除鞑虏。但是并没有,反倒重民生、重自治、重共存。后来各地的地方军都开始成熟了,形成军阀。一直维持到国民党从大陆撤退。

政教改革不多说了。从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一直在做的。直到民国初各省军阀都开始有了省宪,联邦制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那年头穷,乱,但其实是中国多少年历史都没有过的机遇。
cansinlej 香港獨立 粵國獨立
@流浪的文字 說得很好。我補充一點點。

后来各地的地方军都开始成熟了,形成军阀。一直维持到国民党从大陆撤退。

維持到日軍侵華。中日戰爭消耗了大量軍隊,既有老蔣的中央軍也有軍閥的部隊,並打破了各省自己的地盤,各省軍隊和政府全部洗牌,以至於二戰後國民政府一舉取得全國政府控制權(除了雲南廣西?)。比如我所知道的廣東省政府,二戰後先後由中央政府指派羅卓英、宋子文做省政府主席。30年代這是做不到的。這意味著清末開始的各省割據(某種程度上接近自治了吧)崩塌。


共匪其實不過是各地武裝其中一股而已。不過這股匪有蘇聯援助,有吸引知識分子的一套理論,非一般地方軍閥可比。長征沒死在四川,恰好陝北有匪區……太多的偶然,合在一起造成國民政府敗亡。無語。

推薦一部香港電台的紀錄片,《百年一願》,講了關於辛亥革命、地方自治的一些看法。
维尼笑蛤蛤 卑微着高尚。
完整文章来自旧品葱备份:
https://pincongbackup.github.io/p/76015/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槍響,中華民國的精英分子,面對以下兩個選項:

選項一:恢復明朝祖宗的版圖,不要東北,不要蒙古,不要新疆,不要西藏,只要漢地十八省,恢復中華。

選項二:不但要恢復明朝祖宗的版圖,而且要繼承大清帝國的全部土地,也就是說,將東北、內外蒙古、新疆、西藏,等等,全數收入中華民國的新版圖。

無論是革命黨,還是北洋軍閥,這個問題討論來討論去,最終都選擇了選項二。

人終歸有貪念。但是,其代價在日後逐漸顯現。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武昌起義時,革命黨打出光復關內十八省的「十八星旗」,現在胃口突然變大了,要吞下大清帝國的全部版圖,很不好意思,怎麼改口?

這種事,難不倒聰明的漢人。

民國的漢人精英們,很圓滑地廢用了「十八星旗」,一夜之間,改用「五色旗」,腔調變了:再也不提什麼漢地,再也不提什麼十八省,再也不提什麼驅逐韃虜,現在呢,我們是「五族共和」,漢,滿,蒙,回,藏,都是一家人,以後就叫「中華民族」,大家一起過。

問題是,蒙古的王公不願意和你一起過,他們要當蒙古人,再加上沙俄的慫恿,所以辛亥革命之後,外蒙古就鬧起了分家。

事實上,不但外蒙古,在西南,西藏也鬧起了分家;在東北,滿清遺族「宗社黨」,也鬧起了分家,這些人都不服,他們都說,他們的祖宗和你不同,他們不願意做中華民國的國民

換言之,中華民國的地理版圖,並不是炎黃老祖宗給留下的,而是大清帝國用武力打下來的。歷史的真相,就是如此的殘酷。

——《馮學榮:大清的版圖與民國的命運》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