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下中国大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见过许许多多的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场面,对我来说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就是很多时候大家都表面上看上去很好,但是是那种特别假的好,感觉人与人之间的社交的目的好像是在维护一个大家好像都有朋友的这样的一个状态,人们不喜欢自己在别人眼中看上去像个孤独的人,坦率的讲,曾经的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当中,就是属于这一类人,我想,就像前几年的一首流行歌曲《少年班》里面唱的那样,“也许再过几年,你也有张虚伪的脸。” 感觉在中国大陆的环境下活久了的人应该都能感受到这种虚伪的感觉吧。

我觉得共产党在人与人的交往、交流方面,除了互联网上搞各种切断交流的动作之外,其实还在刻意培养人与人之间无效、无意义的交流。比如说,在城市里,其实我们都相当于是农民,秦晖教授在1999年出版的书《问题与主义》里面有讲过,“就中国没有citizen这个意义而言,实际上我们都是农民(即peasantry)”(这里加以说明一下,citizen指的是公民,而peasantry和farmer是相对的,都可叫做“农民”,但peasantry是没有权利的,farmer是有权利的),所以,在中国大陆,就算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不管是几线的大城市,我们都只能算生活在城市里的peasant,必须要依附于权力才能得以生存。所以我们是根本不需要有什么共同体意识的,就像过去的那些农奴,19世纪欧洲工厂(包括现在大陆工厂)里的那些被资本家剥削的工人,是根本不需要形成什么共同体的,因为你形成共同体了之后,奴隶主怕你组成“工会”之类的组织。

但是吧,我觉得因为人的天性,是属于社群型的动物,就像有的动物是独居型,有的动物是社群性,虽然有人认为人类属于独居型,但我个人认为人还是属于社群型的动物,所以人类形成小共同体我认为是自然而然的本能,就像我觉得我人生阶段中朋友最多的阶段是小学,小学的时候大家很自然而然就能形成朋友,也就是大家都有些“自来熟”,在今天的自由世界的公民社会中我们也能观察到成年人基本上也会 “自来熟”,陌生人之间很容易就能够随便开启一段对话,而且彼此也不会感到不当。可是我们身为生活在城市里的,毫无权利的,完全没必要形成共同体的“peasant”,却以为我们是可以形成共同体的,而且确实或多或少形成了一些共同体,而且还有意识无意识地去维护这些共同体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又确实是可有可无,甚至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的,这就是非常可悲的。

我想起2018那场“中科院研究生遇害”案,令我难以忘记的事实是,案中的施害者周凯旋和被害人谢雕,他们两曾经是好朋友,可是好朋友却把好朋友残忍杀害了,那他们两形成好朋友的意义在哪里?如果他们两没有形成好朋友的话,那悲剧也不会就此发生,那么为什么我们人与人之间还是会自发形成好朋友,最后又彼此自相残杀?

类似的困境也曾经发生在我本人身上,因为几个老同学,也算是旧友,彼此好不容易见一面,约一起出去游玩,可是在出去玩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完全被无视了,一个人被孤零零甩在后头,那我的存在就是可有可无的啊,连他们的陪衬都算不上!和一个在同一景点的路人别无二致。那既然如此为什么他们还要邀请我见着一面,去游玩这一趟?那我这一天的时间花费的又有什么意义?那我与其这样在外面浪费时间,还不如在家开开心心打一天游戏或者干点别的什么我喜欢的事情,那我和他们出去的意义又在哪里?

还有一次,和阔别多年的初中同学久别重逢,他邀请我和他一起吃饭,可是在饭桌上,当我准备和他回忆初中发生的有趣的往事的时候,我发现他却不断向我炫耀他一个又一个的“成就”,那顿饭局回到家之后,我感觉到很痛苦,后悔起为什么我要赴他饭局的邀请,这顿饭要是我一个人在家一边看我喜欢的节目一边自己吃自己岂不是更开心?但是的确,这顿饭是我自己选择去的,没人逼我去。

现在我变得越来越孤僻,同时也越来越多的人离我远去,我陷入了按照现在很流行的话讲,叫“自闭”的模式,虽然很多时候我感觉到这种“自闭”模式很舒适,可是不免也会感到非常孤独,想找人交流交流。可是我想,我“自闭”也不是我一开始就想自闭的,也不是因为我本身就是个自闭的人,谁不渴望自己身边有一群无话不谈的朋友呢?可是今天的我的自闭也是一步步被逼到这里的,我试图对别人真诚和坦率,可是人家却把我的真诚和坦率当成弱点,唉。
4
分享 2021-04-18

8 个评论

你跟支人计较什么?

你明明知道支人是为了什么?

你跟支人计较,你就把自己拉低了,支人本来就是这个世界上的奇葩呀
很同意你说的 “在刻意培养人与人之间无效、无意义的交流 “

从很多综艺节目就能窥探一二  

最近观察饭圈   有个词叫 “营业”

好像人与人的交流仿佛只是为了制造奶头乐 

所以一个明星要是能聊个内心看个书就能立马封神了

最可怕的是普通人之间在网络上的深度交流可能也在瞬间淹没在了一堆小学生吵架里

而在线下交流里 你的真诚到了别人那里可能根本就不重要  

至少我个人遇到的基本如此  你说过什么别人也根本不记得

因为很多人都只是随波逐流地活着而已  

所以“自闭”也挺好的   清净
我覺得自己跟你挺像的,不過相反的是,我小時候朋友很少,長大後才多了起來,並不是我圓融了起來,而是我終於找到可以談心又志同道合的人,這種人的友情是可以維繫很久的,所以我覺得你只是還沒有遇見對的人

不過既然你在現實中找不到,也沒關係,來品蔥找也可以啊
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不一定要常常約出門、聊心事什麼的,我的幾個朋友也只是偶爾說兩句瘋話調侃一下,可是也交流十年了

你可以在蔥裡找些談得來的人,偶爾在回覆裡互相交流,也不失為一種君子之交
One must not live a normal life in a abnormal society, keep yourself together, moving forward, and become superman.
中国是熟人社会,你没各行各业的'朋友'会过得很艰难,炫耀朋友多也就是变相炫耀自己手眼通天。

想在中国那样的社会生存有时就只能顺应它的趋势,不然你觉得累跟谁都不来往了,到时看个病,去哪个衙门办个事,没人,就有你哭的了。

这就是片盐碱地,怎么办,只能生存。
你提到了一点,就是支国很多事情本质上是虚假的,毫无意义的,这个很重要,早看清楚对大家都好。
中国人与人关系可以用2018年发生的“华为李洪元251事件”一事充分的概括。这个事件由于李洪元使用录音笔录下与领导何某的对证录音,救了自己一命,在遭羁押251日后获释。可见在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此凶险。
又到了我最喜欢的乳汁环节。
熟悉我的朋友可能知道,我在品葱讨论中国人道德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虽然贵支民族性是一个自晚清以来就被知识分子反复阐释的老话题,但我还是乐此不疲。
开宗明义地讲:中国人没有道德。
直接给出这个结论可能有许多人不服气:我在支国有许多朋友,他们都对我挺好啊,凭什么说中国人就没道德?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精确道德的概念:道德属于社群道德。你和某人关系近,相处得比较好,那是生存本能,算不上是道德。我们在面对熟人时需要遵守一些准则,这没什么可说的。真正道德是什么?真正的道德是对社群建构有积极意义的,它使我们能够尽量扩展生存空间,使我们在面对陌生人时会坚守住一些底线,这才是其最大的体现。
中国人是什么情况?
中国人在面对熟人时能堪堪维持一些“道德”,一但面对到陌生人,马上就退化到无底线互害模式,恨不得把你生吞活剥。这一点从支国祖先智慧的谚语里就看得出来:“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为什么会有这种俗语?不正是因为这几个行业是支国自古以来接触陌生人最多的群体?就算中国人不危害你,当发现你身上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也会马上弃如敝履,多跟你说一句话都好像你欠了他钱一样。我们平时在支国生活,干什么事都要走关系,比如去医院、去银行、去政府部门,我们走关系是为了多交一些朋友?明面上大家可能都这么说。但实质上,我们心里门清的很:只有走关系你才会得到一个“正常人”的待遇。而不走关系,你就会感受到支国所谓的道德本质:陌生人不算人。
关于中国人缺乏道德原因及结果,可再参考刘仲敬的论述,如果你觉得刘太魔怔,也可以去参考秦晖。假使不嫌弃的话,也可以看看鄙人以前在品葱发的牢骚(不过我的水平就没那么稳定了):
论中国人的社交
论中国人与土地的情感连接
论中国“农夫与蛇”的预言
论中国人的“老实”
论中国人的爱国刻奇
论代孕与不尊重生命
再论中国人的爱国
论支那工人
论支那电车难题
论社交恐惧症
再论中国人的道德
论“警力不足”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和平、奋斗、救中国!

状态

  • 最新活动: 2021-04-19
  • 浏览: 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