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中国政经趋势|从大学负债看中国政经结构
其实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处在改变之中,不论是经济还是政治。
政府功能说到底,就是一个钱字。把税收和各种收费收上来,再花出去。花的过程中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实现市场不能实现的功能。对个人来讲,钱不是万能的,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对政府来讲,正相反。所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发展了,上层建筑有条件也必然要改善。
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有点钱了,就能改变了。中国设立五级政权,与当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经济模式市场为主,政府功能也由管理向服务转变,乡一级的事权比当年的大队差远了。五级政权,不是非常适合市场经济下,中央与各级政府之间财权、事权、责任,清晰分化的要求。弱化乡一级是水到渠成也是经济发展必然要求的事情。
至于下一步走势,个人认为,还是逐步向西方模式靠拢。最后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是地方自治。靠拢的速度,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中国现在人均经济水平这么低,这个过程肯定快不了。
有经济基础的制约,中国的事情急不得。拿出文火煮石头的耐心,慢慢来吧。
从大学负债看中国政经结构
今年年初,中国吉林大学宣布该校负债30亿元,并公开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的方案。中国高校近2000亿元债务如何偿还,因此成为一个引起公众关注的话题。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认为高校债务的解决,“从根本上来说,还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将来准备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都对高校的生均拨款增加投入”。周济还强调,高校可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来偿还债务。
除了将大学清算关门之外,人们的确想不出比周济部长的建议更好的办法。但周济部长似乎还应进一步说明:高校作为公共机构,是否可以不受基本的财政纪律的约束?在土地置换之后如发生新的债务,高校还有什么东西可供置换,或如何确保高校不会进行新的商业借贷?
公共财政资源被滥用
在中国大陆,高校多由政府开办,办学支出除来自学生缴纳的学费,主要依靠公共财政的资助。和其他公共机构一样,高校本应受到严格的预算约束。不应有超出预算外的支出,这是任何公共机构都应遵守的最基本的财政纪律。
如果高校可以为了“自身的发展”向商业银行贷款,必然会面临无法如期还贷的风险。一旦高校无法如期清偿债务,又会面临破产清算的后果。但在中国,将公办大学关门大吉,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求助于公共财政或者变卖公共资源(如高校通过划拨获得而无需支付市价的土地),便成了解决债务问题唯一可行的途径。
但如此一来,高校管理者实际上已经取代了法定的财政部门,可以任意决定从公共财政的蛋糕中切取多大的份额。这就形成了一种极为荒谬的现象:一些公共机构可以毫无顾忌地瓜分公共财政资源,但在政治上却无须对公共财政承担者或其代表机构负责。
在现行体制下,尽管中国民众本来就难以对政府财政收支施加实质性的政治控制,但各级财政部门至少在形式上还须对同级人大负责,并接受后者的监督。而大陆的高校却能锐意创新,借助商业贷款的方式脱离财政制度的约束,获得前所未闻的“政治豁免”。
中国高校这种将财政纪律视若无物的行为,其实只是更深层的制度问题的表面征候。在那些政府权力受到制度约束的国家,不同的公共机构为了争夺有限的公共财政资源,同样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它们在赤膊上阵的同时,仍须恪守一定的制度底线。
在中国,包括高校在内的公共机构,将对公共财政资源的争夺演绎的如此荒谬绝伦,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并不存在一种政治制度,使广大民众(或纳税人)可以对税收设置和公共开支,进行哪怕是最起码的政治控制。
一个国家若要长治久安,税收的设置与征收必须公正而合理,公共开支必须透明且受到严格的制度约束。但在中国,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税收的设置和征收都极为随意,公共开支也毫无透明度可言。
私利的诱惑,使那些占据公共职位的人竭尽所能地公器私用,公共机构的私利化已经成为普遍而“正常”的现象。税收征缴和公共开支,在制度完善的国家往往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途径,在中国却不断演化为收入差距的根源。
实际上,中国至今也未能解决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难题:社会系统中缺乏有效的制度与机构,以制止各级政府和官员的压榨行为。在目前的政治结构中,官僚机构似乎成了一台榨油机,竭力榨取社会的经济剩余。同时,为了避免官僚特权受到威胁,政府最重要的资源分配是用来实施社会控制,而不是实现正常的公共职能。随着贪污腐化愈演愈烈,政府的正常功能日趋衰败,社会离心力却与日俱增,由此形成一种令人绝望的恶性循环。
资本力量与政治权力相勾结
缺乏约束的权力既是经济活动的主要推动力,也是社会经济剩余分配的主导因素。这种权力经济学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结构,使现代工商产业一直依附于政府权力,无法成为政府权力的抗衡力量。
不断壮大的现代工商业与政府权力的相互制衡,是一个国家建立现代代议制民主极为重要的社会结构基础。这种制衡关系使它们竞相争取社会大众的支持,从而大大提高民众的政治地位。
中国目前的情况却是,资本力量与政治权力已结成了榨取经济剩余的牢固联盟,广大的劳动者则在经济上任人宰割,在政治上软弱无力。这种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结构让全社会为经济增长付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代价,而增长的财富却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使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同时,政府利用公共财政主导的学术研究资助体系,在政治权力与知识分子群体之间,形成了一种牢固的“喂养—效忠”型的依附关系。权力、资本与知识的这种可怕结合,使人们几乎难以看到政治现代化的希望。
权力经济学的另一恶劣后果是:只有少数人能从“市场经济”中得到好处,“市场经济”的恶劣影响却波及到了绝大多数人。由于人们对市场波动(如房价及更普遍的物价上涨)比对隐身其后的权力的作用更为敏感,市场常常成为权力的替罪羊而备受指责。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难以理性地看待正常的市场因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不愿努力追求健康的市场经济所赖以维系的民主自由。在这一切的背后,极权主义的幽灵正密切注视着社会的动向,随时都可能跳出来收拾残局。
政府功能说到底,就是一个钱字。把税收和各种收费收上来,再花出去。花的过程中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实现市场不能实现的功能。对个人来讲,钱不是万能的,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对政府来讲,正相反。所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发展了,上层建筑有条件也必然要改善。
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有点钱了,就能改变了。中国设立五级政权,与当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经济模式市场为主,政府功能也由管理向服务转变,乡一级的事权比当年的大队差远了。五级政权,不是非常适合市场经济下,中央与各级政府之间财权、事权、责任,清晰分化的要求。弱化乡一级是水到渠成也是经济发展必然要求的事情。
至于下一步走势,个人认为,还是逐步向西方模式靠拢。最后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是地方自治。靠拢的速度,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中国现在人均经济水平这么低,这个过程肯定快不了。
有经济基础的制约,中国的事情急不得。拿出文火煮石头的耐心,慢慢来吧。
从大学负债看中国政经结构
今年年初,中国吉林大学宣布该校负债30亿元,并公开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的方案。中国高校近2000亿元债务如何偿还,因此成为一个引起公众关注的话题。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认为高校债务的解决,“从根本上来说,还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将来准备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都对高校的生均拨款增加投入”。周济还强调,高校可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来偿还债务。
除了将大学清算关门之外,人们的确想不出比周济部长的建议更好的办法。但周济部长似乎还应进一步说明:高校作为公共机构,是否可以不受基本的财政纪律的约束?在土地置换之后如发生新的债务,高校还有什么东西可供置换,或如何确保高校不会进行新的商业借贷?
公共财政资源被滥用
在中国大陆,高校多由政府开办,办学支出除来自学生缴纳的学费,主要依靠公共财政的资助。和其他公共机构一样,高校本应受到严格的预算约束。不应有超出预算外的支出,这是任何公共机构都应遵守的最基本的财政纪律。
如果高校可以为了“自身的发展”向商业银行贷款,必然会面临无法如期还贷的风险。一旦高校无法如期清偿债务,又会面临破产清算的后果。但在中国,将公办大学关门大吉,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求助于公共财政或者变卖公共资源(如高校通过划拨获得而无需支付市价的土地),便成了解决债务问题唯一可行的途径。
但如此一来,高校管理者实际上已经取代了法定的财政部门,可以任意决定从公共财政的蛋糕中切取多大的份额。这就形成了一种极为荒谬的现象:一些公共机构可以毫无顾忌地瓜分公共财政资源,但在政治上却无须对公共财政承担者或其代表机构负责。
在现行体制下,尽管中国民众本来就难以对政府财政收支施加实质性的政治控制,但各级财政部门至少在形式上还须对同级人大负责,并接受后者的监督。而大陆的高校却能锐意创新,借助商业贷款的方式脱离财政制度的约束,获得前所未闻的“政治豁免”。
中国高校这种将财政纪律视若无物的行为,其实只是更深层的制度问题的表面征候。在那些政府权力受到制度约束的国家,不同的公共机构为了争夺有限的公共财政资源,同样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它们在赤膊上阵的同时,仍须恪守一定的制度底线。
在中国,包括高校在内的公共机构,将对公共财政资源的争夺演绎的如此荒谬绝伦,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并不存在一种政治制度,使广大民众(或纳税人)可以对税收设置和公共开支,进行哪怕是最起码的政治控制。
一个国家若要长治久安,税收的设置与征收必须公正而合理,公共开支必须透明且受到严格的制度约束。但在中国,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税收的设置和征收都极为随意,公共开支也毫无透明度可言。
私利的诱惑,使那些占据公共职位的人竭尽所能地公器私用,公共机构的私利化已经成为普遍而“正常”的现象。税收征缴和公共开支,在制度完善的国家往往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途径,在中国却不断演化为收入差距的根源。
实际上,中国至今也未能解决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难题:社会系统中缺乏有效的制度与机构,以制止各级政府和官员的压榨行为。在目前的政治结构中,官僚机构似乎成了一台榨油机,竭力榨取社会的经济剩余。同时,为了避免官僚特权受到威胁,政府最重要的资源分配是用来实施社会控制,而不是实现正常的公共职能。随着贪污腐化愈演愈烈,政府的正常功能日趋衰败,社会离心力却与日俱增,由此形成一种令人绝望的恶性循环。
资本力量与政治权力相勾结
缺乏约束的权力既是经济活动的主要推动力,也是社会经济剩余分配的主导因素。这种权力经济学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结构,使现代工商产业一直依附于政府权力,无法成为政府权力的抗衡力量。
不断壮大的现代工商业与政府权力的相互制衡,是一个国家建立现代代议制民主极为重要的社会结构基础。这种制衡关系使它们竞相争取社会大众的支持,从而大大提高民众的政治地位。
中国目前的情况却是,资本力量与政治权力已结成了榨取经济剩余的牢固联盟,广大的劳动者则在经济上任人宰割,在政治上软弱无力。这种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结构让全社会为经济增长付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代价,而增长的财富却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使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同时,政府利用公共财政主导的学术研究资助体系,在政治权力与知识分子群体之间,形成了一种牢固的“喂养—效忠”型的依附关系。权力、资本与知识的这种可怕结合,使人们几乎难以看到政治现代化的希望。
权力经济学的另一恶劣后果是:只有少数人能从“市场经济”中得到好处,“市场经济”的恶劣影响却波及到了绝大多数人。由于人们对市场波动(如房价及更普遍的物价上涨)比对隐身其后的权力的作用更为敏感,市场常常成为权力的替罪羊而备受指责。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难以理性地看待正常的市场因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不愿努力追求健康的市场经济所赖以维系的民主自由。在这一切的背后,极权主义的幽灵正密切注视着社会的动向,随时都可能跳出来收拾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