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预备立宪 vs 日本明治立宪
清语:Daicingi konstitusiomb belhheng vs Niħoni Eldeng Dasani konstitusiomb ilavħeng
大清预备立宪为九年,而日本从维新到行宪超过20年;而且大清一开始就公布了可以与明治宪法媲美的《钦定宪法大纲》,在“预备”期间事实上也努力尊重这部未来的宪法;而日本直到行宪前才公布这一宪法。
今人常常以为《钦定宪法大纲》对君权的限制太少,事实上这是同时代几乎所有君主立宪国家的特点。然而,《钦定宪法大纲》规定法律必须经过议会通过,有罪判决必须由法院作出,这就确立了议会至上和司法独立的的原则。
英日等国的宪政实践表明,只要确立这两条原则,必然在行宪的过程中造成责任内阁制等宪法文本中没有规定的内容。英国君主依据宪法可以任命任何人担任首相,但是为了避免政府的法案三天两头被议会否决,他(她)通常会邀请多数党组阁。
事实上,在短短三年的宪政实践中,大清资政院(临时国会下议院)和各省资议局(临时省议会)已经完成了弹劾大臣、否决预算案和制定人权保护法的举措。当三股势力发动辛亥之乱的时候,大清已经是一个新生的宪政民主国家。
按照当时的改革力度 ,如果“预备立宪“不被极端暴恐分子打断,那么大清很可能比日本(1925年)早10年迎来近代政党政治;在比《钦定宪法大纲》更进步的《重大信条》公布以后,如果极端暴恐分子能放下屠刀,那么大清将比日本(1946年)早35年确立成熟的英式政体。
大清预备立宪为九年,而日本从维新到行宪超过20年;而且大清一开始就公布了可以与明治宪法媲美的《钦定宪法大纲》,在“预备”期间事实上也努力尊重这部未来的宪法;而日本直到行宪前才公布这一宪法。
今人常常以为《钦定宪法大纲》对君权的限制太少,事实上这是同时代几乎所有君主立宪国家的特点。然而,《钦定宪法大纲》规定法律必须经过议会通过,有罪判决必须由法院作出,这就确立了议会至上和司法独立的的原则。
英日等国的宪政实践表明,只要确立这两条原则,必然在行宪的过程中造成责任内阁制等宪法文本中没有规定的内容。英国君主依据宪法可以任命任何人担任首相,但是为了避免政府的法案三天两头被议会否决,他(她)通常会邀请多数党组阁。
事实上,在短短三年的宪政实践中,大清资政院(临时国会下议院)和各省资议局(临时省议会)已经完成了弹劾大臣、否决预算案和制定人权保护法的举措。当三股势力发动辛亥之乱的时候,大清已经是一个新生的宪政民主国家。
按照当时的改革力度 ,如果“预备立宪“不被极端暴恐分子打断,那么大清很可能比日本(1925年)早10年迎来近代政党政治;在比《钦定宪法大纲》更进步的《重大信条》公布以后,如果极端暴恐分子能放下屠刀,那么大清将比日本(1946年)早35年确立成熟的英式政体。
1 个评论
前面几十年共匪蒋匪都没有任何动机给清廷说好话,好在最近有了正视历史的动向了。
清廷在预备立宪阶段众叛亲离以至于崩溃,我觉得还是那个皇族内阁观感实在太差。加之一战前后民族主义席卷全世界,奥斯曼,奥匈之类的多民族国家大多都碎成一地,中国名义上政权交接给了北洋政府,实际上也是各地军阀各自为政。
清廷在预备立宪阶段众叛亲离以至于崩溃,我觉得还是那个皇族内阁观感实在太差。加之一战前后民族主义席卷全世界,奥斯曼,奥匈之类的多民族国家大多都碎成一地,中国名义上政权交接给了北洋政府,实际上也是各地军阀各自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