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无恩有真情

(出自对中国人应该抛弃孝,孝这个字是中国文化毒性最大的糟粕之一的回答)

我是支持父母无恩论的。而且认为非如此无真情。

父母生子,从未征求子女意见就把他们带来世上,无论是为了防老还是为了陪伴亦或是为了传承基因,都是出于自身需要的,而半点都不为满足子女的诉求(因为他们还并未存在),因此生子即施恩是站不住脚的。既然站不住脚,就不应该在子女别无选择来到世上后,给他们压上一个你们收了恩惠必须报答的重担。反而,父母没有接受任何训练就放到一个对于另一个平等的人类影响巨大的位置上,父母的举手投足言传身教喜怒哀乐都能塑造这个人类的性格习惯,甚至很容易造成身心的伤害,因此父母应该明白自己的privilege和为人父母的重任,因为这个生命是出于他们的意志来到世间,承受这一切的。

为什么说非如此无真情呢?因为非如此,你就把一种额外的不平等施恩报恩的关系参杂到了亲子关系中。子女对你好,并不是因为爱你,而是社会非要他“孝”,非要他报恩,而不得不如此,因此才有孩子在病床前为了不被人指着脊梁骨骂,就拼命无意义地延长父母的生命,而不愿意遵循他们的意志解脱痛苦,有了老人寿衣远比常服贵,丧事大敲大打,变成低俗宴会。同时父母对于孩子的感情也就变成了拴住他们的需要,你会越来越依赖一种类似于“欠债”的情感来绑住孩子,以“恩主”心态而无法平等待之。“我是因为爱你为了你好”的道德绑架,远比用真心赢得真感情容易得多。

道德绑架态度本身就会毁掉和孩子的关系,特别在青春期,孩子只要想建立独立的人格就必须挣脱父母对他不平等的支配,重新确立关系,而很多父母不仅持有子女是自己财产的想法,还会停留在孩子幼年时的对待方式上,往往会导致互相的怨恨,从而更加依赖道德绑架以强迫子女回到幼年时一样的服从。恶性循环。

而只有一开始就摆好双方的位置,亲子平等,怀有对生命对平等公民的敬畏,才能让你用“爱”代替“孝”,用真感情代替道德绑架。没了孝,孩子就不会对父母好了吗?还是会的,只是这时候对父母好,是因为长期的相处,养育、保护、交流和付出,双方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感情,而不是因为不得不报恩。父母对孩子好,也是在履行对新生命的责任中培养出了感情,而不是我生了你,你就该听我的,把孩子当作私人财产。这样的感情会更纯粹更深致也更自由。




不过,这些观点要在社会上成立,是要建立在文明社会的基础上的。因为抛弃绑架代之以真情是有风险有成本的,譬如假如你就是十几年下来都没有能力让孩子和你建立感情,甚至没有能力让孩子不讨厌你,那么显然你的损失会很大。在某些社会中,这些风险是不可承受之重。

假如你还是非赖子女无以养老的话,孩子的背离就会让你晚境凄凉。假如人的一切建立在家族内部的亲缘关系的话,孩子的背离可能意味着家族体系的巨大创伤。假如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毫无信任,孩子的背叛会导致你丧失最后的盟友甚至后背中刀(譬如君王家杀亲夺权)。此时人们为了这些重要的现实利益,就可能会不得不以更有强制力的道德责任甚至权力来保障,以致于毁掉了亲子真情。我觉得你假如处在以上三种情况,那你可能不得不为不得已之恶,但是凡有可能,还是希望能回归天生自然的舐犊反哺之爱,珍重亲子之间无价感情,不要毁伤了它。
49
分享 2019-05-20

38 个评论

基督徒所谓的恩典,你们不知道,所以你们觉得父母对子女没有恩典,唉~
“反而,父母没有接受任何训练就放到一个对于另一个平等的人类影响巨大的位置上,父母的举手投足言传身教喜怒哀乐都能塑造这个人类的性格习惯,甚至很容易造成身心的伤害,因此父母应该明白自己的privilege和为人父母的重任,因为这个生命是出于他们的意志来到世间,承受这一切的。”

不能更加同意。
「孝」本身就是一种很奇怪的概念,因为父母并没有「无条件地」奉献于自己的后代,而是把自己继承于自己父母的「养育之恩」再传递给孩子,而不是让孩子回报自己,这本来就不是自然演化应该有的概念。即使道德绑架,正确的绑架方式也应该是谴责不要孩子的丁克,因为他们白白接受了来自父母的恩赐而没有将它传递给后代。
陈志武说过养儿防老的传统习俗可以通过建立养老保险体系和完善的金融市场解决,可以搜搜他的言论。
反对。父无生育恩。母怀胎十月,临盆涉险,忘恩可乎?(悉心)养育之恩,又远大于生育。
养育是其外的,就跟你的朋友假如照顾你的恩情性质一样。生育没有。

譬如我完全不经你同意,就强行拉着你跋山涉水,越洋涉险,跑到太平洋小岛上去,我对你有恩吗?我非拉你来是因为我在小岛上寂寞,又需要人供养,所以你来完全是出于我的意志,为了我的需要,不经你的同意,让你别无选择。难道不是我应该对你说声“不好意思麻烦你了”,对你负责任才对吗?哪有还非要说你欠了我的,你该感恩我的道理呢?
寶寶口述他們的「胎內記憶」,好猛...原來他們是這樣找媽媽的!太不可思議了!
2016-01-07 00:45:06阿蕉

我有一位朋友的女兒小提琴拉的非常好聽,很小年紀就獲得青年音樂家優秀獎。我曾問朋友為何會在女兒的年齡那麼小的時候就想到讓女兒學習小提琴,是不是她女兒從小在這方面有特別的才能?朋友給我的回答令我大吃一驚。

朋友說:是女兒在很小的時候自己提出要學小提琴的。女兒跟她說,在投胎前就已經計畫好出生後要學小提琴,因為女兒說她是帶著使命下來的,一定要學好小提琴。而且女兒學小提琴進步神速,好像前世就會,只需要老師給她一點提示她就明白了。

哇,沒想到這麼神奇的故事竟然發生在我的身邊。那時我心裡想:難道小孩能記得出生前的事情嗎?

這個疑問最近得到答案了。日本婦產醫生池川明有一本新作《在雲彩上看到媽媽時》和《媽媽,我是為你而來的》,以及福島大學副教授飯田史產的《我記得喲!在媽媽肚子裡的那段時間》,這3本書裡面記錄了很多學齡前兒童對出生前的記憶的真實敘述。書中記載的故事,讀起來像神話故事,但卻是實實在在的醫學實例。

天使帶著在天上排隊找媽媽

根據池川明醫生的統計數據,對年齡平均4歲的1,620名幼兒進行的一次調查顯示,33%(534人)幼兒有胎內記憶。另外有21%(335人)還保留著誕生過程的記憶。池川明醫生表示這些統計數字之外的孩子,並不是說他們沒有這方面的記憶,而是他們的父母沒有問過孩子這方面的問題。如果每位媽媽都問問自己的孩子,也許都會從天真的孩子們那裡聽到令你暖心的話語。

池川明表示,很多孩子都說,他們出生之前在柔軟的雲彩上面,與天使和仙子們一起生活,並在全世界找尋他們認為無人能夠代替的最優女性作為人世間的媽媽,然後離開舒適的天上,飛到媽媽的肚子裡去。而且,孩子在媽媽肚子裡面就已經有了感情、感覺,還能做判斷,還能跟媽媽溝通,而胎兒所經歷的這一切,他們出生後都能夠記住。

池川明在書中記錄了一個孩子的回憶:很多仙女一起進入媽媽的肚子裡面,然後大約5個仙女回去天上,剩下的仙女就將他的身體做成人類的模樣,等鼻子、眼睛、耳朵都生成後,就可以出生了。

有個10歲的小女孩說,在雲彩上往下看的時候,看到媽媽很溫柔,就決定飛入媽媽的肚子裡。


這是與媽媽連接的地方
有個3歲的孩子摸著自己的肚臍說:這是與媽媽連接的地方。

問一個2歲的小女孩,她在媽媽肚子裡看到什麼,她雙手抱著膝蓋蹲著說:好像坐在浴缸裡。

有一個小孩說:「我是為了跟媽媽說我最喜歡她,才生下來的。」

小男孩優也說出自己出生時的情景。優說在媽媽的肚子裡面雖然很黑,但很溫暖,還可以游來游去,好想早點出來看看媽媽。出生前,有人告訴他說,可以出去了。本來想第一時間看到媽媽,但卻被放入進玻璃盒子。

有個媽媽在懷胎7個月時,她即將去世的父親替未出生的寶寶取了一個名字。孩子長到5、6歲左右,有一天,手指著外公的遺照,非常驚訝地對媽媽說,我的名字是這個爺爺給起的吧!

有個孩子說,在自己出生前已安排好將來弟弟的人選。他說,在雲彩上面,弟弟排在他後面。在天上,除了這個媽媽外,還有一、兩個媽媽作候補,但因那個候補媽媽已經有了孩子,所以在與弟弟商量後,就選擇了現在這個媽媽。

一名6歲的男孩叫作小龍,他還能記得出生前如何排隊挑選母親,以及出生前在天上的詳細情景。小龍跟醫生說:「媽媽看上去很寂寞,我覺得我來了媽媽就不會寂寞,所以就選擇去媽媽的地方。」

醫生:什麼時候開始選擇媽媽的?

小龍:是需要排隊的,有很多小天使(小朋友),一團團的人,一個仙女飛來了,就可以帶著小天使去了。所以需要等,等待很長時間,一直等到仙女回來。輪番排隊,到我的時候,我就選擇了媽媽。

醫生:怎樣選擇媽媽的?

小龍:與仙女一起在天上往下看,找到的。覺得媽媽最好,於是飛到媽媽那裡了。

醫生:決定選擇媽媽後,還要回去天上嗎?

小龍:就直接飛到媽媽肚子裡去,就可以了。

醫生:有沒有看到爸爸?

小龍:也有看到爸爸。

醫生:有沒有覺得爸爸好啊?

小龍:兩個都好。爺爺奶奶全部都有看到,覺得很好,就進入媽媽肚子裡了。

醫生:在媽媽的肚子裡面,是否媽媽的開心不開心都知道呢?

小龍:嗯,是的。

醫生:媽媽不開心的時候,你呢?

小龍:我都一樣不開心。

醫生:是嗎,有否跟媽媽說,媽媽不要哭啊?

小龍:有,在肚子裡面跟媽媽說。

醫生:媽媽跟你說話時,你聽得到嗎?

小龍:嗯,有聽到。

醫生:那個時候,你開心嗎?

小龍:嗯,開心。

醫生:有時候,是否媽媽也會忘記你在媽媽的肚子裡呢?

小龍:沒有,媽媽沒有忘記。

醫生:一直記得嗎?

小龍:嗯。


謝謝媽媽安全生下我
一個男孩叫作小勇,他甚至記得在媽媽子宮裡經歷的危險情形。

媽媽:小勇,謝謝你啊,來找媽媽。

小勇:嗯,因為天上的神說,快去到那些等待孩子的地方吧,所以我就來啦。

媽媽:還記得在媽媽肚子裡的情形嗎?

小勇:嗯,不過肚子裡面好像有個東西,那個東西越大我就不能再生存了。

媽媽:子宮瘤?

小勇:嗯,(子宮瘤)越大,被壓死了怎麼辦,非常可怕。媽媽,那樣早生出來是否很危險呢?

媽媽:嗯,但是最後還是很安全的出生,全靠大家的努力,健康的出生。

小勇:嗯,謝謝媽媽安全的把我生出來。

小勇的媽媽介紹說,懷孕初期就發現了子宮瘤,當時很擔心影響胎兒的健康,除了告訴了自己的丈夫之外,誰都沒有說過,所以聽到小勇的解密後,很是吃驚。

聽到爸爸打媽媽

台灣一位網友受池川明的啟發,詢問她那5歲的小侄子。下面是她和侄子的對話內容,網友的感受也寫在括號裡面。

我:你還記得你在媽媽肚子裡是什麼感覺嗎?

侄子:暖暖的。

我:那你那時候在肚子裡幹嘛呢?

侄子:玩兒啊。

我:玩什麼?

侄子:游泳啊,還有睡覺。(問到這裡我驚呆了)

我繼續:那媽媽肚子裡是什麼顏色啊?

侄子:紅色的,還有血。

我:你能聽到外面說話嗎?

侄子:能啊,那時候爸爸還打我媽媽了(OMG!我完全不能形容我的心情了,那時候哥哥的確打嫂嫂了,還鬧離婚了,我又想到了臍帶。)

我接著問:那時候媽媽肚子裡有根繩子嗎?

侄子:有啊。

我:那根繩子在哪?

侄子:連在我身上的。

我又問他知不知道他是怎麼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他形容得跟剖腹產一模一樣(嫂嫂的確是剖腹產的)。

我又問了他最後一個問題:你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時候看到什麼了?

侄子:很亮啊,頭頂上還有一個圓圓的好大的燈。

我想不到還有什麼要問了,只是覺得太神奇了!

從新找到媽媽再也不肯放手


在媽媽的夢裡偷看過媽媽耶!
另一位台灣網友說,她有2個兒子,她也問過兒子們這方面的問題。

她的大兒子回答說:在媽媽的夢裡偷看過媽媽。

網友聽到後想起一次夢中,自己和丈夫正在看書,一個小男孩躲在門後面,探出頭來偷看他們。沒過幾天她就發現意外懷孕了,這個在夢中偷看她的男孩就是大兒子。

而她的小兒子就更神奇,每次問起這個話題,小兒子總是說本來已經到媽媽肚子裡,但又被踢出去了。可是他就是很想跟這位媽媽,於是等了好久,然後又跑進媽媽的肚子裡。小兒子每次說到這裡,都是突然說不下去,然後就會緊緊抱著媽媽,一邊親媽媽一邊說:「媽媽,我很愛你。」

小兒子的話讓這位媽媽突然想起一件事:她在第2次懷孕後,因為之前有長期服藥,醫生也不敢保證對胎兒是否有影響,於是和老公商量後,都不想讓孩子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出生,最後決定把胎兒拿掉了。而這件事情只有他們夫婦二人知道,從未對別人說起過。小兒子大概就是那個被拿掉的孩子,然後等她第3次懷孕後又從新投胎來的。

觀察小兒子的平時表現,的確非常的黏媽媽,尤其是每一次爺爺奶奶嚇唬他說「你媽媽不要你啦」,小兒子都會緊張得大哭。可見出生前被中途害死過的陰影一直跟著到現在,從新找到媽媽後就說什麼都不肯輕易放手,連離開媽媽半步都不放心。可憐的孩子!

另外,有個台灣孩子無意中說自己曾經選擇小姑媽作媽媽,但小姑媽未婚,胎門緊閉,最後可能再不能等了,就下來了。這個媽媽說,難怪生他時,陣痛了45小時,也許他很猶豫。而孩子出生時,整個背部像按了指印一樣,一塊塊青的,看起來好像被打了才下來的。而神奇的是,孩子出生後一直與小姑媽很親。

我是為了教媽媽打掃而出世的

日本福島大學的副教授飯田史產,曾經出版一本書《生存意義的創造》,書中介紹有 53%的小孩有胎內記憶,41% 的小孩則擁有出生記憶。台灣一家出版社將書中79位媽媽們所敘述的內容整理出版了一本名《我記得喲!在媽媽肚子裡的那段時間》的書。這本書中的小孩也談到在天上挑選人間父母的過程。

一名12歲的男孩博正說:「天國有如撒滿粉紅櫻花瓣,像雲彩般軟綿綿的感覺,有很多如天使般的人讚嘆著,而花仙子則撒著美麗的花瓣。」

5歲女孩愛佳回憶說:「在天上沿著階梯走下來,再揮動翅膀飛來住處,在母親的肚子周圍繞了一圈,發現有個入口,於是從那入口進入。只要一入睡就成為那一家的小孩,若不睡則可再飛出去。」「我不喜歡青菜,但媽媽卻吃了一大堆蔬菜,像青椒之類的經常掉下來。」「我想成為一個女演員所以才選擇我媽媽的,媽媽很漂亮,她應該會答應讓我成為一位女演員的。」

一個5歲男孩說:我是因為「很喜歡媽媽才出生的」。

19歲的正雄先生在2歲至3歲時曾向母親說過這段話:「我和一位不認識的叔叔在天空中浮沉著,可聽到家中父母親及哥哥的笑聲,那位叔叔就問我:『這一家如何?』我就回答:『好呀!』我就來到這個家庭了。」當母親聽到兒子這番話後,心中湧現一股不可思議的歡喜感,對於選擇了自己與先生的孩子表達了感謝之意。

一個小孩說:「天上有很多小孩,稍微大一點的孩子照顧這些小孩,他們從天上下降至要投胎人家,我也是那時決定要到媽媽這兒的。」

一個小孩對媽媽說:「爸爸一直都對媽媽態度不好,媽媽經常哭泣,這些我都知道。」當時這位30歲的媽媽告訴飯田史產教授說,她懷孕過程中和丈夫無法融洽相處,但孩子出生後,她從未跟任何人談過這件事,沒想到腹中的胎兒竟然能知道這一切。

一個好不容易才得以出生的2歲男孩說:「我能被生出真的太好了!」因為他的媽媽在懷孕後猶豫不決,曾經想拿掉胎兒。

飯田史產教授在書中記錄了一個5歲的男孩正弘能記得自己的前世生活,他大概講過自己的前世生活有5、6次之多,有時在用餐中也會不經意講出來。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正弘與母親的對話內容。

母:「正弘在來到媽媽肚子以前是住在哪裡呢?」

正弘:「住在雲上面呀!前方是大片草原。」

母:「是正弘自己選擇爸爸和媽媽的嗎?」

正弘:「嗯,不是的,是有一位像在店家裡的老爺爺為我決定的。」

母:「不只是小孩,雲上也住著大人嗎?」

正弘:「是的,有爺爺、奶奶,及像爸爸、媽媽等各種的人。因為都是雲和綿花交雜在一起,因此將之做成各種食品來吃,非常好吃!」

母:「有關弟弟正勝(當時2歲)的事情,你在出生之前就知道了嗎?」

正弘:「不太清楚。住在天空中時,弟弟是扮演大人,我是扮演小孩。」

母:「在雲上有老師嗎?」正弘:「沒有老師,大家只是盡情玩樂。」

母:「雲上和現在這裡,哪邊快樂?」正弘:「雲上,因為雲上較自由。我在雲上和一位很有朝氣的女孩一塊玩,那位女孩本來要投胎至不同的媽媽,後來因不喜歡,所以跟了我後面而來。」

母:「住在雲上之前,你是在哪裡?」正弘:「在美國。」

母:「那個美國的家是怎樣的?」正弘:「是很寬敞的磚房,有草坪的旗子。但是飛機飛來投射飛彈,正高(正弘前世的名字)因而死亡了。就在此時,雲飄過來,我想,啊!有救了,結果就到日本來了。」

母:「正高死了,他之前也是因飛彈而死的嗎?」正弘:「嗯!那時他跑、又跑,要逃走。」

母:「那時他是扮演小孩嗎?」正弘:「不是。」

母:「那麼,他是經歷過好幾次死亡,又出生的過程嗎?」正弘:「是的!」

母:「你在媽媽肚裡都在做什麼?」正弘:「把手彎起來,把身子捲成圓形而睡。大口喝水,再尿尿」。羊水是由這些尿尿形成的,然後腹中的嬰兒又喝這些羊水,正弘君將他在腹中的情形告訴了媽媽。

正弘:「爸爸和媽媽在結婚典禮時,我看到了你們手牽手的樣子,也聽到很多拍手的聲音。聽說結婚時,正弘君已在媽媽肚裡,媽媽已懷孕7個月了。」

母:「在肚子裡看得見外面嗎?」正弘:「嗯!從肚臍可以看得見,看到了像螞蟻之類。」

母:「那麼,現在媽媽腹中的嬰兒,也看得見外面嗎?」正弘:「看得見喲!」

母:「正弘你(現在)看得見腹中的嬰兒嗎?」正弘:「(現在)看不見,那是只有腹中嬰兒所擁有的特別能力。妳不知道嗎?一旦生出來了,就不行了。」

正弘:「在媽媽腹中時,媽媽常常咳嗽,也認為會對胎兒不好,因此我在腹中就拚命為媽媽清掃。所以我現在仍很喜歡打掃。我是為了教媽媽打掃而出世的。」

其它小孩也講述中提到有關在媽媽腹中清掃之事。孩子們所說的「清掃」是將造成媽媽心情不好、疲勞或者不好的食物,從媽媽體中徹底清除乾淨之意。

正弘的媽媽當時聽了正弘的話相當驚訝!因為懷孕的過程中,媽媽的確有一陣子咳嗽不停,當時也確實相當在意是否會影響了胎兒。媽媽從來沒有想到肚子裡的正弘還沒出生就已經有能力清掃掉損害媽媽的壞物質了。媽媽好感動啊。

看了這些真實的神奇故事,所有的媽媽包括已經懷了孕的準媽媽還有爸爸們是不是都很感動呢?生育一個小孩看似很平常,很容易,真沒想到會有那麼神奇的故事在裡面,更沒有人想到會還跟宇宙、跟天使、跟神佛有關。 孩子們投胎前都是純淨、可愛、善良的小天使,上天把小天使們交到父母的手中,父母如何在養育的過程中保護孩子純真的天性不受後天社會物慾的污染,就顯得很重要了。這也是父母人生中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做得好和不好,也許上天也在給父母們打分呢。

https://m.life.tw/?app=view&no=374237
楼主的观点赞赞的。
现代社会对司机的预期通常是接受过必要的培训(学习交通规则和掌握驾驶技能)并通过考试获得驾照,因为我们承认,仅凭日常生活的经验不足以让一个人自然而然地变成一个合格的司机。可是社会对父母的期待呢?为人父母本来就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本着对新生命负责的态度,或许要求准爸妈们先接受培训并通过考试,也并不是一个过分的要求吧。
某些人忘了带套,一时糊涂,或是兴致所至都成了大恩一件……滥权施暴但保证你活着也得心存感恩……说这是确定的正确,只能说自己没带脑子……

情感来自对情感的经营,无论你处于何种身份。
不,我说的是因果关系,不成因果关系是只需要一个反例。你不能因为说人类要延续,动物也之恩图报,就是孝顺是无条件的义务。回答你的问题,那么你是说只有品性优良且不违法乱纪的父母应该被孝顺?这和题主谈论的论“真情”而不论“恩”本质上并无区别。
没错呀,“喝水对人有益”本来就是伪命题,所以举出“剧烈运动后喝水可能有害”一个例子就足以证明你的论点有问题。
而且我的话只能针对你说了什么,而不是揣测你想要表达什么。你后来说大部分父母是有“恩情”的我同意呀,但不影响同时同意楼主大部分父母之所以有“恩情”,是因为大部分父母不仅仅以“身份”和“生育”这两项标准对待子女。这“不仅仅”的部分,就是作者所说的真情。并且作者将这种真情和基于“身份”和“生育”的孝割裂开了。
如果你说你没看出来,只认为是标题党,我自然也无话可说~
像你这样抬杠是日常生活是没办法好好说话的,人类语言你不能完全当成逻辑表达式来看。你想一下我要怎么说才能正确表达喝水对人体有益这个观点?
每天喝分子为h2o,但是又不只是包含这种物质,又没有下毒,温度在大气压下摄氏多少到多少度对于没有发过毒誓不能喝广义水而且没有不能喝广义水任务在身的没有剧烈运动而且没有喝水后即发疯神经病的公元多少多少年的没有基因突变太阳系地球人类有一定的好处

我看了一遍没搞懂论点到底是什么,而且觉得又被绑架了,我孝敬父母和社会怎么想的有半毛钱关系?此外孝衣卖贵点除了市场规律能反应什么?

不能道德绑架我同意,可这算哪门子的无恩
不建议你回复它
观察它的历史言论我倾向于认为这个id有问题
你们要认真参与品葱的问答,或者只看不说话,没人计较你从哪里来。
你这精神分裂程度有点过了
云杰说道 🤬不友善用户 回复 地球人
胎儿之梦确实蛮有趣的,不过我宁愿相信出生前的情景是一片红色的海洋,十字架型的光柱还有发光的巨人什么的
寶寶口述他們的「胎內記憶」,好猛...原來他們是這樣找媽媽的!太不可思議了!2016-01-07 0...

我為什麼不記得呢☹️☹️☹️
有很多人一辈子受到的最大伤害如长期且频繁的冷漠,无视,苛求,毒打,精神和肉体上肆意的侮辱都是来源于父母,而且还是发生在毫无反抗,逃离能力的童年.这种情况下还要说有恩,那大概就是不杀(没有饿死孩子)之恩了.
同意樓主觀點,如果生育就是有恩,那棄嬰長大后也有義務報答當初不負養育責任的父母?被家暴的子女需要對施暴者感恩戴德?出生即被販賣的女嬰應該感謝自己的親生父母?

關鍵還是【有智慧的愛】,家族成員之間的關係應該用愛來維持,有愛的家庭也是一生中最爲寶貴的人際關係。私一直認爲會用【分娩的巨大痛苦和生產帶來身體上的衰敗】或【滿足了最低生存需求】作爲籌碼是沒做好當父母的覺悟,是父母的失敗,子女的報恩應該出於自願而不是被迫

子女成長的過程中和父母就算不是完全平等也應該相互尊重,父母在和子女相處的過程中自己也獲得人格的成長。如果家庭的條件不能給子女帶來優越的教育環境,也至少要教會子女諸如愛、同理心、勇氣這類普世價值,啓蒙子女去思考,因爲這是在現代社會作爲【獨立的個體】生活的基本

私較爲反感的生育觀念是【養兒防老】,其次是【傳宗接代】
前者把國家關懷弱者的責任推卸到下一代身上,讓培育生命顯得功利
後者容易變成用宗族血緣去綁架愛,爬
生育没有恩,养育和爱有恩。
恩情这个东西,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接受方有求于给予方。犹太人恳求耶和华,耶和华就施恩了。基督徒恳请主耶稣,主耶稣就施恩了。而父母生育的时候并没有经过孩子的请求和同意,也就是说生育这件事本身是父母或他人的决定,和被生下来的孩子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养育和爱,就是恩。孩子生下来之后,TA开始用哭声请求父母对TA的保护,此后父母的照顾和爱就都是恩。因为此时孩子是要求了。因此孩子日后对于父母的照顾,才有报恩一说。
那么如果是被家暴,被虐待的孩子,父母对TA有没有恩呢?我个人的感觉是没有。孩子对于爱和照顾的要求没有得到父母的满足,就是没有恩了。
HILISA 新注册用户
子女成長的過程中和父母要相互尊重。
张丽 新注册用户
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作为子女的职责。
张丽 新注册用户
中国人,很会照顾父母,也很会其他人。
“反而,父母没有接受任何训练就放到一个对于另一个平等的人类影响巨大的位置上,父母的举手投足言传身教喜...

中國人成長的環境太不正常,家庭觀念是社會倫理國家價值的基礎,可是中共宣導的,完全變態的價值,卻是在中國唯一能被接受的,悲哀。
大海一粒沙 新注册用户
孝是应当的,父母养大你,你不孝敬,你老了子女也怎么对你,也是有因有果
Yshch 观察
已隐藏
阿哦 黑名单 回复 abakus
反对。父无生育恩。母怀胎十月,临盆涉险,忘恩可乎?(悉心)养育之恩,又远大于生育。

问题是孩子在母亲腹中更加冒险,所以根据这个逻辑,孩子对母亲也有恩。事实上,你所主张的孩子念及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本来就是和父母念及孩子成全自己人生的恩是一体的,属于互为依仗的一个道德系统。而现在的中国人只强调前者,然后以孩子的恩人自居,通过把自己的境界变得还不如畜生的方法占便宜,丑态百出,不堪入目。
其实,这就是道德流氓化的一个例子。就犹如中式女权一边要求男人事事听自己的指挥,一边又要求男人养活自己;中式男权一边要求女人必须听自己的话,又要求女人挣钱一样。
阿哦 黑名单 回复 大海一粒沙 新注册用户
孝是应当的,父母养大你,你不孝敬,你老了子女也怎么对你,也是有因有果

所以孝道被称为家庭恐怖主义是有道理的,其存在的基础就是恐吓。这就是为什么大孝子们总是殴打辱骂自己的子女,因为反正将来子女就算学也是去殴打他们的子女,就跟自己没有关系了。虽然非常狡猾并且常常得计,但毕竟畜生不如,只要要有点动物的本能,大概都是不会这么做的
阿哦 黑名单 回复 pppcong
有很多人一辈子受到的最大伤害如长期且频繁的冷漠,无视,苛求,毒打,精神和肉体上肆意的侮辱都是来源于父...

如果是一头母猪母狗都能做到的事,那实在算不得大不了的,就跟吃饭拉屎一样,除非是高位截瘫者,真是不算特别伟大的事。如果有人觉得没把孩子养死就算巨大的恩情,首先他们应该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冷血动物,属于下了蛋就走的那种,例如蜥蜴,青蛙一类
反对。父无生育恩。母怀胎十月,临盆涉险,忘恩可乎?(悉心)养育之恩,又远大于生育。

母可以选择打掉,选择生下,是自己的选择,孩子没有任何逼迫,临盆涉险是生理构造决定的,非孩子施予,那么何恩之有?
想多了,强国的亲情低于忠君,古代不就有把儿子宰了给皇帝吃吗。现代社会也一样,64那个光荣的从老母亲身边跨过的去救援战友的党卫军
子女是上帝對一個家庭的恩賜,父母應當感激子女
山田妖精 新注册用户
同意同意同意
我是一个高中生,我就是因为语文宣传儒学这个反人类的东西开始反习的
父母生育对于子女是无恩的--鲁迅《我们怎样做父亲》
要知道,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自然的孩子
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
反对的人多读读鲁迅
恩也是情,不应该是孝这个道德绑架,爱和亲情带来的养育真情。
孝順、孝道, 不符合現代化基準, 且早有 父母于子女无恩论 即便在未現代化之前也是批駁的蕩然無存
而現今的孝實爲讓人做家庭的奴隸, 造成諸多不幸, 尤以二十四孝、弟子規糟粕為最
前人收到的教訓也要被傳承但決不可再運用

大陸糟粕受共黨支持而汎濫的情況, 也應發展相應對策
面對封建家長, 應强化親情弱化矛盾, 多擺事實少探討, 如為有益手段定當肯定
歪理邪説可以"沒懂, 我再想想", "想不通", "還是不明白" 等推脫過去

若父母理屈詞窮或高壓手段, 避最壞與次坏兩種結果皆為首要目標
一是徹底談崩, 二是被强制服從, 最佳成果為沒談崩且擱置

常和家庭問題深重的學技術年輕人說 "把父母當客戶對待", "以成果爭取主動權", "儘快經濟獨立"
"深入學會溝通", "新添設備兼容原有設備" 等, 若父母封建思想太重且自身社會閲歷很低

可取緩解之道, 暫不去根的姑息法, 若在校强烈建議兩家炸雞店任選一家去打工大有裨益
至於超級弱化版的孝, 若無奴化性, 是否選用端看個人喜好, 在此不做取捨
若諸君還有妙招, 請多分享, 謝謝
>> 有很多人一辈子受到的最大伤害如长期且频繁的冷漠,无视,苛求,毒打,精神和肉体上肆意的侮辱都是来...

我的观点是应该分开来看。生养本身是恩,但精神和肉体上的伤害就是仇了。而疼爱呵护是情。至于最后子女对父母的观感,觉得是恩多情多还是仇多,就每个人都有不同了。
>>养育是其外的,就跟你的朋友假如照顾你的恩情性质一样。生育没有。譬如我完全不经你同意,就强行拉着你跋山...


父母亲都有恩,怀胎十月,分娩的痛苦和危险不能叫恩吗?生育时你可以说父亲没有恩,但是只要尽到职责保护好母亲安全和家庭生活,那么父亲也可以叫有恩。
什么叫完全不经过你同意,怀上你的时候你表达出同意还是不同意了吗?是剥夺你的选择权还是你自己放弃选择权?
既然不能知道你同不同意,那么只要你顺利出生了就代表你同意了,胎死腹中那就是不同意了。
所以只要你顺利出生了,那么父母就有恩,如果胎死腹中的才适合说父母无恩。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