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日本的电车技术是否落后于中国?
最近看大众入股小鹏的新闻,不少外媒也在说是德国在向中国车厂学习电车技术,这两年中国电车确实发展的太快,感觉仅次于特斯拉,远远甩开了欧洲日本的车厂,中国电车真的有希望弯道超车取代特斯拉吗?
国产是从零开始全心投入又当作弯道超车在玩 没包袱且有大资金和政策扶持 非常激进不计成本 所以看起来就容易让人觉得“先进” 反正卖给支那人即便出问题也很容易摆平 就像BYD直接用电池当车底板 正经厂商学得来吗?传统正经厂商第一有燃油包袱第二还有底线 做产品的取向也是保守和完成度 不可能砸自己招牌 所以尤其面对普通人看参数看外形的认知水平就显得吃亏 日本厂商看起来更迟钝是因为包袱更重而且一贯不爱跟风 精力没放到纯电上 新势力碰一下日企也就算了 就别碰瓷特斯拉了 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力帆江淮这种在中国都是三流的车厂代工产出来的东西你指望能是啥玩意 就算有好的设计 生产环节的学问也绝对不是这些从零开始的互联网企业用几年时间就能吃透追上的
手机比电动车简单8964倍 中国算正经企业的华为手机比苹果能差出一个三星而且随随便便就给人卡脖子了 国产这些互联网车企的电动车超过特斯拉?也就粉红会有这种概念
手机比电动车简单8964倍 中国算正经企业的华为手机比苹果能差出一个三星而且随随便便就给人卡脖子了 国产这些互联网车企的电动车超过特斯拉?也就粉红会有这种概念
当然不是的,题主不是水军的话只能认为你肯定是被国内媒体误导了,实际上只是日系的电动车这块落后,美欧韩系车的转型都非常快效果也不错,你可以查查奔驰宝马保时捷现代大众斯特兰提斯通用福特雷诺(菲亚特克莱斯勒雪铁龙合并的产物)这些欧美韩大厂2023年一季度的新能源车销量,可以说都有极大的提升,像宝马这种高端品牌一季度在中国以外市场的电车销量达到了7.5万辆,翻了一倍多,奔驰一季度电车销量6.1万辆也翻了一倍,大众接近15万辆,斯特兰提斯11万辆,现代11万辆,雷诺也接近七万辆。今年一季度中国以外的全球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厂商有8家都是欧美韩的汽车企业,中国只有上汽和吉利进了前十,分别排到第七和第九
实际上大众在国内真正技术上愿意合作的也就是上汽,奥迪作为高端品牌倒是确实在和上汽谈购买智己平台的事,至于小鹏这种本身连工业体系最基本要求的质量和设计稳定性都没搞出来的国内品牌,大众看中的根本不是技术,而是营销和水军团队,以及地方政府在网络舆论上的背书,7亿美元的投资对大众和汽车业投资来说就是个芝麻的数字,根本不是大众的重点(国内的所谓新能源新势力即使在国内市场也只有理想能打,蔚来零跑哪吒之类的都只能算半个,之后的都不入流)
实际上大众在国内真正技术上愿意合作的也就是上汽,奥迪作为高端品牌倒是确实在和上汽谈购买智己平台的事,至于小鹏这种本身连工业体系最基本要求的质量和设计稳定性都没搞出来的国内品牌,大众看中的根本不是技术,而是营销和水军团队,以及地方政府在网络舆论上的背书,7亿美元的投资对大众和汽车业投资来说就是个芝麻的数字,根本不是大众的重点(国内的所谓新能源新势力即使在国内市场也只有理想能打,蔚来零跑哪吒之类的都只能算半个,之后的都不入流)
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59603
美国的放羊式教育真的没问题吗?
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59668
为什么亚洲发达国家在其发展最快的阶段都是集权时代?
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59714
我们原神算是手游界的goat吗?
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60109
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治安始终不如我们东亚国家?
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58690
C919试飞成功了,部分反贼是不是有点破防了?
看来楼主就算不想当本站的常驻反对派,也算是行为意义上的吧,但是最近这样的发文有点多了,容易被别人说是五毛,建议减少。
美国的放羊式教育真的没问题吗?
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59668
为什么亚洲发达国家在其发展最快的阶段都是集权时代?
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59714
我们原神算是手游界的goat吗?
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60109
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治安始终不如我们东亚国家?
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58690
C919试飞成功了,部分反贼是不是有点破防了?
看来楼主就算不想当本站的常驻反对派,也算是行为意义上的吧,但是最近这样的发文有点多了,容易被别人说是五毛,建议减少。
两方面来说
第一,国际车企没有像中国车企一样激进地转型电车的根本原因,是现阶段电动车能不能成为未来的主要新能源车还是个疑问,电车确实有转化率高、用车成本相对低、智能化比燃油车跟有优势等优点,但是,电池安全、废旧电池处理、续航焦虑等是现阶段的科技在未来几年之内不太可能根本解决的问题,新能源确实是未来的趋势,燃油车也很有可能会被淘汰,但是要清楚一点,新能源不等于电动车,国际车企在这个问题上小心谨慎,是符合商业规律的。
第二,特斯拉在中国虽然总有人骂,但别人是实打实地在挣钱,而且挣的不少,国内车企可以去看看,有几个实在盈利的,全靠政策和砸钱在撑着,前段时间特斯拉降价涨薪,引起了很多国内车企的不满,这其实挺搞笑的,他们自己过不好,还见不得别人过得好。
第一,国际车企没有像中国车企一样激进地转型电车的根本原因,是现阶段电动车能不能成为未来的主要新能源车还是个疑问,电车确实有转化率高、用车成本相对低、智能化比燃油车跟有优势等优点,但是,电池安全、废旧电池处理、续航焦虑等是现阶段的科技在未来几年之内不太可能根本解决的问题,新能源确实是未来的趋势,燃油车也很有可能会被淘汰,但是要清楚一点,新能源不等于电动车,国际车企在这个问题上小心谨慎,是符合商业规律的。
第二,特斯拉在中国虽然总有人骂,但别人是实打实地在挣钱,而且挣的不少,国内车企可以去看看,有几个实在盈利的,全靠政策和砸钱在撑着,前段时间特斯拉降价涨薪,引起了很多国内车企的不满,这其实挺搞笑的,他们自己过不好,还见不得别人过得好。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开始研发电车,然而电车发展跟推广过程中出现很多弊端(也就是我们现在在纯电市场遇到的如锂电池的充电问题、续航问题、安全问题要远比现在要严重得多)90年代开始研发混合动力,目前日本市场油混在日本占有率占个30%,插电混占20%,根据日本前首相菅义伟在2050年宣布的要到2050年完成“零碳排放”目标展望来看,混动跟氢能源占比未来还会持续走高 。说回国内研发纯电这块儿除了续航差一大截基本都抄作业 中国一直追人屁股后面跑...然而现在日本大力开始研发的是氢能源,换言汽车这嘎达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特斯拉老板因为挖矿机制造污染的言论使得btc大跌,可惜它亲儿子无论是发电还是到最终废旧电池回收都存在污染,本身发展所谓纯电车环保就是个伪命题,至于国内为啥这么搞,相信政治猫腻懂得都懂,何况15年所谓引导报废(本质上换汤不换药还是强制性下线,中国产的车达到报废年限再出口很难,不像日本按年限的报废车转出口炙手可热)不管你纯电燃油还是混动清一色一刀切
所以敢问楼主,你觉得无论技术到全球市场占有率不管哪个环节,究竟谁落后?
特斯拉老板因为挖矿机制造污染的言论使得btc大跌,可惜它亲儿子无论是发电还是到最终废旧电池回收都存在污染,本身发展所谓纯电车环保就是个伪命题,至于国内为啥这么搞,相信政治猫腻懂得都懂,何况15年所谓引导报废(本质上换汤不换药还是强制性下线,中国产的车达到报废年限再出口很难,不像日本按年限的报废车转出口炙手可热)不管你纯电燃油还是混动清一色一刀切
所以敢问楼主,你觉得无论技术到全球市场占有率不管哪个环节,究竟谁落后?
可口可乐也会入股非洲总统儿子的灌装生产线
你的问题时间可以回答, 小同志们请不要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
打鸡血这样也会效力衰减
你的问题时间可以回答, 小同志们请不要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
打鸡血这样也会效力衰减
任正非说,西方的技术路径包袱太大,他们技术发展受到很多约束。这种话和刚入门的工程师说说,忽悠忽悠罢了。
以网络协议为例子,IPv6 流行不起来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制造商不支持。其实是IP v4 通过划分公共IP和私用IP已经把IP不够的问题解决了。这样的话,实施IPv6并不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而且很可能面临和IPv4同样的问题(只是这些问题现在也看不出来而已)。某种程度上来说,IPv6最后可能沦为只是重新发明轮子, 意义不大。没有明确的好处,没有人会花力气去干的。人家有钱会去干别的,比如说搞核聚变(核聚变的风险更大,但是一旦搞成就是革命性的。微软盖茨在核聚变上投资了很多,但是他可不会为IPv6花一分钱)。
中国人思辨能力太差,只会大而化之,热衷于搞大工程,重新发明轮子。根本无法理解技术进步是进化性的,今天你觉得高明的庞大计划,没等你弄完就落后了(这就是为什么软件开发放弃了最初的大工程做法)。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就是让你的产品也是进化性的,可以和相关的技术发展同步进化。
以网络协议为例子,IPv6 流行不起来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制造商不支持。其实是IP v4 通过划分公共IP和私用IP已经把IP不够的问题解决了。这样的话,实施IPv6并不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而且很可能面临和IPv4同样的问题(只是这些问题现在也看不出来而已)。某种程度上来说,IPv6最后可能沦为只是重新发明轮子, 意义不大。没有明确的好处,没有人会花力气去干的。人家有钱会去干别的,比如说搞核聚变(核聚变的风险更大,但是一旦搞成就是革命性的。微软盖茨在核聚变上投资了很多,但是他可不会为IPv6花一分钱)。
中国人思辨能力太差,只会大而化之,热衷于搞大工程,重新发明轮子。根本无法理解技术进步是进化性的,今天你觉得高明的庞大计划,没等你弄完就落后了(这就是为什么软件开发放弃了最初的大工程做法)。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就是让你的产品也是进化性的,可以和相关的技术发展同步进化。
国产电厂确实领先欧洲,不过这种情形不会太久。中国国产电车迅猛发展,主要是因为这十几年来中国人经济水平提高,家家需要有一辆车第一次成为共识。
这时候,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第一次买车,买的都是家庭第一辆车,对车的平衡性和全面性要求很高。中国人有个口号叫“这功能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而欧洲美国日本家庭买车不会是第一辆也不会是唯一一辆,所以买车更注重满足自己的需求特色。
因此,中国车靠加配置卷全面性在中国这个上升的市场胜出,电车技术也卷出了一定的特点。观察中国手机市场和笔记本市场也是同样的道理。
但是这样卷配置是有代价的,只能说是用华丽的配置掩盖了综合设计能力不足的缺陷。而随着中国经济下行,中国人买车的预算会大幅降低,关注车的基本性能而非花里胡哨配置的诉求会更集中,这些在上升市场里面靠表面配置吸引人而缺乏汽车基本设计技术的企业会存活多久还未可知。
这时候,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第一次买车,买的都是家庭第一辆车,对车的平衡性和全面性要求很高。中国人有个口号叫“这功能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而欧洲美国日本家庭买车不会是第一辆也不会是唯一一辆,所以买车更注重满足自己的需求特色。
因此,中国车靠加配置卷全面性在中国这个上升的市场胜出,电车技术也卷出了一定的特点。观察中国手机市场和笔记本市场也是同样的道理。
但是这样卷配置是有代价的,只能说是用华丽的配置掩盖了综合设计能力不足的缺陷。而随着中国经济下行,中国人买车的预算会大幅降低,关注车的基本性能而非花里胡哨配置的诉求会更集中,这些在上升市场里面靠表面配置吸引人而缺乏汽车基本设计技术的企业会存活多久还未可知。
就实际的续航和悬架稳定性来说,德系电车是吊打中国电车的,德系电车标的续航是多少,实际误差不到7%。而中国电车虚标续航起步30%,蔚来标的续航600公里,实际高速路上只能跑200到300公里,虚标续航50%。
至于日本是并没有在电车这个赛道上押注。
但就车内的冰箱大彩电、打游戏、投屏、唱K这些花里胡哨的智能方面,德系电车确实不如国产电车。德系电车老老实实是在做车,而国产电车喜欢加一大堆根本很少用到的所谓智能娱乐功能。但是车和智能手机不一样,玩手机可以三心二意,但开车是需要集中注意力,不能三心二意的,在车上搞一堆智能娱乐功能其实是很危险的事。
其实电车的技术门槛很低,中国一大堆互联网企业甚至摄像头企业都能搞电车就可见一斑,但中国电车企业普遍擅长民族主义营销
至于日本是并没有在电车这个赛道上押注。
但就车内的冰箱大彩电、打游戏、投屏、唱K这些花里胡哨的智能方面,德系电车确实不如国产电车。德系电车老老实实是在做车,而国产电车喜欢加一大堆根本很少用到的所谓智能娱乐功能。但是车和智能手机不一样,玩手机可以三心二意,但开车是需要集中注意力,不能三心二意的,在车上搞一堆智能娱乐功能其实是很危险的事。
其实电车的技术门槛很低,中国一大堆互联网企业甚至摄像头企业都能搞电车就可见一斑,但中国电车企业普遍擅长民族主义营销
本来就是吃了特斯拉进来时候,公开的一波专利的东西,这种无源之水慢等一段时间自然就会落后了。

你是得有多弱智能问出这样的傻逼问题,多吃点支国的添加剂清清你脑子吧

已隐藏
电动车除了电池以外,根本没什么真正的技术。人家电车看似“落后”只不过因为人家之前不想往那个方向搞而已,因为没有什么市场。就好像QQ换皮肤一样,美国那些大厂是编不出换皮肤的代码吗?人家只是根本没有想开发这个功能而已。
所以,等到电车市场真正大了,能产生大量利润而不只是骗补贴赔本赚吆喝了,欧洲日本会很快杀回来的。
所以,等到电车市场真正大了,能产生大量利润而不只是骗补贴赔本赚吆喝了,欧洲日本会很快杀回来的。
是的,我支的电动车技术已经是宇宙第一了。所以我支的房价也要宇宙第一,你没有意见吧?

已隐藏
学习就证明落后是典型的洼地逻辑,乾隆皇帝的优越感就是来自于洋人对清朝积极的“学习”,而大清对洋人科技当成奇技淫巧,这就证明大清遥遥领先了捏
這其實體現的是集中力量作大死的制度優勢
自秦滅百家以來中國大陸稍有科技突破就會被官方掐死
本朝給非欽定領域科研者的支持又遠不及主流發達國家
因此黨國目前能反超世界的領域盡是些主流資本主義國家沒人願意投資的低收益領域
5G通信就是一例
自秦滅百家以來中國大陸稍有科技突破就會被官方掐死
本朝給非欽定領域科研者的支持又遠不及主流發達國家
因此黨國目前能反超世界的領域盡是些主流資本主義國家沒人願意投資的低收益領域
5G通信就是一例
可能是因为外国牌子的车真的不会去做网约车吧。
别他妈扯犊子了,这是因为特斯拉开源。技术免费共享。
你对比的不对,他牛逼 也是特斯拉牛逼,
特斯拉的非开源版本,吊打这个1000倍
你对比的不对,他牛逼 也是特斯拉牛逼,
特斯拉的非开源版本,吊打这个1000倍
丰田油混那套THS依然顶尖,但是纯电车真的依托答辩,bz4X本丰田车主都看不下去
光從中國的高鐵就可以知道有多少重要零件來自外國,手機也是,Youtube上都有人將中國品牌的手機拆開分析用了哪些國家的零件。還有那個C919大飛機亦同
中國的媒體被一次次打臉後,是不記取教訓,繼續找下一個來吹?
中國的媒體被一次次打臉後,是不記取教訓,繼續找下一個來吹?
是的,老欧洲什么都慢一拍,日本有技术但保守不用。
不过老共发展汽车产业,显然是打破了算盘,这个市场可不像卖便宜山寨日用和电子产品那么简单
汽车产业是个高度政策化的产业,德国吃欧洲市场,日本吃美国和本土市场。这不是你想进就进的。
不过老共发展汽车产业,显然是打破了算盘,这个市场可不像卖便宜山寨日用和电子产品那么简单
汽车产业是个高度政策化的产业,德国吃欧洲市场,日本吃美国和本土市场。这不是你想进就进的。
欧美市场真正落后的是车机系统(特斯拉除外)
为啥
理由有几点: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要遵循严格的数据保护要求、对行车中的主动安全要求
确实大众的车机系统非常落后了,甚至开始拖累现金奶牛保时捷
为啥
理由有几点: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要遵循严格的数据保护要求、对行车中的主动安全要求
确实大众的车机系统非常落后了,甚至开始拖累现金奶牛保时捷
既然中国电动车那么厉害为什么在欧洲市场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你确定??
中国的电车技术,可是从德国引进的阿
要追上别人很简单,学就对了,但若要青出于蓝,就得创新了
中国的电车技术,可是从德国引进的阿
要追上别人很简单,学就对了,但若要青出于蓝,就得创新了
只能说欧美对电动车产业的聚合力不如中国
你就把电动车当做手机一样的电子消费品,欧美哪个公司可以有富士康那样的整合与控制成本的能力?
你就把电动车当做手机一样的电子消费品,欧美哪个公司可以有富士康那样的整合与控制成本的能力?
对啊,在中国随便哪个阿猫阿狗都在做电车,所以电车技术比欧洲日本牛。
先不論是否領先
為啥會定調電動車就是未來?
要不要再考慮下?
為啥會定調電動車就是未來?
要不要再考慮下?
其他我不是很懂。但有一项技术,中国电动车是绝对领先于西方电动车的。那就是窃听和监控技术。
法广之前有文章报导过,电动车上中国已经把欧日甩开,那个帖子我找不到了,这里有个数据贴凑合看吧
https://www.rfi.fr/cn/%E7%BB%8F%E8%B4%B8/20230706-%E4%B8%AD%E5%9B%BD%E9%A6%96%E6%AC%A1%E6%88%90%E4%B8%BA%E6%B1%BD%E8%BD%A6%E5%87%BA%E5%8F%A3%E5%86%A0
https://www.rfi.fr/cn/%E7%BB%8F%E8%B4%B8/20230706-%E4%B8%AD%E5%9B%BD%E9%A6%96%E6%AC%A1%E6%88%90%E4%B8%BA%E6%B1%BD%E8%BD%A6%E5%87%BA%E5%8F%A3%E5%86%A0