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異點]當年秦國若未能統一中原,漢族有機會走上歐洲列國般的道路嗎?

在管上看歷史片,突然看到這個說法——如果秦國不是壓倒性地強大,如果始皇帝沒有統一中原,則漢族諸侯國可能再也統一不了,而變成羅馬分裂後的歐洲。對這個想法有點興趣,不知淵博的各位蔥友怎看?

(順帶一提,據說民國時也曾有這個機會,但太近代反而感覺有點科幻...?)
Genzo 嗯, 懶的寫
應該很難, 因為關內十八省大約這個地區, 本身就大概是以當時科技而言, 帝國的極限, 而形成帝國的原因, 一直都沒有變過, 相對富饒, 氣候相對比較適合農作物生存, 地形相對集中, 你不打人, 人家打你也相對容易.

對比之下羅馬帝國地形就相對分散了. 國與國之間的天險也比較多, 分裂之後. 你不打人, 人家要打你也沒那麼容易.

而羅馬帝國圍繞的, 是地中海, 無論統一國家也好, 分裂也好, 在航海技術還沒那麼發達的年代, 地中海貿易就只有主要用船, 而海域的重要性因技術問題不如陸地, 所以統一的商業優勢, 不比分裂大很多. 因為技術劣勢在海運與地形, 而比較不在政治上.

華廈皇朝, 貿易都是陸路為主的(大陸型國家, 也只能是陸路為主吧), 貿易主要問題, 在政治關卡上, 多於運輸技術上. 所以無論在地理環境、技術問題、政治問題上, 大一統的優勢會比分裂明顯. 

所以, 就算沒有了秦, 應該還會有其他人造成大一統, 因為原因不變. 漢族應該難以走上歐洲列國般的道路

當然, 大航海時代之後, 一切都開始轉變, 還有科技與政治技術現代化之後, 舊的大一統的優勢已經不再. 
反組引力球 若问题只是硬性的,物理的,那只要敢于豁上命去莽,终归还是能解决的;然而桂枝的所有顽疾都是软性的,精神的,中毒太久以至于浸烂了骨头
应该很难,大一统是桂枝的地理环境导致的一种趋势,就算没有秦往后也会有其他人来完成,大概除非能一直保持至少两极或以上的平衡格局,或者出现巨大的外力影响,可以说是地利如此,说实话也挺无奈的
不可能,因为中华文化里面并没有强调知识的累积 与 实证 经验的研究精神,自然不会出现科学理论,且中国古代的教育体制更是难以培育大量人才,教育主要都是为政府所用,普及率极差,工业革命 与 科学创新 不是偶然,是西方文化 社会 制度下的结晶,且在资本主义下将科学思想投入了商业模式实现科学创新生产,并应用于社会,中国历史就算再怎么改变,只要核心思想 文化制度 没变,历史永远都一样,不是统一不统一的问题,是整个文化 社会 中心思想就是如此。
完全不可能,分裂的地方才是多数,大一统才是另类。阿拉伯世界分裂一千多年没有诞生现代科学,印度分裂四千多年没有诞生现代科学,更落后的东亚凭什么诞生现代科学?
应该是连汉族这个名称和概念都不会有了。

当时只分华夏和夷狄,夷狄学了华夏文化后就会变华夏

但华夏文化到各国各处又会各自发展融合,所以最后确实是可能发展成类似欧洲,语言文化发展繁多,且各有不同,却又在某些地方找的到相同点。

而在认同上,所属的国/地区/语文的认同度会比华夏文化认同度高。

也就是,假设你是魏国人,说魏语用魏文。
若你想要跟齐国人沟通,首先要学齐语和齐文,因为文字文法上有不少相通之处,所以很好学会,但因为你是魏国人,所以不喜欢齐文齐语。

若有人说你是魏人,你会很高兴;但若有人说你是华夏人,跟齐国人是同一民族,你大概会暴怒。

若有人说你是汉人,你会不知道他在说啥鬼东西。
天下无贼 你想多了…………
你别说,还真有可能。

中国的大一统思想不是因为秦国统一,而是因为统一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秦朝还是外儒内法,但是汉之后渐渐内外皆儒,一旦采用儒家思想作为唯一的执政理论基础,那么“大一统”的基础就夯实了。
https://www.23mofang.com/community/5bdd6d5e7ad0e710cd95e700
这有个图解春秋灭国战的帖子。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都是疯子,统一分裂对他们来说都没有意义,他们唯一想干的就是灭别人的国。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跟你說個笑話—澳門。

状态

  • 最新活动: 2020-10-09
  • 浏览: 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